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過境後的北台灣沒有造成太大災情,天氣轉好的這天,我再度進行我的「騎車拍風景」之旅,今天我要踏破的是106縣道,從瑞芳出發後經過多個景點,騎車旅行時間將近五個小時才結束,出發還是要先吃飯,我照例到侯硐站吃麵,然後再回到瑞芳出發!



106縣道是台北縣石碇、平溪鄉的重要聯絡道路,在台二戊省道還沒通車之前,他更是平溪鄉的唯一主要聯外道路。106縣道從台北文山區起,經深坑石碇到達平溪,最後在瑞芳嵥魚坑結束,全長有八十三公里多,全線山多彎道多,風景優美依山傍水!我來到瑞芳嵥魚坑後,就直接循指標出發,展開精采的騎車一日遊!





我曾經走106從瑞芳入口到五分山登山口的,所以原先的計畫是中途不停車,直接騎到平溪鄉,目標是平溪站有我曾經聽說過的好吃冰店。不過當車輛慢慢爬坡,海拔高度越來越高時,發現從山下看到的風景比之前來的都清楚很多,所以臨時就更改一下計劃,沿著我曾經到過兩次的五分山道路,直殺到山頂的氣象站門口。





之前兩次來到五分山都是秋冬時機,那個時候開出的是滿山的菅芒花,夏季時間的五分山則是一篇綠茫茫的,春夏秋冬這裡都有不一樣的風景,氣象站除了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氣象資料觀測雷達,同時也是能ㄧ次看見東北角、基隆市全區以及台北盆地的地方。





從五分山道路上山,不能看見往台北方向的那一邊,只能往北觀賞基隆市全景,從這裡往下的畫面相當清楚,還可以ㄧ次看見基隆的行政區,前兩次來基隆方向都很霧,這ㄧ次是畫面最理想的時候了!我就邊拍邊下山,走走停停。

四腳亭瑞芳段基隆河谷



基隆信義區及中正區,照片下方有條施工中的地方就是東岸聯外道路南段



基隆市全區,下方為暖暖區



下山的路上邊拍邊走,結束了多出來的五分山的拍照行程,我繼續往平溪方向前進。從這裡開始到菁桐的106縣道,我是第一次騎車通行。我來平溪都是搭小火車的,唯一的ㄧ次騎車是從台北方向進來,只到菁桐吃麵完就回去了!其實從瑞芳到平溪的公路段感覺要比火車快很多,沒轉幾個彎,路旁出現的就是十分瀑布的入口了,由於受限時間,我沒有停車,在路口留ㄧ張照片後就離開了!





拍完十分瀑布,我順道經過十分老街拍幾張到此ㄧ遊的畫面,我已經ㄧ年多沒有進到平溪了,最後一次來這裡是去年二月拍「煤鄉浪漫號」的時候了!今天雖然是所謂的週間,不過因為學生放暑假了,剛剛到站的DRC載來許多年輕遊客,準備來逛十分老街。拍到列車出站,我繼續往前!





平溪支線車班頻繁,當列車往上走到菁桐後沒多久就會立刻往回返程了,在到達平溪老街前,我來暫時當個俗氣的鐵道迷,來到106縣道上的拍車老梗景點,這裡接近嶺腳站,下坡的轉彎是知名的平溪線鐵道構圖,我等待返回的列車通過,留下通過的鏡頭後,隨即離開!



沒幾分鐘後,平溪老街就到了,這裡是平溪鄉最大的聚落,鄉公所及警察局都在這裡。平溪老街沒有現代化的便利商店,只有傳統的商家,我要尋找的冰店就在鐵道下方,不過非常遺憾的冰店今天沒開!我要吃冰的目標先暫時的宣告結束!





剛剛看到鐵橋照片的人可以發現後方的天氣陰霾,ㄧ付就是要下雨的樣子。我原先考慮的是吃不到冰,就ˋ乾脆走原路回家了,不過ㄧ時心血來潮,就臨時決定繼續走下去,來到菁桐!也先完成了瑞芳到平溪線鐵路終點的106縣道段!





菁桐站是平溪線鐵路目前的終點,時間是下午兩點左右,剛剛那班火車離開之後,ㄧ直要到三點才有列車進平溪線。這裡跟平溪老街一樣許多店家大門深鎖,我在前年來菁桐的時候曾經在入口第一家便利商店門口看見一隻迷你豬,不過迷你豬不見了,老街人口也漸漸稀少,三三兩兩的。我在人少的菁桐站前停車,走到上方的石底煤礦遺址看看!

