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刺蝟


  環境支持:Photoshop CS


  所需濾鏡:雲彩、添加雜色、動感模糊、紋理化、幹畫筆


  今天我們將使用Photoshop制作一種石塊材質的文字效果。該效果首先通過一些濾鏡制作石材紋理,再使用“文字蒙板”工具創建文字輪廓,然後添加“斜面和浮雕”、“投影”圖層樣式,完成石塊文字的制作。


  1. 啟動Photoshop CS,新建一個白底畫佈,設置前景色為灰色,背景色為白色,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命令,為背景層添加雲彩效果。然後執行“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命令,在“添加雜色”對話框中勾選“單色”復選框,設置“分佈”方式為“高斯分佈”。


  2. 執行“濾鏡→模糊→動感模糊”命令,在“動感模糊”對話框中設置“角度”為0,“距離”為999,然後再次應用“添加雜色”濾鏡,保持默認設置。


  3. 接下來對圖像執行“濾鏡→紋理→紋理化”命令,應用“紋理化”濾鏡。在“紋理化”對話框中設置“紋理”為“砂巖”,“縮放”和“凸現”的參數視畫佈大小而定。在應用“紋理化”濾鏡後圖像已具有一定的石材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用濾鏡制作砂巖效果


  4. 對背景層進行復制,生成“背景副本”,執行“濾鏡→藝術效果→幹畫筆”命令,使圖像產生隨機黑斑,然後選擇“魔棒”工具在白色區域單擊進行選擇,再執行“選擇→選取相似”命令,選取相似顏色區域,按下Del鍵對所選圖像進行刪除。

  5. 為“背景副本”層添加“斜面和浮雕”圖層樣式,並設置該圖層混合模式為“強光”,然後將兩個圖層連接在一起,按下Ctrl+E鍵將它們合並在一起,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繪制石材表面的突起效果



  6. 對“背景”層進行復制,使用“文字蒙板”工具在圖像中輸入文字選框,執行“選擇→反選”命令進行反選,按下Del鍵進行刪除,然後為該圖層添加“斜面和浮雕”、“投影”圖層樣式,效果如圖3所示。




  圖3 石塊文字效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rel DRAW 為我們提供瞭模板功能,但是它所提供的模板基本上不適合我們繪制設計圖的需要。譬如說,Corel DRAW默認的比例是1:1,每次建立新圖形,你都必須先把比例改為1:20、1:100等等;默認的對象是無填充,你必須把建立的對象依次填充——煩不煩?為瞭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工作模板。

  首先打開Corel DRAW,建立一個新文件。


  將紙張大小設為A3,方向設為橫向。


  在標尺上雙擊鼠標,叫出選項框的“標尺”選項。按下“編輯刻度”按鈕,在“實際距離”欄中輸入你所需要的比例,按兩次“確定”返回。


  在填色欄的白色框上按下左鍵,彈出一個提示框,上面有一些提示信息;按“確定”即可。這個操作的意義是:以後你用這個模板進行繪圖的時候,你繪制的每一個對象,都默認為已填充白色。


  選取文字工具(註意不要在工作區上點擊),在屬性欄上點選字體大小的下拉菜單,選中10 。因為用在設計圖紙上標註說明,Corel DRAW 默認的 24 號字體實在是太大瞭,10 號剛剛差不多。彈出一個文字屬性提示框,照樣按“確定”。


  接下來要說到的是對象管理器(見下圖),它對於繪制復雜的圖紙功不可沒。顧名思義,它的作用是在於對對象的管理。在繪制復雜的圖形時,太多的圖形對象會讓人眼花繚亂,增加選擇、處理對象的難度。在對象管理器中,我們可以建立起多個圖層(圖層這個概念,用過 PhotoShop 的朋友應該很熟悉),把圖形對象放到不同的圖層上。



