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最終效果圖:



  OK,讓我們開始...



  1.

  做這個外殼界面時,我用瞭相當多的技巧,所以教程變的相當長, 希望你有耐心去完成它 :)

  開始新建一文件 - 600 x 500 pixels. 白色背景.

  新建一層 (起名叫 Interface body) 選擇圓形選取工具 畫出一圓形. 填充黑色. 依照圖一,在剛剛的黑圓中再畫一相似的小圓.按下Delete鍵.

  (在實例中我用瞭大圓 50% 大小的小圓形刪除...)

  duplicate(復制) Interface body 層,回到Interface body copy圖層,一會兒我們要用它. Interface body我們展時不用,可以先關閉它,防止幹擾我們的視線.



  2.

  用圓形選取工具畫出如圖二的橢圓選擇區域.

  從頂部開始,每隔40 pixels 按下鍵盤上的Delete 鍵一次 如圖二.

  取消選定.




  3.

  Ctrl+單擊選中Interface body copy 層.

  切換置Channels(面板)點擊保存選擇區域按鈕. 取消選定.



  執行Filter - Blur - Gaussian Blur(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 - 4 pixels.



  接著執行Image - Adjust – Levels(圖像 – 調整 – 色階) – 將左右兩個小箭頭向中心拖動,直到圖像的邊緣非常幹凈為止. 以下是我的具體設置.



  (通道可以起名為 Interface).





  4.

  回到層面板,新建一層叫 Interface.

  Select - Load Selection(選擇 – 讀取選擇區域) – 在對話框中選擇我們剛剛新建的 Interface body通道.



  在選擇區域中可以隨意填充顏色 – 我選擇灰色. 當我們添加特效時顏色就會改變瞭...




  5.

  好玩的開始瞭!



  現在是特效時間!

  實際是我們要用到的是Photoshop 6中的layer styles (層特效)功能.



  見下圖.



  另外我還加上瞭soft drop shadow (柔和的陰影特效)





  6.

  Ok –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初的Interface body 層.



  Ctrl + 單擊使該層浮動.



  執行Select - Modify – Contract(選擇 – 修改 – 收縮) - 5 pixels - OK.



  接著 Ctrl + Shift + I to 反轉選擇區域.

  按Delete刪除.




  7.

  再次使該層浮動 (Ctrl + 單擊);



  Select - Modify - Contract(選擇 – 修改 – 收縮) - 3 pixels - OK.



  按下Delete鍵將Interface body層的中心部分刪除.我也為這一層添加瞭drop shadow(陰影)特效.



如圖七.



  基本的界面我們已經做好瞭, 但是它看起來並不怎麼惹人喜愛.



  讓我們為它加入些細節吧!



  8.

  使Interface layer層浮動.



  執行Edit - Copy Merged(編輯 – 拷貝合並). 接著Edit – Paste(編輯 –粘貼).

將新層更名為Interface details.



  使Interface details層浮動,執行

  Select - Modify – Contract(選擇 – 修改 – 收縮) - 10 pixels - OK.

  反選選擇區域(Ctrl + Shift + I) 按Delete鍵刪除.



  取消選定.



  選擇矩形選擇工具畫出如圖八的矩形選擇區域來.



  在進行下一步之前,請按下圖添加圖層特效.













  9.

  接著如圖九,每移動矩形選擇區域12 pixels,按Delete刪除 一次.

效果如圖九.



  10.

  用圓形選擇工具畫出入圖十的圓形.



  按Delete鍵刪除所選區域.




  11.

  接著我將Interface details 層向左移動瞭一些 (方法是選擇移動工具並按下鍵盤上的方向鍵).



  12.

  現在是給我們的界面填加些Cool原料的時候瞭 :)



  在背景層上新建一層叫 Aqua Triangles.



  選擇圓形選取工具在界面內畫出一圓形. 填充灰色 -#595959.



  依照圖十二,再畫一相似的小圓.按下Delete鍵..



  13.

  依照圖十三,再畫一橢圓.按下Delete鍵.



  取消選定.




  14.

  應用第五步中我們所添加的layer style(圖層特效) (Interface 層).



  接著再添加 Drop Shadow(陰影)特效.

  設置 Opacity(不透明度): 97 %, Distance(距離): 3 pixels,其它都用默認的設置.