石底煤礦位在菁桐站上方,創立年代於日治時期的大正6年(1917年),開採的煤層稱做石底層,石底煤礦之名因此由來,當時共分一至五坑,由於為了方便開採,昭和12年(1937年)開鑿了「石底大斜坑」,日人戰敗,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石底煤礦依然交給了台陽礦業公司經營,一直到1995年才收坑。





石底煤礦礦區範圍達1,621公頃,全盛時期有近萬名員工在此工作,這裡的煤品質甚佳,有「台灣煤」的美譽,跟台灣許多規模龐大的礦區一樣,這裡建設一度齊全,應有盡有!在減產之後這裡一度落沒,現今台北縣政府將此地變成煤礦園區,附近也有一座博物館,有機會來平溪的朋友,別只為了放天燈,了解一下這裡的歷史吧!





離開菁桐後,我再次騎車往石碇方向挺進,來到的是位在106縣道59公里處的薯榔村了,薯榔村是位在平溪鄉邊界的一個小村落,是不知道哪個年代的國文課本「悠悠基隆河」提到的一個地方,這裡是基隆河的起源。台北縣政府貼心的做了路標,不過指示的很不清楚,看不到真正的源頭。





薯榔村舊稱「薯榔寮」,薯榔為薯蕷科之多年生塊根草本植,可以做成染料,而薯榔寮乃往昔種植薯榔的人搭寮之地,因此得名。看不到真正的源頭,當然也找不到那個在文章中,疏眉頜首的觀世音!拍完薯榔村,我繼續往前,到達石碇鄉境內!



延伸閱讀
2007煤鄉浪漫號
冬天五分山
秋天五分山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鳳凰過境後的北台灣沒有造成太大災情,天氣轉好的這天,我再度進行我的「騎車拍風景」之旅,今天我要踏破的是106縣道,從瑞芳出發後經過多個景點,騎車旅行時間將近五個小時才結束,出發還是要先吃飯,我照例到侯硐站吃麵,然後再回到瑞芳出發!



106縣道是台北縣石碇、平溪鄉的重要聯絡道路,在台二戊省道還沒通車之前,他更是平溪鄉的唯一主要聯外道路。106縣道從台北文山區起,經深坑石碇到達平溪,最後在瑞芳嵥魚坑結束,全長有八十三公里多,全線山多彎道多,風景優美依山傍水!我來到瑞芳嵥魚坑後,就直接循指標出發,展開精采的騎車一日遊!





我曾經走106從瑞芳入口到五分山登山口的,所以原先的計畫是中途不停車,直接騎到平溪鄉,目標是平溪站有我曾經聽說過的好吃冰店。不過當車輛慢慢爬坡,海拔高度越來越高時,發現從山下看到的風景比之前來的都清楚很多,所以臨時就更改一下計劃,沿著我曾經到過兩次的五分山道路,直殺到山頂的氣象站門口。





之前兩次來到五分山都是秋冬時機,那個時候開出的是滿山的菅芒花,夏季時間的五分山則是一篇綠茫茫的,春夏秋冬這裡都有不一樣的風景,氣象站除了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氣象資料觀測雷達,同時也是能ㄧ次看見東北角、基隆市全區以及台北盆地的地方。





從五分山道路上山,不能看見往台北方向的那一邊,只能往北觀賞基隆市全景,從這裡往下的畫面相當清楚,還可以ㄧ次看見基隆的行政區,前兩次來基隆方向都很霧,這ㄧ次是畫面最理想的時候了!我就邊拍邊下山,走走停停。

四腳亭瑞芳段基隆河谷



基隆信義區及中正區,照片下方有條施工中的地方就是東岸聯外道路南段



基隆市全區,下方為暖暖區



下山的路上邊拍邊走,結束了多出來的五分山的拍照行程,我繼續往平溪方向前進。從這裡開始到菁桐的106縣道,我是第一次騎車通行。我來平溪都是搭小火車的,唯一的ㄧ次騎車是從台北方向進來,只到菁桐吃麵完就回去了!其實從瑞芳到平溪的公路段感覺要比火車快很多,沒轉幾個彎,路旁出現的就是十分瀑布的入口了,由於受限時間,我沒有停車,在路口留ㄧ張照片後就離開了!





拍完十分瀑布,我順道經過十分老街拍幾張到此ㄧ遊的畫面,我已經ㄧ年多沒有進到平溪了,最後一次來這裡是去年二月拍「煤鄉浪漫號」的時候了!今天雖然是所謂的週間,不過因為學生放暑假了,剛剛到站的DRC載來許多年輕遊客,準備來逛十分老街。拍到列車出站,我繼續往前!





平溪支線車班頻繁,當列車往上走到菁桐後沒多久就會立刻往回返程了,在到達平溪老街前,我來暫時當個俗氣的鐵道迷,來到106縣道上的拍車老梗景點,這裡接近嶺腳站,下坡的轉彎是知名的平溪線鐵道構圖,我等待返回的列車通過,留下通過的鏡頭後,隨即離開!