  按下菜單欄上“查看→泊塢窗→對象管理器”,它就出現在工作區的右面;左上角有一個小小的雙三角形,可以通過點擊它將對象管理器隱藏起來或顯示。


  對象管理器上第一個按鈕是“新建圖層”按鈕,我們通過這個按鈕來建立新的圖層。按下這個按鈕六次建立六個新圖層,連同原有圖層共七個圖層。將鼠標移到最上面的圖層名稱上,點擊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中“重命名”,圖層名稱被加亮;輸入新的圖層名稱。我的平面圖工作模板是七個圖層,從上到下依次命名為:標註柱位門窗傢具墻體地板圖框。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不同部份的對象放置在對應的圖層中,很方便地進行各種編輯動作。


  在圖層名稱前面的幾個小圖標中,兩個是我們比較常用的,就是“可見/隱藏”和“可編輯/不可編輯”(見圖)。使用這兩個圖標,我們可以將一個圖層在可見與隱藏、可編輯與不可編輯之間切換。


  點選“圖框”圖層,使該圖層成為當前圖層。選取矩形工具,在工作區上繪制出圖紙框和標題欄,以及必須的文字如項目、圖號、比例等等(如圖所示)。



  完成之後,在對象管理器中將該層設為“不可編輯”。因為我們在制圖的時候不必用到這個圖層;隻有在圖紙完成的時候,才將該層打開,以輸入“工程名稱”、“圖號”等等數據。


  現在這個模板文件就基本完成,隻剩下最後最重要的一步。因為我們必須把它保存為模板類型的文件,否則,剛才所做的工作就沒有什麼意義瞭。按菜單欄上“文件→保存”(快捷鍵是 Ctrl + S ) ,彈出保存對話框;選擇你想保存這個模板文件的文件夾;將文件名改為“平面圖模板”;選擇保存類型:Corel DRAW 默認的是保存為圖形文件(CDR),而我們想要保存為模板文件,就需要點擊“保存類型”的下拉菜單,選中Corel DRAW Template (CDT);按“保存”。


  現在才真的是大功告成!


  以後你需要用到這個模板進行繪圖工作的時候,打開這個文件,會彈出一個提示框,上面有幾個選項;一般情況下接受默認的設置,不必進行更改,按下“確定”就可以瞭。如果你覺得有對該模板做一下修改的必要,就點選“打開編輯”的單選框按“確定”。


  以上我們學習制作的是一個平面圖的模板。同樣,你可以采用以上的步驟,創建其它的各種模板。真的很簡單!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小刺蝟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代至南北朝時期,然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剪紙進入城市後,剪紙藝人為瞭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作品更加精巧。如今剪紙創作工具已經不局限於剪刀和刻刀,下面我們將介紹如何使用Photoshop CS來制作更精致的剪紙作品。


  1. 啟動Photoshop CS,打開一幅圖片準備制作剪紙效果,如圖1所示。


  註意:並不是任何一張圖片都適合做剪紙效果,因為剪紙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以接近中國文化的花鳥、人物、建築類圖片為主,這樣做出來的效果才更生動。


  2. 使用“套索”工具沿圖片中的花朵和葉子創建選區,並進行復制粘貼,然後執行“圖像→調整→去色”命令使圖像變成黑白的,接下來再執行“圖像→調整→反相”命令對圖像進行反相,效果如圖2所示。


  3. 確認新粘貼的圖層處於激活狀態,設置前景色為白色,背景色為紅色。執行“濾鏡→素描→影印”命令,打開“影印”對話框,在其中設置“細節”為9,“暗度”為50,應用該濾鏡後剪紙效果已經出來瞭,此時選擇“畫筆”工具用紅色對一些“斷點”進行修補,完成剪紙創作,效果如圖3所示。



  圖1 準備制作剪紙效果的圖片



  圖2 對圖像進行去色、反相處理



  圖3 剪紙最後效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relDRAW,矢量圖形的設計大師,無比強大的矢量圖形編輯能力,方便好用的工具以及幹凈利落的繪圖窗口,讓每一位使用過它的人為之贊嘆為之傾倒,看瞭下面的這副圖(如圖1)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就讓Photoshop一邊歇菜吧!(此刻我好像看到一幫Photoshop的愛好者虎視眈眈的看著我,手裡還拿著西瓜皮)


