close

     我是從事室內裝飾設計的。剛開始用電腦做設計圖的時候,我是選用 Auto CAD的。Auto CAD的功能強大無可否認,但是要記住那些命令以及命令中無比復雜的選項,真的搞得我頭昏腦漲。當後來我接觸到 CorelDRAW 的時候,我馬上喜歡上它。相對於 Auto CAD,CorelDRAW 的功能是簡單一點,特別是三維方面根本無能為力,但對於制作平面、立面圖和施工圖,已經是綽綽有餘,尤其是著色方面,比Auto CAD 更勝一籌。還有,就是命令和選項簡單易記,非常容易上手。

  讓我們馬上開始吧!


  先來看一看 CorelDRAW 的工作界面。



  最上面的是標題欄,顯示你正進行工作的文件名稱。第二行是菜單條,分為文件、編輯、查看、版面、排列、效果、位圖、文本、工具、窗口、幫助等十一個分項。第三行是標準工具欄; 從左到右依次是新建、打開、保存、打印、剪切、復制、粘貼(這七個命令都和其它的Windows程序差不多,不用我多說瞭吧?)、撤消(撤消上一步所做的工作、最多可達99步)、重做(重做上一步所撤消的)、視圖質量、縮放級別、啟動節點跟蹤、應用程序啟動器、集錦簿泊塢窗、符號、腳本和預設舶塢窗口、點擊幫助、CorelTUTOR、提示。第四行是屬性欄,它隨著你所選用不同的工具而變換不同的選項。中間工作區的左邊是工具欄,右邊是填色欄;上邊和左邊帶有數字和刻度的是標尺。


  如果你以前沒有接觸過 CorelDRAW,也許你會覺得我以上所說的太過匆忙瞭。沒關系,用到哪個命令或選項的時候,我會詳細講解的,而無關的(為瞭篇幅關系)不說也罷,畢竟我們是針對做設計圖的,不是 CorelDRAW 全攻略。


  我們先從工具欄著手。工具欄是該程序中最重要的部份,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第一個是挑選工具,用於點選繪制出的某個對象。當選中一個對象之後,對象的周圍就會出現八個小黑點,這八個黑點因為分佈的位置不同,我們將四個邊角上的黑點稱為邊角手柄、其餘四個邊上的黑點稱為側邊手柄;鼠標移到任一個手柄上時,鼠標的形狀就會變成一個雙向的箭頭;按下左鍵移動鼠標就可以對該對象進行拉抻或縮小的編輯動作;再次單擊對象,八個手柄就變成另外兩種不同的形狀(如下圖),按照功能區分,邊角上的四個稱為旋轉手柄,四條側邊上的四個稱為傾斜手柄;將鼠標移到上面按住左鍵拖動可以進行旋轉和傾斜的編輯動作。但是這種方式無法得到精確的結果,而不精確的結果直接影響到圖形的比例,這正是圖紙的要求不允許的。所以我們采取對各種對話框輸入數據以得到精確的結果。































  第二個是形狀工具,用於修改對象的曲線形狀。在形狀工具的圖標右下角有一個黑色的小三角形,表示該圖標下有隱藏的展開式工具欄(不知道什麼是展開式工具條?把鼠標放在上面按住不放看看)。該工具條共有形狀工具刻刀工具擦除工具自由變換工具四個選項。
第二
  第三個是縮放工具,展開式工具條中還有另一個選項——平移工具。這兩個工具的功能是對圖形進行縮放和平移。
第三
  第四個圖標也是展開式工具條,其中有手繪工具貝塞爾工具自然筆工具度量工具連線工具。五個工具之中手繪工具和度量工具是我們在工作中比較常用的。
第四
  第五個圖標矩形工具和第六個圖標橢圓形工具是我們在繪制設計圖當中最經常用到的工具。





第五

第六
  第七個展開式工具條有多邊形工具螺旋線工具圖紙工具(其實和圖紙沒什麼關系,隻是類似表格的一些矩形的群組而已——群組這個概念將在後面講到)。
第七
  第八個是文字工具,我們用於對圖紙的註解和說明。
第八
  第九個是交互式填充工具,第十個是交互式透明工具,第十一個展開式工具條是交互式調和工具交互式變形工具交互式封套工具交互式立體化工具交互式陰影工具。這些工具是在圖形需要特殊效果的時候用到的。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個展開式工具條有輪廓畫筆對話框輪廓顏色對話框畫筆卷簾窗無輪廓以及幾種輪廓線型
第十二
  最後一個展開式工具條分為填充對話框噴泉式填充對話框圖樣填充對話框底紋填充對話框PostScript填充對話框無填充顏色卷簾窗特殊填充卷簾窗
第十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est8 的頭像
    itest8

    itest8的部落格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