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祖擁有獨特的海島文化,相對的也有豐富的宗教信仰文化,幾乎不同於台灣本島的廟宇型態及風土民情,是民俗愛好者研究的天堂,我稱不上是專家,為了了解這些廟宇,還特別找尋相當多的資料,才能寫出這篇文章,手邊有更多資料的讀者,歡迎各位多多指教

要看廟宇,就得先來橋仔村,我在上一篇曾經介紹到這裡是全馬祖廟宇密度最高的地方,光是以白馬開頭的廟,就有兩間,在馬祖五鄉,白馬尊王、白馬大王、文武白馬大王等祀神,一直是馬祖民間信仰的強宗,經過有心人士的訪查,白馬神的信仰共分為四類

第一類:漢代初年閩越王郢第三子騶寅,史冊上稱號「白馬三郎」,常用「孚佑王」為廟號,位於南竿山隴及北竿坂里

第二類:是祭祀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的閩王王審知,福建移民尊為開閩聖王。又由於喜乘白馬,並於兄弟中排行第三,軍中常稱「白馬三郎」,在位二十九年期間,閩中經濟繁榮、民生樂利,死後為閩北居民立廟奉祀,廟號為「忠懿王」,這是最顯為人知道白馬尊王傳奇

第三類:為早期的水 流屍漂流至澳口,經過安葬後得到地靈成神,例如同樣位於橋仔村的白馬尊王廟

第四類:海上漂來的 神像,托夢給村民而安置興建的,如大坵島的白馬大王。



第五類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白馬大王廟了,位於橋仔村港邊,一旁就是海巡安檢站,漁村已經沒落,這裡的海巡涼到在廟門口看海發呆,橋仔港邊的白馬大王(原名為澳囝大王),為地區自古即有的村境大王神,後來改用白馬王名號轉化而來,各廟內作為陪祀神的白馬尊王也算此類,建於清道光二十五年,最近一次翻修是民國六十三年



廟內陪祀福德正神及龍蝦將軍


閩東式的廟宇,兩旁高聳的封火山牆是它的特色,其實封火山牆在中國南方的住宅普遍存在,前陣子的我的金門之旅也曾經介紹過,原因是因為中國江南地區人口稠密,丘陵地多,為節省住宅用地,建構形成一種天井院村落的住宅群體形態。天井院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都將山牆建得高出屋頂,稱為封火山牆,分成硬山式與人字形封火山牆,又演變出馬頭山牆、八字規山牆等不同形式,橋仔村的廟宇,多為人字型,造型狂野如同火焰



繼續往前,我們來到山西靈台公,除了封火山牆,屋頂造型的七座寶塔直衝天際,廟內主祀山西周大人,陪祀十六英星、十二地宿,傳聞山西周大人是周公旦次子周律,在山西靈台崖得道,在中國文革期間被拋入黃河,順流至黃海再至東海,最後漂至橋仔海邊,同時周大人起乩言明,希望由台灣遷回蓋廟,於是在玄天上帝廟旁建廟,也就是今天看到的這座



一旁的這座就是玄天上帝廟了,據廟前石碑記載,早在明末,就已經建廟,清乾隆六年重新整修,廟史已有三百餘年,廟內還有一個清乾隆六年歲次辛酉年的古老籤譜。玄天上帝又稱真武上帝、玄武帝、真武帝、北極大帝、上帝公、上帝爺等,原是七宿之星的崇拜。與台灣各地的玄天上帝廟相同,廟內陪祀天上聖母及白馬尊王.