  當然,這幅圖還算不上逼真,最終選擇瞭這副圖作為本文的圖例,就是想初步的演示一下圖形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從而讓感到迷惑的朋友對此有個基本的認識。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用CorelDRAW是可以做出照片級的圖像來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作的出來,那需要不斷的學習CorelDRAW的應用技巧、積累一定的經驗。接下來我們就來對本圖例的制作過程進行刨析講解,看看各部分是怎樣制作的。


  我們首先要確定其基本外形,繪制這隻左輪槍的外形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是很難哦,隻要你具備CorelDRAW基本曲線編輯基礎就可以輕松的完成)。當然主要是外形比例不好把握,要是偏差太大到最後又浪費時間又難看。下面講一個簡單的方式,隻要你還沒有忘記格點輔助功能,對照圖例塑造外形那簡直是小菜一碟。使用格點輔助我們完成外形的塑造,即快又準確。即使你忘瞭如何使用也沒有關系,下面就打開CorelDRAW10讓我們重新來過!


  為瞭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首先要對CorelDRAW10的屬性欄的基本參數進行一下設置(如圖2),



  尤其是尺寸單位一定要設置成毫米(millimeters),要不然在下面的繪制過程中就會出亂子!(註:按下"視為已填充"按鈕,未填充的圖形可以很容易的選中)


  下面就對格點進行設置,選擇屬性欄上最後一個Options(選項)按鈕,點擊打開Options(選項)對話窗口,在左邊樹狀菜單內點擊Document(文件)名前的"+"號,展開後再點擊Grid(格點),這時右邊就會出現Gnid(格點)參數選項,設置各項參數(如圖3)



  中心位置繪制一封閉曲線圖形(如圖4),這就是左輪槍的基本外輪廓,它決定瞭最終圖形的效果,一定要耐心調整,盡量與圖例相符!



  外輪廓繪制完成後,另外在外輪廓內再繪制三個小圖形,形狀位置(如圖5),我們接下來要使用修剪功能使它們全部在外輪廓中處於鏤空狀態,首先操作圖形中最小的那個準備鏤空的造型。



 這裡有必要講述一下小圖形的快捷而準確的繪制方法:使用矩形工具在圖5所示的位置繪制一個矩形,調整屬性欄的寬、高為:24mm×7mm,圓角參數為:80×80(如圖6),



  最後別忘瞭按回車鍵確認。這樣一來你繪制的這個圖形就和圖例上的一摸一樣瞭。


  調整好位置以後,在菜單欄內點擊Arrange(安排),在彈出的菜單裡選擇Shaping(造型)選項內的Trim(修剪)選項,點擊它打開Shaping(造型)操作面板,面板上三個功能依次為Weld(焊接)、Trim(修剪)、Intersect(交叉),我們要使用的是Trim(修剪)功能,另外將要用到是Intersect(交叉)功能,在下面實際應用時再具體介紹。修改上面的選項,取消Source Object和Target Object選項前的"√"號。(如圖7),



  確定剛才繪制的小圖形處於被選擇狀態,按下Shaping(造型)面板上的Trim操作按鈕,這時鼠標指針會發生變化,點擊手槍的外輪廓的邊緣線將圖形修剪為鏤空狀態(如圖8)。



  然後依次使用同樣的方法,使另外兩個圖形在手槍外輪廓中形成鏤空狀態。操作完成後的圖形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改變,這是因為圖形沒有被填充,仍然以線條顯示的結果。將其選中,然後在色盤上點擊選擇一種顏色給圖形填充,最終效果(如圖9)。



  見(圖10),



 下面就讓我們看一下制作這個封閉曲線圖形的過程,(為瞭便於觀察將該圖形以紅色邊線顯示)。繪制一矩形,(按鍵盤快捷鍵Ctrl+Q將其轉化為曲線)使用造型工具調整成為形狀、位置(如圖11)的多邊形,