沒幾分鐘後,平溪老街就到了,這裡是平溪鄉最大的聚落,鄉公所及警察局都在這裡。平溪老街沒有現代化的便利商店,只有傳統的商家,我要尋找的冰店就在鐵道下方,不過非常遺憾的冰店今天沒開!我要吃冰的目標先暫時的宣告結束!





剛剛看到鐵橋照片的人可以發現後方的天氣陰霾,ㄧ付就是要下雨的樣子。我原先考慮的是吃不到冰,就ˋ乾脆走原路回家了,不過ㄧ時心血來潮,就臨時決定繼續走下去,來到菁桐!也先完成了瑞芳到平溪線鐵路終點的106縣道段!





菁桐站是平溪線鐵路目前的終點,時間是下午兩點左右,剛剛那班火車離開之後,ㄧ直要到三點才有列車進平溪線。這裡跟平溪老街一樣許多店家大門深鎖,我在前年來菁桐的時候曾經在入口第一家便利商店門口看見一隻迷你豬,不過迷你豬不見了,老街人口也漸漸稀少,三三兩兩的。我在人少的菁桐站前停車,走到上方的石底煤礦遺址看看!

石底煤礦位在菁桐站上方,創立年代於日治時期的大正6年(1917年),開採的煤層稱做石底層,石底煤礦之名因此由來,當時共分一至五坑,由於為了方便開採,昭和12年(1937年)開鑿了「石底大斜坑」,日人戰敗,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石底煤礦依然交給了台陽礦業公司經營,一直到1995年才收坑。





石底煤礦礦區範圍達1,621公頃,全盛時期有近萬名員工在此工作,這裡的煤品質甚佳,有「台灣煤」的美譽,跟台灣許多規模龐大的礦區一樣,這裡建設一度齊全,應有盡有!在減產之後這裡一度落沒,現今台北縣政府將此地變成煤礦園區,附近也有一座博物館,有機會來平溪的朋友,別只為了放天燈,了解一下這裡的歷史吧!





離開菁桐後,我再次騎車往石碇方向挺進,來到的是位在106縣道59公里處的薯榔村了,薯榔村是位在平溪鄉邊界的一個小村落,是不知道哪個年代的國文課本「悠悠基隆河」提到的一個地方,這裡是基隆河的起源。台北縣政府貼心的做了路標,不過指示的很不清楚,看不到真正的源頭。





薯榔村舊稱「薯榔寮」,薯榔為薯蕷科之多年生塊根草本植,可以做成染料,而薯榔寮乃往昔種植薯榔的人搭寮之地,因此得名。看不到真正的源頭,當然也找不到那個在文章中,疏眉頜首的觀世音!拍完薯榔村,我繼續往前,到達石碇鄉境內!



延伸閱讀
2007煤鄉浪漫號
冬天五分山
秋天五分山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星期去產檢做的報告出爐囉

婦產科打電話通知我說所有的報告一切正常
真開心~~

懷孕的過程真的是酸、甜、苦、辣
剛知道有孕時還蠻開心的,那一種期待新生命的到來,希望他能夠健康平安的出來

等到中期,要做很多檢查時,卻擔心寶寶會不會不夠健康,會不長的不好之類的
到了後期,媽媽所要承受的負荷不只是身體上的不舒服,加上寶寶生下之後的照顧都要替她顧及

養兒育女不容易!就算以後長大了,也是有很多需要擔心的事情!
人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不過自己當了為人母就知道那望兒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了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通過九份商業老街後的102縣道非常少有觀光客會光臨,從這裡過去可以到達雙溪鄉,再沿雙溪河到福隆。趁著休假時間,夏日午後我騎著機車上山,準備來場很久沒玩的「騎機車風景散步」,旅程在通過福山宮後出發,往回看後方,我上次爬到吐的基隆山正被雲霧籠罩,下方的建築不是廟宇,而是滿山陰宅!



通過福山宮後的102縣道,我以前只其到大粗坑一次過,後面的路線我還沒有光臨。我那一次上山是心血來潮,而且是冬天,騎到一半覺得很冷就下去了,也沒帶相機。暌違一年後,我再次騎上102縣道,這次的任務交給我的機車,前幾天在花蓮拍過汽車廣告,今天則是改賣機車!





