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Thursday 12:12 am 

Ezii住院的第二個夜裡,好不容易總是吵烘烘的病房安靜下來了。最近忙著照顧小孩、奔波於醫院與研究場域,很少頭痛的我竟然有種腦袋昏昏欲裂的感覺…

從Ezii出生以來,就特別小心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們,來我家第一件事請先洗手。不過回到台灣後,家裡不再只是我說了算,很多時候,我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這次Ezii會在家感染到病毒,讓我相當訝異,畢竟小孩這陣子並沒有常出門,多是人客來訪。無論如何,病也生了,想這些也無啥路用,只能說以後得更加注意了。



【11m5d】住院第一晚的小孩,為什麼手上穿著襪子?往下看見分曉 

 

序曲:周六【11m2d】


第一天發生時,是上週六(請看: 【11m2d】難道是又在發牙了?Ezii正在發燒中...)。起床開始體溫慢慢升高、活力下降、不似平時那樣的活潑好動。當燒到39度C時,帶去給家裡附近名聲還不錯的診所, 醫生開了ibuprofen說可以退燒。打電話問阿爹,原來ibuprofen只有鎮靜功能,退燒效果不大,阿爹要我給Ezii吃從美國帶回去的 baby tylenol。對於發燒, baby tylenol比 ibuprofen要來的對徵狀更有幫助。燒是壓下來了,不過幾個小時後的夜裡,又開始抓狂起來。一路狂飆回到39度C。我趕緊趁康士美打烊前去買個小兒額頭鎮熱貼和更好的冰敷袋。我家只有一個我從小用到大的冰敷袋,效果還是不錯,只是擔心一個不夠替換,才決定再買一個。



 

這天早晨起來雖然體溫偏高,但Ezii還算有活力。穿著CK深咖啡條紋襯衫和有形牛仔褲,準備接客。

  
 


當天有漂亮阿姨來和他玩。下午時,活力已經變差,沒有平時那人來瘋的嗨樣,只是靜靜的給幾個甜甜笑容。

  


晚上吃個藥,燒降下來後又回復嗨咖樣。坐在餐桌上和我們一起吃點心好開心!

 


沒想到沒過兩個小時又開始燒起來,Ezii變得安靜、專心的玩著他的新玩具,眼神若有所思...


醞釀:週日 11m3d


週日,Ezii隨時都在起起伏伏的燒著,吃了baby tylenol就降溫,過幾個小時又回覆高燒。當時就想這樣不行,明兒個再燒要帶去醫院急診。

Ezii不燒時依舊會說會唱會玩,也會指揮我們帶他去看他想看的東西,但一燒起來就軟趴趴掛在大人身上動彈不得。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咳嗽、鼻水、噴嚏等等,眼睛周圍也不像先前病菌感染生病時呈現淚眼汪汪粉紅熊貓圈,心裡很是納悶,這就竟是什麼玩意兒?當然,一定會擔心這樣子的反覆高燒會不會是H1N1。


 
 

額頭鎮熱貼蠻好用的,隨時隨地涼涼的,幫忙降溫。Ezii這回已經夠大了,不會用手去把它抓下來。只是睡覺時翻來滾去,容易脫落。睡覺還是用冰枕的好。


爆發:週一 11m4d

 

這個夜裡依舊阿母阿媽不成眠。隨時密切量耳溫,換冰枕,也定時吃藥。週一一早起來,Ezii依舊是高燒不退,決定送醫院。家裡大人提議桃園有家很不錯的診所,也有在看小孩。我對於不是專科醫生的診所都沒什麼興趣,這樣說很直接,不過在美國,小孩子生病都一定給自己專屬的小兒科醫生看。

Ezii出生後,馬上因為阿母懷孕起就是州政府保險方案Badger Care的眾多受益者之一,被加入方案,可以選擇不少好保險公司。阿爹問了許多醫院工作人員與醫生,我們選擇了對我們最有利的Physician Plus,可以享用UW Hospital的醫療資源。在美國,寶寶一出生,醫院就會請父母依照自己擁有的保險公司與保險方案,幫寶寶盡快選擇一個專屬小兒科醫生。有任何病症就都交給他。阿爹繼續詢問許多名醫建議,得知UW Hospital醫生們一致為自己寶寶選擇的小兒科醫生-Dr Williams。就像多年前,國中小總是會出現“老師小孩班”(每年級都有一班集合老師們同齡的小孩一起上課,附贈超強師資那種 XD)。Dr Williams在小兒科學術研究與實務上,都有驚人成就。我們很幸運的,剛好他有opening開出,才得以讓他成為Ezii的專屬小兒科醫生。