  在Shaping(造型)面板選擇Intersect(交叉)選項,設置其狀態(如圖12),



  確定多邊形處於被選擇狀態,用鼠標點擊面板上的Intersect With(交叉於…)操作按鈕,在繪圖區點擊手槍輪廓邊線,操作完成後填充一種顏色結果如(圖13),



  很顯然這樣的結果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還需要將其邊界向內縮進一些,當然,用造型工具一點一點的也可以完成,不過這裡我們將使用一種更簡單方法將其邊界向內縮進。


  首先選中多邊形,右鍵點擊色盤上的"×"號將其邊框取消,在工具欄內Interctive Blend Tool(互動式調和工具)圖標上按下鼠標左鍵,不要松手,待彈出復選工具欄後選擇Interctive Contour Tool(互動式輪廓工具),直接修改屬性欄內的參數,將偏移方式選擇為Inside(向內)、Contour Steps(輪廓層次)設為:"2"、Contour Offset(輪廓偏移量)設為:"1.0mm"、將"線性方式"按鈕按下(如圖14),



  如果此時看不到輪廓的變化,可以修改一下屬性欄內輪廓顏色。用鼠標右鍵點擊該圖形,在右鍵菜單內選擇Break Contour Group apart(分離)選項,使圖形與輪廓分離,然後選中其輪廓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將輪廓刪除。不過這樣有個缺點就是產生的節點太多,但是用不著擔心,用造型工具選中圖形,將會看到圖形上(尤其是弧線處)佈滿瞭大量的垃圾節點,下面就讓我們來個快速消滅之(如圖15)。



 


 點擊屬性欄內的Select All nodes(選中全部節點)圖標,此時Curve Smoothness(節點平滑)參數窗口就會被激活,點一下緊挨著窗口後面的小圖標,將彈出的遊標滑塊稍微向右邊托動,使窗口中的數字增加到1時松開鼠標按鍵,這樣一來就可以除去那些不需要的垃圾節點瞭(如圖16)。(註:如果數字過大就會將圖形中的直線部分變為平滑的曲線!)用形狀工具調整一下,使其符合圖例中所示的形狀。是不是很容易呢……



  用以上所講的方法添加各部件(如圖17)



  明白瞭以上的步驟,那麼下面做手槍手柄的外輪廓就會容易的多瞭。使用橢圓工具在手槍輪廓的手柄位置繪制一拖圓形,大小位置(如圖18),



  使用上面我們所講的Intersect(交叉)功能將其與手槍輪廓交叉,得到的圖形將其輪廓用以上所講的方法向內縮進一些,偏移量為:"1.2mm",然後將不需要的節點使用"節點平滑"功能去除,再對其頂部曲線修改一下就可以瞭(如圖19)。



  手柄需要進行調和,才能使其具有立體和真實感,調和是在最少兩個圖形間進行的,所以需要再繪制一個(如圖20),


 這個圖形可以通過Interctive Contour Tool(互動式輪廓工具)而得到,上面我已經講過它的使用方法,將輪廓形式設置為"向內",輪廓層次為:"1",不同的是輪廓偏移量設定為?quot;5mm",分離後則不要刪除輪廓,之後同樣使用Curve Smoothness(節點平滑)功能將其多餘的節點去除,最後將其尖角的地方用"造型工具"調平滑一些(如下圖)。


  調和之前在這裡我們首先給圖形上色,(色彩是繪制照片級圖像的靈魂,一定要在平時多加練習和觀察)!選中大一點的手柄圖形,使用鍵盤快捷鍵Shift+F11打開Uniform Fill(標準填色)對話框,設置填色C30、M45、Y60、K60(如圖21),完成後按確鍵關閉對話框,用同樣的方法將小圖形的顏色CMYK參數分別設置為:C30、M45、Y60、K30,然後把兩圖形的邊框取消,點擊Interctive Blend Tool(互動式調和工具),用鼠標左鍵點擊大手柄圖形,不要松開按鍵直接托向小圖形中心,當出現連續狀態時松開鼠標,修改屬性欄步長值參數為5(如圖22),



