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2 

 

【文前小叮嚀】此篇圖多且為流水遊記,建議佐以中餐或泡杯咖啡一起服用;不喜圖多者或流水遊記者就抱歉了....(鞠躬退下) 

所參加的醫院附屬親子團體每隔幾個月就會辦場有教育意義的戶外活動,四月這場是包車去扭澤西的Liberty Science Center(自由科學中心),剛好阿爹有放假,同事好友兼鄰居也放假了,我們看到活動通知馬上就報名兩大一小,兩家人全家出動玩科學去。 

自由科學中心是扭澤西內所成立的第一間州立互動性科學博物館,除了有許多科學展覽之外,全美國最大的IMAX電影廳也在這裡。可惜館內的IMAX電影都有年齡限制,我們兩家人的三位小孩都不到可以觀看的年紀,所以我們並沒有去看。雖然不能看IMAX電影,但光館內的展覽就很夠我們邊玩邊學了!

自由科學中心提供給不同年齡層孩子許多相關科學的教育活動,比如說,分為6-9歲或10-15歲兩種不同等級的科學尋寶活動,到館後可以直接在門口服務台拿到尋寶圖,每個孩子都是當日的小小科學家。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則有專屬2-5歲的科學互動區,專門提供給年紀小的遊客,除了這個區域之外,館內所有的展覽區域都有適合小小孩的科學互動遊戲。 

我們兩家人的孩子都還小,尋寶遊戲就免了,跟著爸媽一起玩吧!

首先來到 Wonder Why區。這區主打觀察、想像,與創造等三個主題,設計了多種科學互動式活動供孩子們體驗。
 
 

 

阿母吹泡泡的臉變型的很好笑,還是不要露出來嚇人的好。
 
關於「觀察」,我們最愛的就是這個Soap Bubbles,一臺超大的泡泡裝置。在泡泡裝置旁邊有工作人員負責將橫桿放下,沾滿肥皂水後再拉上來,構成一面超大的肥皂水牆,讓遊客吹超大泡泡!要是吹得太用力,肥皂水牆馬上就會破得水花四濺,所以孩子們都學著慢慢輕輕的吹著。上圖是阿爹帶頭吹的,那泡泡超大!在現場繽紛燈光照映下,泡泡上頭滾來滾去的七彩色澤令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這個裝置當時【2y4m】的Ezii都可以吹得很好喔!
 


「觀察」類別中最讓我們喜愛的另一項科學裝置,是Resonance Tube (波共振管)。這個管是用來幹嘛的呢?簡單的來說,就是讓無形的聲音有形化,用肉眼也可以「看到聲音」。小小科學家們怎麼觀察聲音呢?波共振管上有個扭可以左右轉來控制聲音大小,聲音越大,管內的粒子所跳動的波高就越高;改變聲音大小時,可以以看出波形的變化而觀察出聲音傳遞的狀況。

這個Ezii看得很專心,聽懂多少我們就不清楚了。



「觀察」類另一個好玩的科學裝置,是在公園或許多兒童博物館也玩得到的 Sonic Tube(聲波管),管子又長又交纏錯節,對著管子這端說話,另一端耳朵則聽聽看多久後可以聽到聲音。 

每回看到這類的聲波管,我都會想起芝加哥Blue Man show場裡所展示的那堆嬉皮風格濃厚的聲波管,那是我看過最複雜又有趣的聲波管呢!


 
「觀察」類最讓孩子們玩到不想離開的,就是這個Bernoulli Blower (白努利風機)。風機朝上吹時,球哪兒都不會去,就在管子上飛阿飛。孩子們喜歡把管子轉來轉去,球也跟著飛來飛去,掌控得宜的話,球就不會掉下來。

這個連大人都好愛玩阿! 
 


