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7.01.30 Wed

Kant 認為 天賦的理性範疇是人得以由所經驗的時間與空間中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
感官與理性 理性與經驗 缺一不可
他的經驗說來自於心靈之外 同時也無法感知自己本身
但人對世界的經驗真的可以完全屏除"心靈"嗎?

若永遠不了解自己 又怎能了解身邊的人 甚至擴大到去試圖理解與解析其他人?

我還是比較吃存在主義那套 存在先於本質 人的存在先於一切道德與靈魂
了解了存在的意義 思索自身與這世界連結的網絡運作與互動關係 似乎才能將人的存在本身意義最大化 
要不 從現象學觀點 直接直觀與經驗感知識是獲得對本質認識的重要途徑
透過直觀所進行的內外在辯証 亦為了解自身的方式之ㄧ

交雜的自我辯証
衝突的典範對話

所有影像關係與物體意義 皆為個人自身詮釋與賦予的
或許 在思考自身存在時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不要忽略這許多個人集體構築意義的社會運作模式
懷疑理解設想肯定否定意欲想像感覺 是感性的 其存在也是虛的
唯有在與他人的理性對話中轉化為實際的存在 但即使如此 這樣的存在也是一連串的虛實交互
  
所以 自己 與這世界的存在關係究竟是真的假的?
覺得是"真的"或"假的" 至少都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理由 而這理由來自於一連串複雜的內外辯証
但總是疑問著"真的假的?"的人 處於一種尚未達平衡的理性與感知衝突 依舊帶著想像的面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est8 的頭像
    itest8

    itest8的部落格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