我剛剛說過,這段路比較少有觀光客會走,車輛相對來講比較稀少,所以我可以把機車隨時隨地停下來拍,這段102縣道將在此跨過大粗坑山系,海拔高度都在四百到五百公尺之間,所以後面的山頭跟基隆山一樣,都籠罩煙霧,我等等也會騎到那個高度。



這裡除了大粗坑山系,也能銜接到一旁的金瓜石山系,來到十八公里處,首先要來到的就是金瓜石本山礦場當年的採礦的舊道,現今被台北縣政府規劃為「金瓜石地質公園」,本山礦場所開採的,是金瓜石含金銅量最豐碩的礦體-「本脈礦體」,這個礦體分佈的範圍從金瓜石車站南邊一路延伸至牡丹,當時的垂直面共設有七坑,不過現今只剩下本山五坑





由於只有我一個人來,在這種霧茫茫的山上,加上人車又少,我實在不想跑進山路裡面,所以等待天氣不錯的時候,我會多找幾個人壯膽進去參觀,關於本山礦場的介紹到時候也會更加詳細;通過十八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漂亮的髮夾彎,再往上走五百公尺左右,可以看見剛剛通過的迂迴山路,美景不輸給金瓜石的腸子公路。



非常巧合的,下方到九份福山宮的公車,剛剛好來到這裡迴轉,就順便拍下了這段山路不會有班次的公車。





車輛從這裡往前,就會進入剛剛一開始看見的雲霧區,進入雲霧之中的能見度尚可,山下的風景還是隱約可見,不過因為水氣重,氣溫比起剛剛在山下要低很多,我今天沒帶GPS出來,不過根據一些資料,海拔大約是五百公尺左右,怕山下天氣熱的人,暑假其實可以考慮開車或騎車到這裡避暑!





在走幾公里就到了大粗坑的入口了,大粗坑是早期礦業發展時期的一個大聚落,當年淘金發達時,據說曾經有4百多戶人家聚集,被稱為「小美國」,繁華可見一班!不過現今早已沒落,只剩下幾間廢墟而已,我同樣因為剛剛的原因,還是沒有一個人下去聚落,有機會再來這裡,我就帶大家進去參觀!





離開大粗坑後,馬上就進入了雙溪鄉境內,一來到雙溪鄉,當然要來到上面的涼亭,拍下這段公路最熱門的景點了,這條直線沿山開闢的公路是102縣道最有印象的一個畫面,秋冬時代的菅芒花會開滿兩旁,有很多愛好攝影人士,還有廣告也都曾經來過這裡拍,雖然沒有菅芒花,不過直線公路還是相當美麗!



剛剛好有台重機通過,順便把他加進我的鏡頭裡!



離開這裡之後,接著就是一連串的下坡到雙溪了,從這裡也可以看見遠方的雙溪市區,如果不是天氣陰霾,我大膽推測應該可以看見海,希望下次來的時候天氣能清一點;山谷中同時出現了兩支老鷹,我雖然最遠只能把焦距拉到200,不過拍風景之餘,還是順便假裝野鳥協會,拍拍老鷹的丰采!





拍完老鷹,接著就繼續下行,通過的是金字碑古道入口,金字碑古道是早期清代「淡蘭古道」中的一條,從這個點距離金字碑只需要八百公尺,不過根據上述不想一個人的理由,我還是在入口拍了一張照片就離開,登山的階梯就在我機車上方,有欄杆的那個位置!





終於在經過四十分鐘後,我的拍拍逛逛瑞雙公路已經到了山下,跟侯牡公路交會繼續前行,這裡是牡丹站,來到此地看天氣相當晴朗,就順便當當所謂的鐵道迷,到老梗點拍個火車

1054次自強號



忘記車次的水泥列,逆光@



在往雙溪的路上,還經過了一段搭設電塔工程的地點,這裡搭起電塔之後,牡丹坡就越來越難拍了,施工單位家起了鷹架保護工程進行,不過這裡的居民似乎對這項工程感到感冒,路邊紛紛寫上抗議標語,不過抗議規抗議,工程還是在進行中。







雙溪鄉是一個相當優美的鄉鎮,遺世而獨立,由於雙溪河採封溪護漁政策,所以雙溪河相當清澈,流經的雙溪聚落搭配著太陽,就是最典型的台灣之美!



拍完美景,當然還是要來場拜廟,我來到是在雙溪站後方的南天宮,有搭火車的人都一定會注意到這間有著華麗牌樓的大廟,雙溪南天宮又稱三貂南天宮,興建年代不詳,不過查到廟宇是在民國八十多年重修的。廟內主祀關帝,靈驗的傳說相當多,據說去年台北縣議員吳善九槍擊案的承辦員警就曾經到這禮拜關帝,後來也就真的破案了





正殿神龕及關帝神尊





拍完南天宮,我這天的行程也完全結束,這是一場久違的騎車散步之旅,內容包含鐵道、人文、歷史、拜廟、風景全部都有了,內容之豐富,讓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打文章,全篇有兩千字之多,希望大家看了這篇還算豐富內容的網誌,能學著一起散步102縣道,體驗北海岸的公路之美!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過九份商業老街後的102縣道非常少有觀光客會光臨,從這裡過去可以到達雙溪鄉,再沿雙溪河到福隆。趁著休假時間,夏日午後我騎著機車上山,準備來場很久沒玩的「騎機車風景散步」,旅程在通過福山宮後出發,往回看後方,我上次爬到吐的基隆山正被雲霧籠罩,下方的建築不是廟宇,而是滿山陰宅!



