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hotoshop和ImageReady,你可以為你的網頁動畫添加多變的效果。在這篇教程中,你將學習如何使一個物體在屏幕上移動時改變顏色。先來看看效果。(圖main)


  1.建立調整圖層

  打開Photoshop,把你想使之運動的物體放置在透明背景的中心。(當使用文字時,在應用調整圖層之前需先將文字層柵格化 )

  在圖層菜單中,選擇新建一個調整層,其內容為色相/飽和度。

  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首先確定打開預覽;然後分別拖動色相、飽和度和明度滑塊來改變物體顏色,滿意後點擊確認。(圖step01)

  2.在Photoshop工具箱裡,點擊“跳轉到ImageReady”按鈕,用ImageReady打開文件

  存儲文檔,選擇文件名稱和存儲路徑。提示:雖然調整圖層隻能在Photoshop中使用,但當你用ImageReady打開圖像時,它仍然可以被保留。(圖step02)

  3.創建動畫的第一幀

  在ImageReady的圖層面板中,選擇圖層1(包含圖像的一層),選擇移動工具,在圖像窗口拖動這一層到動畫的起始位置。註意,動畫面板第一幀的圖像位置也跟著改變。(圖step03)

  4.創建動畫的最後一幀

  在動畫面板中,點擊新建幀按鈕,在動畫面板中選擇第二幀,而在圖層面板中選擇圖層1。


在圖像窗口,用移動工具把圖層1拖至動畫的終點位置。可以看到,動畫面板第二幀的圖像位置改變瞭。(圖step04)


  5.在動畫的最後一幀中改變物體顏色

  在第二幀被選擇的情況下,選擇色相/飽和度調整層,把圖層不透明度改為1%。

  現在,第一幀的層不透明度為100%,第二幀的不透明度為1%,兩幀之間不透明度的差異會造成物體顏色的改變。(圖step05)

  6.創建動畫的中間幀

  在動畫面板中,選擇“動畫幀過渡”,在參數欄中,確定位置、不透明度、效果均被選擇,然後在“添加幀”中輸入要增加的幀的數量。

  點擊動畫面板上的播放鍵,預覽動畫,在觀看之後,你可以添加,刪除或是修改幀,如果需要,可以設置重放選項。(圖step06)

  7.從動畫面板中選擇優化動畫

  點擊動畫面板最右端的黑色小三角,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優化動畫”,在優化動畫對話框中,選擇“定界框”和“刪除冗餘像素”,然後選擇自動重建選項,保留幀不透明度。

  在優化面板中,從“優化的文件格式”菜單中選擇GIF,然後選擇其它選項來優化圖像在Web上的顯示。

  選擇文件>將優化文件存儲為,存儲圖像。(圖step07)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D變換濾鏡是Photoshop最復雜的自帶濾鏡之一。它經常被選擇用於創建柱體,球面或是立方體。如果你不精通它的控制,那麼常常會在創作中被它折磨的垂頭喪氣。本篇將結合一個酒瓶商標的實例,向大傢展示這個濾鏡的用法。(圖JPG,3D商標)(本例源文件請點擊這裡下載)



(圖JPG)



(3D商標)

  3D變換濾鏡可作用於一個活動層或是一個選區內,在本例中,商標層是單獨置於一層的。

  第一步:準備素材

  這裡的素材,是指商標。如果這是客戶的委托,那麼一般來說會提供給你所需要的商品和商標,或者有一些現成的圖案。你也可以用下面的法子自己動手來制作一張商標。

  1.找到一張類似商品的圖片(當然也可以用別的,這裡是為瞭省事),最好是角度差不多的,用鋼筆工具勾出商標的路徑,轉化成選區後,復制到我們的目標圖片上。



(圖01


2.接下來是對這張商標進行加工。由於圖片不同,所以這裡也就沒必要詳述瞭,大致過程是:縮放到合適比例;用圖章工具配合橡皮,噴槍抹去多餘的部分,精心拼貼,註意要消除商標原有的弧度外觀,處理好邊角,有不對稱的地方用圖章工具修改,用減淡/加深工具抹除光影效果。然後用色相/飽和度命令調整商標的顏色,使之與目標圖片相配合;移動到適當位置根據酒瓶的外觀線條刪除多餘部分。這一切說來簡單,但要做到天衣無縫,就需要耐心瞭,根據你所找到的商標圖和目標圖的契合程度,可以減少你的工作量。



(圖02)

  第二步:3D變換

  這是本文的重點,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一部分。

  在開始操作之前,我們先要知道,應用3D變換主要有以下4步:

  設置3D形狀:Photoshop給我們提供瞭三種立體模式可供選擇,分別為立方體工具,球面工具和圓柱工具,別看不多,配合錨點工具和選擇工具,已能應付絕大多數基本的立體形狀,圓柱形更包括瞭從簡單到罐頭盒到復雜花瓶的任何形狀;

  編輯3D形狀:在三種基本立體造型的基礎上加以變化,以符合設計需要;

  巧妙的操縱選區:利用全景相機工具和軌跡球工具,將映射圖像進行三維旋轉;

  調節相機視角,進一步確定大小。

  現在來看我們的例子。  

  1.從濾鏡>渲染菜單中找到3D變換,對話框中將出現選區的小預覽圖,從三種基本形狀中選擇一種合適的來勾勒你將要貼圖的3D形狀的表面,用鼠標拖拽,大小合適時松開鼠標,窗口出現金屬線框。



(圖03)


