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例中,我們將制作一個與背景色脫離的彩色字體,所運用到的主要命令有:Gaussian Blur;Emboss;Levels;Apply Image;Feather;Brightness/Contrast命令.
1 執行File>Open命令,打開一個背景文件.
2 用鼠標單擊Channels控制面板上右上角的三角形,在彈出的下拉式菜單中,選擇New Channels命令,準備創建新的Alpha1通道.然後再用鼠標單擊工具箱中的橫行文本工具,在新文件中輸入文字.
3 復制Alpha1通道成為Alpha2通道,使Alpha2通道成為當前通道,然後,取消選取范圍.
4 執行Filter>Blur>Gaussian Blur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模糊效果.
5 Gaussian Blur對話框中,設定Radius:8.0 pixels,確認後按OK鈕.
6

執行Filter>Stylize>Emboss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浮雕效果.


7 Emboss對話框中,設定Angle:-45;Height:9pixels;Amlunt:110%,確認後按OK鈕.
8 執行Select>Load Selection命令,載入Alpha1通道的選取范圍.
9 Load Selection對話框中,設定Channel:Alpha1,並將Invert項選取,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
10

用鼠標單擊工具箱中的吸管工具,按住Alt鍵用吸管工具在畫面的灰色圖像上單擊,將吸取的灰色成為背景色,再按Delete鍵,將選取范圍內的圖像填充為灰色.


11 執行Image>Adjust>Levels命令,系統將調整文字色調的明暗度.
12 Levels對話框中,設定Input Levels:51,1.00,213;Output Levels:0,255,其餘的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
13 返回RGB混合彩色狀態.
14 執行Image>Apply Image命令,準備對文字創建新的效果.
15 Apply Image對話框中,設定Channel:Alpha2;Blending:Hard  Light,其餘的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
16 執行Select>Load Selection命令,載入Alpha1通道的選取范圍.
17

Load Selection對話框中,設定Channel:Alpha1,其餘的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


18 載入Alpha1通道後,再執行Edit>Copy命令,將選取范圍進行拷貝.
19 返回到Layers控制面板,在層的下拉式菜單中選擇New Layer命令,準備創建一個新層Layer1層.
20 Layer1層建好後,執行Edit>Paste命令,將拷貝在粘貼板上的字體粘貼到Layer1層中.
21 上一步驟執行後,你會看到在Layer1層上出現瞭拷貝的字體,Ctrl+U打開色調調整,選中color,調為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後,用鼠標單擊Background層,使其成為當前層.
22 將背景色設定為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後進行填充.
23 執行Select>Load Selection命令,載入Alpha1通道的選取范圍.
24 執行Select>Feather命令,準備對文字的邊緣進行羽化處理.
25 Feather Selection對話框中,設定Feather Radius:5 pixels,確認後按OK鈕.
26 上一步驟執行後,再按住鍵盤上的Ctrl+Alt鍵不放,並利用移動工具,將選取范圍往右下方拖動.
27 執行Image>Adjust>Brightness/Contrast命令,準備調整文字的色調飽和度及亮度值.
28 Brightness/Contrast對話框中,設定Brightness:-35;Contrast:-20,確認後按OK鈕.
29 大功告成.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傢知道Photoshop是許多設計者處理圖象時的首選軟件之一,該軟件由於功能繁多,所以操作時需要用到的命令也是很多的。有時為瞭完成一個復雜操作,需要用到若幹個命令,隻有熟練地使用這些命令。大傢才能快速有效地制作出各種特效出來。為瞭能幫助大傢熟練使用Photoshop中的各種命令,筆者這次用Photoshop制作一個仿真的草席。該效果的制作步驟一點也不復雜,大傢隻需仔細一些就行瞭,該過程主要應用瞭雜點濾鏡、運動模糊濾鏡以及光照效果調節等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實現該效果的具體操作步驟:

  1、在Photoshop的主操作界面中,用鼠標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菜單項,從其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新建”命令,程序將打開一個標題為“新建”的設置對話框,我們設置圖象的尺寸為10x10像素;在“模式”設置欄中選擇RGB Color,文檔背景為透明來建立一個RGB新文件,如圖1所示是放大五倍後的效果;



圖1
  2、隨後在主操作界面左邊的工具箱中,用鼠標單擊畫筆工具按鈕,再用鼠標單擊前景色盤,使圖象的前景色設置為黑色;然後在圖1所示的界面中畫上黑白相間的線條,如圖2所示是放大十五倍的效果;



