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 La Vida是Coldplay在2008年五月所發行的歌曲


這張專輯發行後沒多久就獲得廣大回應 在2009年Grammy Award上獲得最佳搖滾專輯獎
Entertainment Weekly magazine稱這專輯為“Coldplay第四張且是最棒的一張專輯 (their fourth and nest album)“
而這首歌更是Coldplay排名英美流行歌排行榜上第一名

Viva La Vida是西班牙文
取自20世紀墨西哥藝術家Frida Kahlo 1954年逝世前最後之作
翻譯成英文為“long live life“



歌詞中大量採用歷史與宗教概念
旋律則建立在不斷重複的弦樂彈奏上

有幾個很明顯的例子為
“pillars of salt“就是聖經裡Lot's wife變成鹽柱象徵羞恥根源的故事
“I know Saint Peter won't call my name“源於天主教相信聖彼得守護通往天堂的大門 若聖彼得不叫你的名字 就代表你進不去啦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取自聖經裡摩西與紅海的故事
許多人認為歌詞內容暗指法國大革命, 拿破崙,凱薩, 古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Nero, 十字軍東征, 甚至George Bush或耶穌
Coldplay並沒有多做說明
只說歌詞是泛指國王與革命這兩個概念

我和B都很喜歡這首歌
歌詞有意絲之外
旋律更是非常鼓舞人心

每當疲累低落時 聽了這首歌 就可以士氣大振!

沒有人想當個沒有實權的國王
回想歐洲大陸歷史 那段宗教與國王之間政教糾纏難解的時期 當國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光看歌詞 的確馬上會有數個歐陸帝國故事在腦海中上演
Coldplay自己都說了 沒有直指哪段革命 哪個國王
更好
我們更可以自己想像!
想像那中古歐洲歷史裡 飛舞的劍與戰爭
想像那神祕的古帝國城堡裡未知的祕密故事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我曾經掌管這個世界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我說個字海就會分離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現在每個早晨我獨自沈睡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掃著我曾擁有的街道們

I used to roll the dice
我曾經擲骰如舞
Feel the fear in my enemy's eyes
感受著敵人眼中的恐懼
Listen as the crowd would sing
聽著群眾們的歌唱
"Now the old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現在老國王過世了!國王萬歲!“

One minute I held the key
上一分鐘我還拿著鑰匙
Next the walls were closed on me
下一分鍾城牆大門就在眼前關起
And I discovered that my castles stand
Upon pillars of salt and pillars of sand
然後我發現我的城堡是站在鹽之柱上啊 鹽之柱上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我聽到耶路撒冷鐘聲響起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羅馬古騎兵合唱聲起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請當我的鏡子, 我的劍與盾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我的傳教任務將在異域展開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不知怎麼的無法解釋
Once you go there was never
Never an honest word
當你一到那 絕對不會說出個誠實的字句
And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那就是當我君臨天下的時候

It was the wicked and wild wind
那是陣邪惡又狂野的風
Blew down the doors to let me in
吹開那些門讓我進去
Shattered windows and the sound of drums
震碎的窗戶與那些鼓聲
People couldn't believe what I'd become
人們不敢相信我竟然變成這樣

Revolutionaries wait
革命家們啊 等一等
For my head on a silver plate
我的頭被放在銀盤上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只不過是個被寂寞繩索操控的玩偶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誰會想要當國王啊?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不知怎麼的無法解釋
I know Saint Peter won't call my name
我知道聖彼得不會叫我的名字了
Never an honest word
從沒說過個誠實的字句
B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但那是當我君臨天下的時候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I know Saint Peter won't call my name
Never an honest word
B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Reference:
Viva La Vida Wikipedia
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 Wikipedia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次有看到我保生文化季遶境文章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我在當天晚間都待在大龍街跟昌吉街這邊,看完了整場繞境活動,這裡是台灣廟宇密度極高的地方,曾經答應讀者要再來逛逛。不過因為太多事情了,加上上次霞海城隍夜巡的時候,我跟的是南區,就一直都沒辦法舊地重遊,趁著這一天我要去保安宮拜拜的時候,我特別安排再經過這裡一下!