選擇工具(黑色箭頭)可用來拖移形狀,而直接選擇工具(白色箭頭)用來改變線框的基本形狀。下面有一些特別的點,我們稱之為關鍵點,用它們可以改變3D物體的外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點都是空心的方形。如果你創建的物體在三維空間中不可能存在,那麼金屬線就會顯示紅色,濾鏡將不可用。

  2.現在我們來編輯金屬線的形狀。用添加錨點和刪除錨點,在金屬線框上添加合適的控點,修整形狀。註意,刪除錨點工具不能對關鍵點起作用。對話框中還包含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工具,那就是錨點轉換工具,它可以使錨點在平滑錨點和角錨點之間切換,。如果你對路徑工具很熟悉,那麼這一部分就很好掌握瞭。抓手工具和放大鏡工具可以使你更好的觀察選區。

  我們的目標是使圖片看起來像是貼在3D物體之上,像是本來就在那裡一樣,在這個例子中,商標圖片要符合酒瓶的造型,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瓶體,其寬度參考商標圖片,因為它是筆直的,沒有扭曲,所以我們要創建的瓶體也應該是直的,我們隻需要創建出選區物體的部分大小和形狀,用表現酒瓶主體部分的金屬線框來工作。



(圖04)

  3.現在,我們要把它變成真正的3D效果!選擇軌跡球工具,它可以在三維的環境裡操作物體和選區,全景相機則可以在窗口內移動物體。在這個例子中,我們要把商標貼在瓶體的底部,所以要朝下旋轉。



(圖05)

  在旋轉的過程中,你可以用背景襯托,觀察情況,也可以在選項中將背景關掉。如果在旋轉的過程中出現灰色色塊,這就表明在圖像中將會出現灰色的物體。(如果不想要,可以選擇刪除它)

  4.當物體的位置外觀確定之後,我們可以用對話框右邊的相機來調節大小和視角。它的原理就像照相機一樣,都是近大遠小,數值越大,看到的物體就越小。相機工具可以在保持物體立體感不變的情況下,進一步調節大小。如果你對剛才創建的物體很滿意,那麼這一步可省略。



(圖06)



(圖07)


5.現在,點擊“選項”,在渲染中設置分辨率和消除鋸齒均為“高”(可根據你的圖片需要選擇,但越精細渲染所要花費的時間就越長),將“顯示背景”前的對號去掉,點擊確定。可以看到,我們的商標圖片已經具有立體感瞭,但邊緣會有一些灰白雜色。用橡皮工具細心的抹去。



(圖08)

  這樣,我們就完成瞭圖片的3D變換過程。
  
  編外篇:3D變換濾鏡的的預覽圖隻限於當前的活動層,有時候,你需要將圖片和下面的層對齊,或是以下面的圖為參考,這時,你可以將參考層復制,將復制層放在要做變換的圖層下,拼合圖層,對拼合層做3D變換,在變換的過程中,打開背景選項,在最後輸出時,關掉背景。這樣,你就不必憑著感覺畫瞭,但這樣做會有一個小小的麻煩,那就是你不得小心翼翼的擦除多餘部分,比起前一種方法的大筆一揮而言,是要繁瑣一些瞭。



(圖09)
  
  第三步:最後的加工

  1.仔細觀察圖片,你會發現在邊緣處有一些小小的變形,當然,如果最終要求的圖片精度不高,你可以不去理會它,但這些變形在放大後會出現明顯的鋸齒,所以我們用變形>扭曲命令來消除它。



(圖10


 2.現在我們的商標看起來高度太低瞭,和這個高高細細的瓶子不相稱,選擇自由變形工具,將高度擴大到120%,由於白色的商標完全遮蓋瞭瓶身下部,看起來瓶子好像被截成瞭兩段,所以我們將它的寬度縮小到97%,,露出一點側邊緣,這樣看起來商標和瓶身就成為一體瞭。



(圖11)

  3.為瞭使商標看起來更加真實,我們為它增加一些和酒瓶相同的明暗。新建一層,載入商標層的選區,選擇漸變工具,編輯漸變類型,設置漸變中心的不透明度為100%,漸變兩端的顏色可以用吸管吸取瓶身兩側較深的顏色,將兩端的不透明中性點都靠近端點,按住Shift,在選區內上漸變色。最後將圖層不透明度降為54%就可以瞭。



(圖12)

  我個人感覺,Photoshop的3D濾鏡還存在一些缺陷,如控點比較難以控制,最要命的是金屬線的顏色,有時在做精細調整時看到眼發暈!但瑕不掩瑜,不該因為這些就放棄這款功能強大的濾鏡。建議你在做一些簡單的3D效果時不妨試用一下這款濾鏡,這樣就不必動用到龐大繁雜的3D軟件瞭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層混合的魅力想必大傢早已見過,但Photoshop功能強大的高級混合卻不為人們所熟悉,如果漏過這個功能,那麼混合的功效你隻懂得一半,本文譯自Adobe.com,看看Photoshop的老傢能教給你什麼。

  註:你可能發現Adobe的這篇教程很簡略,隻給出瞭大概的主要步驟,細節沒有提起,好在不太復雜,對照圖應該能看懂的。

  如果你已經對應用圖層混合模式和改變圖層不透明度很熟悉,那麼你是否知道Photoshop提供給你一組額外的混合選項?高級混合選項能使你精確的控制圖層混合,你可以創建新的,有趣的圖層效果。在這個教程中,你會學到如何使用多種混合選項來合成一幅多層的圖像。



