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19 中國青年報
2月份我國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擴大到66個。
2月,是樓市的傳統淡季,然而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均擴大到66個,樓市呈現出一幅淡季不淡的景象。其中,北京(樓盤)、廣州(樓盤)並列漲幅第一;上海(樓盤)則是調控兩年內,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漲幅首次突破2%,達到了2.3%,同比漲幅則達到了4.1%。
業內人士表示,這再次說明了2月底中央進一步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必要性。未來,隨著各項調控方針的細則化,市場也將在政策的持續中發酵醞釀變化。
2月房價普漲
上海144平方米以上房價漲幅最高,環比上漲2.4%
統計局的資料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只有1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66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3.1%;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8個,上漲的城市有62個。2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8.2%。
對比1月份的資料,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房價上漲的城市都出現大幅的增加。其中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增加了13個,同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增加了9個。與此同時,來自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的資料也顯示,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環比指數為101.08,比上個月增加0.51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環比上漲;平均價格同比指數為101.86,比上個月增加1.18個百分點。
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首次突破2%,達到了2.3%。
在新建商品住宅分類價格指數表上,記者看到,上海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價漲幅最高,環比上漲2.4%,同比則上漲了4.4%;90平方米以下的環比上漲2.3%,同比上漲了3.6%;90―144平方米的環比上漲2.1%,同比上漲4.1%。
在二手住宅價格方面,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6個,比上月增加了15個,最高漲幅為2.2%,比上月擴大了0.5個百分點,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個;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49個,最高漲幅為6.7%,同比持平的城市有3個,同比下降的城市有18個。上海環比漲幅為1.6%,也出現了翻倍的增長(1月漲幅為0.8%)。
調控加力出手
許多購房者對房價的預期轉向,出現恐慌性入市情況
「2月份全國各主要城市房價全面上漲的現實再次凸顯了調控進一步加力的必要性!」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
雖然受到春節影響,但2013年的2月份,全國主要樓市依然延續1月份淡季不淡的表現。中原地產監測的30個主要城市成交量1169萬平方米,相比2012年的春節所在的1月份依然上漲1倍有餘。整體市場在2月份呈現明顯的一、二線城市量價齊漲的現象。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一線城市上漲幅度明顯超過全國平均水準。京、滬、廣、深四大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遠遠超過其他二、三線城市。
「在一線城市明顯出現了購房者恐慌,新建住宅、二手房住宅的量價均明顯上漲。」在分析原因時,張大偉表示,目前一線城市房地產信貸政策相對寬鬆;同時,土地供應的稀缺和部分土地的溢價上漲提高了在售項目的價格上漲預期;再加上限購政策執行近2年後,積壓的需求加速釋放,特別是在「國五條」出臺之前,許多購房者對房價的預期轉向,出現了恐慌性入市的情況。
主要城市房地產成交長期保持高位,房價持續攀升長期保持高位,這些使得房企融資、拿地的熱情不斷高漲。
「房企目前處於積極的擴張期,拿地頻次明顯加快,在土地市場多有舉措。在土地溢價已經上漲的情況下,開發商對利潤的要求可能更高,樓市以價換量已經結束。」張大偉說。
政策扭轉預期
從4月開始,成交量會受到一定抑制,估計持續到三季度
2月份的房價引人關注,2月份的調控更加會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在2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之後,3月初,包括二手房轉讓所得稅等政策細則再度出手,一連串的調控措施引發了市場的震動,也開始扭轉市場預期。