昌吉街及大龍街的這一帶,早年稱作豬屠口地區,顧名思義,就是台北市早期豬隻屠宰場所在地,這裡聚集了大批從雲林地去來到台北討生活的移民,在此定居做生意,雖然現在豬屠口不再屠宰豬隻了,這裡舊地名依然響亮,有店家招牌還是以豬屠口為名。



從昌吉街到酒泉街的大龍街路段,是台灣少見廟宇密度相當高的地方,雲林來台北的新移民,在當年迎請家鄉的神尊前來台北安奉,成為了台北少見的「廟街」景觀,其實這是相當特殊的台北常民文化,不過很少人注意或重視,對這裡的介紹資料也相當稀少,午後時分你走在豬屠口不會不會覺得像是在台北市,反而有種寧靜慢步調的感覺。



進入大龍街昌吉街,沿著樹德公園周邊的廟宇共有十間,首先看到的是在蘭州市場樓下的土地公廟,這間土地公廟門口,恭奉上書「玉旨魂四海歸一主位」字樣的牌,這樣的文字我是第一次見到,就文意而言感覺很像是有鎮靈的作用,關於這座石碑有讀者提供補充資料,歡迎大家看回應的部份。





土地公廟對面大龍街79巷內,則是有間行天府,行天府奉祀的神尊相當多元,是一間以辦事為主要收入的廟宇,上次保生文化季的時候,行天府政在幫忙辦事,這次到的時候也還是鬧哄哄,於是乎只拍下門口大型牌樓,就沒拍廟門了。



接著走到下一條85巷內,短短一百公尺左右總共有六間廟,首先看到的是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的「安北宮」,奉祀李天池三位千歲的廟宇,我回家查了一下資料,是來自於雲林台西鄉的昭安宮,除了這間安北宮,三重也有一間昭安宮,同樣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



第二間則是奉祀三山國王的澤安宮



接下來則是奉祀天上聖母的朝安宮,在四月多保生大帝遶境的時候,朝安宮前方搭起了紅壇,紅壇收起來之後,朝安宮就是在路邊的一間小廟。朝安宮天上聖母每年固定會返回雲林謁組,回駕的時候會舉行盛大慶典,也是民俗愛好者會追的廟會活動之ㄧ。





朝安宮的特色就是旁邊的這尊可愛的中壇元帥了,趁著白天我特別拍下了他的全身照,你可以看到他的從頭到腳,很像是軟身神像又很像是神將,相當有趣!



朝安宮的斜對面,是奉祀五府千歲的順天府,不過廟門很小,加上招牌不顯眼,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忽略。



另一邊的巷弄,則是奉祀中壇元帥的民聖堂,以及奉祀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北安府。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台灣開基源自雲林台西鄉五條港的「安西府」,奉祀的張李莫千歲就是中國唐朝的三位名將軍張巡、李祕、以及莫英,張巡在台灣民間信仰中,也是所謂的保儀大夫,也有人單獨奉他為張府千歲。北安府門前擺放了廟方的大旗,一字排開!





在大龍街91巷口,這間則是規模較大的協天宮,奉祀關聖帝君。協天宮位處交通要道,也是每次大同區廟宇遶境表定必拜的廟宇之ㄧ,也有自己的將爺。





離開了協天宮,隱身在91巷內大樓商店中的,則是今天要拍的最後一間,奉祀丁府八千歲的「福興宮」,丁府八千歲在雲林有相當多間廟宇奉祀,這尊丁府八千歲應該也是來自雲林的分靈。





下午時分的廟內沒有人,我於是拍下了八千歲的神尊,丁府八千歲是相傳是中國明代,有「二代包青天」之稱的官員丁啟睿 ,丁府八千歲相當給面子,拍下的神尊完全沒有模糊。



就在結束福興宮的拍攝後,也完成了舊地重遊的豬屠口之旅。其實豬屠口不只有廟,這裡的小吃相當有名,有些還上過雜誌介紹,這裡的人也相當有人情味。想要體驗步調慢的台北生活,三不五時都歡迎到這裡走走!

延伸閱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二)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三)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四)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有看到我保生文化季遶境文章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我在當天晚間都待在大龍街跟昌吉街這邊,看完了整場繞境活動,這裡是台灣廟宇密度極高的地方,曾經答應讀者要再來逛逛。不過因為太多事情了,加上上次霞海城隍夜巡的時候,我跟的是南區,就一直都沒辦法舊地重遊,趁著這一天我要去保安宮拜拜的時候,我特別安排再經過這裡一下!