通過福山宮後的102縣道,我以前只其到大粗坑一次過,後面的路線我還沒有光臨。我那一次上山是心血來潮,而且是冬天,騎到一半覺得很冷就下去了,也沒帶相機。暌違一年後,我再次騎上102縣道,這次的任務交給我的機車,前幾天在花蓮拍過汽車廣告,今天則是改賣機車!





我剛剛說過,這段路比較少有觀光客會走,車輛相對來講比較稀少,所以我可以把機車隨時隨地停下來拍,這段102縣道將在此跨過大粗坑山系,海拔高度都在四百到五百公尺之間,所以後面的山頭跟基隆山一樣,都籠罩煙霧,我等等也會騎到那個高度。



這裡除了大粗坑山系,也能銜接到一旁的金瓜石山系,來到十八公里處,首先要來到的就是金瓜石本山礦場當年的採礦的舊道,現今被台北縣政府規劃為「金瓜石地質公園」,本山礦場所開採的,是金瓜石含金銅量最豐碩的礦體-「本脈礦體」,這個礦體分佈的範圍從金瓜石車站南邊一路延伸至牡丹,當時的垂直面共設有七坑,不過現今只剩下本山五坑





由於只有我一個人來,在這種霧茫茫的山上,加上人車又少,我實在不想跑進山路裡面,所以等待天氣不錯的時候,我會多找幾個人壯膽進去參觀,關於本山礦場的介紹到時候也會更加詳細;通過十八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漂亮的髮夾彎,再往上走五百公尺左右,可以看見剛剛通過的迂迴山路,美景不輸給金瓜石的腸子公路。



非常巧合的,下方到九份福山宮的公車,剛剛好來到這裡迴轉,就順便拍下了這段山路不會有班次的公車。





車輛從這裡往前,就會進入剛剛一開始看見的雲霧區,進入雲霧之中的能見度尚可,山下的風景還是隱約可見,不過因為水氣重,氣溫比起剛剛在山下要低很多,我今天沒帶GPS出來,不過根據一些資料,海拔大約是五百公尺左右,怕山下天氣熱的人,暑假其實可以考慮開車或騎車到這裡避暑!





在走幾公里就到了大粗坑的入口了,大粗坑是早期礦業發展時期的一個大聚落,當年淘金發達時,據說曾經有4百多戶人家聚集,被稱為「小美國」,繁華可見一班!不過現今早已沒落,只剩下幾間廢墟而已,我同樣因為剛剛的原因,還是沒有一個人下去聚落,有機會再來這裡,我就帶大家進去參觀!





離開大粗坑後,馬上就進入了雙溪鄉境內,一來到雙溪鄉,當然要來到上面的涼亭,拍下這段公路最熱門的景點了,這條直線沿山開闢的公路是102縣道最有印象的一個畫面,秋冬時代的菅芒花會開滿兩旁,有很多愛好攝影人士,還有廣告也都曾經來過這裡拍,雖然沒有菅芒花,不過直線公路還是相當美麗!



剛剛好有台重機通過,順便把他加進我的鏡頭裡!



離開這裡之後,接著就是一連串的下坡到雙溪了,從這裡也可以看見遠方的雙溪市區,如果不是天氣陰霾,我大膽推測應該可以看見海,希望下次來的時候天氣能清一點;山谷中同時出現了兩支老鷹,我雖然最遠只能把焦距拉到200,不過拍風景之餘,還是順便假裝野鳥協會,拍拍老鷹的丰采!





拍完老鷹,接著就繼續下行,通過的是金字碑古道入口,金字碑古道是早期清代「淡蘭古道」中的一條,從這個點距離金字碑只需要八百公尺,不過根據上述不想一個人的理由,我還是在入口拍了一張照片就離開,登山的階梯就在我機車上方,有欄杆的那個位置!





終於在經過四十分鐘後,我的拍拍逛逛瑞雙公路已經到了山下,跟侯牡公路交會繼續前行,這裡是牡丹站,來到此地看天氣相當晴朗,就順便當當所謂的鐵道迷,到老梗點拍個火車

1054次自強號



忘記車次的水泥列,逆光@



在往雙溪的路上,還經過了一段搭設電塔工程的地點,這裡搭起電塔之後,牡丹坡就越來越難拍了,施工單位家起了鷹架保護工程進行,不過這裡的居民似乎對這項工程感到感冒,路邊紛紛寫上抗議標語,不過抗議規抗議,工程還是在進行中。







雙溪鄉是一個相當優美的鄉鎮,遺世而獨立,由於雙溪河採封溪護漁政策,所以雙溪河相當清澈,流經的雙溪聚落搭配著太陽,就是最典型的台灣之美!