  15

  接著我在Aqua Triangles層上新建瞭一ayers Bolts層,並放置瞭一些球體如圖十五,詳細的制作方法請見我們前面的教程.



  我又為其添加瞭Bevel and Emboss(斜面和浮雕)效果,見下圖.






  16.

  回到背景層新建一新層Chrome Detail.



  選擇圓形選取工具 畫出一橢圓形,填充灰色.在橢圓的右邊畫一較小的圓形,按Delete 鍵刪除.



  接著如圖十六,再次畫出一橢圓選取區域,按Ctrl + Shift + I進行反選, 按Delete 鍵刪除.



  17.

  Duplicate(復制)此層,執行 Edit - Transform - Flip Horizontal(編輯 – 變形 – 水平翻轉).



  將Chrome Detail copy 層向右移動.



  接著添加一些Drop Shadow(陰影) (默認設置) 和 Gradient Overlay(漸變覆蓋)見下圖.






  18.

  回到背景層新建一新層 Ring 1.



  選擇圓形選取工具 畫出如圖十八的橢圓選取工具.

  確保你的前景色為深灰色(#212121) 執行

  Edit - Stroke – Center(編輯 – 描邊 – 中心) - 9 pixels - ok.



  保持選擇區域的浮動!



  新建一新層 Ring 2, 將前景色該邊為亮灰色 (#4B4B4B) 執行Edit - Stroke – Inside(編輯 – 描邊 – 內部) - 5 pixels - ok.



  取消選定.



  19.

  在 Ring 2 層上畫出一矩形選擇區域如圖十九,按Delete 刪除.



  移動選擇區域到圓環的底部,同樣按Delete 刪除.



  20.

  回到 Ring 1 layer.



  畫出一圓形選擇區域如圖二十,按Delete 刪除.



  現在是給Ring 1 層和 Ring 2 層添加特效的時候瞭.



  Ring 1層的設置見下圖.



  Ring 2層特效設置:

  用和Ring 1層同樣的Bevel and Emboss(斜面和浮雕)效果.



  接著增加Drop Shadow(陰影) 特效. Distance(距離): 2 pixels 和 Size(尺寸): 2 pixels.



  如果你願意 – 可以加入Stroke(描邊)特效: 1 pixel - Outside – 黑色.






  21.

  Ok – 該增加一些文字瞭...



  在所有層上新建一層並用Type Tool(文字工具) 敲入你想要的文字.



  執行Edit - Transform - Rotate 90° CCV(編輯 – 變形 – 左旋轉90度).



  選中text層並點擊 Create Warped Text(建立彎曲文字)按鈕.



  圖二十一是我的設置,但不同的文字具體設置可能有所不同,在這裡我隻是教你如何使用建立彎曲文字工具罷瞭....



  22.

  回到 Background 層新建一 Background Buttons.



  選擇Rounded Rectangle Tool(圓角矩形工具) 畫出如圖二十二的圓角矩形.



  確保 Create Filled Region(建立填充區域) 是選中的改變前景色為#737373.



  接著在 Background Buttons 層是建立一layer Button層.

  選擇 Rounded Rectangle Tool(圓角矩形工具) 改變前景色為黑色,建立一個如圖二十二的按鈕外形.






  23.

  同樣的,為這一層也加如第五步中Interface的層特效.



  加入Drop Shadow(陰影) – 默認設置 – 但Distance(距離): 2 pixels, Size(尺寸): 2 pixels.



  用拖拽置新建按鈕的方法復制該Button 層. 重復復制,直到你要的數量並把它們移動到合適的位置.



  連接所有我們剛剛復制的按鈕層. 按 Ctrl + E合並為一層. 重命名為Buttons.



  加入Drop Shadow(陰影) – 默認設置 – 但Distance(距離): 1 pixels, Size(尺寸): 1 pixels.



  24.

  在 Buttons 層之下新建一Inset Buttons層.

  Ctrl + 單擊左鍵Buttons 層,使按鈕浮動.

  取消較低按鈕的浮動線,隻保留頂部的按鈕被選中.



  方法是在屬性面板上選擇相減按鈕,勾選出要刪除的部分即可.

如圖二十三!

  執行Select - Modify - Expand(選擇 – 修改 – 擴展)- 2 pixels.