(圖Main)

  1.選擇你的源圖像

  建立一個包含你想要加工的圖片的Photoshop文件,把每張圖片放在一個單獨的層中,在本例中,我們要利用兩張掃描圖片,再結合其它原理,來合成一張工業主題的圖像。



(圖step01)
2.熟悉層樣式對話框中的混合選項部分

  在Photoshop的層樣式對話框中,混合選項是統一的,這使你查詢和應用混合效果更加方便。從樣式面板菜單中選擇混合選項,出現對話框。默認混合選項出現在樣式列表的最上端,你可以在這裡更改選項。




(圖step02)

  3.創造挖空的文字效果

  用文字工具建立一個新的文字層,用Heavy,sans serif字體,這樣顯示的圖像更多一些。雙擊圖層,打開樣式對話框,在混合選項的高級混合中,在“挖空”下拉菜單中選擇“淺”,然後將填充不透明度減低到40%。你也可以運用陰影和描邊的效果。

  挖空選項是用當前活動層的像素來顯示其它層的像素,淺挖空僅穿透下面的一層,深挖空一直穿到背景層。(如果沒有背景層,那麼深挖空會造成透明),隨著填充不透明度的降低,你能看到下面的圖像也就越多。



(圖step03)
4.改變一層或多層的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可以讓你指定Photoshop以何種方式將一層的像素顏色和它下面一層的像素顏色相混合。為瞭展示混合模式的效果,我們在圖像中添加瞭一些帶羽化的黃色條紋,然後將條紋的混合模式改為顏色減淡,將填充不透明度改為75%。




(圖step04)

  5.用混合顏色帶來減小顏色范圍

通過高級混合對話框中的混合顏色帶選項,你可以控制當前活動圖層中的像素以及下面可見圖層中的哪些像素出現在最終的圖像中。你可以設定單色通道,也可以選定灰色通道作用於所有通道。

  我們選擇建築物層,設定它的混合顏色帶。首先,在層面板中選擇這一層;然後,在圖層樣式對話框中設的填充不透明度為50%;最後,從混合顏色帶的混合范圍菜單中選擇紅色通道,我們想把那些暗紅色的像素從圖像中排除,所以向右邊拖動黑色的三角形,想讓過渡柔和些,可以按住Alt,再拖動三角形。



(圖step05)
6.使用挖空效果來顯示底層的部分

  在我們合成這張圖的過程中,在底圖中有一個較為顯眼的元素(機器上的紅色標簽)被隱沒瞭。我們使用深挖空使它在合成圖中再次顯現。首先,我們在圖層面板頂端創建一個新圖層;然後在底層中我們想要顯露的地方設定選區,填充任何顏色都可以,在頂層為活動層的情況下,在層樣式對話框中將填充不透明度設為0%,在高級混合中選擇深挖空,這時,紅色的標簽就會顯露出來瞭。




(圖step06)



(圖step07)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打開一幅人物圖像。
  2)在paths調色板上,用第一隻鋼筆對人物的輪廓進行選擇。如果選錯,可用工具進行修改。

  3)選擇完畢,在paths調色板上選Make Selection,把feather的值定為4或更高。

  4)再選擇 Turn Off Path.
  5)利用Edit-Copy(Ctrl+c),拷貝此選擇。
  6)建立一新文件,以黑色作背景。用Paste(Ctrl+V)調入圖像即可。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過Windows XP的朋友都為它漂亮的界面所動心,現在我們用Fireworks MX隻需幾步即可制作一個賞心悅目的Windows XP風格的按鈕。

  第一步:外形/漸變填充
利用矩形工具在畫佈中央拉出一個圓角矩形;打開填充面板(快捷鍵“Shift+F7”)從下拉菜單中選擇“線性”;然後使用選擇工具來調整按鈕的漸變屬性。

  第二步:內側陰影
選中矩形圖形,打開效果面板並從下拉菜單中選擇“陰影與發光→內側陰影”;選擇陰影參數(如圖1),最後按回車鍵。


圖1


  第三步:陰影


仍然選擇矩形圖形,再次使用效果面板並從下拉菜單中選擇“陰影與發光→陰影”;選擇陰影參數(如圖2),最後按回車鍵。



圖2


  第四步:使其更加醒目


拖出一個新的圓角矩形,尺寸為先前那個矩形寬度的80%、長度的50%,並將新建矩形移動到先前矩形的上部3/4處;打開填充面板並從下拉菜單中選擇線性填充;改變黑白線性漸變填充的方向;使用選擇工具進行調整,使圖形達到一個你滿意的樣子。


  接下來打開圖層面板將上層矩形的混合模式由“正常”改為“屏幕”,(如圖3)請參照圖層面板截圖中的參數進行選擇。


圖3

  最後,加上文字,你就得到一個漂亮的“蘋果”按鈕。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OBE公司1年前推出的PHOTOSHOP6.0還剛剛被廣大用戶所熟悉,可轉眼ADOBE公司隨即在今年3月推出瞭PHOTOSHOP7.0,這不僅說明瞭ADOBE公司強勁的技術實力,更預示瞭ADOB公司蓄意已久的經濟策略。

  筆者經過一翻辛勤尋找後,終於拿到瞭PHOTOSHOP7.0的BATE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ADOBE公司這次賦予PHOTOSHOP7.0怎麼樣的生命力。

