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式食譜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兩個人得晚餐 多少總會有剩下的
昨天特意多煮了半杯米 結果小鳥胃的我們還是沒吃完
剩下了一碗白飯 不夠兩個人吃 所以加了很多白蘿蔔絲進去
白蘿蔔切絲泡水 泡了半晌直接煮成湯 調味料用了昨天剩下得食材 一大碗蛤蠣跟少許鹽吧
剩飯煮粥 分量不夠的時候 四季豆 菜豆 竹筍 高麗菜 蒲瓜 白蘿蔔 都是可以增加分量相得益彰的好材料
依照食材不同 下鍋的時間也不一樣 多試幾次 可以找到喜歡的口感 
煮透的白蘿蔔加了飯 轉小火滾了之後放下蛤蠣 半悶半燒的 煮到開口就可以熄火
喜歡吃湯飯的 就晚點加飯 煮好馬上吃 喜歡吃粥的 就多熬一點時間

昨天做了打拋豬肉 還剩下幾口 收拾餐桌的時候 少爺吩咐一定別忘了冰 隔天他還要吃 
今天切了香菜末加進去攪拌之後微波加熱 雖然一碗肉末加了兩種香料 卻也得到很好的平衡 

淋在清淡的粥上 炎熱的天氣 雖然是熱粥 卻很開胃 慢慢吃 慢慢出汗 感覺很健康
於是 這一晚吃得很簡單 也吃得很滿足

前幾天 聽我一個日本女朋友說 有一次她到家裡吃飯 她問少爺似乎很少加班
少爺回她 家裡的飯很好吃 所以先回家吃飯 加班留到吃飽再說
我聽了挺歡喜的 煮了十幾年的飯 我總忍不住在吃飯的時候問上一句『好不好吃』
沒聽他嫌棄過 所以也不太覺得 他是說真心的
挺好 我總以為 他不懂吃 知道好吃就好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曼谷的街道上 隨處都可以見到 賣打拋豬肉飯的小攤子
尤其是一大早 路邊就有很簡單的小推車 
中式炒菜鍋 簡單的設備 稀哩呼嚕的就買了起來
這道菜很簡單很簡單 我在街邊看了小販做一次 我記得他們是先下調味料 煮開了才放肉
不過因為我用的是寬面的平底鍋 先下醬料應該一下就燒乾了
所以改變了做法 吃起來也差不多 跟大家分享

辣椒蒜末 爆香之後下豬絞肉
絞肉買的時候請他給妳粗一點的

我絞肉有事先用醬油糖醃過抓一下 
肉炒至六分熟 下調味料 醬油 水 糖(如果有東南亞的甜醬油膏擺這個也不錯)
炒至起鍋前 九層塔一大把 拌炒一下就可以了
新鮮的香料葉子 起鍋前再放 煮久了香氣會跑掉
生食的話 吃之前可以用手拍一下 香氣會更濃郁

打拋飯一定要配一個煎的酥香的荷包蛋
用平底鍋也可以煎 油放多一點 等到油熱到冒煙的時候 打雞蛋下去(都大火)
重點是 不要亂翻面 等到邊緣都起泡焦香之後 輕輕晃動鍋子 蛋包會隨著鍋子移動的時候翻面
翻面之後 晃鍋子 蛋包一可以動 馬上起鍋 
再擺下去蛋黃就硬了
這樣就可以煎出 又酥又香蛋黃還是液體狀的台式蛋包

有喜歡的可以分享 幫我按個讚囉~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徹愛在家吃飯 有選擇的話他會情願在家吃
雖然我會寫我做了甚麼菜
但是其實  平均下來 開火與外食的次數是一半一半
我也愛在家吃 但是對我來說 在家吃飯
是我心情好又不忙的時候才會做得事
這幾天又懶又忙又有點悶 所以已經好幾天沒在家吃飯了
等等早點睡覺 打算明天煮飯給他吃


這是某個周末中午吃的米粉湯
因為市場的米粉湯無預警休息 撲了空之後回家自己煮
味道是記憶裡小時候媽媽會煮的味道
至於幾分像已不可考 畢竟每個人印象不同 我說是就是了
材料煮法是我自己想得 已經說了 是我記憶裡的樣子
我的記憶一向不可靠