  按D鍵恢復默認顏色 (黑色前景,白色背景)

  選擇Gradient Tool(漸變工具)從上到下填充選擇區域.



  取消選定.



  復制這一層,將它移動到底部的按鈕上.



如圖二十四.


  連接這兩個Inset buttons 層進行合並.

  執行 Gaussian Blur (高斯模糊)- 4 pixels.



  25.

  現在是進一步修整的時間瞭.



  Ctrl + 單擊左鍵Chrome Detail 層,使Chrome Detail 浮動並且復制該層.

  制作一如圖二十五的選擇區域並進行反選 (Ctrl + Shift + I).

  按Delete刪除. 取消選定.



  接著關閉Drop Shadow(陰影)特效 !



  26.

  執行 Gaussian Blur (高斯模糊)- 5 pixels.



  停留在Chrome detail copy 層, Ctrl + 單擊左鍵Chrome Detail 層,使Chrome Detail 浮動.

  反選選擇區域 (Ctrl + Shift + I).

  按Delete刪除(確定你是在Chrome detail copy 層). 取消選定.



  復制 Chrome detail copy 層執行Edit - Transform - Flip horizontal (編輯 – 變形 – 水平翻轉) – 移動置右邊部分.




  27.

  使 Background Buttons 層浮動.

  新建一層叫 Highlights.



  用圓形選取工具畫出如圖二十七的圓形填充百色.



  用鍵盤移動選擇區域,使它和圖二十七類似.



  按下 Delete刪除所選區域.



  28.

  復制Highlights 層 3 次執行 Edit - transform - Flip Horizontal/Vertical(編輯 – 變形 – 水平垂直/翻轉)移動到不同的位置知道和圖二十八相同.



  連接這四個不同的highlights 層,進行合並 t (Ctrl + E).



  執行 Gaussian Blur (高斯模糊)- 3 pixels.



  29.

  新建一層叫Highlights 2.



  制作一個如圖二十九的選區,填充白色.



  取消選定



  Gaussian Blur (高斯模糊)- 2 pixel




  30.

  復制 Highlights 2 層將它移動置按鈕的下部



  接著用象皮擦工具在高光條中心部分進行擦除.如圖三十.



  象皮擦具體設置見下圖.



  新建一層叫 Black Shadow.

  制作一個和圖三十相似的選擇區域,填充黑色.

  高斯模糊4 pixels.

  復制此層並移動Black Shadow copy層到另一側.



  31.

  Ahhhh – 最後一步

  隻要加入文字在按鈕上,你就完成啦!



  這個教程還遠遠沒有結速,用你的想象,還能給這個界面添加更多更cool 的特效來:)



  好運!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手揉皺一張紙隻需幾秒鐘,那麼用Photoshop呢?

  在設計圖像時,有時會用到各種各樣不同尋常的奇特元素。在正常情況下它們可能毫不起眼,但稍加變化就會給圖像帶來新意。例如,今天我們要創作的褶皺效果,就是將一張紙揉的皺皺的再攤開來的樣子。想一想,你可能會有不少辦法來達到這樣的目的,但今天,我們隻需花三分鐘就能圓滿的完成任務,你相信嗎?如果你想到瞭Photoshop中的置換濾鏡,OK!那剩下的就隻是動手制作的過程瞭。

  現在,我把圖像制作的大致過程寫在這裡,你可以驗證一下和你的思路是否一致:第一步,制作置換圖;第二步,用置換紋理圖置換我們的圖像;最後,進行後期的清理和修飾工作。如果和你的思路一樣,那麼你就可以離開這裡瞭,有什麼疑問的話,就請繼續往下看。

  1.首先,在Photoshop中打開要加工的圖像,另存為Rumpled.psd。在這裡,我選擇瞭一張紙鈔的圖像(這張鈔票是蒙古發行的,從這張鈔票上就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對後世的影響瞭)。(圖01a)


圖01a

  註:如果你是在多層的圖像中處理,那麼要確保處理的對象處於單獨的一層中。

  揉皺的紙張不再有規則的邊緣,考慮到這一點,我們要為邊緣的變形留出一些空間。在使用畫佈大小命令之前,先將背景層轉換為普通圖層,方法是用圖層>新建>圖層背景,或直接在背景層上雙擊,在彈出的新圖層對話框中保持默認設置,這樣背景層就轉換為瞭圖層0。