昌吉街及大龍街的這一帶,早年稱作豬屠口地區,顧名思義,就是台北市早期豬隻屠宰場所在地,這裡聚集了大批從雲林地去來到台北討生活的移民,在此定居做生意,雖然現在豬屠口不再屠宰豬隻了,這裡舊地名依然響亮,有店家招牌還是以豬屠口為名。



從昌吉街到酒泉街的大龍街路段,是台灣少見廟宇密度相當高的地方,雲林來台北的新移民,在當年迎請家鄉的神尊前來台北安奉,成為了台北少見的「廟街」景觀,其實這是相當特殊的台北常民文化,不過很少人注意或重視,對這裡的介紹資料也相當稀少,午後時分你走在豬屠口不會不會覺得像是在台北市,反而有種寧靜慢步調的感覺。



進入大龍街昌吉街,沿著樹德公園周邊的廟宇共有十間,首先看到的是在蘭州市場樓下的土地公廟,這間土地公廟門口,恭奉上書「玉旨魂四海歸一主位」字樣的牌,這樣的文字我是第一次見到,就文意而言感覺很像是有鎮靈的作用,關於這座石碑有讀者提供補充資料,歡迎大家看回應的部份。





土地公廟對面大龍街79巷內,則是有間行天府,行天府奉祀的神尊相當多元,是一間以辦事為主要收入的廟宇,上次保生文化季的時候,行天府政在幫忙辦事,這次到的時候也還是鬧哄哄,於是乎只拍下門口大型牌樓,就沒拍廟門了。



接著走到下一條85巷內,短短一百公尺左右總共有六間廟,首先看到的是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的「安北宮」,奉祀李天池三位千歲的廟宇,我回家查了一下資料,是來自於雲林台西鄉的昭安宮,除了這間安北宮,三重也有一間昭安宮,同樣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



第二間則是奉祀三山國王的澤安宮



接下來則是奉祀天上聖母的朝安宮,在四月多保生大帝遶境的時候,朝安宮前方搭起了紅壇,紅壇收起來之後,朝安宮就是在路邊的一間小廟。朝安宮天上聖母每年固定會返回雲林謁組,回駕的時候會舉行盛大慶典,也是民俗愛好者會追的廟會活動之ㄧ。





朝安宮的特色就是旁邊的這尊可愛的中壇元帥了,趁著白天我特別拍下了他的全身照,你可以看到他的從頭到腳,很像是軟身神像又很像是神將,相當有趣!



朝安宮的斜對面,是奉祀五府千歲的順天府,不過廟門很小,加上招牌不顯眼,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忽略。



另一邊的巷弄,則是奉祀中壇元帥的民聖堂,以及奉祀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北安府。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台灣開基源自雲林台西鄉五條港的「安西府」,奉祀的張李莫千歲就是中國唐朝的三位名將軍張巡、李祕、以及莫英,張巡在台灣民間信仰中,也是所謂的保儀大夫,也有人單獨奉他為張府千歲。北安府門前擺放了廟方的大旗,一字排開!





在大龍街91巷口,這間則是規模較大的協天宮,奉祀關聖帝君。協天宮位處交通要道,也是每次大同區廟宇遶境表定必拜的廟宇之ㄧ,也有自己的將爺。





離開了協天宮,隱身在91巷內大樓商店中的,則是今天要拍的最後一間,奉祀丁府八千歲的「福興宮」,丁府八千歲在雲林有相當多間廟宇奉祀,這尊丁府八千歲應該也是來自雲林的分靈。





下午時分的廟內沒有人,我於是拍下了八千歲的神尊,丁府八千歲是相傳是中國明代,有「二代包青天」之稱的官員丁啟睿 ,丁府八千歲相當給面子,拍下的神尊完全沒有模糊。



就在結束福興宮的拍攝後,也完成了舊地重遊的豬屠口之旅。其實豬屠口不只有廟,這裡的小吃相當有名,有些還上過雜誌介紹,這裡的人也相當有人情味。想要體驗步調慢的台北生活,三不五時都歡迎到這裡走走!

延伸閱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二)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三)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四)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有看到我保生文化季遶境文章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我在當天晚間都待在大龍街跟昌吉街這邊,看完了整場繞境活動,這裡是台灣廟宇密度極高的地方,曾經答應讀者要再來逛逛。不過因為太多事情了,加上上次霞海城隍夜巡的時候,我跟的是南區,就一直都沒辦法舊地重遊,趁著這一天我要去保安宮拜拜的時候,我特別安排再經過這裡一下!