圖2
  3、用鼠標單擊菜單欄中的“圖象”菜單項,並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圖象大小”命令,這樣Photoshop程序將自動打開“圖象尺寸”對話設置框,在這個設置框中,將原來的10x10像素放大到160x160像素,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利用放大後的圖象做模擬席面輕柔凹凸的明暗效果瞭;

  4、將圖象放大完畢後,我們再用鼠標在菜單欄中依次單擊“圖層”/“新建”/“圖層”命令,來在當前編輯區中重新新建一個圖層,並給圖層命令為“效果”;



圖3
  5、接著再用鼠標單擊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工具,此時鼠標形狀變成瞭油漆桶狀,再把這油漆桶狀的光標移動到圖象編輯區中單擊一下,使新建的圖層編輯區填充為黑色;

  6、然後將鼠標移動到菜單欄上,分別將單擊“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命令,隨後Photoshop程序將自動打開如圖3所示的參數設置界面,在該界面中,請將雜色數量設置為400,將雜色分佈方式設置為“平均分佈”,同時將該界面下方的“單色”選項選中。當用鼠標單擊該界面中的“確定”按鈕時,我們將看到一幅如圖4所示的效果圖;



圖4
7、下面再用鼠標單擊主操作界面中的“濾鏡”菜單項,從彈出的命令中選擇“模糊”選項,接著再在其下級菜單中選擇“運動模糊”命令,程序將彈出一個如圖5所示的設置框,該設置框是用來對圖層作運動模糊效果處理的,一般設定參數“距離”值為22pixels左右;




圖5
  8、將鼠標移動到圖層屬性窗口中,在該窗口中對圖層使用差值模式來顯示,如圖6所示,使用該模式顯示後,我們將看到如圖7所示的效果畫面瞭;



圖6



圖7
  9、再將鼠標移動到主程序的菜單欄中,分別單擊菜單欄中的“濾鏡”/“渲染”/“光照效果”命令,在隨後打開的光照效果參數設置界面中,請將光源的位置設置為“2 0'clock spotlight”,光照強度設置為“36”,如圖8所示;



圖8
  10、完成上面的修飾以後,一幅簡單的草席效果就出現在我們設計者的眼前瞭,如圖9所示。



圖9
  11、接著再調用“選擇”菜單下的“取消選擇”命令來取消文字選定,然後單擊圖層面板右上三角形選合並圖層命令,來合並所有圖層;

  12、最後單擊工具欄上的“保存”按鈕,把自己的勞動成果保存起來,從而結束圖象的編輯工作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頻名稱:千挑百選——Photoshop中的選擇技巧(下)

  視頻片長:02分31秒,01分26秒,04分31秒,01分11秒

  視頻尺寸:800×568(象素)

  視頻大小:11.2MB

  視頻作者:祁連山

  內容提要:千挑百選——Photoshop中的選擇技巧(下)

  特別提示:

  1、觀看本教程的視頻文件,您的系統需要安裝TSCC插件。[點擊下載TSCC插件和播放器]
  2、視頻文件較大,請耐心等候下載完成。下載完後,您可以直接點擊播放鍵在線觀看。



 [下載教程](右擊,然後選擇“目標另外為…”,或者直接將該鏈接拖到flashget,netants等下載工具中)







[下載教程](右擊,然後選擇“目標另外為…”,或者直接將該鏈接拖到flashget,netants等下載工具中)








 [下載教程](右擊,然後選擇“目標另外為…”,或者直接將該鏈接拖到flashget,netants等下載工具中)







 [下載教程](右擊,然後選擇“目標另外為…”,或者直接將該鏈接拖到flashget,netants等下載工具中)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具面板技巧

1. 快速打開文件
雙擊Photoshop的背景空白處(默認為灰色顯示區域)即可打開選擇文件的瀏覽窗口。

2. 隨意更換畫佈顏色
選擇油漆桶工具並按住Shift點擊畫佈邊緣,即可設置畫佈底色為當前選擇的前景色。如果要還原到默認的顏色,設置前景色為25%灰度(R192,G192,B192)再次按住Shift點擊畫佈邊緣。

3. 選擇工具的快捷鍵
可以通過按快捷鍵來快速選擇工具箱中的某一工具,各個工具的字母快捷鍵如下:
選框-M 移動-V 套索-L 魔棒-W
噴槍-J 畫筆-B 鉛筆-N 橡皮圖章-S
歷史記錄畫筆-Y 橡皮擦-E 模糊-R 減淡-O
鋼筆-P 文字-T 度量-U 漸變-G
油漆桶-K 吸管-I 抓手-H 縮放-Z
默認前景和背景色-D 切換前景和背景色-X
編輯模式切換-Q 顯示模式切換-F
另外,如果我們按住Alt鍵後再單擊顯示的工具圖標,或者按住Shift鍵並重復按字母快捷鍵則可以循環選擇隱藏的工具。