  打開圖像>畫佈大小命令,保持原有的畫佈格局,根據你的圖像大小,適當的將畫佈的寬度和高度都增加一些,大致在25~50像素之間,不用太大,圖像周圍有一定空餘就可以瞭。如圖01b。


圖01b

  註意:轉換圖層和增加畫佈大小這兩個命令的順序不能顛倒,如果先使用瞭畫佈大小,新增加的畫佈會被當前的背景色填充,這樣我們在下面的步驟中就不容易取得圖層的不透明度選區。先轉換圖層的話,增加的畫佈就會是透明的。

  2.現在我們開始制作置換圖。在圖層0上新建一層,命名為texture 。復位色板,用渲染>雲彩濾鏡填充圖層,如圖02a;


圖02a


接下來,執行渲染>分層雲彩,多執行幾次,直到圖像較為均勻為止。這裡,我用瞭6次分層雲彩濾鏡(圖02b)。你可以用快捷鍵Ctrl+F,連續執行同一設置的濾鏡。分層雲彩濾鏡在很多時候都會被用於創建類似於大理石紋理的圖案。使用的次數越多,紋理就越明顯。


圖02b

  3.現在我們來為圖像添加一些立體效果。打開風格化>浮雕效果濾鏡,將角度設為-45度,高度為1像素就夠瞭,數量設到500%。這樣簡單的濾鏡效果會使圖像呈現出逼真的紙紋效果。(圖03a)


圖03a

  復制圖層texture,這個副本層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置換圖。在圖層texture副本層中,我們要用高斯模糊濾鏡模糊圖像。為什麼?請不要忘記,我們現在是在制作置換圖,太過鮮明的紋理圖像會使置換後的圖像扭曲的很誇張。在打開的高斯模糊濾鏡對話框中,將模糊半徑設為4.0像素。(圖03b)


圖03b

  這樣,用於扭曲的置換圖就完成瞭,先保存文件,再將它另存存為名為texture的.psd格式文件。下面,我們就要開始扭曲圖像瞭。

  4.在圖像Rumpled中,你的圖層面板中應該有三個圖層,從下往上分別為圖層0,圖層texture和圖層texture副本層。現在,暫時關閉圖層texture和圖層texture副本層,並確定當前的目標層為圖層0。

  打開扭曲>置換濾鏡,在置換對話框中,設置水平比例為10%,垂直比例為10%,在置換圖欄目中選擇“伸展以適合”,未定義區域設為“重復邊緣像素”(圖04a)。點擊確定後,從打開的選擇置換圖窗口選擇剛才文件的保存路徑,選擇文件“texture”,點擊打開確定置換扭曲。你可以看到,圖層0出現瞭輕微的扭曲。(圖04b)(為瞭看得更清楚,我在最下面加瞭一個圖層,填充瞭白色)


圖04a



圖04b


關於置換濾鏡的原理,簡單的來說,就是以置換圖中的像素灰度值來決定目標圖像扭曲程度,置換圖必須是.psd格式的文件。像素置換的最大值為128像素,置換圖的灰度值為128不產生置換,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值,像素就會發生扭曲。這裡,我們隻簡單的介紹這些最簡單的知識,關於置換濾鏡的更多詳細知識,我們會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紹。

  5.在做過上一步的置換之後,效果可能會讓你有些失望。圖像的扭曲程度非常輕微,不用著急。按住Ctrl,點擊圖層0,載入圖層0的不透明度區域,反選,顯示並選擇圖層texture,刪除後取消選擇。現在,圖層texture和圖層0的形狀完全相同。在圖層面板中,將圖層texture移動到圖層0之下。選擇圖層0,將其圖層混合模式改為疊加。再來看看你的圖像,褶皺的效果已經很明顯瞭。(圖05a)


圖05a

  根據常識,我們知道,褶皺到如此程度的紙張顏色都會有些灰舊,而我們現在的圖像顏色顯然太光鮮瞭。所以,我們在圖層texture上用圖層>新調整圖層命令增加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勾選著色,將色相、飽和度、明度分別設為34、4、-12,模擬臟污破損的紙張顏色。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在圖層texture上用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進行調節。(圖05b)