拍完美景,當然還是要來場拜廟,我來到是在雙溪站後方的南天宮,有搭火車的人都一定會注意到這間有著華麗牌樓的大廟,雙溪南天宮又稱三貂南天宮,興建年代不詳,不過查到廟宇是在民國八十多年重修的。廟內主祀關帝,靈驗的傳說相當多,據說去年台北縣議員吳善九槍擊案的承辦員警就曾經到這禮拜關帝,後來也就真的破案了





正殿神龕及關帝神尊





拍完南天宮,我這天的行程也完全結束,這是一場久違的騎車散步之旅,內容包含鐵道、人文、歷史、拜廟、風景全部都有了,內容之豐富,讓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打文章,全篇有兩千字之多,希望大家看了這篇還算豐富內容的網誌,能學著一起散步102縣道,體驗北海岸的公路之美!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過九份商業老街後的102縣道非常少有觀光客會光臨,從這裡過去可以到達雙溪鄉,再沿雙溪河到福隆。趁著休假時間,夏日午後我騎著機車上山,準備來場很久沒玩的「騎機車風景散步」,旅程在通過福山宮後出發,往回看後方,我上次爬到吐的基隆山正被雲霧籠罩,下方的建築不是廟宇,而是滿山陰宅!



通過福山宮後的102縣道,我以前只其到大粗坑一次過,後面的路線我還沒有光臨。我那一次上山是心血來潮,而且是冬天,騎到一半覺得很冷就下去了,也沒帶相機。暌違一年後,我再次騎上102縣道,這次的任務交給我的機車,前幾天在花蓮拍過汽車廣告,今天則是改賣機車!





我剛剛說過,這段路比較少有觀光客會走,車輛相對來講比較稀少,所以我可以把機車隨時隨地停下來拍,這段102縣道將在此跨過大粗坑山系,海拔高度都在四百到五百公尺之間,所以後面的山頭跟基隆山一樣,都籠罩煙霧,我等等也會騎到那個高度。



這裡除了大粗坑山系,也能銜接到一旁的金瓜石山系,來到十八公里處,首先要來到的就是金瓜石本山礦場當年的採礦的舊道,現今被台北縣政府規劃為「金瓜石地質公園」,本山礦場所開採的,是金瓜石含金銅量最豐碩的礦體-「本脈礦體」,這個礦體分佈的範圍從金瓜石車站南邊一路延伸至牡丹,當時的垂直面共設有七坑,不過現今只剩下本山五坑





由於只有我一個人來,在這種霧茫茫的山上,加上人車又少,我實在不想跑進山路裡面,所以等待天氣不錯的時候,我會多找幾個人壯膽進去參觀,關於本山礦場的介紹到時候也會更加詳細;通過十八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漂亮的髮夾彎,再往上走五百公尺左右,可以看見剛剛通過的迂迴山路,美景不輸給金瓜石的腸子公路。



非常巧合的,下方到九份福山宮的公車,剛剛好來到這裡迴轉,就順便拍下了這段山路不會有班次的公車。





車輛從這裡往前,就會進入剛剛一開始看見的雲霧區,進入雲霧之中的能見度尚可,山下的風景還是隱約可見,不過因為水氣重,氣溫比起剛剛在山下要低很多,我今天沒帶GPS出來,不過根據一些資料,海拔大約是五百公尺左右,怕山下天氣熱的人,暑假其實可以考慮開車或騎車到這裡避暑!





在走幾公里就到了大粗坑的入口了,大粗坑是早期礦業發展時期的一個大聚落,當年淘金發達時,據說曾經有4百多戶人家聚集,被稱為「小美國」,繁華可見一班!不過現今早已沒落,只剩下幾間廢墟而已,我同樣因為剛剛的原因,還是沒有一個人下去聚落,有機會再來這裡,我就帶大家進去參觀!





離開大粗坑後,馬上就進入了雙溪鄉境內,一來到雙溪鄉,當然要來到上面的涼亭,拍下這段公路最熱門的景點了,這條直線沿山開闢的公路是102縣道最有印象的一個畫面,秋冬時代的菅芒花會開滿兩旁,有很多愛好攝影人士,還有廣告也都曾經來過這裡拍,雖然沒有菅芒花,不過直線公路還是相當美麗!



剛剛好有台重機通過,順便把他加進我的鏡頭裡!



離開這裡之後,接著就是一連串的下坡到雙溪了,從這裡也可以看見遠方的雙溪市區,如果不是天氣陰霾,我大膽推測應該可以看見海,希望下次來的時候天氣能清一點;山谷中同時出現了兩支老鷹,我雖然最遠只能把焦距拉到200,不過拍風景之餘,還是順便假裝野鳥協會,拍拍老鷹的丰采!