昌吉街及大龍街的這一帶,早年稱作豬屠口地區,顧名思義,就是台北市早期豬隻屠宰場所在地,這裡聚集了大批從雲林地去來到台北討生活的移民,在此定居做生意,雖然現在豬屠口不再屠宰豬隻了,這裡舊地名依然響亮,有店家招牌還是以豬屠口為名。



從昌吉街到酒泉街的大龍街路段,是台灣少見廟宇密度相當高的地方,雲林來台北的新移民,在當年迎請家鄉的神尊前來台北安奉,成為了台北少見的「廟街」景觀,其實這是相當特殊的台北常民文化,不過很少人注意或重視,對這裡的介紹資料也相當稀少,午後時分你走在豬屠口不會不會覺得像是在台北市,反而有種寧靜慢步調的感覺。



進入大龍街昌吉街,沿著樹德公園周邊的廟宇共有十間,首先看到的是在蘭州市場樓下的土地公廟,這間土地公廟門口,恭奉上書「玉旨魂四海歸一主位」字樣的牌,這樣的文字我是第一次見到,就文意而言感覺很像是有鎮靈的作用,關於這座石碑有讀者提供補充資料,歡迎大家看回應的部份。





土地公廟對面大龍街79巷內,則是有間行天府,行天府奉祀的神尊相當多元,是一間以辦事為主要收入的廟宇,上次保生文化季的時候,行天府政在幫忙辦事,這次到的時候也還是鬧哄哄,於是乎只拍下門口大型牌樓,就沒拍廟門了。



接著走到下一條85巷內,短短一百公尺左右總共有六間廟,首先看到的是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的「安北宮」,奉祀李天池三位千歲的廟宇,我回家查了一下資料,是來自於雲林台西鄉的昭安宮,除了這間安北宮,三重也有一間昭安宮,同樣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



第二間則是奉祀三山國王的澤安宮



接下來則是奉祀天上聖母的朝安宮,在四月多保生大帝遶境的時候,朝安宮前方搭起了紅壇,紅壇收起來之後,朝安宮就是在路邊的一間小廟。朝安宮天上聖母每年固定會返回雲林謁組,回駕的時候會舉行盛大慶典,也是民俗愛好者會追的廟會活動之ㄧ。





朝安宮的特色就是旁邊的這尊可愛的中壇元帥了,趁著白天我特別拍下了他的全身照,你可以看到他的從頭到腳,很像是軟身神像又很像是神將,相當有趣!



朝安宮的斜對面,是奉祀五府千歲的順天府,不過廟門很小,加上招牌不顯眼,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忽略。



另一邊的巷弄,則是奉祀中壇元帥的民聖堂,以及奉祀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北安府。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台灣開基源自雲林台西鄉五條港的「安西府」,奉祀的張李莫千歲就是中國唐朝的三位名將軍張巡、李祕、以及莫英,張巡在台灣民間信仰中,也是所謂的保儀大夫,也有人單獨奉他為張府千歲。北安府門前擺放了廟方的大旗,一字排開!





在大龍街91巷口,這間則是規模較大的協天宮,奉祀關聖帝君。協天宮位處交通要道,也是每次大同區廟宇遶境表定必拜的廟宇之ㄧ,也有自己的將爺。





離開了協天宮,隱身在91巷內大樓商店中的,則是今天要拍的最後一間,奉祀丁府八千歲的「福興宮」,丁府八千歲在雲林有相當多間廟宇奉祀,這尊丁府八千歲應該也是來自雲林的分靈。





下午時分的廟內沒有人,我於是拍下了八千歲的神尊,丁府八千歲是相傳是中國明代,有「二代包青天」之稱的官員丁啟睿 ,丁府八千歲相當給面子,拍下的神尊完全沒有模糊。



就在結束福興宮的拍攝後,也完成了舊地重遊的豬屠口之旅。其實豬屠口不只有廟,這裡的小吃相當有名,有些還上過雜誌介紹,這裡的人也相當有人情味。想要體驗步調慢的台北生活,三不五時都歡迎到這裡走走!

延伸閱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二)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三)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四)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有看到我保生文化季遶境文章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我在當天晚間都待在大龍街跟昌吉街這邊,看完了整場繞境活動,這裡是台灣廟宇密度極高的地方,曾經答應讀者要再來逛逛。不過因為太多事情了,加上上次霞海城隍夜巡的時候,我跟的是南區,就一直都沒辦法舊地重遊,趁著這一天我要去保安宮拜拜的時候,我特別安排再經過這裡一下!