  可以看到疊壓後的結果並不理想,下面就使用節點對應功能調整一下。確定連續的圖形處於全部選中狀態,點擊一下屬性欄內的Miscellaneous Blend Option(其他漸變選項)圖標,在彈出的復選框內點擊Map Nodes(對應節點)選項圖標(如圖23),



  鼠標指針就會變成黑色的彎箭頭狀,此時選中狀態隻出現在最上層的那個小手柄圖形上面,其節點也全部顯示出來,點擊其中的一個節點,同樣的狀態就會下移到瞭大手柄圖形上瞭,再點擊其中的一個相對應的節點,操作過程(如圖24),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扇葉的制作


    1. 打開Photoshop,新建一個寬10cm、高5cm、分辨率72ppi的透明背景文檔。


    2. 使用“形狀”工具裡邊的“圓角矩形”工具(隻畫圖、不畫路徑模式,圓角半徑15左右),畫一個約9cm長的藍紫色圓角矩形,如圖1所示。



圖1 圓角矩形


    3. 按“Ctrl+T”調出變形工具,將其變形中心移動到變形工具右邊的中心控制點,並按住“Ctrl+Shift+Alt”(鎖定中心等比例扭曲縮放)拖動工具右上角的調節點至如圖2所示樣式。


    4. 按住“Ctrl”鍵單擊圖層面板中的圖層1調出該圖選區,點擊“編輯” 菜單中的“描邊”,選擇一種淺綠色。用橢圓工具在該圖上打上一些小孔(畫橢圓選區再按刪除鍵),並在用以制作扇子軸心的地方畫一個綠色圓形標記,完成一片扇葉(暫且這樣稱呼)雛形的制作(如圖2)。



圖2 一個扇葉


    5. 再次按“Ctrl+T”,不改變變形中心,按住“Shift+Alt”將該扇葉等比例縮小一半,放在文檔的左下角,以備後續操作。


    動作的錄制


    1. 打開動作面板,點擊“新建”按鈕,在彈出的窗口設置動作名稱為“shanzi”,功能鍵為“F2”,點擊回車鍵準備錄制。


    2. 回到圖層面板,拖動圖層1到“新建圖層”按鈕上,完成對圖層1的復制。


    3. 按“Ctrl+T”,調出變形工具。把變形工具的中心移動到扇葉的綠色軸心,再在頂部參數欄的角度“旋轉”框輸入8,如果調整出的扇葉與第一個扇葉的間隔太大或太小,適當調整一下這個角度值,但最好能被180整除,以便做出對稱的扇形。


    4. 回到動作面板,點擊“停止錄制”按鈕,完成此次錄制。此時動作記錄中有兩條新增步驟。


    動作的應用


    1. 回到圖層面板,按“F2”鍵,Photoshop將自動對最頂上的圖層進行復制並相對於被復制的圖形有8度的偏差。


    2. 反復按“F2”鍵,但不要太快,繼續復制出其他扇葉。直到制作出一把半圓形扇子為止。


    為瞭美觀,我們在圖層1上新建一個圖層,將其拖到圖層1下,用漸變工具填充一種綠白過渡顏色作為背景。最終效果如圖3所示。



圖3 最終效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難度摳圖是別人這樣叫的,並要求發個教程,等到看瞭這個教程後你就不會認為這樣的圖是高難度的摳圖瞭,呵,在這裡我用瞭兩種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在論壇裡玩的開心。

  
原始圖片


  第一種抽出方法:

  1、復制一背景層,下面再加一顏色圖層以便觀察,如圖

  
加一顏色圖層


  2、用抽出命令,設置如圖,強制前景色為白色

  
 強制前景色為白色


  3、加蒙板處理掉多餘的部分

  
處理掉多餘的部分


  4、再復制一背景層,用鋼筆勾出主體

  



用鋼筆勾出主體




  5、轉為選區,添加蒙板

  