  安裝完成PHOTOSHOP7.0之後,在桌面上顯示的圖標不再是PHOTOSHOP標志性的眼睛圖標,而改換瞭一個全新的圖標。

  接著我們看看PHOTOSHOP7.0的啟動畫面。


  PHOTOSHOP的啟動畫面還是延續瞭一貫的風格;上半部是一張圖片,在這張圖片中能看出使用PHOTOSHOP7.0後的一些新功能效果;下半部是所有版本都統一的,開發人員名單及商標註冊權及版本權。

  我們再來看一下PHOTOSHOP7.0的工具箱。







  初看PHOTOSHOP7.0的工具箱的外表好向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仔細看一下還是與PHOTOSHOP6.0的工具箱有著很大的區別。

  首先整個工具箱內的框線全部去除瞭,取而代之的是幾跟橫線把工具箱的分類表示的清清楚楚。各個工具的圖標顯的更立體化,色彩更艷麗。

  最上方的Go to Adobe Online(聯機方式)的圖片換成瞭新的,是一個眼睛外帶一片海灘的背景,PHOTOSHOP7.0圖標就是取自於這張圖片的眼睛部分。

  工具箱內的工具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原來第七個噴搶工具沒有瞭,變成瞭Healing Brush Tool(修復筆刷工具)及Patch Tool(修補工具) 。Healing Brush Tool(修復筆刷工具)可以對同一個地方進行不同地方的復制。Patch Tool(修補工具)可以讓你畫一個選區,並拖動對這個選區到你需要的圖像上進行修補,或者移動選區內的圖像修補你想修補的其他地區。

  原來在PHOTOSHOP6.0中文字工具屬性裡一些排列又被拖回到瞭PHOTOSHOP5.0的狀態瞭。


  我們接著來看PHOTOSHOP7.0的面板。

  PHOTOSHOP7.0的面板比以前的版本多瞭一個新的Tool Presets(工具調整)面板,另外還對其中的Brushes(筆刷)面板與Character(文本設置)面板進行瞭修改


Tool Presets(工具調整)面板。裡面集合瞭工具箱中的所有工具,在面板中可以事先對各個工具進行設置,雙擊工具還可以對工具的名稱進行更改,改上你自己喜歡的或者容易記憶的名字。


  Brushes(筆刷)面板。ADOBE公司這次對PHOTOSHOP裡的筆刷進行瞭全新的打照,使其筆刷的種類比以前更多,更完整,同時還可以對這些筆刷進行調整,讓用戶能更方便更快捷的使用。

  Character(文本設置)面板比以前更完善瞭,裡面添加瞭文字排版工具中的一些功能,如:字體加粗、傾斜、上標、下標、下劃線,中劃線等。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PHOTOSHOP7.0的菜單。

  打開FILE(文件)菜單,我們會驚奇的發現當中多瞭一個Browser(瀏覽)功能,點擊後會跳出一個瀏覽窗口(咿,怎麼和ACDSEE的界面如此相近)。左面上半部是文件夾目錄,中部是圖片預覽區,下部顯示圖片的詳細信息。右面上邊是圖片所在的目錄,中間是圖片區,下面是對圖片的一些顯示方式的調整按鈕。

  EDIT菜單中多瞭Step Backward(向後一步)功能,體現瞭ADOBE體貼用戶的考慮。IMAGE菜單下的Extract、Liquify、Patten Maker的功能被轉移到瞭FILTER菜單下瞭,這樣的安排使PHOTOSHOP的濾鏡功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

  雖然ADOBE公司對PHOTOSHOP7.0的更改並不是很大,但是我們還是從中能看出ADOBE公司強勁的技術實力和想霸占圖像市場的野心。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要感謝ADOBE的軟件設計師們,他們不斷瞭為瞭完善PHOTOSHOP而努力工作者,更為他們設計的那些體貼用戶的功能而感到欣慰,畢竟軟件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大傢能使用方便而非商業目的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目前的圖象制作軟件中,Photoshop可以說占據著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它憑借其強大的編輯功能而深受網頁設計者以及廣告編輯者們的喜愛和青睞。從實現的功能來看,Photoshop可以分為圖象合成、圖象編輯、特效制作以及校色調色等。而特效制作是網頁設計者以及廣告編輯者最常使用的功能,在進行特效制作時,Photoshop為大傢提供瞭許多特殊的濾鏡效果,充分使用這些濾鏡就能制作出各色各樣的圖象特效出來。為瞭更好地使用Photoshop進行特效制作,筆者現以制作木樁效果為例來詳細介紹特效制作的過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1、運行Photoshop程序,打開Photoshop7.0的主操作界面,在該界面的菜單欄中單擊File菜單項,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New命令,就能打開如圖1所示的新建對話框瞭;在該對話框的Name文本框處,大傢可以輸入“木樁效果”這個圖象名字,同時在Width、Height設置欄處輸入新建圖象的寬度為500像素、高度為500像素,將圖象的Resolution(分辨率)設置為72pixels/inch;在顏色摸色(Mode)設置欄處,將圖象的顯示模式設置為RGB color,並在Content設置欄下,將圖象的背景顏色選擇為“White”,設置好這些參數後,單擊該對話框中的“Ok”按鈕,返回到主編輯界面;



圖1

  2、將鼠標移動到主界面左邊的工具條的“set foreground color”按鈕上,並用鼠標左鍵雙擊之,這樣Photoshop7.0程序就會打開一個如圖2所示的顏色參數設置框,在該對話框中將圖象的前景色設置為圖2中指定的RGB顏色,單擊顏色設置框中的“OK”按鈕後,當前編輯界面的顏色就變成瞭我們所設置的顏色,然後使用鍵盤組合鍵Alt+Delete將前景色填充到新建圖象的界面中;