4. 獲得精確光標
  按Caps Lock鍵可以使畫筆和磁性工具的光標顯示為精確十字線,再按一次可恢復原狀。

5. 顯示/隱藏控制板
  按Tab鍵可切換顯示或隱藏所有的控制板(包括工具箱),如果按Shift+Tab則工具箱不受影響,隻顯示或隱藏其他的控制板。

6. 快速恢復默認值
有些不擅長Photoshop的朋友為瞭調整出滿意的效果真是幾經周折,結果發現還是原來的默認效果最好,這下傻瞭眼,後悔不該當初呀!怎麼恢復到默認值呀?試著輕輕點按選項欄上的工具圖標,然後從上下文菜單中選取“復位工具”或者“復位所有工具”。

7. 自由控制大小
  縮放工具的快捷鍵為“Z”,此外“Ctrl+空格鍵”為放大工具,“Alt+空格鍵”為縮小工具,但是要配合鼠標點擊才可以縮放;相同按Ctrl+“+”鍵以及“-”鍵分別也可為放大和縮小圖像;Ctrl+Alt+“+”和Ctrl+Alt+“-” 可以自動調整窗口以滿屏縮放顯示,使用此工具你就可以無論圖片以多少百份比來顯示的情況下都能全屏瀏覽!如果想要在使用縮放工具時按圖片的大小自動調整窗口,可以在縮放工具的屬性條中點擊“滿畫佈顯示”選項。

8. 使用非Hand Tool(手形工具)時,按住空格鍵後可轉換成手形工具,即可移動視窗內圖像的可見范圍。在手形工具上雙擊鼠標可以使圖像以最適合的窗口大小顯示,在縮放工具上雙擊鼠標可使圖像以1:1的比例顯示。

9. 在使用Erase Tool(橡皮擦工具)時,按住Alt 鍵即可將橡皮擦功能切換成恢復到指定的步驟記錄狀態。

10. 使用Smudge Tool(指尖工具)時,按住Alt鍵可由純粹塗抹變成用前景色塗抹。

11. 要移動使用Type Mask Tool(文字蒙版工具)打出的字形選取范圍時,可先切換成快速蒙版模式(用快捷鍵Q切換),然後再進行移動,完成後隻要再切換回標準模式即可。

12. 按住Alt鍵後,使用Rubber Stamp Tool(橡皮圖章工具)在任意打開的圖像視窗內單擊鼠標,即可在該視窗內設定取樣位置,但不會改變作用視窗。

13. 在使用Move Tool(移動工具)時,可按鍵盤上的方向鍵直接以1 pixel的距離移動圖層上的圖像,如果先按住Shift鍵後再按方向鍵則以每次10 pixel的距離移動圖像。 而按Alt鍵拖動選區將會移動選區的拷貝。

14.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或磁性鋼筆工具時,按“[”或“]”鍵可以實時增加或減少采樣寬度(選項調板中)。

15. 度量工具在測量距離上十分便利(特別是在斜線上),你同樣可以用它來量角度(就像一隻量角器)。在信息面板可視的前提下,選擇度量工具點擊並拖出一條直線,按住Alt鍵從第一條線的節點上再拖出第二條直線,這樣兩條線間的夾角和線的長度都顯示在信息面板上。用測量工具拖動可以移動測量線(也可以隻單獨移動測量線的一個節點),把測量線拖到畫佈以外就可以把它刪除。

16. 使用繪畫工具如(如畫筆,向筆等),按住Shift鍵單擊鼠標,可將兩次單擊點以直線連接。

17. 按住Alt鍵用吸管工具選取顏色即可定義當前背景色。通過結合顏色取樣器工具(Shift+I)和信息面板監視當前圖片的顏色變化。變化前後的顏色值顯示在信息面板上其取樣點編號的旁邊。通過信息面板上的彈出菜單可以定義取樣點的色彩模式。要增加新取樣點隻需在畫佈上用顏色取樣器工具隨便什麼地方再點一下,按住Alt鍵點擊可以除去取樣點。但一張圖上最多隻能放置四個顏色取樣點。當Photoshop中有對話框(例如:色階命令、曲線命令等等)彈出時,要增加新的取樣點必須按住Shift鍵再點擊,按住Alt+Shift點擊可以減去一個取樣點。

