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這幾年來經常搭車南來北往,不過距離前一次這樣的海線旅行已經超過七年了,海線鐵路一直是我早年喜歡的遊歷路線之一,它路線車少,同時還有我那個時候喜歡收集的名片式車票,現今「海線五兄弟」木造車站中,我通通都下車買過票。我還曾經在2002年四月,前往大肚站北參訪有台灣十七公尺級列車「最後墳場」稱的大肚調(廢)車場,老照片至今仍然在手,改天照片掃描後在上傳給大家欣賞!我在中午時分離開大山站,前往下一個點,白沙屯車站。
白沙屯地區的行政區域在苗栗縣通霄鎮,這裡不停在臨海季風吹襲下,海邊堆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沙丘,白沙成墩,古地名「白沙墩」因此而來,白沙屯車站位置在基隆起南下152公里處,龍港站及新埔站間,1922年10月設立「白沙屯驛」,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稱「白沙屯站」至今。中午時分我到達白沙屯,我給自己將近兩個小時,前往參訪白沙屯拱天宮。
白沙屯車站距離拱天宮,根據之前的功課得知有大約一公里左右的距離,出站後左轉沿台一線或沿白西里十七鄰的村落道路前行五百公尺,就可以看見白沙屯拱天宮的牌樓,今天天氣實在很好,太陽照射下氣溫越來越高,我獨自前來,這條路上也沒有甚麼行人,我忽然開始害怕馬路旁會有狗竄出來對我叫,我於是乎面無表情的往前快步行走,不到三分鐘,我就走到牌樓下了!
白沙屯車站外觀
白沙屯站前,廟會期間小心扒手標語
白沙屯拱天宮牌樓
來到牌樓之後,我們通過平交道,左轉就是白沙屯拱天宮的廟前道路了!
白沙屯是通霄屯墾最早的地方,根據史料清康熙年間就有先民入墾,拱天宮媽祖廟創建於清代同治二年(1863),經過多次重建,現今看到的廟體是1989年竣工的。
白沙屯拱天宮在農曆三月,會途步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相傳拱天宮建廟之前,庄民就有組團前往北港進香的紀錄了。途步前往進香的活動在台灣到處都有,白沙屯拱天宮的方式極為特別,進香旅程並沒有排定行程表,也沒有固定的歇駕停息地點,途中該走哪一條路、或該在何處停息,都是依照媽祖轎的踩轎而定。簡而言之,媽祖愛走哪一條路,大家就要跟著一起走,於是乎2001年曾經出現媽祖不走西螺大橋,而是走濁水溪河床來到雲林;也曾經在2008年經過雲林時走進高中校園內,飄忽不定的行蹤讓人驚艷。
我的好朋友王東新,連續兩年送給我由白沙屯媽祖婆網站製作的北港進香紀錄影片,白沙屯媽不按照一般廟會人們安排好的路關前進,而是自己隨意行走,看完影片可以讓人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白沙屯媽真實的存在,我每看一次感動一次,於是乎這次海線旅行,我把「參拜白沙屯媽」當成此行重點!
白沙屯媽祖2008北港進香紀錄簿 - 果菜市場停駕記
(觀賞前請先暫時關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