圖2


3、接著將鼠標移動到主界面菜單欄中的“filter”菜單項中,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Noise”濾鏡,並用鼠標單擊該濾鏡下面的“Add Noise”選項,這樣我們將看到一個如圖3所示的對話框,在這個對話框中,大傢可以為當前的圖象添加雜色。在具體添加時,大傢可以在Amount設置欄處輸入20,將雜色的分佈方式(Distribution)選擇為平均分佈(Uniform),同時將Monochromatic(單色)這個選項選中,設置好這些參數後,單擊“Ok”按鈕返回到主編輯界面;



圖3

  4、用鼠標依次單擊主界面菜單欄中的“Window”/“Channels”命令,將通道面板打開,在該面板中單擊面板下方的“Create new channel”命令,來新建一個名叫Alpha 1的通道;然後再依次單擊主界面菜單欄中的“filter”/“Noise”/“Add Noise”選項,在隨後打開的添加雜色對話框中,大傢將Amount設置值的大小設置為65,將雜色的分佈方式選擇為平均分佈,並將Monochromatic(單色)這個選項一起選中,最後單擊“Ok”按鈕返回到主編輯界面;

  5、將鼠標移動到主菜單Filter中的Blur子菜單項上,同時用鼠標單擊Motion Blur命令,在隨後彈出的參數設置框中來設置運動模糊效果;在設置時,可以將運動模糊的角度(Angle)設置為90度,將運動模糊的距離參數設置為30,設置好以後單擊Ok按鈕返回到主編輯區中;

  6、再用鼠標單擊主界面菜單欄中的Filter菜單項,從隨後打開的下拉菜單中選擇other子菜單項,並用鼠標單擊該菜單項下面的Offset命令,在隨後打開的參數設置界面中,大傢可以為圖象設置偏移效果;在偏移對話框中(如圖4所示),大傢可以將水平偏移數值(Horizontal)設置為200,將豎直方向上偏移數值(Vertical)設置為6,同時將圖象設置為Wrap around(折回)方式;設置好這些參數,單擊ok按鈕返回後,再重新將第六步驟執行一次,不過這一次需要將水平偏移數值(Horizontal)設置為90,其他參數值不變;



圖4
7、回到主編輯區中後,用鼠標依次單擊主菜單中的Image/adjust菜單項,然後執行該菜單項下面的Brightness/Contrast命令,在隨後打開的“亮度/對比度”參數設置對話框中,將亮度Brightness參數設置為0,將對比度Contrast參數設置為87;

  8、用鼠標單擊通道面板窗口,來返回到通道面板界面上,並用鼠標選中Alpha 1通道;同時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並用鼠標單擊之;接著用鼠標依次執行主菜單中的“Window”/“layers”命令,將圖層面板打開;在這個面板中,單擊該面板下方的“Create a new layer”命令,來新建一個名叫layer 1的圖層,同時使用鍵盤上的復合鍵Ctrl+Delete來將該圖層的背景顏色設置為黑色;

  9、將鼠標移動到主界面菜單欄中的Image菜單項中,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Adust子菜單項,然後再從這個子菜單項中執行Hue/Saturation這個命令,這樣大傢就能看到一個如圖5所示的參數設置框瞭,在這個設置框中,大傢可以Hue(色調)參數設置為0,將Saturation(飽和度)參數設置為100,將亮度Lightness參數設置為15;



圖5

  10、單擊確認按鈕返回到主操作界面後,繼續執行主菜單中的“image”/“adjust”/“levels”命令,在打開的如圖6所示的參數界面中,大傢可以在Output Levels設置欄處輸入12和255,同時單擊確認按鈕返回;



圖6

  11、重新返回到圖層窗口中,用鼠標選擇好Layer 1圖層,同時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並用鼠標左鍵單擊之;接下來依次執行主菜單中的Filter/Distort/Spherize命令,在打開的球面化參數設置對話框中,將Amount參數值設置為100,將模式(Mode)設置為Honizontal only;

  12、接著按照第11步的操作,再重新執行一次球面化濾鏡效果,或者直接使用鍵盤復合鍵Ctrl+F來重復執行濾鏡效果,然後將鼠標移動到主菜單中的“Layer”菜單項上,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Merge Down命令,來將當前編輯區中的所有圖層合並;

  13、繼續執行主菜單欄中的Filter/Artistic/Film grain命令,隨後程序將打開一個膠片顆類效果設置框,如圖7所示;在該設置對話框中,必須將顆類(Grain)參數設置為10,將高光區域(Highlight Area)設置為9,將強度(intensity)參數設置為7;



圖7
14、用鼠標單擊主菜單欄中的edit菜單項,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Free Transform命令,來調整圖象;

  15、用鼠標選擇圖層面板,來返回到圖層窗口,在該窗口中用鼠標選擇好Layer 1圖層,同時用矩形選擇工具來選擇木樁兩邊,然後使用快捷鍵Alt+Ctrl+D來羽化5像素;接著將當前編輯區中的前景色RGB設置為229,193,113,並使用快捷鍵Alt+Delete來填充;下面,再在主界面左邊的工具條中選擇橢圓工具來選木樁中部,然後執行主菜單中的“select”/“transform selection”命令,對橢圓進行合適的修改和調整,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16、繼續使用鍵盤復合鍵Ctrl+J,來自動在圖層面板窗口中新建一個名叫Layer 2的圖層,然後使用鼠標選擇工具條中的箭頭工具,並按住鼠標左鍵來移動圖象,下面再將鼠標移動到主菜單Filter中的Blur子菜單項上,同時用鼠標單擊Motion Blur命令,在隨後彈出的參數設置框中來設置運動模糊效果;在設置時,可以將運動模糊的角度(Angle)設置為0度,將運動模糊的距離參數設置為20,設置好以後單擊Ok按鈕返回到主編輯區中;