做法很簡單
豬五花肉塊切條 熱鍋爆炒把五花肉表面炒香
加入醬油、糖稍煮入味後加水(有高湯也可以)
香菇不用泡 直接用手剝成小片丟進鍋裡
湯滾香菇軟了之後把洗過得乾米粉丟進去
起鍋時加入蒜苗還有蒜頭酥 白胡椒少許調味
這樣就可以了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時序進入了8月
暑氣難耐的日夜持續在島嶼蔓延
這一陣子用過晚餐習慣到家裡附近的河堤邊走走
散步途 中意外的在河堤淺灘的草叢邊聽到了蛙鳴
乘著涼風也算是給襖熱難耐的城市夜晚添點清涼
回家前 從管理員手上接過了好朋友寄來的冷凍包裹
...繼續閱讀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是一個每天都可以變出很厲害菜色的廚娘
性格也有關係 懶散跟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也很有關係
偶而做出一兩道自己覺得很不錯的菜色 心情就會很好

茴香的季節來了 市場上隨便都可以買到一大把很便宜
買了ㄧ些 本來想煮魚用 後來一直沒去買魚
切切勾芡 淋在蛋上變很美



做法很簡單很簡單
我買的勿仔魚比較濕 所以先乾煎了一下 加上三個蛋煎成半月型
中間還沒熟就可以蓋上圓形蛋的另外半邊 蛋也是很快就熟的一種東西
煎好了之後 把勾芡調味過的高湯加進切碎的茴香葉子就可以熄火
茴香不要粗梗,粗梗很硬



組合之後就很好吃了



同場加映 簡單泡菜
高麗菜用手剝成適當的大小
小黃瓜切薄片
兩種加在一起用糖跟鹽揉搓一下
靜置約10來分鐘後 洗掉多餘的鹽份 調味後加入柚子醋很好吃


有喜歡給個推 謝謝 ^^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本食譜裡收錄了許多零油煙的做法
除了健康以外 特別適合炎熱的夏季
或蒸或烤或涼拌 都是可以做得簡單吃得開心的菜色

豆豉蒸排骨是ㄧ到很常出現在我們家餐桌的家常菜
我也試試看小小米桶的配方
試做一下



準備好材料之後 只需要混合蒸熟就可以了
簡單又美味



我手邊只有辣味豆豉
這道菜全靠豆豉定勝負 可以買到好豆豉應該就可以美味加分
有姐姐妹妹可以推薦好的豆豉嗎?



依照食譜上的步驟 最後一步就是混合囉



我分兩個小盅蒸 蒸完一個吃一份
我用AX200大火蒸 時間參照食譜



開飯囉^^
喜歡給個推喔~^^

也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同樂

試做方法如下與詳細內容

請看這裡

這本好書哪裡買
除了各大輸局以外 也可以在下面連結買到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拿到小小米桶大人新書的時候

翻著翻著看到一句話
【梨子與黃瓜拌在一起會產生一種清新的香味 】
這句話吸引了我
煮婦做久了 家常菜色大概都可以想像出來完成後的味道
這道菜 讓我好想知道 那特殊的香味是怎樣的滋味
於是到市場買菜的時候 就買了個梨子



將份量中的材料切絲



加入食譜中的調味料就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食譜中有提到如果加入山楂糕就會變成另一道菜

山楂糕每次弟弟到北京的時候都會買回來
酸酸甜甜還帶點提香的鹽味
家裡沒有 所以我加了紫蘇鹽和鹽漬櫻花
有香氣也有鹽味
我買得梨子本身就很甜了 所以我把甜味添加的材料省略掉




一整個大水梨通通在一餐吃完了
夏天吃這個好開胃
冰冰涼涼的 火氣都消了
小小米桶的新書 從新手到老手的菜色通通都有
適用各種程度的廚娘

為了怕大家覺得我挑簡單的做
同場加映小黃瓜快速切絲的方法
很久以前在天空也寫過了
不過我還是再寫一遍跟大家分享


小黃瓜斜切片不要切斷 留下底部一點連在一起
切好之後壓一下 把黃瓜片壓成扁扁的



之後在切斷就會變成絲了

也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同樂

試做方法如下與詳細內容

請看這裡

這本好書哪裡買
除了各大輸局以外 也可以在下面連結買到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這道菜真得很簡單
把高麗菜心的頭用刀子畫一圈切下
然後再中間加入適量的高湯 蒜泥 鹽吧調味
然後把切下的頭中間那個最嫩的心切下來塞回去
大火蒸3~5分鐘就好了