圖05b

  6.最後,我們用簡單的投影樣式為圖層0添加投影效果。你可以保持圖層樣式的默認設置,僅將不透明度降低。(圖Rumpled)


圖06

  想要強化褶皺效果的話,可以顯示圖層texture副本,將其圖層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即可。
  
  想要更快速的制作,也可以用圖像本身作為置換圖,也就是在第三步的高斯模糊之後,保存圖像,隱藏兩個灰度圖層,在置換文件對話框中選擇文件本身。不過這樣會破壞置換圖,所以不推薦使用這個方法。6118評論點ID>0數量>三分鐘快速制作褶皺效果主題>主題地址>評論文章列表>




6118評論點ID>0數量>三分鐘快速制作褶皺效果主題>主題地址>評論文章列表>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輸出FLASH

  用戶可以使用ImageReady可以創建flash矢量文件。

  輸出強大的HTML代碼

  創建更清晰容易編輯的HTML代碼,很好的處理瞭嵌套表、XHTML代碼。

  使用Web Content調色板創建和編輯交互式元素

  可以在一個文檔中建立多種切片方式,並且將切片自動轉換為層。

  使用參數和數據設置建立動態內容

  直接定義和編輯參數與數據,並導入數據庫和電子數據表內容,Imageready CS可以自動建立圖片。

  享受動作功能

  在Actions調色板中使用Insert a Step功能,可條件觸發的邏輯功能便加入瞭ImageReady CS動作中。使用可條件觸發的邏輯功能ImageReady CS會掃描相應圖像的特性(比例、尺寸、文件名等),隻有當圖像的特性符合設置才會觸發某個動作。

  將選定的部分輸出多個文件

  可以給不同選擇的部分建立相應的HTML頁面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點:路徑工具,噴槍工具,減淡/加深工具,雜色濾鏡,圖層混合模式。

    在動工之前,我們先來考慮一下這本書是何種類型,大概有多少年頭,是一本卡通兒童讀物,還是一本幾百上千的大部頭著作?直到你的腦海中已經清晰的勾畫出這本書,你就可以開始瞭。這個思考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它有助於在創作過程中集中註意力,使你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

    現在,我的決定是畫一本古老的詩集。

    1.新建一個450x350像素的文檔,背景為白色。

    2.選擇鋼筆工具,在畫佈上勾出書的外形,盡量使兩邊對稱,必要時,按Ctrl+R,調出標尺工具,配合輔助線來構圖。完成路徑後,將路徑轉化為選區,儲存為通道1。(圖01)

    


    (註:為方便做圖,我一直將路徑顯示以做參考)

    3.新建一層,選擇前景色為70%灰色,選擇噴槍工具,在畫筆大小中選擇一個直徑為3像素,硬度為0%的噴筆,壓力為100%,按住Shift,在裝訂線處畫一道線,用模糊濾鏡模糊兩次;復制圖層1,用動感模糊濾鏡模糊副本1,角度為0,距離為10像素,用黑色填充圖層的不透明區域,將圖層不透明度降至60%;再次復制圖層1,將副本2的不透明區域也用黑色填充,再次運用動感模糊,角度為0,距離為55像素;

    用模糊工具,選擇一個較大的畫筆,將壓力降低塗抹,消除圖層間明顯差別,使過渡更柔和。(圖02)

    


    4.選擇背景層,在其上新建圖層2,在這一層,我們要來做出書的明暗對比。選擇噴槍工具,先用一個大的筆刷(直徑大約100像素),將畫筆壓力降至4%—8%,在路徑內輕輕刷幾筆;再分別用直徑為65像素和35像素,噴筆壓力設為13%—24%之間,從內部到外部逐漸加深,為書上明暗,總的原則是,畫筆越大,壓力就越小;最後,選擇加深工具,選擇一個直徑為35像素的筆刷,范圍為中間調,用50%的曝光度加深邊緣,有必要的話,用減淡用具調和。再回到圖層1副本2,用不同大小和透明度的橡皮擦去邊緣,使圖層間更好融合。(圖03)

    


    5.沒有頁邊叫什麼書呢?下面我們就來給書加上頁邊。這可是難題,這麼厚一本書,我們不可能用單像素選框一頁頁的畫,那樣太費時間,而且那樣畫出來的東西沒人會以為是一本書。經驗告訴我們,通常舊一點的書,頁邊不象新書那樣整齊,中間有松脫的地方,重點是“不規則”,我們就來利用這個“不規則”的特點。