昌吉街及大龍街的這一帶,早年稱作豬屠口地區,顧名思義,就是台北市早期豬隻屠宰場所在地,這裡聚集了大批從雲林地去來到台北討生活的移民,在此定居做生意,雖然現在豬屠口不再屠宰豬隻了,這裡舊地名依然響亮,有店家招牌還是以豬屠口為名。



從昌吉街到酒泉街的大龍街路段,是台灣少見廟宇密度相當高的地方,雲林來台北的新移民,在當年迎請家鄉的神尊前來台北安奉,成為了台北少見的「廟街」景觀,其實這是相當特殊的台北常民文化,不過很少人注意或重視,對這裡的介紹資料也相當稀少,午後時分你走在豬屠口不會不會覺得像是在台北市,反而有種寧靜慢步調的感覺。



進入大龍街昌吉街,沿著樹德公園周邊的廟宇共有十間,首先看到的是在蘭州市場樓下的土地公廟,這間土地公廟門口,恭奉上書「玉旨魂四海歸一主位」字樣的牌,這樣的文字我是第一次見到,就文意而言感覺很像是有鎮靈的作用,關於這座石碑有讀者提供補充資料,歡迎大家看回應的部份。





土地公廟對面大龍街79巷內,則是有間行天府,行天府奉祀的神尊相當多元,是一間以辦事為主要收入的廟宇,上次保生文化季的時候,行天府政在幫忙辦事,這次到的時候也還是鬧哄哄,於是乎只拍下門口大型牌樓,就沒拍廟門了。



接著走到下一條85巷內,短短一百公尺左右總共有六間廟,首先看到的是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的「安北宮」,奉祀李天池三位千歲的廟宇,我回家查了一下資料,是來自於雲林台西鄉的昭安宮,除了這間安北宮,三重也有一間昭安宮,同樣奉祀李天池三府千歲。



第二間則是奉祀三山國王的澤安宮



接下來則是奉祀天上聖母的朝安宮,在四月多保生大帝遶境的時候,朝安宮前方搭起了紅壇,紅壇收起來之後,朝安宮就是在路邊的一間小廟。朝安宮天上聖母每年固定會返回雲林謁組,回駕的時候會舉行盛大慶典,也是民俗愛好者會追的廟會活動之ㄧ。





朝安宮的特色就是旁邊的這尊可愛的中壇元帥了,趁著白天我特別拍下了他的全身照,你可以看到他的從頭到腳,很像是軟身神像又很像是神將,相當有趣!



朝安宮的斜對面,是奉祀五府千歲的順天府,不過廟門很小,加上招牌不顯眼,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忽略。



另一邊的巷弄,則是奉祀中壇元帥的民聖堂,以及奉祀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北安府。張李莫三府千歲的台灣開基源自雲林台西鄉五條港的「安西府」,奉祀的張李莫千歲就是中國唐朝的三位名將軍張巡、李祕、以及莫英,張巡在台灣民間信仰中,也是所謂的保儀大夫,也有人單獨奉他為張府千歲。北安府門前擺放了廟方的大旗,一字排開!





在大龍街91巷口,這間則是規模較大的協天宮,奉祀關聖帝君。協天宮位處交通要道,也是每次大同區廟宇遶境表定必拜的廟宇之ㄧ,也有自己的將爺。





離開了協天宮,隱身在91巷內大樓商店中的,則是今天要拍的最後一間,奉祀丁府八千歲的「福興宮」,丁府八千歲在雲林有相當多間廟宇奉祀,這尊丁府八千歲應該也是來自雲林的分靈。





下午時分的廟內沒有人,我於是拍下了八千歲的神尊,丁府八千歲是相傳是中國明代,有「二代包青天」之稱的官員丁啟睿 ,丁府八千歲相當給面子,拍下的神尊完全沒有模糊。



就在結束福興宮的拍攝後,也完成了舊地重遊的豬屠口之旅。其實豬屠口不只有廟,這裡的小吃相當有名,有些還上過雜誌介紹,這裡的人也相當有人情味。想要體驗步調慢的台北生活,三不五時都歡迎到這裡走走!

延伸閱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一)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二)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三)
台北保生大帝遶境(四)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04.29

好久沒整理影片了
突然回過頭來看到這跳舞段
我和B笑到快要岔氣!