挑選高麗菜心的時候 挑結實一點的
蒸好是這樣
完全低卡完全無油 很適合我這種內臟包油的人食用

因為真得太簡單了 為恐有欺騙大眾之嫌疑
同場披露小徹不願意帶去公司的便當祕辛



某天我幫他準備了便當盒
裡面有三明治跟蔬菜沙拉
連茶都準備好了 有沒有這麼賢慧



因為下雨 所以幫他的餐盒穿了雨衣
他笑了又笑 最後靦腆的說 可不可以在雨衣外面套個袋子
是說 不是臉皮很厚 怕啥阿
(是說這個袋子是買內衣送的,不過我沒跟他講)



最厚可愛的便當變成這樣
(攤手)

喜歡請給個推 乾溫~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夏天到了 白斬肉改變一下吃法 清爽下飯
 

有上市場的時候 我習慣會買點三層肉回家
以前都會做東坡肉 不過小徹年紀大了 為了他的健康著想
現在幾乎都吃白 切的比較多
三層肉先燙起來 放在冰箱冷凍 臨時要吃就很方便

材料有


白斬肉
蒜苗切絲
辣椒絲
薑 絲
魚露
香油
味淋


蒜苗切絲 (這裡是一根的份量)

蒜苗把綠色葉子部分先切掉
然 後對半剖開之後 就可以切的很細了

切好之後也可以泡水增加口 感 不過我沒泡水 我喜歡吃辣一點的蒜苗

現在嫩薑很好吃 所以我也切了一些薑絲

我沒有辣椒 所以用辣椒粉代替
把所有的調味料(魚露、香油少許、味淋或是糖)加進去攪和一下 放進冰箱冰一下


就是十分開胃的菜了

白 斬肉好吃的煮法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小時候每逢端午汐止老街
就會看到家家戶戶端個小板凳
在自家門口包起粽子
阿罵也會包 包完的粽子一串一串收在長竹竿上
印象裡 應該是爺爺過世之後就沒吃過阿罵包的粽子了

這些年 我概就是親朋好友會送我幾個讓我感受一下過節氣氛

我愛吃粽子 但是其實吃的一圈之後發現 好吃的粽子並不多
糯米要Q黏卻不爛
內餡要豐富卻不膩
所有食材要能平衡才會造就一個好粽子

應該是去年 在松露阿紀的部落格看到小樹家的粽子
坦白說 心理好生羨慕
第一次與小樹相見是在阿紀的簽書會上
我一看到小樹 馬上就想起了粽子

今年終於有口福可以一親小樹媽粽子的芳澤



剛蒸好的粽子 熱騰騰的
撥開粽葉之後 粽子的形狀還是完好無缺
我一邊吃一邊跟小徹說
不虧是媽媽包的 料多實在
不知道多少年沒吃過這種
除了餡料以外還包著母親對子女滿滿愛情的粽子
我想 小樹媽應該是 拼命的把所有好的東西
一點一點的塞進去粽子裏
希望自己的孩子 每吃一口都可以吃到滿滿的餡料
怕孩子吃不飽 怕孩子吃不夠
每一口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還有更多的愛情



這粽子本來只留傳在好朋友之間
後來大家都覺得也想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拜託小樹媽 今年多包一點
讓我們都可以跟自己的親友分享
也因為這樣 所以多了一些名額 可以讓更多人吃到小樹媽的粽子
今年沒吃到 不知道小樹媽明年還有沒有時間包

有需要的請聯絡下列連結

無可取代的美味-小樹媽肉粽(5/31截止訂購)

真的不誇張 真的是無可取代的美味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還 在適應新相機 每張照片幾乎都有點失焦囧~
大家忍耐著點看吧
颱風天裝滿冰箱之前 發現自己得冰箱 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沒吃
最近都會PO清冰箱的菜
冰箱裡面的食物之所以沒吃 大概都是因為一口氣買太多了 變不出花樣來所以就凍著
某一方面 我是很缺乏想像力的 尤其在耽溺於電玩之中的恍神狀態
花椒雞是珍妮花傳 授我的 跟大家分享



我 用去骨雞腿先兩面用米酒醃一下(我大概醃了一個鐘頭)



花 椒跟鹽吧用小火炒香 (我用的花椒不太好 有點不香)希望好心人提供好花椒的購買地點




酒倒掉之後擦乾 剛剛的花椒鹽兩面抹一下 封上保鮮膜 醃一天左右




將 醃過的雞肉用清水洗淨後 倒入下面的調味汁(洗淨是怕太鹹)
枸杞一小把  人參鬚幾根  當歸一片 花椒加點水  煮至小滾 滾後加適量米酒
把 雞肉跟調味汁 一起拿去蒸