「想像」類中,Ezii最愛的應該就是這面攀岩牆了。這面攀岩牆上頭的攀岩小石距離對小小Ezii的小手小腳來說全都太遠了,Ezii又很堅持想要爬,就讓阿爹輔助他摟~ 


看Ezii爬得好有趣,阿母也興致一來決定來爬一下,不然平時我多傾向在旁邊幫忙加油打氣就好,科科。久久沒爬,竟也爬出興趣來了。

阿爹大學時原本就很常去攀岩,雖然很多年沒攀岩了,但這點小牆難不倒他,爬得好快喔!  




三個小男孩爬上癮了,當天遊客不多,我們來來回回不曉的爬了幾次。沒想到,後來Ezii竟然累到坐在地上放空休息了,哈~ 

 

「創造」類內印象最深的,是Kalliroscope,一種結合流體力學與藝術的裝置,裝置內的流體流動方式清晰可見又奇幻。Ezii覺得看起來像水往內被吸走了,我倒覺得像異世界中的想像流雲(奇幻電影看太多了嗎?)。  
 


Wonder Why內許多物理性的科學裝置好玩又有趣,大人小孩一起玩得不亦樂乎,有些玩一玩也沒想到要拍照。印象中有趣的還有 Zoetrope(影像動畫機),用西洋鏡的簡單原理讓孩子看到幻影箱中的奇幻世界, 以及許多腦筋急轉彎的小遊戲。

右下圖那個互動式採採樂遊戲也是個超好玩的裝置,上頭的投影影像可以被推、被壓縮、被丟、被踢,和奧蘭多迪士尼世界Epcot內的未來世界館內某樣用光影打類曲棍球的遊戲很相似。 



離開Wonder Why展覽區,我們來到特展Touch Tunnel

當眼睛看不到時怎麼辦呢?這時,身體其他官感會更為敏銳以彌補視覺上的缺失。Touch Tunnel就是這樣的一種體驗裝置。這裝置看似只有一間教室的一半大小,裡頭是窄小又密密麻麻的黑暗隧道,伸手不見五指,遊客在其中爬行時只能靠著觸覺前行。

由於隧道內相當黑暗,進入的遊客必須先把重要物品,如錢包、手機、太陽眼鏡等物品寄放在櫃台處,免得掉了可是找不回來的。既然這麼黑,另一種怕掉的,就是小孩啦!忘了年齡限制是多少,反正我們兩家的三個小孩都太小了,不能自行爬入,需要有家長帶陪。由我和Ezii打頭陣,我們兩家人陸續慢慢爬進隧道內。一進到裡頭才深深感到有多黑!張開眼卻什麼都看不到的感覺很特別。裡頭的隧道並不是「直」的,而是彎彎曲曲、有許多高低起伏,爬行者必須兩手不斷往四周圍觸摸才能找到方向。好不容易兩家人都進入了隧道,好友的兩個孩子臨時決定不爬了,要媽媽帶他們出去。於是,爸爸留下繼續和我們一起爬。Ezii也會怕,一定要摸著我的腳(我爬在他前方)、然後阿爹牽著他的手才行。爬行時間約15分鐘,幸好當日遊客不多,我們可以慢慢找路慢慢爬。好不容易在隧道內重見前方出口處一點光明,連同Ezii,所有人全部同時歡呼!

當時,我心中馬上有一幕畫面躍上眼前:法國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內,有個盲眼老人在艾蜜莉的帶領下,走過了一條忙碌而有趣的街道,邊走過一間間店,艾蜜莉邊在他耳邊訴說她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最後艾蜜莉把盲眼老人帶到車站中央放下。這時老人雙眼突然打開,亮晶晶的看到金光從天而降的畫面。這就是當時從Touch Tunnel重見光明後,心中所蹦出來的畫面。 

看得到這美好的光明世界是很幸福的,走過這一遭隧道,讓我們深深感觸良久。 


 
接著我們轉移陣地,來到Energy Quest區。這區主要在介紹和能源相關的科學小知識,總共有五大能源工作站,分別代表地球上五大能源來源,有表面(風能,太陽能,水電)、生物存儲(石油,煤炭,天然氣生物量)、核能(核裂變,核聚變)、海洋(海浪,潮汐,海洋)與地熱水熱幹熱岩漿)等五大種。這些當然不是我背起來的,官網上都有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上網查看。
 