  17、下面用鼠標依次訪問主菜單欄中的Filter/Distort/Twirl命令,程序將彈出一個如圖8所示的旋轉扭曲效果框,在該對話框中,大傢可以將旋轉扭曲的角度設置為50左右;然後在工具條中選擇加深工具,在這個工具選項欄上將Brush設置為40,Rangle設置為Shadows,將exposure設置為50%,接下來按住鼠標左鍵不方,來回拖動;



圖8

  18、接下來返回到圖層面板窗口中選擇Layer 0圖層,同時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並用套索工具在上面任意畫一些選擇區域,然後執行菜單中的Filter/Texture/Mosaic Tiles命令,以便在圖象中添加馬賽克拼貼效果,這樣重復執行這一步驟多次,並在每一次執行過程中,修改不同的參數。

  19、完成上面的工作後,使用Ctrl+E復合鍵來合並圖層,同時選擇save命令來將勞動成果保存起來;當然在上面的制作過程中,大傢肯定會遇到一些與這裡講述有出入的地方,這主要是由於個人對色彩和圖象的感覺不同造成的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下圖所示就是我們所要創建的霓虹燈效果。首先要保證你的Photoshop最低版本為6.0以上,否則你是調不出這種霓虹燈效果的,本例中我們主要使用瞭Layer Style(圖層樣式),主要包括:一個Inner Glow,用於模仿內部的發光,一個Outer Glow用於模仿外部發光,一個Drop Shadow用來增加外部發光的亮度,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制作步驟。(本例的源文件請點擊這裡下載)




  1、創建圖形或文字。啟動Photoshop(6.0以上的版本),單擊File/New鈕,在彈出的窗口中設置文檔的尺寸,設置Width:15cm Height:10cm,按下OK鈕,如圖1-1所示。

1-1

  2、在Photoshop的工具欄上單擊文字工具,然後在空白圖像文檔上單擊,然後輸入文字Photoshop7.0,在圖像文檔上方的工具欄中設置字體類型為Arial Black,設置文字的尺寸大小為16mm,然後在工具欄上單擊Warp Text鈕,如圖1-2所示。

1-2

  3、此時將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如圖1-3所示,設置Style的類型為Arc Upper,按下OK鈕。

1-3


4、這時文字的形狀如圖1-4所示。


1-4

  5、單擊Layers調板底部的標有“f”字樣的圖標,將會彈出一個命令菜單,在命令菜單上選擇最上方的Blending Options(混合)選擇項。如圖1-5所示。

1-5

  6、此時將會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在Advanced BlendingG(高級混合)選項區中將Fill Opacity的參數設置為0,如圖1-6所示,此時圖像中的文字會暫時消失,但是它的輪廓線依然存在,現在我們還看不出來,我們需要再為文字加入一個Stroke效果。

1-6

  7、在Layer Style對話框中,在左邊的列表中勾選Stroke項,設置Size的值為3,設置Position的類型為Center方式,Fill的類型設置為Gradient方式,設置Gradient的顏色為如圖1-7所示,設置Style類型為Shape Burst方式,按下OK鈕,如圖1-7所示。

1-7

  8、下面我們來為背景層設置一種顏色,因為在純白色的背景下不便於調整,在右下角的Leyers調板中,單擊激活Background背景層選項,如圖1-8所示。

1-8


9、在左側的工具欄中調整Foreground的顏色為淡藍色,同時按下Paint Bucket Tool工具,如圖1-9所示,在圖像文檔上單擊,這時背景層就變成瞭淡藍色。


1-9

  10、為背景層加入噪聲濾鏡,單擊菜單欄上的Filter/Noise/Add Noise項,設置其參數為如圖1-10所示。

1-10

  11、下面我們來繼續調整文字的霓虹燈效果,在Layers調板中單擊選擇文字圖層,然後展開其右側的小三角鈕,雙擊其下的Stroke項,如圖1-11所示,此時將會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

1-11

  12、在Layer Style對話框左側的窗口中勾選Inner Glow項,設置Blend Mode類型為Normal,設置Opactity的值為100,Noise的值為5,設置顏色為如圖所示,設置Elements項下的Technique項的類型為Softer,Source類型為Center方式,設置其Size的值為3,如圖1-12所示。

1-12


13、在Layer Style對話框左側的窗口中勾選Outer Glow項,設置Blend Mode類型為Screen,設置Opactity的值為70,Noise的值為5,設置顏色為紅色,設置Elements項下的Technique項的類型為Softer,Spread的值為60,設置其Size的值為10,Range的值為60,如圖1-13所示。


1-13

  14、在Layer Style對話框左側的窗口中勾選Drop Shadow項,設置Blend Mode類型為Color Dodge,設置Opactity的值為53,設置顏色為黃色,設置Distance的值為8,設置Spread的值為21,設置Size的值為115,如圖1-14所示。