不誇張 原來那天我們玩得這麼瘋

其實只是個平常夜晚 準備弄小孩睡覺
那陣子很愛的音樂: Akon的Beautiful正大聲的播放著

很易high的high咖阿爹換完尿布忍不住跳起舞來
我們越跳越high也越好笑
Ezii更是興奮的擺手踢腿
連在一旁的B媽和cricket也開心的跟著搖擺起來

因為我們太high了...
請忽略邊跳邊天外飛來一筆的歌聲 哈哈哈哈
誰叫Akon的歌這麼容易朗朗上口咩

結果跳到後來...Ezii整個臉很困惑
可能想說 現在是什麼狀況 我的阿爹阿母怎麼這麼奇怪....XDXD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98.05.30

 
Ezii 【6m15d】

Grandpa Dan七十大壽 VB家族在Mary姑姑家開了個很大的birthday party
順便也慶祝Hailey 高中畢業

Mary姑姑家很大 院子也大
同時玩團體飛盤和排球也不成問題

Ezii是全場注目焦點(喂~不要搶爺爺的光)
被大家輪著抱到要找還要花點功夫
照片是以餵奶之名 抱回來拍個幾張的



好動的Ezii已經沒辦法乖乖躺在Grandma身上給她抱抱了
一把Ezii放進Grandma的臂灣裡 小孩就開始對老人拳打腳踢
這樣說一點都不誇張
不是猛力拍打奶奶的頭 就是使勁的拉她的頭髮 拉到不能動的奶奶都忍不住睜開眼面露驚嚇樣
要不就多根手指戳進奶奶的眼窩和鼻孔 或是狂拉奶奶的臉皮
看得周圍的人邊笑邊把Ezii的手推走
只有Grandpa Dan 沒兩下就把Ezii抱下來 應該是很心疼愛妻被愛孫施暴吧

不過 這就是Ezii睡在我們身旁時 每天血淋淋的實例呀
小孩好奇 又不懂得控制力氣
阿爹阿母常在睡夢中被攻擊醒來 拉棉被掩面擋駕
有次阿爹夢到有人拿鐵鎚狂敲他的肚皮
睜開眼才知道 小孩腳趾的大姆趾卡在阿爹肚臍裡 另一隻腳狂踢阿爹肚皮

被小孩攻擊是很痛的啊 雖然Ezii只是想和我們玩 .......

 

生日聚會餐點 大家各自做拿手菜
很典型的中西部人家家族聚會



最特別的應該算是這個水果串了 旁邊還有巧克力醬可以沾

 

主要餐點就是烤雞肉漢堡和brat 任君自由選擇搭配醬料
mash potato 生菜沙拉 花式起司盤 加上多樣甜點

 

拿這麼多菜 每種都想吃一點的下場就是
我只吃了1/4 剩下全塞給B

阿爹云:我會胖不是沒有原因的 T__T

抱歉阿 坐沒坐相
我媽媽有教 ...只是偶而會忘記....
懲罰就是肚子突出來 (背後有靠枕 坐斜斜的所以肚子爆出 @@)

 

Ezii拿著B媽新買的Winnie the Pooh小玩具咬個不停
搖動的話維尼會發光 Ezii每次看到發光的維尼就超級興奮
小玩具就是這樣 一點一低累積起來的
當然有和B媽和GG說“賣再買啦“ 不過孫子魅力無法擋 老人家開心就好

 

吃完飯眾人繼續打排球 玩飛盤



當為Grandpa Dan唱歌時 聲勢浩大
三十人多人的荷蘭版生日快樂歌聽起來很有意思

 

當日另一個大焦點就是 Mary姑姑新養的小拉布拉多

 

Ezii和小布的第一次接觸

Ezii超愛狗 喜歡摸狗聞狗待在狗身邊
和小布接觸的投幾分鐘 Ezii好溫柔
輕輕的摸 輕輕的聞 大眼睛滴溜溜的注視著這個和他差不多大小的狗狗

沒兩下 熟了之後
也開始拉小布耳朵 抓小布鼻子
看得把小布當自己親兒子在顧的Mary姑姑一陣緊張
眾人倒是很享受看寶寶和狗狗一起玩耍的畫面



VB家大合照
這只是Grandpa Dan的兒孫 不含他兄弟姊妹的家族
說真的.....VB家很龐大 小孩超多
大家族感情好 聚會起來很有意思

等不及回台灣和我自己的家人聚會啦~~~



這是聚會一定會玩的piñata

就是超大型中空紙糊的玩偶 裡頭放滿糖果
玩法是把piñata調在空中 輪流敲打到糊紙破糖果掉出

對小孩來說 是很有趣的遊戲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看到大家都可以把手用的美美的,可是我卻因為要工作的關係,沒辦法做漂亮的水晶指甲