    首先,新建一個1x100像素的文檔,白色為背景,將文檔放大到700%,將色板復位,用雜色濾鏡添加雜色,數量為30%,高斯分佈,單色;按Ctrl+A,將畫佈全選,打開編輯菜單,將之定義為畫筆,關閉新文檔。

    


    其次,選擇噴筆工具,在筆刷列表中找到剛才定義的畫筆,在圖層1上新建圖層3,按住Shift,用畫筆在畫佈上畫一道,(圖04)長度要超過書的高度,按住Ctrl+T,將這一層的寬度降至30%,用移動工具移動到書的左邊緣,對齊,載入通道1,反選刪除,再用矩形選框選取多餘部分,刪除後取消選擇。同理,做出書的右邊緣。這樣,真實而又富於變化的頁邊就做好瞭。(圖05)

    


    6.紙張會隨著歲月沉積褪色,這也是舊書的一個顯著特點,而制作這種古色古香效果的方法首推圖層混合模式。在圖層4(即右邊緣所在層)上新建圖層5,選擇前景色RGB(157,107,49),填充,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復制圖層5,將副本不透明度改為50%即可。(圖06)

    



7.對於一本古老的書來說,破損有時是在所難免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怎麼“破壞”一下這本書。選擇圖層2,用套索工具勾出一個小面積的不規則區域,按Ctrl+J,將這一塊復制到一個新層(圖層6)上,選擇加深工具,曝光度為72%,將圖層6加深。按住Ctrl,單擊這一層,選擇選框工具,將選區往下移動1像素,刪除後取消選擇。按照相同的做法再做幾個破損的部分。(圖07)

    


    (步驟可稍加變化,達到不同效果)

    8.頁面部分做好瞭,下面我們來加上文字部分。由於較小的字體在變形後會嚴重失真,所以我們無法用粘貼圖片的方法來省事,隻好自己動手瞭。選擇一種很小的字體,寫上文本,要註意:標題,左頁,右頁要分居不同層,以方便調整。將左右頁轉化為段落文字,調整到合適間距,耐心對齊。還有別忘瞭頁碼部分。(左面為雙數)將文字層放置於圖層5和圖層5副本之間,就可以達到文字的褪色效果。(圖08)

    


    9.最後是書籍的包裝,由於我們前面采用瞭圖層混合模式,所以要想下面的圖層不受影響,隻有刪除不必要的部分。選擇圖層5,載入通道1,反選刪除;再選擇圖層5副本,刪除同樣選區,取消選擇。

    


    選擇背景層,新建圖層9,選擇一種深藍色,用中等大小的噴槍在書的周圍畫一些線條,再用不同的橡皮工具修整,直到滿意(圖09),載入通道1,刪除後取消選擇。選擇噴槍工具,將畫筆大小調到4像素,壓力減低,用白色在邊緣處畫出反光,拼合所有圖層就行瞭。(圖Book)

    


    小結:這個例子沒有用到什麼濾鏡效果,高深一點的東西幾乎也沒有,有的隻是工具的基本用法,但正是這些基本的工具和命令,才是Photoshop的根本所在。隻要掌握瞭這些基本用法,之加上細心觀察每件事物與眾不同特征,耐心和細致,相信你一定能做出不錯的作品!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新建一個文件,500X700象素,圖象分辨率為72,模式為RGB模式。


    2.新建圖層1,用橢圓選框工具,按住SHIFT在圖象中拉出一個正圓形的選區,將前景色設置為黑色,背景色設置為白色,並執行菜單-濾鏡-渲染-雲彩,並按CTRL+F多執行幾次,讓雲彩的分佈稍微均勻些(圖1)。



圖1



    3.不要取消選區,執行菜單-濾鏡-渲染-光照效果,作如(圖2)般設置.完成後如(圖3).



圖2




圖3



    4.執行菜單-濾鏡-渲染-纖維,將差異設置為20,強度設置為4,完成後再執行菜單-濾鏡-扭曲-擠壓,確定後按CTRL+F重復執行一次,數量設置為100%完成後如(圖4)



圖4



    5.將圖層1復制一個為圖層1副本,按CTRL+T將圖象旋轉180度,並將圖層1副本的混合模式設置為變亮(圖5).