1-14

  15、這樣我們就調整出瞭霓虹燈的效果,最後效果如圖1-15所示。

1-15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SHOP是大傢都熟悉並且經常使用的圖像處理軟件,它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確實是其它的圖像處理軟件所不能匹敵的,最新的PHOTOSHOP 6更將傳統的圖形設計與網頁圖像制作緊密地結合起來。

  無比強大的PHOTOSHOP6將使圖形設計師們再一次體會到圖形設計的樂趣,並且更容易地將創意展現於屏幕上。當然,要學好PHTOSHOP 6,除瞭熟悉軟件的基本功能外,在實際使用中的技巧絕對是你需要掌握的,它能夠讓你在圖像處理過程中更加地得心應手,花最少的時間做到最好。更多地掌握這些技巧,將是你邁向PHOTOSHOP高級應用的必經之路,OK,無論新手還是老鳥,讓我們來掌握這些實際應用中必不可少的技巧,為我們的創作鋪平道路吧。


  第一章 色彩調整技巧


  首先要說明的是,在PHOTOSHOP中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色彩調整技巧,這也是PHOTOSHOP雄據其它圖形處理軟件之上的一項看傢本領,要想做出精美的圖像,色彩模式的應用和色彩的調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們就對色彩調整中的技巧做一個介紹,再重申,我們不會介紹色彩的基本知識,我們隻談技巧。


  首先,在空白區雙擊鼠標左鍵打開一個文件(這就是一個小技巧,可能很多朋友都還在用快捷鍵或菜單命令吧?),然後就要對這副圖像做一個色彩認識,以便我們以後的創作。那麼,一副圖像大小,像素的多少怎樣來計算呢?下而列出瞭幾條重要的信息計算公式。


像素總量:


像素總量=寬度X高度(以像數點計算)


文件大小:


文件大小=像素總量X單位像素大小(byte)


單位像素大小是怎樣計算的呢?最常用的RGB模式中1個像素點等於3個byte,CMYK模式1個像素等於4個byte,而灰階模式和點陣模式一個像素點是1個byte。


打印尺寸:


打印尺寸=像素總量/設定分辯率(bpi)


  總得知道圖像打印出來有多大吧?那麼新建文件時就得記住自己設置的分變率。相對網頁圖像來說,72bpi足夠瞭,而相對印刷出版來說,分辯率就顯得比較重要瞭,一般為打印網線數(lpi)的兩倍。有瞭這個公式,大傢在新建文件之前定義分辯率就方便瞭。另外,分辯率由低變高時,因為像素總量並未改變,所以會出現圖像質量變差的情況,所以建議大傢在初期定義文件屬性時就將分辯率定高些,改變圖像大小時由高至低,這樣才不會造成圖像質量變差的問題。


  瞭解瞭文件的基本信息之後,我們就來對色彩做一些調整,一般我們采用RGB模式來做圖,因為它同我們平時觀看色彩的方式最相似,做起圖來更加直觀。然而在打印圖像時我們又不得不采用CMYK模式來打印,所以RGB模式轉換為CMYK模式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雖然是這樣,我們還是應該在RGB模式下做圖,處理完畢後再轉換為CMYK模式來打印,因為在CMYK下作圖無法使用很PHOTOSHOP的很多功能,這對處理圖像造成瞭很大的局限性,另外CMYK模式的圖像也要比RGB大上三分之一。OK,轉為RGB模式,開始我們的創作吧


  當我們通過掃描儀輸入一副圖像時,總是對它造成的顏色失真感到很頭疼,但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色彩調整技巧來彌補。首先調整圖像的色階。打開Adjust-levels色階調整對話框。仔細觀看圖像的象素分佈圖。直方圖代表瞭整個圖像或是選定區域內的色階分佈,而水平軸表示色階值,由0到255的變化。垂直軸表示擁有的其色階的像素個數。看上去像一座座山吧?山高的地方,表示此色階處的像素較多,相反的,就表示像素較少瞭。(圖一)



(圖一)


山分佈在右邊,說明圖像明亮部較多。


山分佈在左邊,說明圖像的暗部較多。


山分佈在中間,說明圖像的中色調較多,缺少色彩對比。


山像梳子狀,說明圖像色階有跳階的現象,某些色階像素缺乏,無法表達漸變、平滑等效果。


  當你覺得圖像太亮,太刺眼時,可以將INPUT LEVES中的亮部色階數值改小一些,或者把亮部色階滑塊往左邊拉一點,這樣圖像就會將亮部色階調暗一些瞭。放心大膽地進行修改吧,因為如果不合意,按住ALT鍵,CANCEL(取消)按鈕就會變成RESET(重設)按鈕,按一下,圖像就變回初始狀態瞭。


  使用吸管工具,可以直觀地對圖像進行色階調整。三個吸管工具分別代表暗部、中間色和亮部,單擊其中一個,在圖像上拾取顏色,就能改變INPUT中的相應滑塊位置。三個工具對應三個點,暗部吸管對應黑點,中間色吸管對應中性點,亮部吸管對應白點。設置黑、白和中性點,就可以定義圖像的暗部、亮部和中性色,然後通過調整色階滑塊,我們就可以擴大色階范圍。當我們通過掃描儀得到的圖像色階被壓縮瞭時,就可以通過設置黑點、白點再擴大的方式來加大圖像的暗區和亮區,使圖像色階更豐富,同時也加大瞭圖像的明暗反差。(註意,在LAB模式下吸管工具無效)