拍完老鷹,接著就繼續下行,通過的是金字碑古道入口,金字碑古道是早期清代「淡蘭古道」中的一條,從這個點距離金字碑只需要八百公尺,不過根據上述不想一個人的理由,我還是在入口拍了一張照片就離開,登山的階梯就在我機車上方,有欄杆的那個位置!





終於在經過四十分鐘後,我的拍拍逛逛瑞雙公路已經到了山下,跟侯牡公路交會繼續前行,這裡是牡丹站,來到此地看天氣相當晴朗,就順便當當所謂的鐵道迷,到老梗點拍個火車

1054次自強號



忘記車次的水泥列,逆光@



在往雙溪的路上,還經過了一段搭設電塔工程的地點,這裡搭起電塔之後,牡丹坡就越來越難拍了,施工單位家起了鷹架保護工程進行,不過這裡的居民似乎對這項工程感到感冒,路邊紛紛寫上抗議標語,不過抗議規抗議,工程還是在進行中。







雙溪鄉是一個相當優美的鄉鎮,遺世而獨立,由於雙溪河採封溪護漁政策,所以雙溪河相當清澈,流經的雙溪聚落搭配著太陽,就是最典型的台灣之美!



拍完美景,當然還是要來場拜廟,我來到是在雙溪站後方的南天宮,有搭火車的人都一定會注意到這間有著華麗牌樓的大廟,雙溪南天宮又稱三貂南天宮,興建年代不詳,不過查到廟宇是在民國八十多年重修的。廟內主祀關帝,靈驗的傳說相當多,據說去年台北縣議員吳善九槍擊案的承辦員警就曾經到這禮拜關帝,後來也就真的破案了





正殿神龕及關帝神尊





拍完南天宮,我這天的行程也完全結束,這是一場久違的騎車散步之旅,內容包含鐵道、人文、歷史、拜廟、風景全部都有了,內容之豐富,讓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打文章,全篇有兩千字之多,希望大家看了這篇還算豐富內容的網誌,能學著一起散步102縣道,體驗北海岸的公路之美!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過九份商業老街後的102縣道非常少有觀光客會光臨,從這裡過去可以到達雙溪鄉,再沿雙溪河到福隆。趁著休假時間,夏日午後我騎著機車上山,準備來場很久沒玩的「騎機車風景散步」,旅程在通過福山宮後出發,往回看後方,我上次爬到吐的基隆山正被雲霧籠罩,下方的建築不是廟宇,而是滿山陰宅!



通過福山宮後的102縣道,我以前只其到大粗坑一次過,後面的路線我還沒有光臨。我那一次上山是心血來潮,而且是冬天,騎到一半覺得很冷就下去了,也沒帶相機。暌違一年後,我再次騎上102縣道,這次的任務交給我的機車,前幾天在花蓮拍過汽車廣告,今天則是改賣機車!





我剛剛說過,這段路比較少有觀光客會走,車輛相對來講比較稀少,所以我可以把機車隨時隨地停下來拍,這段102縣道將在此跨過大粗坑山系,海拔高度都在四百到五百公尺之間,所以後面的山頭跟基隆山一樣,都籠罩煙霧,我等等也會騎到那個高度。



這裡除了大粗坑山系,也能銜接到一旁的金瓜石山系,來到十八公里處,首先要來到的就是金瓜石本山礦場當年的採礦的舊道,現今被台北縣政府規劃為「金瓜石地質公園」,本山礦場所開採的,是金瓜石含金銅量最豐碩的礦體-「本脈礦體」,這個礦體分佈的範圍從金瓜石車站南邊一路延伸至牡丹,當時的垂直面共設有七坑,不過現今只剩下本山五坑





由於只有我一個人來,在這種霧茫茫的山上,加上人車又少,我實在不想跑進山路裡面,所以等待天氣不錯的時候,我會多找幾個人壯膽進去參觀,關於本山礦場的介紹到時候也會更加詳細;通過十八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漂亮的髮夾彎,再往上走五百公尺左右,可以看見剛剛通過的迂迴山路,美景不輸給金瓜石的腸子公路。



非常巧合的,下方到九份福山宮的公車,剛剛好來到這裡迴轉,就順便拍下了這段山路不會有班次的公車。





車輛從這裡往前,就會進入剛剛一開始看見的雲霧區,進入雲霧之中的能見度尚可,山下的風景還是隱約可見,不過因為水氣重,氣溫比起剛剛在山下要低很多,我今天沒帶GPS出來,不過根據一些資料,海拔大約是五百公尺左右,怕山下天氣熱的人,暑假其實可以考慮開車或騎車到這裡避暑!