蒸 好待涼 切片就可以吃了

冰 起來密封好 可以吃個幾天 還蠻方便的

心得:
我用的雞肉 大概品質不是太好 雞皮有點油 下次可以用別種雞肉做做看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運氣好有買到蘿蔔葉的話 用蘿蔔葉做雪裡紅會比較好吃
不過因為蘿蔔葉子不好買 用油菜做也可以
油菜做的好處是 時間比較短 比較不會辣 小朋友也可以吃

颱風前到大買場買的油菜 一把才12塊錢我買了三把
做了雪菜縮水之後 可以吃兩餐 感覺很划算



葉 子部分其實可以在切大片一點 因為縮水之後就沒剩下什麼了

材料


粗鹽或者鹽吧一把
雪菜三把

作法


油 菜洗淨切成適當的大小之後 用粗鹽揉搓一下(沒有粗鹽用一般鹽也可以)
搓好之後上面壓上重物 靜候幾個鐘頭
待脫水後即可 打包收起來可以放一陣子不會壞
要吃之前洗掉鹽味就好了(萬一太鹹可以泡水一下)


鹽 搓完之後 大概是像這樣 會跑出一堆水 可以倒掉之後用重物壓
油菜梗的部份 水份比蘿蔔葉多 想吃葉子結實一點的 可以切更小一點


我 用另一個鋼盆加水 大概壓了半天


要 吃之前洗掉鹽份 加一點點糖去炒就可以了


後記


用油菜做的雪裡紅 跟蘿蔔葉的比起來比較不衝 時間也縮短許多
或 許有些對雪菜要求很高的人 會覺得不夠味
不過因為簡單方便 纖維相對的比較脆 所以炒的時候不需要放太多油
我還蠻喜歡這一種的 給大家參考一下

有喜歡的請給個推^^
本文原發表於August 14, 2009 天空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次去曼谷吃到了很好吃很好吃的芒果沙拉
調味跟我們在台灣吃到的青木瓜沙拉很類似
但是在當地吃得 添加了一些不一樣的食材
我在當地的超市有找到材料 帶了一點回來
恰好 在黃昏市場看到了青芒果 手邊的材料都有了 就嘗試做做看




黃昏市場買得青芒果,我買了七個 刨絲之後大概可以做四人份
在泰國應該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大的青芒果
在台灣沒看道除了土芒果以外的青芒果,大概要吃只能趁現在吧



去皮之後 把比較深綠得地方也修一下



刨絲之後的青芒果 抓一下糖跟一點點鹽吧
大概放個十來分鐘瀝掉多餘的水分



調味料有砂糖、大蒜末、魚露就這樣
調味可依照自己的喜好加減分量
到當地的超市發現光魚露的品牌至少就有一二十種
比較起來在台灣販賣的魚露感覺上有點遜色



這次發現得新好物炸豬皮
脆脆的可以直接吃,幾乎沒有腥味吃起來很像餅乾
超市裡面可以看到各種包裝的豬皮
我買一大包裡面有分裝成小包的豬皮
一次用一包比較不會受潮



要吃的時候把豬皮剝開 灑上已經辦好調味料的青芒果上面
加上調味過的蝦皮還有粗粒的辣椒粉(都是我在當地買得)
當地的蝦皮比較扁也沒有那麼乾,吃起來比較容易咀嚼
跟台灣常見的蝦皮不太一樣
扮一扮就可以吃了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很喜歡吃烏魚子
但是我喜歡吃濕濕的烏魚子
所以我幾乎都在家自己弄來吃
而且坦白講 自己在家弄來吃比較經濟實惠



買回來的烏魚子吃之前 先泡酒
米酒 高粱 清酒 都可以
也有聽過泡whisky的應該也是很香
酒不用多 可以沾濕一面的烏魚子即可
約莫半個鐘頭置一個鐘頭換面
讓兩面都有泡到就好了



烏魚子泡到用手摳一下 表面的薄膜可以輕易拔除就ok了



小心將烏魚子表面的薄膜拔除後
將泡烏魚子的酒倒入平底鍋中
置入烏魚子
以小火慢烘兩面至酒精揮發

剛烘好的烏魚子 表面會稍稍變色
喜歡吃乾一點的 可以烘久一點


可佐以白蘿蔔薄片 蒜苗
我夾蘋果也很好吃

切烏魚子的時候
很多媽媽習慣切成瘦瘦長長的條狀
這樣切很容易把烏魚子切碎 也不容易切薄
我喜歡斜切
可以切很薄(不過太薄也不好吃啦)