  很多人都喜歡把圖像轉為灰階模式來制造黑白圖像的效果,但這樣做瞭以後,有許多在RGB模式下才能使用的命令的都無法使用瞭,其實在制作黑白圖像有一個更好的方法:通過IMAGE(圖像)-Adjust(調整)-Desaturate(去飽和度)這樣的方式來把圖像調整為灰階模式,這樣的話圖像同樣會呈現出黑白色彩,但實際上圖像還是維持在RGB模式下。(圖二)



(圖二)


  想給照片上的人換件其它顏色的衣服?唉呀,這可不好辦,不可能叫我一點一點地去弄個選擇框,再上色吧?呵呵,當然不用,隻要使用色彩調整中的替換顏色命令就可以瞭。打開Adjust-Replace Colro(替換顏色)指令,出現如下的對話框。(圖三)



(圖三)


  註意三個吸管,從左住右依次是探色棒、加選探色棒、減選探色棒。首先用探色棒在圖像上點選要替換的顏色,然後在Fuzziness(容許)范圍內調整容許數值,數值越大,表示選取的色彩范圍越大,反之則越小。要加選或減選顏色范圍的話,就使用相應的加選棒和減選棒,最後在Transform(轉換)欄內,設定Hue(色相)、Saturation(彩度)和Lightness(明亮度),既可將所選范圍內的顏色進行替換。


  如果需要對圖片進行對比度調整,可以使用Auto contrast(自動對比度)功能,這時PHOTOSHOP會自動將圖像最深色的地方加深黑色,最亮的地方加深白色,這樣可以方便地增強圖像的對比度。


  圖像出現色彩混亂,可以通過色彩平衡指令(Color Balance)來進行調整。通過滑桿地拖動可以把圖像轉為相應的色彩。其中的調整功能不做過多介紹瞭,記住,勾選Preserve Luminosity(保留明亮度)可以保持圖像的中間色調。


  漸變對映(Gradient Map)是PHOTOSHOP 6.0的一個新的色彩調整指令,如果要制作漸變色彩特效圖,那就找它吧,絕對沒錯。在對話框中Dither(顫色)可以制作出平滑的漸變,面Reverse(反轉)功能可以將漸變色倒轉過來。


  其它的幾種色彩調整指令大同小異,也實在沒有什麼技巧可言,大傢用得熟瞭自然就明白瞭。所以不做介紹瞭。要想詳細學習的話請參見其它方面的文章。但我並不推薦大傢使用色彩調整指令,為什麼呢?因為它已經漸漸地被功能更為強大的調整圖層所替代瞭。我們將在圖層技巧一章中,介紹調整圖層的功能。色彩這一章就到這裡吧。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的數碼照片都需要進行一些後期處理,如果你想玩一玩移花接木或是變換背景的魔術,那就一定離不開摳圖。許多初學Photoshop的朋友都在為摳圖頭痛,記得筆者第一次摳圖時隻會用魔棒和橡皮工具,結果一張圖摳下來總是頭暈眼花。使用Photoshop摳圖有兩種常用的方法,一種方法是使用通道,另一種方法就是使用濾鏡。使用通道進行摳圖有很多的局限性,並且還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進行修飾,而使用濾鏡摳圖即簡單快速,摳圖的效果又好。Photoshop 7.0自帶的抽出濾鏡(快捷鍵Alt+Ctrl+X)就是專門為摳圖準備的,如果要摳取毛發或背景復雜的圖片使用這個濾鏡最合適不過瞭。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學習使用抽出濾鏡摳圖的方法,在開始之前要提醒大傢一句,使用抽出濾鏡後會直接刪除圖片上被摳取部分以外的像素,為瞭穩妥起見,最好在使用抽出濾鏡前復制圖層。運行Photoshop後打開一張圖片,選擇濾鏡菜單中的抽出命令,打開抽出濾鏡控制窗口,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這張圖片背景復雜,人物和背景同為紅色調,還有一條麻煩的羽毛圍巾。




  我們再來看看抽出濾鏡的控制窗口,左側是工具欄,右側是控制欄。在抽出濾鏡窗口中激活邊緣高光器,並勾選智能高光顯示復選框。按照(圖2)所示勾選出人物的部分輪廓。智能高光顯示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功能,可以非常精確的選取人物與背景色對比較強烈的部分。接下來取消智能高光顯示復選框的勾選,選擇合適的畫筆尺寸,勾選頭發與圍巾部分。要註意畫筆尺寸不能太大否則一些我們需要保留的部分也會被去掉,並且高光部分要同時包括人物輪廓的內部和外部。如果高光部分過大可以使用橡皮工具擦除一部分高光,總之要確保人物輪廓選取的精確。最後使用填充工具對要摳取的部分進行填充,如(圖3)所示。按下OK按鈕,就是這麼簡單人物部分被完美的摳取出來。對背景層進行填充可以更好的觀察摳圖的效果,如(圖4)所示。




  如果在前面的操作中選取的高光部分過多,就會造成人物上想保留的一些部分也被刪除。即使前面沒有復制圖像也有辦法進行補救,激活橡皮工具後按下Alt鍵,使用歷史記錄橡皮就可以對人物或背景的一部分進行恢復。




  除瞭前面介紹的抽出濾鏡,Photoshop還有一些專門用於摳圖的外部濾鏡,如knockout和MaskPro等。同抽出濾鏡相比,它們的功能更加強大,摳圖的效果也更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但是大傢不要因為有瞭摳圖濾鏡就不去學習手工摳圖的方法,有些時候基本功更加重要。


轉自:動態網制作指南 www.knowsky.com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