18. 裁切工具大傢都一定用過,這種情況你也一定遇到過;在你調整裁切握、而裁切框又比較接近圖像邊界的時候,裁減框會自動地貼到圖像的邊上,令你無法精確的裁切圖像。不過隻要在調整裁切邊框的時候接下“Ctrl”鍵,那麼裁切框就會服服帖帖,讓你精確裁切。

復制技巧

19. 按住Ctrl+Alt鍵拖動鼠標可以復制當前層或選區內容。

20. 如果你最近拷貝瞭一張圖片存在剪貼板裡,Photoshop在新建文件(Ctrl+N)的時候會以剪貼板中圖片的尺寸作為新建圖的默認大小。要略過這個特性而使用上一次的設置,在打開的時候按住Alt鍵(Ctrl+Alt+N)。

21. 如果創作一幅新作品,需要與一幅已打開的圖片有一樣的尺寸、解析度、格式的文件。選取“文件”→“New”,點Photoshop菜單欄的Windows選項,在彈出菜單的最下面一欄點擊已開啟的圖片名稱,是的,就是這麼簡單!

22. 在使用自由變換工具(Ctrl+T)時按住Alt鍵(Ctrl+Alt+T)即可先復制原圖層(在當前的選區)後在復制層上進行變換;Ctrl+Shift+T為再次執行上次的變換,Ctrl+Alt+Shift+T為復制原圖後再執行變換。

23. 使用“通過復制新建層(Ctrl+J)”或“通過剪切新建層(Ctrl+J)”命令可以在一步之間完成拷貝到粘貼和剪切到粘貼的工作;通過復制(剪切)新建層命令粘貼時仍會放在它們原來的地方,然而通過拷貝(剪切)再粘貼,就會貼到圖片(或選區)的中心。

24. 若要直接復制圖像而不希望出現命名對話框,可先按住Alt鍵,再執行“圖像”→“副本”命令。

25. Photoshop的剪貼板很好用,但你更希望直接使用Windows系統剪貼板,直接處理從屏幕上截取的圖像。好的,按下Ctrl+K,在彈出的面板上將“輸出到剪貼板”點中吧!

26. 在Photoshop內實現有規律復制
在做版面設計的時候我們會經常把某些元素有規律地擺放以尋求一種形式的美感,在Photoshop內通過四個快捷鍵的組合就可以輕易得出。
(1)圈選出你要復制的物體;
(2)按Ctrl+J產生一個浮動 Layer;
(3)按旋轉並移動到適當位置後確認;
(4)現在可以按住Ctrl+Alt+Shift 後連續按“T”就可以有規律地復制出連續的物體。(隻按住Ctrl+Shift則隻是有規律移動)

27. 當我們要復制文件中的選擇對象時,要使用編輯菜單中的復制命令。復制一次你也許覺不出麻煩,但要多次復制,一次一次的點擊就相當不便瞭。這時你可以先用選擇工具選定對象,而後點擊移動工具,再按住“Alt”鍵不放。當光標變成一黑一白重疊在一起的兩個箭頭時,拖動鼠標到所需位置即可。若要多次復制,隻要重復的放松鼠標就行瞭。

28. 可以用選框工具或套索工具,把選區從一個文檔拖到另一個上。

29. 要為當前歷史狀態或快照建立一個復制文檔可以:
(1)點擊“從當前狀態創建新文檔”按鈕;
(2)從歷史面板菜單中選擇新文檔;
(3)拖動當前狀態(或快照)到“從當前狀態創建新文檔”按鈕上;
(4)右鍵點擊所要的狀態(或快照)從彈出菜單中選擇新文檔把歷史狀態中當前圖片的某一歷史狀態拖到另一個圖片的窗口可改變目的圖片的內容。按住Alt鍵點擊任一歷史狀態(除瞭當前的、最近的狀態)可以復制它。而後被復制的狀態就變為當前(最近的)狀態。按住Alt拖動動作中的步驟可以把它復制到另一個動作中。
 

選擇技巧

30. 把選擇區域或層從一個文檔拖向另一個時,按住Shift鍵可以使其在目的文檔上居中。如果源文檔和目的文檔的大小(尺寸)相同,被拖動的元素會被放置在與源文檔位置相同的地方(而不是放在畫佈的中心)。如果目的文檔包含選區,所拖動的元素會被放置在選區的中心。