用這個方法烘 烏魚子本身的油脂還是油油亮亮的
很好吃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家裡剛好有鹹鮭魚 吃膩乾烤的 拿來蒸豆腐
當然如果有外省鹹魚是更好

材料有

鹹魚 兩小塊
嫩豆腐 兩小塊

調味料有
魚露適量 醬油適量 大蒜一個拍碎 米酒少許 雞精粉少許(可有可無)

作法
薑鹹魚放置於豆腐上面
擺上拍碎的蒜頭
所有的調味料攪拌均勻之後淋上
蒸至熱(約蒸個八到十分鐘)
基本上所有的料都是熟的
鹹魚軟了之後就差不多可以了



將碗內的湯汁取出
加熱後勾芡 最後淋在上面即可


我最喜歡吃大概8兩~12兩左右的馬頭魚
大小適中 一個人吃剛剛好

現代廚娘幾乎人手一支平底不沾鍋
有了這種鍋子 其實煎魚就變得很簡單
要把魚煎的很美其實沒有技巧
說穿了就是不要亂翻面

前置作業
魚洗乾淨後擦乾均勻抹上適量鹽吧
靜置約30分鐘
鹽吧會把多餘得水份逼出
讓魚肉不只入味 還會緊實
下鍋前再擦乾一次


我每次煎魚至多翻兩次面
翻面的時間 可以從油噴的狀態觀察
魚可以選擇要冷油下鍋或是熱油下鍋 我覺得沒有很大影響
等鍋中的聲音漸趨平緩 就是翻面的時機

我習慣把油多放一點 這樣魚皮會很酥脆
魚肉比你想像的要快熟
不需要用大火煎  中火就可以了

兩面都煎好之後 用鍋鏟頂住魚 將鍋中所有的油都倒掉
加入適量的白胡椒跟米酒大火嗆一下
米酒嗆一下 可以讓魚表面多餘的油份跟著酒精水份一起蒸發掉
魚就一點都不會油膩



簡單好煎又美味
酥酥的可以多吃一碗飯

以上
有喜歡的推一下嘿^^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每年12月開始一直到農曆年左右
是烏魚盛產的季節
除了物美價廉的烏魚之外亦有烏魚子與烏魚膘
星期六在長春市場看到魚販賣烏魚膘
雖然是很小的魚膘不過聊勝於無 買了一餐的份量當天晚上就煎來吃

烏魚膘放久了會有腥味
盡可能當天買現吃
挑選飽滿無破損的為好
(越大越好阿阿阿)


麻油爆香薑絲
薑絲久置於麻油脂中會苦
我不介意所以就沒撈起來
介意的人可以爆香之後就撈起



下鍋之前務必擦乾表面水份
大火兩面快煎 太溫吞的話 烏魚膘變硬就不好吃了
尤其是這種比較小的




煎至兩面金黃 起鍋



鍋中剩下的麻油加入蒜苗炒香之後 加入適量醬油、糖、米酒調味



淋上醬汁就可以了
下飯又好吃

很簡單吧^^

有喜歡請推一下嘿~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上次去紅豆食府 發現小徹很喜歡糖醋魚
所以我就做給他吃了
雖然這是我自己喜歡的口味
不過 有糖有醋有番茄 也很類似



洋蔥切絲 彩椒切丁 番茄切塊



洋蔥炒香之後 放入番茄煮到變成接近糊狀
加入 醬油少許 糖少許 蒜末少許調味
最後放上彩椒丁



煮好的番茄糊



這是烏魚 現在是烏魚的季節
取走有價值的烏魚子跟烏魚膘之後 烏魚變得很便宜
我在市場買一大尾才60塊我分兩餐吃

魚切好 抹點鹽吧香料調味
下鍋炸之前兩面抹太白粉



炸好之後組合就好了



晚餐還吃了蒜泥白肉跟青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好市多賣的豬肋排一買要買很大一份
後來我發現 肋排切一根一根之後對半剁 就會變成我們去市場買的小排骨
買回來之後 分小包冰 要吃在解凍 其實算一算很划算
比我們去市場買小排骨便宜 而且還肉質還不錯 蠻好吃的



作法真的很簡單 所以只有兩張圖片而已

把一根一根切好的肋排 均勻拌上
甜味噌 
一點點酒
醬油一小匙
蒜頭 一小辦磨成泥
之後用塑膠袋封好 至少醃上24H
如果沒有甜味噌的話 一般甜麵醬也可以 再不然就味噌加糖 比例可以邊調邊吃