「國五條」提出的限購範圍擴大、執行從緊;二手房轉讓徵收20%所得稅;部分城市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這三條政策必將在短期內抑制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從而起到降溫樓市的作用,房價上升的趨勢也將得到抑制。張大偉認為,房企開發和拿地的熱情也將減弱,雖然短期內不會有大幅的價格下調,但部分標杆房企或將率先採用以價換量的措施以提升市場份額。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最近出臺的房地產調控細則措辭嚴厲、新意頗多,超出了絕大部分人的預期,所以其對今年市場影響,也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整體而言,市場肯定會降溫,每輪重大新政出臺後,皆如此。最先受到影響的是住宅成交量,由於地方出細則還有一個過程,3月交易量基本不受影響,但從4月份開始,成交量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估計會持續到三季度。」楊紅旭表示,價格變化滯後於成交量,二季度房價仍會小漲,但漲幅會有所回落,而下半年個別月份可能就會出現環比下跌。另外,由於限購升級、房貸緊縮等政策,主要針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預計今年一、二線城市降溫幅度,將會超過三、四線城市。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在今年兩會上透露,地方樓市調控細則將在3月底前陸續出臺。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說:「目前最為關鍵的是,應提高保障房的建設和相應制度的完善,加速雙軌制的運行。緩解一手和二手房市場的大量需求。同時,制定長效的調控機制,促進供給,盤活存量房市場。」
「當然,調控政策還有進一步細化和改進的空間。」住房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秦虹表示,「總的來講,僅靠『堵』不是長久辦法,整體設計、系統改革、疏堵結合才能解決涉及面廣、複雜程度高的房地產市場問題。」
應對
北京擬建
房價觀測點
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方面,北京環比上漲3.1%,與廣州並列漲幅第一。北京房協表示,作為落實「國五條」的措施之一,北京市擬建百餘個房價觀測點,促進開發商合理定價。專
新房市場的價格走勢不僅是購房者關注的焦點,更是房地產調控中的主要內容。「國五條」細則明確要求,各地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本地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
「作為積極回應政策調控方向的內容之一,今年,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將在北京在售的房子中遴選100個熱銷樓盤作為觀測點,重點觀測其交易的數量、面積、套型和價格。」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志表示,通過建立觀測點,可以更好地掌握北京房價的波動資料,以便更精准地落實調控。
陳志介紹,此前向社會公佈的北京房價的月度、年度資料只是整體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波動情況,不能準確描述波動的具體類型。房協對選定100多個觀測點進行逐月統計,不僅展現出每個月度價格的變化情況,還將呈現不同結構類型、不同區域的樓盤平均價格的變化等內容。
「通過對100多個樓盤觀測得到的某個區域或者樓盤價格波動的趨勢,不僅可以給消費者買房提供幫助,還將促進房地產開發企業合理定價。」陳志說,「這項工作將在4月份以後推進,目前正在與擬選擇的觀測點的開發企業進行溝通。工作開展後,我們將繪製出北京熱點地區房價的三維波動圖。」
業內人士表示,此項措施或將成為北京落實「國五條」建立和完善房價問責制度的一個突破。房價觀測點的建立將為房地產調控提供基礎資料。房價觀測點的建立也將對壓縮房企利潤起到一定作用,將直接影響企業的行銷策略。本報綜合報導
澄清
京版「國五條」落實? 細則未出臺
針對媒體報導「北京落實『國五條』、唯一住房將視情況減免20%個稅」的新聞,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昨日出面澄清說,並未發佈任何相關消息,如果相關政策出臺將會在第一時間發佈。
據當地媒體報導,有北京地產仲介對外發佈消息稱:「出售房產是滿5年的唯一住房,免征個稅;滿4年唯一住房,只征4%個稅;滿3年唯一住房征8%,以此類推。若不是唯一住房,無論是否滿5年,都要徵收賣房所得的20%個人所得稅。」
昨天,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並未發佈任何與「國五條細則」相關的消息,細則具體內容也未發佈。至於房地產仲介從何管道得到此消息不得而知。
為遏制內地樓市的投資、投機性需求,今年3月1日,國務院下發「國五條」細則,要求依法嚴格對個人轉讓住房所得徵收20%個人所得稅,並要求地方政府在今年3月底之前出臺「國五條」地方細則,此消息一出引起各方強烈關注。
有媒體報導,近期,北京市住建委等相關部門召集開發商、房地產仲介,以及房地產的研究機構等座談,研究討論細則落地相關事宜,並對落實「國五條」進行全面部署。
至於北京的「國五條」細則何時出臺,業內及坊間的猜測一直沒有停止。據稱,3月下旬到4月初,是「國五條」落地細則的窗口期。
廣州限簽高端商品房? 無具體標準
隨著「國五條」細則出臺,市場上關於各類房地產調控細則的猜測和傳言也呈逐漸增加的趨勢。昨日,市場上更有消息指廣州對「面積在140平方米和單價3萬元/以上樓盤」,限制網簽。
針對這一說法,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廣州就已對高端樓盤進行限售,但不會規定具體的面積和單價,也沒有具體的標準,廣州限售的目的是要控制高端商品住宅上市的規模和交易節奏。也間接否認了網上的傳言。
去年9月,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宣佈,對珠江新城等中心城區個別異常高價的住宅項目暫時採取適當限制預售規模、控制交易節奏的措施,並表示這一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目前只是限制了網簽的數量,並不是完全不給網簽。」有房地產業內人士昨日向記者透露,廣州近期確實加大了對高價樓盤的限售力度,像白雲新城、珠江新城等豪宅集中的區域,都有樓盤的網簽被加以限制。
來自搜房網的資料就顯示,上周廣州十區二縣級市成交均價迎來春節後首次大「跳水」,從14555元/方米跌至11855元/平方米的低位。
中心六區中,越秀區出現零成交的情況,荔灣、海珠、天河、白雲四區成交均價全線下跌,最高下降8060元/平方米。像在天河區,除峻林成交約8套外,珠江新城一眾樓盤集體啞火,此前成交相對活躍且均價超過3萬元/平方米的東方新世界亦未見網簽。
- Mar 19 Tue 2013 10:22
北上廣樓市領漲全國 「國五條」地方細則受矚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