 
舉例來說,風能發電的展示裝置錶顯示出風越大,產生的能量越多(左圖),太陽能發電區則是當光板暴露在強光下時,儀表數字顯示出所產生的能量,光板遮起來時則能量消失(右圖)。好玩歸好玩,兩歲Ezii當然不懂啦;不懂歸不懂,他倒是玩得還蠻愉快的。



核能發電區蠻讚的,模擬出來的小型反應爐展示效果一流。我忘了這些裝置究竟是怎麼展示出核能來的,反正看得我一愣一愣的、覺得這裝置好神就是了。 



看完了這些部份,要去別的樓層看更多展覽了。站在這面玻璃往前方看,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和這科學中心的名字相呼應。

對了,紐約有個套裝旅遊行程叫做  Give Me Liberty (給我自由,哈!)25元就可以讓一位成人暢遊自由科學中心、自由州立公園與搭船去看自由女神及  Ellis Island Immigration Museum,整個行程「自由」的極致哪。



來到二樓,二樓有啥好玩的阿?

 

首先來到特展區,這區叫啥忘記了,是個和水資源維護有關的展覽。

一進入展覽區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些廢棄牛奶瓶所堆集而成的塔,比較五個不同國家浪費水資源的狀態。

 


這個工作台提供多種按鈕,孩子們可以自行按,看看不隨水關水龍頭或是使用非省水馬桶會浪費多少水資源(浪費的量由牆上的牛奶瓶數量來顯示) 
 

 
 
一旁則是一大面的家中水管管線圖,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水是怎麼來的」。小聲說,好友比在場所有小孩都還要認真在看這面牆...



 牆邊有許多不同形狀的管線,孩子們可以試著將管線和水槽或馬桶連結起來。這些管子也可以當望遠鏡喔(喂~~~)

 

展覽區的另一邊則是湖泊水資源應用與水力發電的模擬展示。這些對Ezii來說太難啦,不過按按扭製造湖面上的波紋對他來說倒是蠻有趣的。 



和水資源說掰掰,我們來到Ezt and Be Eaten區,這區是常設展,主要在以Circle of Life(生命之環)的概念來介紹食物鏈。展示櫃內的動物在孩子眼中看來和動物園內的展示可能沒什麼差異,不過在自由科學中心內,是別有一番用意的,設計來讓孩子們理解「食」與「被食用」之間的關係。

比如說,這隻陸龜,就是用來介紹動物們如何防止被掠食者食用所發展出的眾多策略之一。陸龜有層厚厚的殼,被咬了就躲進殼內,讓掠食者張著大嘴也吃不到。這稱為 Cheating Death (欺騙死亡)。對Ezii來說,這就是隻「比較大的烏龜」而已,不過他似乎也能理解「當烏龜被咬時,會躲近殼裡,就不會痛了」。



另外,在動物界的化學戰區(chemical warfare),則是以具有劇毒的黑寡婦蜘蛛、希拉毒蜥與箭毒蛙來當代表,用以說明這些動物如何靠生產出劇毒來保護自己以避免被食用。  

從小我對這些中南美洲的箭毒蛙就相當感興趣,總是很好奇為什麼他們身上的顏色可以這麼漂亮,看起來就像是迪士尼出的玩具一樣五顏六色。對Ezii的小小腦袋兒來說,或許五顏六色的青蛙反而比一般無毒的綠色青蛙常見吧---因為他有一組小青蛙玩具,全都是色彩繽紛的毒蛙代表,綠色反倒只有一隻。 



去年牙牙學語的Ezii 發不出iguana的音,所以總是稱呼蜥蜴為"igaga " 現在,早已會說 iguana和lizard的他,卻還是愛開玩笑的繼續朝著蜥蜴大喊 igaga,可能因為每回他說igaga,我和阿爹就會覺得他好可愛的開始和他玩鬧起來。可想而知,看到產生劇毒的希拉毒蜥,Ezii 一樣是開著玩笑的大喊igaga呀~ 搞德周圍的其他遊客哈哈大笑!
 