31. 在動作調板中單擊右上角的三角形按鈕,從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載入動作,進入PhotoshopGoodiesActions目錄下,其下有按鈕、規格、命令、圖像效果,文字效果、紋理、幀六個動作集,包含瞭很多實用的東西喲!另外,在該目錄下還有一個ACTIONS.PDF文件,可用Adobe Acrobat軟件打開,裡面詳細介紹瞭這些動作的使用方法和產生的效果。

32. 單擊工具條中的畫筆類工具,在隨後顯示的屬性條中單擊畫筆標簽右邊的小三角,在彈出的菜單中再點擊小箭頭選擇“載入畫筆…”。到Photoshop目錄的Brushes文件夾中選擇*.abr。原來這裡還有這麼多可愛的東西。

33. 畫出一個漂亮的標記,想在作品中重復使用?好辦,用套索工具選好它,在Brushes的彈出菜單中選“儲存畫筆…”,然後用畫筆工具選中這個新筆頭……朋友,想做居室噴塗嗎?

34. 如果想選擇兩個選擇區域之間的部分,在已有的任意一個選擇區域的旁邊同時按住Shift和Alt鍵進行拖動,畫第二個選擇區域(鼠標十字形旁出現一個乘號,表示重合的該區域將被保留)。

35. 在選擇區域中刪除正方形或圓形,首先增加任意一個選擇區域,然後在該選擇區域內,按Alt鍵拖動矩形或橢圓的面罩工具。然後松開Alt鍵,按住Shift鍵,拖動到你滿意為止。然後先松開鼠標按鈕再松開Shift鍵。

36. 從中心向外刪除一個選擇區域,在任意一個選擇區域內,先按Alt鍵拖動矩形或橢圓的面罩工具,然後松開Alt鍵後再一次按住Alt鍵,最後松開鼠標按鈕再松開Alt鍵。

37. 在快速蒙版模式下要迅速切換蒙版區域或選取區域選項時,先按住Alt鍵後將光標移到快速遮色片模式圖標上單擊鼠標就可以瞭。

38. 使用選框工具的時候,按住Shift鍵可以劃出正方形和正圓的選區;按住Alt鍵將從起始點為中心勾劃選區。

39. 使用“重新選擇”命令(Ctrl+Shift+D)來載入/恢復之前的選區。

40. 在使用套索工具勾畫選區的時候按Alt鍵可以在套索工具和多邊形套索工具間切換。勾畫選區的時候按住空格鍵可以移動正在勾畫的選區。

41. 按住Ctrl鍵點擊層的圖標(在層面板上)可載入它的透明通道,再按住Ctrl+Alt+Shift鍵點擊另一層為選取兩個層的透明通道相交的區域。

42. 在縮放或復制圖片之間先切換到快速蒙板模式[Q]可保留原來的選區。

43. “選擇框”工具中Shift和Alt鍵的使用方法:
當用“選擇框”選取圖片時,想擴大選擇區,這時按住Shift鍵,光標“+”會變成“十+”,拖動光標,這樣就可以再原來選取的基礎上擴大你所需的選擇區域。或是在同一副圖片中同時選取兩個或兩個 以上的選取框。
當用“選擇框”選取圖片時,想在“選擇框”中減去多餘的圖片,這時按住“Alt”鍵,光標“+”會變成“十-”,拖動光標,這樣就可以留下你所需要的圖片。
當用“選擇框”選取圖片時,想得到兩個選取框疊加的部分,這時按住“Shift+Alt”鍵,光標“+”會變成“十í”,拖動光標,這樣就你想要的部分。
想得到“選取框”中的正圓或正方形時,按住“Shift”鍵,就可以。

44. “套索”工具中Shift和Alt鍵的使用方法:
增加選取范圍按“Shift”鍵。(方法和“選擇框”中的1相同)
減少選取范圍按“Alt”鍵。(方法和“選擇框”中的2相同)
兩個選取框疊加的區域按“Shift+Alt”鍵。(方法和“選擇框”中的3相同)

45. “魔杖”工具中Shift和Alt鍵的使用方法:
增加選取范圍按“Shift”鍵。(方法和“選擇框”中的1相同)
減少選取范圍按“Alt”鍵。(方法和“選擇框”中的2相同)
兩個選取框疊加的區域按“Shift+Alt”鍵。(方法和“選擇框”中的3相同)

快捷鍵技巧

46. 你可以用以下的快捷鍵來快速瀏覽你的圖像:
Home卷動至圖像的左上角;End卷動至圖像的右下角;Page UP卷動至圖像的上方;Page Down卷動至圖像的下方;Ctrl+Page Up卷動至圖像的左方;Ctrl+Page Down卷動至圖像的右方。