我用這個 這種味噌已經調味好了 可以烤茄子 也很常跟板狀蒟篛一起吃
味道很接近我們中式的甜麵醬 只是酒味不明顯


烤箱上放網子  不用預熱 250度烤約20分鐘
烤盤上面可以撲個錫箔紙 或是一點水 因為上面的醬汁流下來很難洗

以上

今天還吃了另一道也很簡單的菜



泡菜燒杏鮑菇

鍋子裡面先放一點油(我用湯鍋煮的) 先炒泡菜之後
放玉米筍跟胡蘿蔔 加入一點高湯(我是用前一天吃剩的牛肉麻辣湯)
等胡蘿蔔透了之後放入杏鮑菇 蓋上鍋蓋悶煮約15分鐘
起鍋放一點歐芹 (家裡只有這個了)

很好吃喔 小徹很喜歡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小的時候 我最最喜歡吃的就是涼拌小黃瓜

媽媽都會用鹽吧事先醃過切好的小黃瓜
記得有一次 媽媽要我把蒜末加入小黃瓜裡
那時 我還不懂 醃過鹽吧的小黃瓜要先洗過在調味
當然我免不了被大呼小叫一番
到現在還記得 我用筷子把切的碎碎的蒜末一個一個挑出來
從那時候起 我就記住了 小黃瓜要先洗過XD


材料
小黃瓜三條
雞胸肉約180g(大概就是雞胸肉1/2個)
蒜末 少許

醃雞胸肉的調味料
醬油 一大匙
太白粉適量
砂糖 一小匙



小黃瓜對半切之後片成兩半將子去掉




切成小丁之後加入一小湯匙鹽吧
揉搓一下 大概放置30分鐘 去除多餘水份稍微入味後洗淨多餘鹽份瀝乾備用
小黃瓜炒之前 去子切過之後 會比較脆




雞胸肉切丁後 預先用太白粉 砂糖 鹽吧抓一下 醃個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作法

起油鍋爆香拍扁的大蒜 ,等大蒜香味飄出來的時候 就可以把雞丁放進去
用太白粉醃過的雞肉 比較容易黏鍋 可以預先用中溫油泡一下
我沒有這麼費工夫 直接就下鍋炒了
雞丁炒至表面熟透之後 放入小黃瓜丁 略略拌炒一下
起鍋之前 嗆點米酒就可以上桌了
由於雞丁與小黃瓜都已經預先調味過了 不需要在放調味料

大蒜有一種特性,越破壞他的表面 辣味跟香味會越明顯
透過剁碎、磨泥 等步驟 可以讓同樣份量的大蒜 power增加
我每次忘記補貨 只有一點點珍貴的大蒜時 我就會用磨泥的 這樣就很省




很簡單的家常菜 軟軟的雞丁跟脆脆的小黃瓜很下飯
帶便當也很不賴

以上

有喜歡的請幫我推一下嘿~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好朋友小菲來台灣玩
替我買了一瓶傳說中的蔡瀾鹹魚醬



這個鹹魚醬嚐起來有點類似xo醬
裡面有很多成分混合出來得好滋味
但是與xo醬相比 又不太相同
拌飯拌麵炒菜都很合適



內容物很豐富 也有油脂 用這個炒菜很方便
幾乎不用再調味了



如果晚餐的菜 都需要靠瓦斯爐煮的話
簡單不太需要炒的菜色
我會用lc的鍋子炒
蓋上鍋蓋之後 因為保溫功能很好
即便熄火都可以悶上一會 也可以保溫 不會等所有的菜都做完就冷掉了



香料和鹹魚醬爆香之後 就可以放入甜不辣
我是在city super買的牛蒡甜不辣
甜不辣本身就很好吃了 不會太軟爛 炒過之後口感也很好



甜不辣稍微膨脹之後 我加入川燙過的甜豆莢
加入一點魚露跟米酒嗆一下之後 就可以蓋上鍋蓋熄火擺邊邊等

甜豆莢一次買很多的時候 可以稍微燙過 分小包放入冷凍室
要吃的時候解凍就可以了 這樣比較不會壞
(兩口之家一定要想出一點節約的方法,不然每次食材吃不完就壞掉很可惜)



蓋上鍋蓋之後 大概可以保溫個10~20分鐘都還不會涼掉
吃的時候豆莢還是脆脆的很好吃



寫完了 謝謝^^
有喜歡就推一下嘿~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