添加蒙板




  6、用畫筆進行蒙板柔和處理完成

  



柔和處理




  第一種方法的成品:

  



成品


  第二種通道法:

  1、復制蘭色通道色階調整如圖:

  



復制蘭色通道




  2、載入剛才調整過蘭色通道的選區,並復制一個圖層背景並添加蒙板

  



復制一個圖層背景並添加蒙板




  3、在蒙板裡修理一下

  



修理一下




  4、主體與前一種摳主體時方法一樣用鋼筆摳,完成

  



完成圖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講解幾種工具的應用。我們要開始繪制的是一個店招的立面圖。在這個例子中,招牌有兩個層次,前面的主體材料選用鋁塑板,文字後面加霓虹燈管。(完成如圖)


  首先講解形狀工具的應用。


  選取矩形工具,在工作區上繪制一個3000*800毫米的矩形,然後按菜單欄上的“排列→轉換到曲線”或按快捷鍵 Ctrl +Q 將其轉換為曲線對象。(每個對象都有固定的幾個節點,必須轉換為曲線對象之後,才能對節點進行形狀操作)選取形狀工具,點選矩形對象,矩形對象變成一個虛線框,幾個節點也顯示出來。矩形對象在四個角上有四個節點,分別控制它後面(逆時針方向)的線段。如果不想很辛苦地分辨某個節點對應哪一條線段,有一個方便的辦法:用鼠標在需要進行操作的線段上單擊,出現一個黑點,然後在屬性欄(如圖)上點擊選項按鈕。



  現在形狀工具在矩形的上面橫線段單擊,看到一個黑點。點擊屬性欄上的“到曲線”按鈕。該線段從兩邊的節點處增加兩個與線段重合的控制手柄,控制手柄的端上有一個控制點。(如圖)將鼠標移到右邊控制手柄的控制點上,鼠標的形狀就變成在原來的樣子下面多瞭一個十字,表示移動操作。按住左鍵,向上方拖動鼠標。將鼠標移到左邊手柄的控制點上,向下方拖動鼠標;將矩形調整成如圖所示曲線對象。




  選中挑選工具,按+號將該對象再制一個。移動鼠標到對象的右邊側邊手柄上,鼠標變成雙箭頭形狀。按住 Shift 鍵並按住鼠標左鍵往左拖動,以中點為基點縮小對象如圖所示;並按 Shift + Page Down 鍵將該對象置於第一個對象後面。


選取形狀工具,點選對象上面左或右任一個節點,就顯示出兩個控制手柄。將對象調整至如圖所示形狀。



  選取挑選工具,點選前面的曲線對象,點擊填色欄上的白色框;將對象填上白色。點選後面的對象,點擊填色欄上的10%黑色,將對象填上淺灰色。 至此就完成瞭形狀的制作。


  接下來要繪制的是鋁塑板上的溝縫。招牌的長度是3000毫米,我們將其分為五格,即需要四條溝縫線。


  選取手繪工具。在工作區上按下左鍵,然後按住 Ctrl 鍵,將鼠標向下拖動繪出一條直線。註意這條直線的高度要比前一個曲線對象的高度長。按下“排列→變換→位置”或按 Alt + F7 快捷鍵叫出位置變換對話框,在H 欄輸入600 ,按下“應用到再制”按鈕三次,再制出另外三條直線。選取挑選工具,選中這四條直線,點擊屬性欄上“群組”按鈕或按 Crtl +G 快捷鍵,將四條直線群組成一個對象。按住 Shift 鍵,點擊加選前一個曲線對象,依次按下 E 、C 鍵,使直線與曲線對象的垂直中點、水平中點對齊。取消選擇。


  選取群組的直線對象,按菜單欄的“排列→相交”叫出相交造型對話框。點擊對話框的“相交”按鈕,鼠標形狀變成一個黑色的箭頭。將箭頭移到前面的曲線對象上,按下左鍵。相交操作從兩者相交的范圍產生一個新的對象。選取並刪除(按 Delete 鍵)前一個群組對象。