在走幾公里就到了大粗坑的入口了,大粗坑是早期礦業發展時期的一個大聚落,當年淘金發達時,據說曾經有4百多戶人家聚集,被稱為「小美國」,繁華可見一班!不過現今早已沒落,只剩下幾間廢墟而已,我同樣因為剛剛的原因,還是沒有一個人下去聚落,有機會再來這裡,我就帶大家進去參觀!





離開大粗坑後,馬上就進入了雙溪鄉境內,一來到雙溪鄉,當然要來到上面的涼亭,拍下這段公路最熱門的景點了,這條直線沿山開闢的公路是102縣道最有印象的一個畫面,秋冬時代的菅芒花會開滿兩旁,有很多愛好攝影人士,還有廣告也都曾經來過這裡拍,雖然沒有菅芒花,不過直線公路還是相當美麗!



剛剛好有台重機通過,順便把他加進我的鏡頭裡!



離開這裡之後,接著就是一連串的下坡到雙溪了,從這裡也可以看見遠方的雙溪市區,如果不是天氣陰霾,我大膽推測應該可以看見海,希望下次來的時候天氣能清一點;山谷中同時出現了兩支老鷹,我雖然最遠只能把焦距拉到200,不過拍風景之餘,還是順便假裝野鳥協會,拍拍老鷹的丰采!





拍完老鷹,接著就繼續下行,通過的是金字碑古道入口,金字碑古道是早期清代「淡蘭古道」中的一條,從這個點距離金字碑只需要八百公尺,不過根據上述不想一個人的理由,我還是在入口拍了一張照片就離開,登山的階梯就在我機車上方,有欄杆的那個位置!





終於在經過四十分鐘後,我的拍拍逛逛瑞雙公路已經到了山下,跟侯牡公路交會繼續前行,這裡是牡丹站,來到此地看天氣相當晴朗,就順便當當所謂的鐵道迷,到老梗點拍個火車

1054次自強號



忘記車次的水泥列,逆光@



在往雙溪的路上,還經過了一段搭設電塔工程的地點,這裡搭起電塔之後,牡丹坡就越來越難拍了,施工單位家起了鷹架保護工程進行,不過這裡的居民似乎對這項工程感到感冒,路邊紛紛寫上抗議標語,不過抗議規抗議,工程還是在進行中。







雙溪鄉是一個相當優美的鄉鎮,遺世而獨立,由於雙溪河採封溪護漁政策,所以雙溪河相當清澈,流經的雙溪聚落搭配著太陽,就是最典型的台灣之美!



拍完美景,當然還是要來場拜廟,我來到是在雙溪站後方的南天宮,有搭火車的人都一定會注意到這間有著華麗牌樓的大廟,雙溪南天宮又稱三貂南天宮,興建年代不詳,不過查到廟宇是在民國八十多年重修的。廟內主祀關帝,靈驗的傳說相當多,據說去年台北縣議員吳善九槍擊案的承辦員警就曾經到這禮拜關帝,後來也就真的破案了





正殿神龕及關帝神尊





拍完南天宮,我這天的行程也完全結束,這是一場久違的騎車散步之旅,內容包含鐵道、人文、歷史、拜廟、風景全部都有了,內容之豐富,讓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打文章,全篇有兩千字之多,希望大家看了這篇還算豐富內容的網誌,能學著一起散步102縣道,體驗北海岸的公路之美!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2464

天下起雨了 人是不快樂  我的心真的受傷了~

 

無意間 經過錦州街的店面時

突然聽到這首

曾經陪我度過漫漫長夜  久久無法抽離悲傷情緒的歌曲

 

似乎 在每一段成長歷程中 總有幾首代表的歌曲

縱使時間已經過了許久

再次聽到時  過往的情節 依然會瞬間一幕幕的浮出眼前

然後搖頭  然後嘆息

..........................................................................................

窗外的天空  總是在午後開始烏雲密佈  一道道刺眼的閃電從天空劃下來

多愁善感的人  也總會讓心情隨著天氣陰沈了起來

接著

等著窗外再射進一道陽光來掃除陰霾

所以  我喜歡陽光

能給人幸福安定的力量

 

阿姝說  以科學的原理與角度來解釋  人要努力培養樂觀的態度

接受刺激的腦中樞  於是分泌快樂的情緒反應

我們就會越來越正向!

 

就是要多看陽光  多曬陽光  多吸收陽光  多培養正面的能量

歌曲聽完了  就得邁步向前走

 

雨會停 

要珍惜雨過天晴的豔陽天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質的家將介紹節目,拍攝新莊大眾廟的時候也拍我拍進去,歡迎大家找看看在哪裡!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質的家將介紹節目,拍攝新莊大眾廟的時候也拍我拍進去,歡迎大家找看看在哪裡!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