所以只好在腳上做文章囉

我的腳指甲算大片的,所以不用做水晶也可以彩繪!不過只有大拇指比較適合,其他畫ㄌ不明顯

之前做的那家美甲店關門ㄌ,所以一直積極的尋找新商家

終於找到一家很專業的

在內湖叫《紅指甲》

幫我服務的晨妤,人漂亮,技術又好,他有五年的美甲經驗唷

看看他的作品吧



做完指甲後,走出來剛好看到內湖的捷運在試乘





好開心唷!內湖的捷運通了!以後要去台北就方便多囉!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星期天又跟鄰居全家人去吃喝了

鄰居太太她們一家人出遊好像成為星期假日的活動!

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樣!這種感覺很好!

彼此有是互相照應,而且鄰居太太和先生很疼亞亞,簡直把它當成親生的女兒

這次去的餐廳是鄰居先生介紹的

《布娜飛》比利時啤酒



店家位置就在右圖的下方,很好找。停車就停在縣民廣場的停車場內,很方便的



上圖的啤酒超過60多種,種類相當多,看的眼花撩亂。可以按自己喜愛的口味選擇

喝來喝去還是水果酒最順口





我最喜歡餐廳的這個位置,不過我們人太多了,坐不下!如果3個人去的話應該剛剛好



門口有現做的手工PIZZA,好吃



全球缺貨的啤酒,聽說是有得名的唷!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嚐到,如果有喝過的人在跟我說好喝嗎



左邊那一瓶是店員介紹的《撒旦》紅的;右邊是我喝的,是修道院地窖釀的啤酒



Dan Dan 最愛的義大利麵



亞亞一直盯著剛上的PIZZA,口水都快留下來ㄌ





亞亞爸跟鄰居先生一直肖想的辣妹啤酒。店員說這是比利時人運動完喝的啤酒,酒精濃度比較低



亞亞如果喝了,晚上回家就好睡囉



用完餐,大家玩起疊疊樂。













今天剛好是亞亞要滿九個月的前夕,好像幫他慶祝一樣



亞亞真的長大不少,無時無刻我都好想他唷!連晚上睡覺我都一直看著他捨不得睡!他真的很可愛

明天,亞亞正式滿九個月,他一定更加的懂事!

布娜飛ㄉ餐點還不錯,義大利麵很好吃,我點ㄉ世青醬海鮮義大利麵,大家都說好吃!

味道濃郁,麵條軟硬適中

星期天晚上有塔羅牌或易經占卜,不過要排隊,我們排很久,最後...要回家了,等不及ㄌ

星期五、六的晚上還有現場Live演唱唷

晚上想去放鬆一下嗎?去試試看吧

餐廳地址:板橋市縣民大道二段22號B1(縣民廣場下面)

餐廳電話:02-89513789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VB家 只要需要一起用餐
飯菜幾乎都是VB爸媽與B準備的 道地的亞洲食物對VB家人來說畢竟還是太沈重
所以我也樂得清閒 不用洗手下廚做羹湯

05.25

B爸的拿手菜
lemon pepper garlic tilapia  蒜味檸檬胡椒烤鯽魚
sweet potato fries 烤番薯條

05.21

tuna and sharp cheddar

這是B的拿手小點
吐司先烤倒有點脆 鋪上鮪魚罐頭 撒上起司和切碎的蔥 放進微波爐裡30秒
好吃的熱鮪魚三明治就出爐啦

  05.21

B媽的拿手菜之一
beef stroganoff 俄羅斯酸奶牛肉(將牛肉切成薄片以sour cream燉煮而成的俄羅斯傳統料理)
stir fried cauliflower with cumin and turmeric 印式孜然薑黃炒白花菜

05.19

這天我和B媽一起下廚
pasta shells with tomato sauce 很簡單的義大利番茄麵
Soy sauce stir fried green beans 醬油炒四季豆 沒想到B媽超愛這種口味
sun-dried tomato basil bread 這款麵包超好吃 配上自己調製的鹹蒜味佐新鮮basil奶油 是我的最愛之一呀

 

05.18這天 在餐廳打工的Sarah和男友Alec來家裡坐大餐給家人吃
不愧是餐廳級的食物 全都好好吃~

bruschetta with grapes and cheese bruschetta是一種義大利前菜 多是將水果或核果撒在麵包上放進烤箱烤
baked artichoke with garlic and cheese 蒜味起司烤洋薊