Ezt and Be Eaten區還有很多動物,介紹了很多其他防止被掠食的方式與大自然的物競天擇,不過這裡點到為止就好,還有其他好多好玩的展覽區呢。


接下來,我們轉移陣地來到Infection Connection,疾病的傳播與治療是此區的重點。對於這區的主要外牆設計,個人相當喜愛, 各式各樣病毒病菌的彩色放大巨幅照完全吸引注眾人目光,路過的遊客幾乎都會走近好好凝視一番。 

每回看到這區的照片,我和B都會想起:這區的廁所就是Ezii 第一次抓到阿爹偷挖鼻孔,然後賊笑說出 "Daddy picking nose, yuckie" 的地方!科科
 


這區介紹了幾個重點:疾病與人類的感染連結關係、微生物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瞭解現代科技如何幫助人類預防與治療疾病等等, 我們這兩位醫生爸爸對這區特別感興趣。這區有個電腦遊戲,祥列出中世紀以來所爆發的大型流行疾病(如傷寒、黑死病、天花等)的相關資料,其中有個機智問答遊戲讓他們玩得不亦樂乎。

這區有幾個比較有趣、比較適合小孩的部份為:1. 病菌除了讓人生病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作用嗎?有喔!可以用來做唇膏!(左上);2. 巨大的藍色鼻子實際模擬出打噴嚏時的風速,教導孩子為什麼打噴嚏時摀住口鼻可以降低疾病的傳播(右上,巨大鼻子打出來的噴嚏威力十足,風力超強的說); 3. 模擬病人與醫生看診,透過電腦的指示,每個孩子都可以學著當醫生來看病人(左下); 4. 在研究流行病學與微生物學的實驗室裡,有多樣有趣的互動性設施可以動手做做看(右下)。

不過,我們帶著的三個孩子對這區興趣缺缺,唯一比較有興趣的,只有那個藍色的大鼻子,所以速速就閃人離去。 



Infection Connection隔壁,是個相當有趣的展覽區,叫做Communication,顧名思義,就是和溝通有關。這裡展覽區內介紹著從古到今人類所使用的各種溝通形式,如:符號繪圖、文字書寫、口語、電信通訊與數碼溝通等等。

一進入此區,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這面仿龐貝古牆,牆上有著許多文字發明前古人在牆壁上所刻下的符號,許多符號都和手掌有關。這牆面做有感應裝置,把手掌放上去會出現熱感應,呈現出手掌的形狀,很是有趣。 
 
 

這個 Language Karaoke 是這整天我覺得最好玩的一個設施。這是啥呢?外頭有個大螢幕,上頭所播放的影片一看就讓我有種---是素人實拍嗎?的想法。果真!上頭播放的影片是遊客在隔壁暗房拍攝後,直接在大螢幕上播出。

那麼暗房裡有什麼把戲兒?




這是個讓遊客學著說四種不同語言: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中文與一種很特殊的倫敦老俚語Cockney Rhyming Slang。遊客先在電腦前選下想嘗試的語言,然後在暗房裡的電腦螢幕前坐下,模擬說出電腦中所預設的字句,在這同時,一旁的攝影機會也跟著側錄。

我選的是阿拉伯文,模擬的對話情境是在餐廳用餐,媽呀,有夠難發音的,講起來有夠生硬又不標準!Ezii 看著阿母坐在那裡硬是要爬上來參一咖,於是錄出來的影片就出現前半段只有我、後半段出現一個小孩。


由於很多遊客排隊玩這個,所以我也只有玩這麼一回,不然還蠻想要試試看倫敦老俚語的。很多遊客都選擇中文(中文的對話情境好像是關於問路之類的),講的非常可愛, 現場笑聲連連,連在外頭觀看別的遊客錄的片段也是種樂趣,。

