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3.19
2009.03.14 Frankfurt Airport
晚上八點半的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擺設精緻商品的免稅店幾近打烊,乘客或匆匆入境,或散落四處的在碩大的候機室等候登機
而有更多像我這樣,等隔夜轉機的旅客,正坐在躺椅上等待渡過慢慢長夜
這趟國際研討會行的最後一夜
因為總是扛著行囊走透透 而全身肌肉嚴重酸痛
因為懶得多待雙好走步鞋 而兩個腳板酸痛破皮
因為大西洋兩岸六個小時時差飛行 與 一抵達目的地即開始馬不停蹄
還在嚴重時差的我
只想找個舒服的地方蜷曲心靈 讓心神由過去五天如同兩個世界差異的探險慢慢沈澱
只希望快點回到家裡的柔軟大床 好好和兩個寶貝睡上個好幾天
2009.03.15 Kollegienkirche
這趟Salzburg之旅 收穫滿滿
來不及仔細咀嚼的我 帶著數不盡的心靈,文化,學術刺激 與 身分認同的多重衝突與轉換只想好好細細回味品嘗這難得的經驗
是的 很榮幸被這個英國有名的牛津學術組織所邀請 來發表拙作
這個組織是由某個強烈不滿牛津大學研究生止為求名卻不求慎解的學習態度的哲學教授所發起的團體
以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為基礎的 希望能提供所有跨領域在學術工作的人員一個開放的場域交換想法觀點 與換取新的思考視野刺激
存在十數年 成功號招起一群和他有相同批判想法的學術工作者
組織日益茁壯 每天都有30個以上計畫在進行
某個計畫底下又有許多子計畫 以不同學術活動方式來進行 如研討會, 座談會,學術旅行等等
所有presenter的文章都會集結成有ISBN編號的ebook 另選出精選文章集結成hard copy
最重要的組織宗旨為要求所有與會者極盡可能的全程參與所有議程、要求全程與會,且提供多種對話場域讓與會者進行學術交換
每項活動都將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 以讓學術交換的初衷得以實現
我參加的文化,政治與美學學術研討會(CPE) 為期三天在Salzbrug舉行
同時其在Salzburg還有其他五個子計畫研討會同步舉行
每個計畫主持人不只讓計畫內的與會者得以進行真正的學術交換外 這組織也以酒會的行式提供不同子計畫的與會者互動機會
當初會決定接受邀請 大老遠飛到歐洲 就是因為欣賞這個研討會與眾不同的觀點與作法
加上歐陸是文化研究大本營 不來朝聖臨聽 會對不起自己
為此還另外申請了三個不同的funding 畢竟獨立研究者如我 是很難自掏腰包砸大錢來參加這樣傷荷包的會議
只能說 會期的最後一天 我是帶著滿滿收穫與心得 以及在短短三天就恍如認識許久的新朋友 不捨的離開
CPE總共有
澳洲 英國,愛爾蘭,土耳其,芬蘭,波蘭,荷蘭,美國,葡萄牙,西班牙,丹麥,台灣,日本,菲律賓,香港,非洲,新加坡等國家代表出席(註一)
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研究,維根斯坦研究, 媒體研究,教育社會學,社會語言學,文學,藝術,歷史,行政,法律,醫學,環境水利,建築與景觀設計,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宗教學,澳洲研究等領域
可見有多跨領域!
與會者有2/3都是大學教授或在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其他1/3則是博士生
每個人都有共同關心的主題 討論起來特別有趣
這樣的會議有益也有弊
益的方面
聽聽不同國家因為不同的文化與社會脈絡 與不同領域 是如何採用,詮識,與比較相同的理論
衝突點為何?思維的脈絡為何?具體成立的邏輯為何?
多元對話場域提供與會者不同程度的思考刺激 在宜人的春陽下沿著Salzach河畔討論共同關心的議題 更是特殊的經驗之一
弊的方面
大多數領域多為人文社會學科 對話建立於差別不遠的基準點 交集當然又多又激進
但某些領域實在差太遠 比如建築,環境水利,醫學等等
論文發表者與台下聽眾的基礎知識有落差 即使聽起來津津有味 還是不容易立即提出有具體建設性的質疑
不過除了會議時間之外 大多數與會者都很快的各自三五成群 相約中餐晚餐甚至去bar小飲一番
除了討論學術 也討論生活 討論Salzburg 討論各自的文化與社會
從第一天抵達Salzburg 到會憶結束離開
除了回飯店休息的那七八個小時 (每天都午夜才回到飯店休息)
其他時間都是很密集的 與人互動 進行學術對話 或交換彼此不同的文化與生活世界
幾天下來 接收到的訊息的豐富程度 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
更感激有這樣的機會 急速擴展了對這個世界的進一步了解 開啓了更多思維視窗
新認識的學術夥伴 在分離時
除了相知相惜 一一不捨之外 更是約定保持連絡 繼續彼此的學術對話
短短三天之內 一個研討會可以使得與會者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2009. 03.15 Salzach River
ps
計畫領導人把我算作美國代表 我不喜歡 所以主動反應把台灣加上去
又不是美國人 何必造成他人誤解
來自香港在英國政經學院念書的Wong被當作英國代表 來自日本在芝加哥求學的Yuki被當作美國代表 不過他們似乎都不是很在意...