47. 按Ctrl鍵+Alt鍵+0鍵即可使圖像按1:1比例顯示。

48. 當你想“緊排”(調整個別字母之間的空位),首先在兩個字母之間單擊,然後按下Alt鍵後用左右方向鍵調整。

50. 要快速改變在對話框中顯示的數值,首先用鼠標點擊那個數字,讓光標處在對話框中,然後就可以用上下方向鍵來改變該數植瞭。如果在用方向鍵改變數值前先按下Shift鍵,那麼數值的改變速度會加快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年初,在整理自己的網頁記錄時偶然通過3道鏈接來到瞭一個很有意思的網站,名稱就很有趣,叫 “指指堂”,進入一看,發現站點中有一組圖片引起我強烈的註意。

down下來研究瞭一下,發現瞭PS一些經典的用法產生瞭一種非常有趣的效果,這裡供給web開發人員共享一下。

click for full size

聰明點的看官可能知道,這個不過就是圖案填充罷瞭,沒錯,但是你如果你切換道英文狀態下,按鍵盤上的ctrl+a看看,怎麼樣?

做法很簡單,新建一個2X2 PX(象素)的文件,白色背景,z(放大鏡)放大到1600%,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填充黑色,其它默認白色,ctrl+a(全選),選擇 菜單欄-編輯-圖案-定義名字conner01。然後同樣的步驟,隻是將黑色填充在右上角和左下角,定義圖案名稱為conner02。

click for full size

新建一個大小適合的畫佈,拉動背景層到“新建圖層”按鈕上(作用是復制圖層),點擊圖層面板上的“圖層樣式”按鈕-圖案疊加-選擇其中conner01填充畫佈(一般是倒數第二個)。

新建一個層-填充任何一種顏色,同樣使用圖案疊加,疊加另外一種漸變。然後刪除背景圖層。

點擊工具欄最下面那個按鈕,跳轉到ImageReady。

找到動畫面板-點擊小三角箭頭-從圖層建立幀。效果如下。

click for full size

點擊菜單欄-文件-將優化結果另存為-取個名字-Enter

打開你的瀏覽器,把gif拖動到其中,ctrl+a測試一下看看。

如果你是fireworks使用者,那麼你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另外一些更好的效果,點綴一下自己的網站,在這裡,我就不多說瞭,引出主題,自己發揮吧。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例中,我們將制作一個白色邊刺的字體效果,所運用到的主要命令有:Blur More;Ripple;Wind;Motion Blur命令.
1 執行File>New命令,準備創建新文件.
2 New對話框中,設定Width:12cm;Height:6cm;Resolution:300pixels/inch;Mode:RGB Color;ContentsBackground Color,確認後按OK.
3

將前景色設定為深藍色,背景色設定為白色.執行Filter>Render>Clouds命令,制作狀似雲霧的背景.


4 用鼠標單擊Channels控制面板上右上角的三角形,在彈出的下拉式菜單中,選擇New Channels命令,準備創建新的Alpha1通道.
5 New Channel對話框中,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
6 選擇工具箱中的橫行文本工具,在新建的通道上輸入字體,並拖到適當位置.然後,取消選取范圍.
7 執行Filter>Blur>Blur More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模糊效果.
8 執行Filter>Distort>Ripple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漣漪效果.
9 Ripple對話框中,設定Amount:300;Size:Medium,確認後按OK鈕.
10 執行Filter>Distort>Wind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風向效果.
11 Wind對話框中,設定Method:Wind;direction:From the right,確認後按Ok鈕.
12 執行Image>Rotate Canvas>90CW命令,將圖像作90度順時針旋轉.
13 執行Filter>Distort>Wind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風向效果.
14 Wind對話框中,設定Method:Wind;direction:From the right,確認後按Ok鈕.
15 執行Image>Rotate Canvas>90CCW命令,將圖像作90度逆時針旋轉.
16 執行Filter>Distort>Ripple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漣漪效果.
17 Ripple對話框中,設定Amount:200;Size;Medium,確認後按OK鈕.
18 執行Image>Adjust>Curves命令,準備調整文字色調.
19 Curves對話框中,調整色調曲線,確認後按OK鈕.
20 執行Filter>Blur>Motion Blur命令,準備對文字制作動態模糊效果.
21 Motion Blur對話框中,設定Angle:20度;Distance:24pixels,確認後按OK鈕.
22 返回RGB混合彩色狀態.
23 Layer控制面板調出,用鼠標單擊此面板下面的第二個"Create new Layer"圖標,創新建新的Layer1層.
24 執行Select>Load Selection命令,載入Alpha1通道的選取范圍.
25 Load Selection對話框中,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
26 將前景色設定為白色,按Alt+Delete鍵,將選取范圍塗上白色.取消選取范圍.
27 用鼠標雙擊Layer1層,彈出Layer Options對話框,設定Options:95%;Mode:Mormal,其餘依照缺省值,確認後按OK.鈕.註意,在調整This Layer和Underlying的參數時,需按住Alt鍵進行調整.
28