Communication展覽區內還有許多有趣的設施,比如說,讓遊客瞭解漢字從圖像到文字化的轉變,試著以毛筆書寫不同漢字;數位文字與語音訊息如何轉化為數碼來傳送;讓遊客試著學習不同語言的特定聲音,來試著造出新的文字等等。這些對兩三歲小孩兒來說都屬於較為抽象的概念,不過大點的孩子就玩得很開心了。 
 


最後,我們來到摩天大樓展覽區,此區介紹了和摩天大樓與建築工程有關的科學知識。個人覺得最讚的是,有個展區以立體圖像展示出世界各國的摩天大樓,目前是全世界第二高樓台北101也高聳其中。在異鄉看到和家鄉有關的事物總是特別感動呀.... 

這區比較有趣的展覽還有:模擬大廈周圍的風力結構狀態,討論摩天大樓如何透過建築上技術的改進來和大風共生存,尤其是遇上颶風的時候。 另外,在約五公尺高的鋼架上模擬建築工程人員行走,沒有護網,安全措施就只有安全帽和一條綁身繩索,完全比照一般建築工人。這項設施有身高和體重的限制,有很多孩子很愛玩,在鋼架上走的飛快,小心翼翼行走的多是大人。
 


老話一句,Ezii還是太小啦,啥都不能玩。館方很貼心,設有一個工作臺,櫃子內有許多積木,提供給像Ezii這樣的小孩來蓋房子,也和此區的展覽主題有關。
 
 

最後,這顆高掛在天花板上的大球一定要提一下。這顆金屬大球有個很科學的名字,類似發明者加上某些數字那種名字,它是由上百個活動關節支架連結而成,不時或張開或收縮、或大或小。這個球有種神奇的魔力,讓我們駐足許久細看其中活動關節點的相互連結狀態,連Ezii都看得不想離開。因為球不斷變大變小,Ezii 會在球快要張開時對著球緩緩張開他的手掌,說"Open",在球快要收縮時對著球縮手掌,說"close",表情之專注嚴肅的!我們深深認為,Ezii的小腦袋瓜以為球是跟著他的發號施令在動作!哈哈~ 
 



下午時分,大夥兒回車上往家的方向前進,沒幾分鐘,Ezii就沈沈睡著了。

我們和好友討論起自由科學博物館令我們喜愛的地方,首先,整個館相當寬敞舒適,展示設施全都相當新穎。紐約著名的博物館與美術館眾多,但這是我們逛過算是相當寬敞的博物館之一,而且所有設施維護良善又乾淨。再者,展覽內容深度有深有淺,適合全家大小。知識層面過高的部份,因為展示品全都設有互動性的裝置,孩子多會被吸引過來「玩」,有刺激與反應孩,子就會有興趣,而家長可趁機用簡單的方式與孩子的語言和孩子做概括性的解釋。展示裝置上全附有淺顯易懂的說明,幫助家長轉換生硬的科學用語為孩子們較為熟悉的語言給孩子們聽。接著,雖然許多展區所介紹的概念偏抽象複雜,但多附有某些簡單的互動性設施,適合年幼的孩子動手操作。最後,我們很幸運的,當天遊館時人客稀少,不需要人擠人,玩得相當舒適。

記得幼稚園大班時,爸媽第一次帶我去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內許多展覽在我心中投下一顆顆的震撼彈!依稀記得在八零年代中後期,第一回摸到那種手一碰內部就會出現閃電光束的球(這叫啥阿)的我有多興奮,從此愛上自然科學博物館,也很幸運的,在成長過程中,爸媽帶我去了很多次。

我不知道Ezii是否有相同的感動(應該沒有,因為他還真的太小了),不過接下來這幾年,我們應該會繼續來訪,相信每隔一陣子帶Ezii來,應該都會有不同的玩法與興致。尤其自由科學中心時常舉辦不同特展,IMAX與立體3D影片也常上映新片,等Ezii大點,我們就可以來這兒看電影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