在玄天上帝廟下方的是正乙玄壇,原祀於玄天上帝廟,民國七十三年奉神明指示另行立廟,主祀趙公明,陪祀溫瓊、關羽、馬勝、林女帥,趙元帥祖廟在長樂梅花鎮沙嚇村,香火漂流至橋仔被拾獲供奉;林女帥則由浙江上惠漂流至此受供奉。





正乙玄壇後方是馬祖閩東典型的古厝,稱為四坡落水或是五脊四坡形式,也有一脊二坡兩種型態,為了防風,簷口不出挑或以女兒牆壓簷,另外並以石塊、條石壓放在屋瓦上,俗稱壓瓦石,由於相當透氣,又被稱為「會呼吸的房子」,早年海盜盛行,馬祖人為了防盜,屋舍窗戶多位高而小,兩旁開啟小窗,稱為耳窗,同時為了防強風,門都不大,房屋形式充分展現先民生活對抗大自然與外在侵略的智慧



橋仔村另有一座女帥宮,同樣主祀林女帥,不過它的相關資料不多,只知道在近幾年,曾經整修過一次的紀錄



這一間是探花府田元帥,根據北竿鄉志所說,廟內祀奉我們所熟悉的田都元帥,不過有一說法是相傳某日田元帥上到靈台公的乩,自稱田元帥另有其人,名叫田德標,其妹為田賽花,所以這間的田元帥說法仍需查證



廟內陪祀鄭二爺及龍駒先鋒。


在探花府田元帥旁邊的是五靈公,四面都是牆,只有畫面中的這個小門,台灣也常見此神祁,又稱「五瘟公」、「五顯大帝」,是由水猴、蛤蚌、水鳥、鱸魚、水蛙化成的瘟神,相傳相傳元朝太宗年間瘟疫四處,當時有五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書生進京赴考,在福州結識,他們有感天災瘟疫不斷,於是並對天發願,乞求上蒼體恤民間疾苦收回此災難,五人並投身一口井內,此舉感動了玉皇大帝,奉為五靈公,明崇禎年間再被封為五福大帝,分別是老大張元伯顯靈公、老二鍾士秀應靈公、老三趙光明振靈公,老四劉元達宣靈公、老五史文業揚靈公。




看完橋仔的廟宇,我們來到芹壁天后宮,芹壁天后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建築形式有著典型的本地廟宇風格,與芹壁當地的古厝完全容為一體





除媽祖外、陪祀鐵甲將軍、臨水夫人、威武陳將軍、通天府二郎神楊戩及本境大王。


廟內兩旁的神將圖畫


芹壁的鐵甲將軍-蛙神是馬祖地區唯一供奉的地方,芹壁村民對鐵甲將軍相當崇拜,傳說也很多。據傳早年某次芹壁村祭祀,滿桌祭品,突見青蛙躍攀香柱,並喝起杯中高梁酒,此後凡有祭典必備高粱酒供神蛙飲用;另外傳說清季民初,閩海常有海盜出沒,有次海盜船集結芹壁外海準備打劫,危急之際,青蛙點兵,海盜瞭望岸上,以為官兵甚多,遂知難而退,村民因此免於劫難。


這是芹壁村最重要的信仰,開放觀光後,連一旁的護欄,在經過當地政府的規劃下,也幻化成一隻隻的青蛙




離開芹壁回到塘歧的路上,這裡是上村的趙元帥府,主祀龍虎山趙元帥,陪祀麻仙姑、九將軍、余尊大帝、臨水夫人、芙蓉仙姐。民國四十年左右,神像海飄至白沙澳口,謝家拾獲雕像安放家中祭拜,民國八十六年,選擇上村現址興建




回到塘岐村,這間是蕭王府,現在看到的廟身是九十三年興建的,創立於清光緒年間,蕭王府是馬祖地區的重要信仰,在馬祖地區素有【南媽祖】、【北王爺】之稱。廟內主祀蕭王爺、蕭夫人,陪祀蓮城佛祖、臨水夫人、南京先生、雷大人、金大人、丁將軍、本境大王。蕭王爺蕭太傅,名望之,漢宣帝時任高官,以清正剛直,愛國愛民著稱,元帝時遭宦官陷害,被迫引鴆自殺。歿後百姓立廟祭祀,成為神祇。