大功告成.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教程將要講述一個插頭的制造過程,沒有什麼高深的技巧,需要的隻是一點耐心。

  一、金屬部分

  1.新建一個700×300像素的文檔,新建一層(圖層1),用矩形工具做一個選區,選擇漸變工具,你可以下載我們提供的漸變樣式(copper-gold.grd),然後載入,從上到下做出漸變,這一部分作為插桿。(圖01)

  2.用矩形選擇工具選取插桿的一小部分,復制粘貼到新的一層(圖層2),在變化菜單中選擇透視,如圖02變形。

  3.復制圖層2,將副本水平翻轉,於圖層2對齊。(圖03)

  4.繼續變化圖層2副本,先水平縮放(圖04),再進行透視,將其變形為椎型(圖05),這樣就做好瞭插頭部分。



  5.現在回到圖層1,將插桿部分的高度稍微加大,你也可以在這裡調整它的長度,使它符合需要。(圖06)

  6.用矩形工具選擇一個很窄的選區,按住Shift+Ctrl+Alt,點擊圖層1,載入圖層1的選區,得到二者的相交區域,將選區復制到新的一層,即圖層3,執行“去色”命令,然後將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圖07)

  7.按照上一步的方法,再復制兩小條到新圖層(圖層4),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勾選著色,色相為122,飽和度為34,亮度為-52,將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圖08)這樣,金屬部分就完工瞭。

  二、絕緣體

  8.新建圖層5,用矩形工具選一個選框,選擇漸變工具,載入plastic-rubber.grd,從上到下漸變。(圖09)

  9.將圖層5和圖層1(即金屬桿部分)水平居中對齊,從圖層5上減切下一塊,貼到新層中去(圖層6),用和金屬色相同的漸變填充,自由變化,將其高度設為當前的90%,寬度為80%(視你所選取的選區大小而定),然後把它移到和金屬桿相接,圖層5也隨之移動。(圖10)


10.復制圖層5,將副本作透視變形,如圖11。

  11.再次復制圖層5,將副本2也作透視變形,如圖12。

  12.在圖層5的副本2中,用矩形工具選擇一個細長的選區,刪除;再進行兩次,結果如圖13所示。

  13.現在將副本1和圖層5相接,跟著調整圖層5副本2的位置,使它和副本1之間稍有一點距離,如圖14所示。

  14.新建圖層7,用矩形工具選擇一個矩形選框,用塑料漸變填充。把它和圖層5對齊。(圖15)

  15.選擇圖層5,用對象框相加的方法得到兩個單像素選框,用上面的方法得到和圖層5相交的區域,新建圖層8,在選區內填充黑色;復制圖層8,將填充色改為白色;稍微移動圖層8的副本,使它距黑色線條的左邊一點有距離,將圖層8副本的不透明度改為50%。(圖16)

  16.現在,我們對整個物體進行進一步加工,體現它的質感。選擇減淡工具,挑選直徑為20像素的柔化筆刷,范圍為中間調,曝光度為20%,分別在黑色塑料的高光部塗抹,加亮高光部分。註意銜接處要過渡自然,可以用不同大小的筆刷;繼續用20像素的筆刷,在圖層6的高光處塗抹,減小筆刷大小,塗抹金屬部分,使金屬感更為明顯。(圖17)

  17.接下來是電線部分。用鋼筆勾出電線的路徑,新建一個通道,在通道中顯示路徑,選擇噴筆,用19像素直徑的筆刷(要和圖層7的電線粗細相吻合),硬度為100,在路徑面板中選擇“描邊路徑”,得到電線的基本選區;載入通道1的選區,在編輯菜單中選擇修改>平滑,取樣半徑為10像素,可以看到選區變得光滑瞭,新建圖層9,用黑色填充選區。(圖18)


