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垵村有兩座古蹟,沿著風大到誇張的道路,我繼續往燈塔方向前進,漁翁島燈塔興建於西元1778年,原先稱作『西嶼燈塔』,現今看到的規模是1875年改建的,塔高3丈8尺,造型為圓柱,,塔身漆成白色,並改稱為漁翁島燈塔。是台灣地區的第一座燈塔,目前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燈塔的位置剛好位在西嶼的高點,一直到現在,戰略位置還是相當重要,軍方在此興建雷達站,同時有五吋砲防砲陣地,在燈塔內部就可以看到五吋防砲,不能拍防砲陣地,那我來拍霧砲,霧砲再很多台灣地區燈塔中都能看到,西嶼燈塔共有三座霧砲,其中大、中型霧砲屬英製前膛鑄鐵砲,小型砲為德製七公尺五後膛砲。 塔區也存有二座霧笛,當降霧到能見度不到一百公尺左右時就鳴放笛響,取代霧砲的功能。後方的雷達站礙於機密,必須遮掩。



看完燈塔,我們來看西臺古堡,沿著這條鄉道回到203,路邊有成群放牧的牛群,還佔據馬路,看到我的車,才懶洋洋的往路邊走,讓出一條通道給我



西臺古堡位於另一側,目前是台灣國定一級古蹟,在明鄭時代,這裡就有砲台,不過現在看到的規模,是清法戰爭之後清政府體會到澎湖的重要,由劉銘傳先生策劃興建,劉銘傳聘德人鮑恩士設計,命澎湖總兵吳宏洛督造。1887年起歷時近兩年,於1889年竣工。日人治台後,一樣將它列為重要海防基地,國民黨政府接管後,這裡也被規劃為軍營,一直到現在還看的到營房編號名稱





砲台內部設計由三進「王」字形地下隧道式的營房,寬13尺,高11尺,石壇拱頂縱橫貫通,可與砲台互通消息,並設有彈藥庫及營舍,現今雖然開放參觀,但內部並無照明,整個隧道內一片漆黑,怕黑的人,大概都不敢進去。





堡上原本有安裝十九世紀的英製「阿姆斯壯」新式大砲四門及銅砲二門,不過現今只剩砲座,不過你如果來到基隆,在役政公園內,就可以看到同樣在基隆地區砲台的阿姆斯壯砲




一旁的彈藥存放處,本來這裡是沒有這樣的建築形式,以水泥塗修的模樣來看,應該是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私下開鑿的


除了西臺外,還有一座東台,興建年代與東臺相仿,從內鞍村轉澎5鄉道,就能抵達,不過現今正在整修,無法入內,有圖為證!



沿著澎五鄉道,我來到大菓葉,其實這個景點我是意外造訪的,原本是想看這裡有名的『柱狀玄武岩』不過發現這裡的聚落真的很寧靜,於是就把焦點轉向了這裡,大菓葉早期是一個小漁村,不過隨著漁村的沒落,這裡漸漸荒蕪,而住民現今多數住在鄰近的池東聚落,這裡也近有少數舢舨停留,四層樓的海巡安檢站是最高建築,不過應該沒有什麼業務



碼頭正好面對馬公市區,你這樣看迷濛的馬公市建築,有沒有海市蜃樓的感覺?


寧靜的大菓葉灣,遠方山頭就是有名『柱狀玄武岩』地形,柱狀玄武岩是指熔岩流爆發後遇到海水快速冷卻,收縮凝固成六角狀的玄武岩,這種地形在澎湖非常容易看見,最有名的就是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不過這種地型其實在本島就能看到,目前澎湖縣政府正計畫將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前陣子新聞版面上,台視主播蘇逸洪計畫在此購地,還引發了破壞地形的爭議話題。



大菓葉的房屋都已經荒廢頹杞,廢墟不廢,有一種古老的美


這棟位在聚落入口處的洋樓,我手邊查不到任何的資料,這種美麗的洋樓根據規模研判,我認為應該是辦公室之類的建築物,正面採相當俐落的對稱形式,相當氣派,歡迎讀者提供這棟洋樓的相關字樣



門前題字『水』,隱身在樹叢之後


離開大菓葉,我往回走,準備結束203之旅,沿路依然可見石敢當,石敢當在台灣各式皆可看到,移民色彩濃厚的澎湖,地理環境特殊,這裡的『石敢當』數量之多,形式、材質與碑文的變化冠於全台,通常一個村落裡,就有多個不一樣的石敢當形式,不同的聚落,也有不一樣的石敢當存在,而設立的意義,有「安石止煞」的風俗

根據資料,澎湖的石敢當大致分為三類:石碑式、器物式、石塔式,石碑式的石敢當多半在上方書寫符咒及『石敢當』字樣,在澎湖最為普遍
石碑式-內鞍外港

石碑式-通樑外


器物式的就比較少見,在吉貝島上海口,就有造型十分特殊的『木魚』、『石磬』二大石敢當。而石塔式,就是前幾篇都有見到的鎮風石塔,或塔公塔婆型態



在抵達東衛前,我心血來潮,到了安宅社區,這是一個小漁村,一方面是因為已經騎了20幾公里的車,想要停下來休息,一方面是看到指標,安宅安宅,感覺住在這裡,就真的很安居樂業,套句現今常用的話,住在這裡,『幸福程度』應該很高



安宅村的信仰-溫王廟,台灣的王爺信仰充滿地域性質,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傳說及故事,把它全部研究透徹寫出來,讀者一定不會想看,同時接近論文等級,有興趣的讀者,歡迎留言詢問



結束203之旅,準備離開澎湖前,我最後進行馬公市區的散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est8 的頭像
    itest8

    itest8的部落格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