洋薊味道和竹筍頗為類似 但又更酸一點
是我很喜歡的食材之一 不過還沒學怎麼料理這玩意就是了

 

lavash with chicken, cilantro with cheese, red pepper and jalapeño
加上了雞肉 香菜 起司 紅椒與墨西哥辣椒的土耳其烤餅
很特殊的搭配方式 不過很好吃 吃完一大片烤餅就很飽了 但那唇齒流香的特殊香氣會讓人忍不住再吃一片

於是那天 每個人都吃得無敵飽
謝謝兩位大廚~

05.13

這是我的brunch

是的  專家說 早餐要吃得好吃得飽
我起床的晚 加上搞定小孩後也大概中午了 所以通常都是早午餐一起吃(媽媽請不要再罵我啦)

在VB家 冰箱裡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樣作三明治的料
通常我都創意搭配 作自己愛吃的三明治

我的三明治一定要加荷包蛋(很台式口味的!老美很少在三明治裡夾蛋)
通常都是土司麵包抹植物性奶油 荷包蛋 起司 牛/火雞肉片 生菜 組合
有時會改漢堡麵包和漢堡肉

咖啡是一定要的
B爸在家的話一定會幫我現泡熱暖暖的咖啡
要不 大家也會在咖啡壺裡幫我留個一杯

這樣吃份量很夠 我還會再吃點水果 通常這樣就可以飽到晚餐時間

05.05

B為全家人特製的印度料理之夜
chicken tikka masala with butternut squash -Tikka masala印式醬汁燒雞 搭配butternut squash(一種南瓜)
rice and lentils 混炒小扁豆飯
baked asparagus 烤蘆筍
garlic naan 蒜味印度烤餅

醬料和烤餅都是在Trader Joe's買的 味道和口感比一般超市的好很多
來美國後 我變得很愛吃中東菜...各式各樣的香料很消魂很迷人
尤其是印度, 巴基斯坦, 以色列友人做的菜餚 真的非常好吃

05.04

chicken teriyaki with long-grain rice 日式teriyaki烤雞配長米 和四季豆

B用BBQ方式烤的日式烤雞肉 又嫩又多汁
配上白酒(B媽吃什麼都要配白酒)很特殊卻又很和諧的組合
 
05.01

最後 終於有張B愛心早餐的照片

B很愛幫我作早餐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可以比我早起準備早餐XD
(很想拿餵奶當藉口 但是...很多時候其實我是在賴床)

通常都是煎蛋 烤麵包 水果切片 cereal 加上咖啡
健康滿滿 也不會太超過

大概就是這樣
一眼看下來 很明顯可以發現-這陣子很少吃中菜啊!

T_T 不用下廚的壞處就是 吃不到好吃的中式料理
我也才發現 我沒辦法長期吃非中菜食物
才兩個月 我想到三明治就沒胃口 看到西式食物就囫圇吞棗
幸好B貼心 每週回麥城帶我去吃不同的料理 (每週只回麥城一兩天很難買菜自己煮飯的)
有時週六去朋友家聚會也可以嚐到思念的中菜



於是回到麥城時
我們開始買易煮的中式食物 像麵條 泡麵 水餃 煎餃
還有簡單的湯麵料 像金針菇 幸鞄菇 豆腐 各種丸子類等食物
也買光水煮配醬油膏就好吃的青江菜芥藍菜或小芥藍等
大量吃起湯麵來

湯麵簡單又不會有油煙 味道也不重 算是比較適合在VB家煮的中式食物
肚子餓的話多下幾顆水餃下去 方便又快速

燙青菜更是健康 雖然我們都會撒油蔥酥 哈
能吃到中式口味的就很開心啦 天天吃也不要緊



某天回麥城 B心血來潮煮了麻油雞麵線!

全清酒喔!還加紅麴!
好吃到我簌簌簌 沒兩下就吃了一大碗

這就是前兩個月常吃的食物 現在回想起來 光看照片覺得很好吃啊
怎麼當時這麼受不了呢?
有可能是因為幾乎餐餐都有起司或奶油 要不就是罐頭蔬菜和生菜 要不就是麵包
@@我實在是無福天天消受啊

天天吃醬油口味反而不會有什麼問題
只能說 飲食習慣還真的是後天養成的啊!

寫著寫著...突然好像吃螞蟻上樹...等等來去買料回家做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