蕭王爺府的門神,採用浮雕設計,門口的門神是秦瓊,尉遲恭,相傳是唐太宗的部將,因護主撤夜守衛,唐太宗不忍他們辛苦,於是命人畫上兩人肖像貼於門上,流傳成為一般民間常見的門神






在北竿舊機場航站大廈前方,這一間是水部尚書公廟,民國三十年間興建,經過多次遷建改建,在民國九十年初成為現今看到的規模,主祀尚書公陳文龍,福建莆田人,宋朝時由節度使判官拔擢為監察御史,後來因為時局混亂,元朝欲招降他,他抵死不從,在四十六歲時殉國,明洪武三年封為水部尚書,列為海神奉祀



廟內陪祀神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龍大帝、帝爺公、岳元帥、三十六大將、齊天大聖、三仙姑。



離開北竿前,我來到白沙港前的平水尊王廟,首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不過據歷史記載,永樂年間不但沒有放鬆海禁,於是乎這種說法待查,它最近一次改建是民國八十七年,是這裡少見的北方宮殿式廟宇,平水尊王又稱耳聾大王,生於南宋末年,時蒙古軍南下侵宋,為避人耳目,毀容隱姓埋名於北竿島,他與當地志士結拜為四傑八雄,誓言反元復宋,不過最後寡不敵眾犧牲,英魂不滅,常顯靈於海島,庇佑漁民,明朱元璋欽賜龍袍,敕封為平水尊王,成為當地重要神祁







廟內陪祀媽祖娘娘、周倉將軍、白馬尊王、福德正神。也有浮雕門神。



把畫面轉回第一天早上拜訪的仁愛村,這裡又名鐵板,有三君子廟及及天后宮等名廟,三君子廟是紀念乾隆時代護衛海上漁民的徐、吳、朱三姓崇德之君子。民國四十三年,蔣經國先生曾經在此視察,就在三君子廟設立臨時辦公室三天,現在一旁的榕樹下,被規劃為經國先生公園

這間是鐵板天后宮,事實上,南竿馬祖澳、鐵板、津沙及東引等四座天后宮,都是清朝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所建,距今約190年。鐵板天后宮是閩南式單落廟宇,除了山牆,還有廟門兩旁兩柱沖天龍柱,相當少見


兩旁突出的飛簷


鐵板天后宮的內部結構非常古老,請注意其中媽祖神像,造形非常年輕,經過民俗專家的推斷,極可能是台閩地區最古老的媽祖分身神像


三君子廟的旁邊,還有一座『老頭將軍廟』,不過查不到它的相關資料,知道的讀者,歡迎回應告知!


這一間是大王宮,同樣有山牆造型,不過這座廟宇,可以推出整個馬祖的發展歷史


在廟內一塊不起眼的石碑,請注意上面的文字:「林自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民國八十五年,學者許雪姬針對這段文字的研究報告中,發現碑上的中統鈔,發行於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種紙幣在南方使用要到1280年6月,到了1287年,元朝發行至元鈔,中統鈔的時代結束,因此推斷,捐款時間當在1280年6月至1287之間或者稍後一點,這塊石碑,讓馬祖列島開發歷史至少可以向前推進約700年,是馬祖開發的歷史見證。



來到馬祖,這裡有太多民俗的趣味可以讓你研究,我的資料東拼西湊,如果有貽誤的歡迎回應指證,據說馬祖最熱鬧的迎神活動集中在元宵節前後,五鄉四島都有熱鬧的祭典,也就是所謂的『擺暝』,是當地一年一度的大事,雖然我原先的計畫是明年夏天再來一次馬祖,不過有機會的話,我很希望能在元宵節來這裡體驗一下馬祖人的大節日,有興趣來馬祖的讀者,歡迎都到五鄉四島的廟宇中,體驗不同於台灣的民俗風情吧!

延伸閱讀:
金門古厝--放心在金門-古厝尋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est8 的頭像
    itest8

    itest8的部落格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