  現在我們準備在店招上加上文字,學習文字工具的應用。


  選取文字工具,在工作區上任意地方點擊,在點擊的地方出現一個光標(在文字處理程序中常見的那一種)。輸入“我的工作室”五個字。系統默認的字體是宋體。字號大小是24號字。


  現在我們為它選擇另一種字體。選中挑選工具,屬性欄變成如下圖所示。點選字體下拉菜單,選擇一種字體。本例中選用的是“文鼎粗行楷”。字號大小選60(字號下拉菜單中沒有60,直接在字號方框中輸入就行瞭)。是不是似模似樣瞭?



  形狀工具還可以應用在文字處理上。讓我們選取形狀工具,點選文字對象。對象變化成如圖所示。我們註意到每個字的左下角都有一個小方框。點擊“我”字的小方框,方框變成黑色,代表已被選中。我們就可以對“我”字單獨進行處理。點擊字號下拉菜單,選72。效果不錯吧?



  現在用交互式陰影工具制造霓虹燈效果。


  選取交互式陰影工具。將鼠標移到文字對象上,按住左鍵往旁邊拖動。屬性欄上各選項被激活如圖所示。點選“陰影羽化方向”下拉菜單,選“向外”。點選“陰影顏色”下拉菜單,選取藍色。



  用挑選工具選中文字對象,將文字顏色改為白色;霓虹燈效果就做好瞭。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博覺數碼


  環境支持:Photoshop CS


  所需濾鏡:高斯模糊、極坐標、風


  大傢聽說過圖騰嗎?圖騰是原始社會的產物,不同的氏族部落有不同的圖騰,說簡單些圖騰就是原始人的崇拜對象,也是各部落的標志。下面我們將要使用Photoshop CS來制作“太陽族”的圖騰。


  1. 啟動Photoshop CS,新建一個正方形的黑底文檔,確認前景色為白色,在工具箱選擇“自定義形狀”工具,在屬性欄打開“自定形狀”拾色器,單擊其中的黑三角按鈕,然後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全部”命令將系統自帶的所有形狀載入到拾色器中。


  2. 接下來在“自定形狀”拾色器中選擇“太陽1”圖形,在圖像中拖動鼠標繪制一個太陽圖形,然後將該圖層與背景層連接在一起,確定背景層為激活狀態,選擇“移動”工具在屬性欄單擊“垂直中齊”和“水平中齊”按鈕使太陽居中,如圖1所示。


  3. 對太陽圖層進行復制並將副本隱藏,再雙擊背景層使其變成“圖層0”,然後激活太陽層,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命令對沙灘應用模糊濾鏡,在“高斯模糊”對話框中設置“半徑”為2.5。


  4. 將“太陽層”與“圖層0”合並為一個圖層,執行“濾鏡→扭曲→極坐標”命令對沙灘應用極坐標濾鏡,在“極坐標”對話框中選擇“極坐標到平面坐標”單選項,然後執行“編輯→變換→旋轉90度(順時針)”命令對“圖層0”進行旋轉。


  5. 執行“濾鏡→風格化→風”命令,在“風”對話框中設置“方法”為“風”,“方向”為“從右”,然後重復應用該濾鏡達到如圖2所示的效果。


  6. 執行“編輯→變換→旋轉90度(逆時針)”命令將“圖層0”倒轉90°。再執行“濾鏡→扭曲→極坐標”命令,在“極坐標”對話框中選擇“平面坐標到極坐標”單選項,此時太陽圖形已經有瞭光芒四射的效果,然後執行“圖像→色相/飽和度”命令調節出自己喜歡的光芒顏色,最後使“太陽 副本”層顯示,並填充為黑色,效果如圖3所示。(博覺數碼)



  圖1 繪制太陽



  圖2 應用“風”濾鏡



  圖3 最後效果”濾鏡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relDRAW,一個令人驚異的繪圖魔法。隻用她一點皮毛的功能就能做出各種美觀的文字特效,好,不要光說不練,現在就讓我們伸出爪子來試一試吧。