【延伸閱讀】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The ongoing changing identities and selves as a woman, a mom, and a wife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Feeling Salzburg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Fun Academic in Salzburg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起
2009.03.14 Frankfurt Airport
晚上八點半的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擺設精緻商品的免稅店幾近打烊,乘客或匆匆入境,或散落四處的在碩大的候機室等候登機
而有更多像我這樣,等隔夜轉機的旅客,正坐在躺椅上等待渡過慢慢長夜
這趟國際研討會行的最後一夜
因為總是扛著行囊走透透 而全身肌肉嚴重酸痛
因為懶得多待雙好走步鞋 而兩個腳板酸痛破皮
因為大西洋兩岸六個小時時差飛行 與 一抵達目的地即開始馬不停蹄
還在嚴重時差的我
只想找個舒服的地方蜷曲心靈 讓心神由過去五天如同兩個世界差異的探險慢慢沈澱
只希望快點回到家裡的柔軟大床 好好和兩個寶貝睡上個好幾天
2009.03.15 Kollegienkirche
這趟Salzburg之旅 收穫滿滿
來不及仔細咀嚼的我 帶著數不盡的心靈,文化,學術刺激 與 身分認同的多重衝突與轉換只想好好細細回味品嘗這難得的經驗
是的 很榮幸被這個英國有名的牛津學術組織所邀請 來發表拙作
這個組織是由某個強烈不滿牛津大學研究生止為求名卻不求慎解的學習態度的哲學教授所發起的團體
以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為基礎的 希望能提供所有跨領域在學術工作的人員一個開放的場域交換想法觀點 與換取新的思考視野刺激
存在十數年 成功號招起一群和他有相同批判想法的學術工作者
組織日益茁壯 每天都有30個以上計畫在進行
某個計畫底下又有許多子計畫 以不同學術活動方式來進行 如研討會, 座談會,學術旅行等等
所有presenter的文章都會集結成有ISBN編號的ebook 另選出精選文章集結成hard copy
最重要的組織宗旨為要求所有與會者極盡可能的全程參與所有議程、要求全程與會,且提供多種對話場域讓與會者進行學術交換
每項活動都將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 以讓學術交換的初衷得以實現
我參加的文化,政治與美學學術研討會(CPE) 為期三天在Salzbrug舉行
同時其在Salzburg還有其他五個子計畫研討會同步舉行
每個計畫主持人不只讓計畫內的與會者得以進行真正的學術交換外 這組織也以酒會的行式提供不同子計畫的與會者互動機會
當初會決定接受邀請 大老遠飛到歐洲 就是因為欣賞這個研討會與眾不同的觀點與作法
加上歐陸是文化研究大本營 不來朝聖臨聽 會對不起自己
為此還另外申請了三個不同的funding 畢竟獨立研究者如我 是很難自掏腰包砸大錢來參加這樣傷荷包的會議
只能說 會期的最後一天 我是帶著滿滿收穫與心得 以及在短短三天就恍如認識許久的新朋友 不捨的離開
CPE總共有
澳洲 英國,愛爾蘭,土耳其,芬蘭,波蘭,荷蘭,美國,葡萄牙,西班牙,丹麥,台灣,日本,菲律賓,香港,非洲,新加坡等國家代表出席(註一)
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研究,維根斯坦研究, 媒體研究,教育社會學,社會語言學,文學,藝術,歷史,行政,法律,醫學,環境水利,建築與景觀設計,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宗教學,澳洲研究等領域
可見有多跨領域!
與會者有2/3都是大學教授或在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其他1/3則是博士生
每個人都有共同關心的主題 討論起來特別有趣
這樣的會議有益也有弊
益的方面
聽聽不同國家因為不同的文化與社會脈絡 與不同領域 是如何採用,詮識,與比較相同的理論
衝突點為何?思維的脈絡為何?具體成立的邏輯為何?
多元對話場域提供與會者不同程度的思考刺激 在宜人的春陽下沿著Salzach河畔討論共同關心的議題 更是特殊的經驗之一
弊的方面
大多數領域多為人文社會學科 對話建立於差別不遠的基準點 交集當然又多又激進
但某些領域實在差太遠 比如建築,環境水利,醫學等等
論文發表者與台下聽眾的基礎知識有落差 即使聽起來津津有味 還是不容易立即提出有具體建設性的質疑
不過除了會議時間之外 大多數與會者都很快的各自三五成群 相約中餐晚餐甚至去bar小飲一番
除了討論學術 也討論生活 討論Salzburg 討論各自的文化與社會
從第一天抵達Salzburg 到會憶結束離開
除了回飯店休息的那七八個小時 (每天都午夜才回到飯店休息)
其他時間都是很密集的 與人互動 進行學術對話 或交換彼此不同的文化與生活世界
幾天下來 接收到的訊息的豐富程度 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
更感激有這樣的機會 急速擴展了對這個世界的進一步了解 開啓了更多思維視窗
新認識的學術夥伴 在分離時
除了相知相惜 一一不捨之外 更是約定保持連絡 繼續彼此的學術對話
短短三天之內 一個研討會可以使得與會者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2009. 03.15 Salzach River
ps
計畫領導人把我算作美國代表 我不喜歡 所以主動反應把台灣加上去
又不是美國人 何必造成他人誤解
來自香港在英國政經學院念書的Wong被當作英國代表 來自日本在芝加哥求學的Yuki被當作美國代表 不過他們似乎都不是很在意...
【延伸閱讀】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The ongoing changing identities and selves as a woman, a mom, and a wife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Feeling Salzburg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Fun Academic in Salzburg
2009 Salzburg。學術之旅。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