18.同樣,我們也要為電線加上高光部分。由於電線的受光情況不同,所以我們要變化路徑以符合需要。將路徑稍加變化,新建一層(圖層10),將噴筆的硬度設為0,壓力為25%,前景色為白色,再次描邊路徑;然後用高斯模糊濾鏡,半徑為2像素。(圖19)


  19.合並圖層9和10,作一次歷史快照;選擇減淡工具,將筆頭調至14像素,硬度為0,曝光度為30%,選擇描邊路徑,這樣就加重瞭反光效果。將歷史畫筆記錄的源設在剛作的快照上,用橡皮工具抹去多餘的高光;你也可以直接用減淡和加深工具來修改。結合圖層9,修改圖層7,包括大小,位置,色調,直至兩層基本相似,然後將圖層7和9合並,用塗抹和橡皮工具修飾,直至圖像完全融合。(圖20)

  20.最後,拼合除瞭背景層之外的所有圖層,打開圖層樣式,選擇陰影,將不透明度降低到50%,距離為0。再將背景層填充一種你喜歡的顏色就完成瞭。(圖plug)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頻名稱:實戰前沿:Photoshop制作機械蜘蛛(1)

  視頻片長:30分55秒

  視頻尺寸:800×576(象素)

  視頻大小:20.1MB

  視頻作者:祁連山

  內容提要:機械蜘蛛實例制作全過程,共56集。這是第一部分,20集。主要介紹機械蜘蛛腿部制作技巧。




最終效果預覽




第一部分:腿的制作

第01集:

  [全屏播放]

  [下載教程](右擊,然後選擇“目標另外為…”,或者直接將該鏈接拖到flashget,netants等下載工具中)








第02集:

  [全屏播放]

  [下載教程](右擊,然後選擇“目標另外為…”,或者直接將該鏈接拖到flashget,netants等下載工具中)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23集:Photoshop視頻實例教程系列-制作高爾夫球

  課程目標:制作高爾夫球


  課程要點:極亮度對比度、高斯模糊、光照效果、球面化、玻璃等


  點擊這裡全屏觀看


 




  下載視頻教程:右擊這裡,選擇“目標另存為…”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周知,Ghost可以快速地備份與恢復硬盤數據,如果硬盤上的操作系統癱瘓、數據丟失瞭,你可以用Ghost快速地恢復,免去瞭重新安裝系統和各種軟件的煩惱。其實除瞭備份與恢復數據之外,Ghost還有下面的另類用途。


一、用Ghost快速格式化大分區


如今硬盤的容量是越來越大,每次對大分區進行Format時,都要花費很多時間,其實Ghost可以對大分區進行快速格式化。


首先在硬盤上劃分一個很小的分區(例如40MB),然後用Format命令對這個分區格式化,註意以後不要在該分區上存放任何文件;接下來用DOS啟動盤重啟電腦,運行Ghost,選擇菜單“Local→Disk→To Image”,將這個分區制作成一個GHO映像文件,存放在其他分區中。


以後需要格式化某個大分區時,即可用DOS啟動盤重啟電腦,運行Ghost,選擇菜單“Local→Disk→From Image”,選中上述制好的GHO鏡像文件,選擇要格式化的大分區,按下OK鍵,最後再按YES鍵即可。


二、用Ghost整理磁盤碎片


用Ghost備份硬盤分區時,Ghost會自動跳過分區中的空白部分,隻把其中的數據寫到GHO映像文件中。恢復分區時,Ghost會把GHO文件中的內容連續地寫入分區中,這樣分區的頭部都寫滿瞭數據,不會夾帶空白,因此分區中原有的碎片文件也就自然消失瞭。


Ghost整理磁盤碎片的步驟是先用Scandisk掃描、修復要整理碎片的分區,然後使用DOS啟動盤重啟機器,進入DOS狀態,在純DOS模式下運行Ghost,選擇“Local→Disk→To Image”,把該分區制成一個GHO映像文件;再將GHO文件還原到原分區即可。


註意:在還原GHO映像文件時一定要選對分區,否則會覆蓋原來的分區,造成數據的丟失。


三、用Ghost同時給多臺PC克隆硬盤


Ghost8.0在原來一對一的克隆方式上,增加瞭一對多的恢復方式,能夠透過TCP/IP網絡,把一臺PC硬盤上的數據同時克隆到多臺PC的硬盤中,而且還可以選擇交互或批處理方式,這樣你就可以給多臺電腦同時安裝系統或者升級,節省瞭時間。不過,目前網上免費下載的都為試用版本(即單機版),不支持“LPT”和“NetBios”的網絡克隆功能,正式的Ghost網絡版才擁有該功能。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