  打開CorelDRAW,新建一個文件,然後用文字工具輸入文字。字體方面大傢盡管自由發揮就好瞭,要註意一點,如果挑“宋體”、“Times new roman”等太瘦太細的字體的話,用細的字體做出來的虛化文字效果不明顯。過細的字體等到您想嘗試另外一種效果的時候再慢慢享用吧,本例中用粗一點的字體,比較便於理解。



  將文字拖拽成你習慣的大小。然後在工具欄中選擇“交互式陰影工具,點擊選中文字,再拖拽出陰影來。



  要註意的是,因拖拽方式不同,陰影分成整體陰影和邊緣陰影,這裡要做的是整體陰影。拖拽時的起始點如果是原圖形的邊緣的話,陰影會變成邊緣陰影,與原圖形的大小比例不一致,看上去象是光從側面打過來的樣子。中心陰影的拖拽起始點在圖形上遠離邊緣的部位或圖形正中的位置。



  點擊選中控制條上的陰影控制按紐,可以改變陰影的位置。由於手動拖拽有不確定性,你也可以在交互式陰影工具的屬性欄裡輸入X軸與Y軸的數值來精確控制陰影的位置。



  在交互式陰影工具屬性欄中,點擊“陰影顏色”並改變其顏色。本例的顏色是深藍。



  人們都說從顏色的選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各位請隨興就好。


  設置陰影不透明度為50,陰影羽化輸入“20”。陰影角度屬性現在無法調整,因為在邊緣陰影下可用,中心陰影下為不可用。



  設置陰影羽化方向為平均。



  這裡是為瞭顯示基本效果,其他方式有不同感覺的視覺效果,這個就請各位自己另外試瞭。


  保持陰影群組的選擇狀態,執行“排列→分離陰影群組在圖層1” ,將陰影與原圖形分離開來。



  分離後的陰影是一個獨立的對象,也就是我們要的虛化文字瞭,淡淡的模糊的感覺。



  基本的制作方法就是這樣瞭。各位在自己設置屬性時,如果覺得顏色太淡的話,可以通過其他方法改變。陰影不透明度數值不要太大,數值適中虛化的效果比較好。


  現在來一點狗尾續貂的操作。說明一點,因為分離後的陰影是位圖,所以一部分的矢量工具是無法應用在陰影上的,而此時位圖菜單下的濾鏡都可用。如果你覺得顏色太淡,選擇“位圖→變換→濕筆畫” ,數值保持默認的設置就可以瞭。點擊確定,看!效果就不一樣瞭吧 。



  還有另外一個方法。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不行加兩個,兩個不行加三個,可以一直加到各位滿意為止。各位隻要保持虛化文字的選擇狀態,選擇“編輯→復制”,再選擇“編輯→粘貼”,新增加的文字和原位置上的文字重疊起來瞭,同樣可以加深顏色。



  你可以不斷重復這一步驟,直至獲得你想要的效果。象這張就加瞭6次左右後的效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看一下效果:



    也許,這是一個夢幻的水晶效果,也許這隻是一個PS的簡單應用,但我感覺還不錯啦!!呵呵,是不是有點象古時候的那賣瓜的王婆啊!!!好瞭,賣瓜到此為止
    ……….
    ……翠花,上酸菜呢!!
    新建一個文件,設背景層為黑色




    新建一層,選取一個矩形,並填充顏色,我使用的是:#339900,並用漸變工具,設置漸變工具的混合模式為疊加,再使用描邊菜單做出如左圖效果



    設置上一步新建的圖層混合模式為屏幕,並復制此圖層,使用自由變換工具調開頭及位置,並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每一層的透明度。效果如左圖









    為瞭加強光反射效果,可新建一層,用畫筆在亮光部分,用白色隨意畫出亮光效果,並設置該層的混合模式為疊加。效果如圖 



    如果覺得效果不滿意,可適當的調節圖層混合參數,或添加裝飾圖層
    此效果僅供參考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