那種診所裡,什麼疑難雜症都看的所謂名醫,多是開立重藥,讓患者覺得藥到病除,這我也知道。不過家人大力推薦,覺得去醫院不知道要排隊排到哪時,先去給這位“名醫”看就好。我家人是上個年代的老人,對於醫生總有莫名的敬畏,口耳相傳名醫的藥就是好藥,名醫的話不可以反駁,也不可以在名醫面前說已經先看過其他醫生。這種想法,我非常不以為同。提出醫療上的疑問與醫生討論是病人的權力,這在歐美是很普及的概念,連吃下肚的藥是什麼都不知道,對自己的身體太不負責任了。診治的過程中,我就發現這位醫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說看起來是病毒感染,先觀察,就給藥。說扁桃腺有點紅,還在Ezii沒出問題的鼻子搽藥。我也知道診所裡不可能幫病人做病毒培養,不過我對這位名醫的疑慮來自於,當我問他開的藥名與份量時,醫生回答含糊不清。說一個退燒,一個治感冒,我細問藥名,醫生沒有進一步回答;我問小姐份量,醫生在後頭的診療室說“3cc, 恩..2cc,阿為求小心給1.5cc就好”。這真的很不專業!

我馬上打電話問阿爹,一問之下,差點沒昏倒---那從3cc被改到1.5cc的藥(藥不在手邊,先簡稱X),在美國完全禁止給2歲以下兒童與孕婦服用,會有極大的副作用---頭昏、嗜睡、身體不適。在我問阿爹的同時,關心小孩的家人已經讓Ezii服下藥物了。屁屁也塞了一個塞劑。塞劑還ok,診所把塞劑折半,雖然看不出是什麼藥,不過阿爹說塞劑絕大多數為 tylenol,很安全。但那X,我們就很擔心了。果真,Ezii產生嚴重嗜睡症狀。原本發燒服用baby  tylenol最多活力降低,還可以爬高爬低玩玩具,但這可怕的藥,讓ezii嗜睡就算了,還一睡不醒。好不容易醒了卻全身發軟、從不哭鬧的他也無理由的大哭。加上體溫驟降,Eziii體溫短短兩小時內從39C掉到35C,全身發冷,盜汗,還出了一點疹子。很是不對勁....

為了這位“名醫”,我和家人幾乎大吵一架,他們說我不尊重醫生專業,我說“我絕對沒有不尊重專業,但沒有專業的人的話我是不會聽的”。又說“你們美國和台灣醫生不一樣,不要讓B擔心”,我說“台灣好醫生很多,只是我們看得那個不算其中之一”。平時我是不會和家人為了這種事情吵架,但牽涉到Ezii,當媽媽的是不可能讓任何壞事發生在自己小孩身上的。重點是,當時B正在紐約SUNY急診室的小兒急診中心上班(剛好排到的,他專攻外科急診),身邊滿是小兒科專家,他們一聽到名醫開的藥,個個都搖頭無法置信。

晚上依照名醫指示回疹,當然是為了顧及家人,我早已打定主意明早再發燒馬上送大醫院。Ezii依舊反覆高燒,塞劑讓他體溫忽高忽低,這時的小孩已經成了軟綿綿一團,好可憐、好沒活力,瞪著兩顆大眼睛傻傻的看著身邊的世界。下午我外出忙碌,我媽打電話把我對這位名醫的疑問(應該說和家人爭執的部份)問了名醫,沒想到,晚上名醫一看到我就說,“你老公也是醫生喔?那他也很厲害嘛”,我整個傻眼也不知道要怎麼回,回說我老公明年將成為resident,但他這方面的知識是懂的(我家人的習慣,與人快要產生爭執時身段先放軟。不像美國人會直接說,他都當這麼久的執業醫生了,難道會不知道嗎?)。雖然名醫口氣不差,我在心中和自己說“我再也不會來這裡一遍!”請就別問是哪間名診所了。Google 上都找得到,門庭若市,總是大排長龍;信者恆信,不信者速速會轉身離去。


這天Ezii狀況很不好,反覆狂燒,也沒有心情力氣去拍照了...

下接 【11m】Ezii生病記。病毒疹肆虐七天。轉折。住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