圖5



    6.將圖層1副本與圖層1合並為圖層1副本,完成後再將圖層1副本復制一個為圖層1副本2,同樣將將復制的圖層1副本2旋轉180度,並將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置為柔光,這樣,眼球的光纖分佈就比較均勻瞭,完成後將圖層1副本2跟圖層1副本合並為一個圖層1副本2,並按CTRL+I將圖象顏色反轉(圖6).



圖6



    7.完成後按CTRL+B,在色階輸入框內依次輸入數值,100,0,-100,這樣就改變瞭眼球的顏色,在圖層1副本2上面新建一個圖層1,選擇橢圓選框工具在眼球的中心部位~按住SHIFT拉一個正圓選區出來~並填充為黑色,完成後雙擊圖層1,在圖層樣式選項中勾選投影效果,將不透明度設置為100%,距離設置為0,擴展12,大小為10個象素(圖7).



圖7



    8.雙擊圖層1副本2,在圖層樣式選項中鉤選內陰影跟內發光效果,將內陰影的不透明度設置為100%,將角度設置為95度,距離設置為60,阻塞為0,大小為25個象素,其他不變,再將內發光的混合模式更改為正常,發光顏色更改為黑色,阻塞設置為13,大小為18個象素,其他不變(圖8).



圖8



    9.在圖層1上面新建一個圖層2,按住鼠標點選圖層1副本2使其選區浮起,並執行菜單-選擇-修改-收縮,收縮10個象素,選擇簡便工具,簡便樣式為復位簡便,選擇實色到透明色的樣式,並把簡便條兩端的顏色都設置為白色,由選區外圍的右上角方向向圓心中間拖動,(圖9).完成後再使用橢圓選框工具,作如(圖10)般框選,完成後按CTRL+SHIFT+I將選區反轉,並刪除選中部分,並選擇橡皮擦工具,將不透明度設置為5%,筆觸大小適當調整,將圖層2中眼球光斑部分的左上部分稍稍擦淡些,(圖11).再執行菜單-濾鏡模糊中的高斯模糊,將數值設置為1.



圖9




圖10




圖11



    10.再在圖層2上面新建圖層3,選擇橢圓選框工具,拉一個橢圓選區,填充為白色,(圖12)取消選取後執行菜單-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模糊半徑設置為2個象素,完成後按CTRL+T,將其旋轉使起走向符合眼球的凸面出,並可適當調整大小,(圖13)完成後將圖層3復制一個為圖層3副本,在回到圖層3,按CTRL+F重復剛才的高斯模糊,完成後按CTRL+T,再按住CTRL拖動四周節點調整起形狀位置(圖14).



圖12




圖13




圖14



    11.回到圖層1副本2,按住CTRL點選此圖層,選區浮起後,執行菜單-選擇-修改-收縮,將選區收縮10個象素,再執行菜單-選擇-羽化,將選區羽化10個象素,完成後再將此選區反轉,按CTRL+M將被選的區域顏色調深(圖15).眼球大致完成瞭~大傢可以在圖層3副本上上面新建個圖層4,使用類似第10步驟的做法給眼球上面加一點別的高光亮斑,並註意適當降低其透明度,不然就沒主次分別瞭.(圖16).


    12.好瞭~主體部分的眼球大致完成瞭,下面就做機械部分.在圖層1副本2下面新建圖層5.選擇橢圓選框工具,按住SHIFT拉一個以眼球為中心的正圓選區,並用灰色填充(圖17).



圖15




圖16




圖17



    13.完成後用鼠標雙擊此圖層,在圖層樣式調板中選擇斜面浮雕效果跟光澤效果,將斜面浮雕的參數作如(圖18)般設置.再將光澤的角度設置為19度,距離為11,大小為14,其他不變.完成後再在上面添加10%的雜色(圖19).



圖18




圖19



    14.將圖層5復制一個為圖層副本,執行菜單-濾鏡-素描,便條紙,將圖象平衡設置為30,粒度設置為10,凸現設置為10,完成後再執行菜單-濾鏡-象素化-晶格化,單元格大小設置為10.並將此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顏色減淡,然後再對圖層5作顏色的調整~顏色可以自由調整至您喜歡的顏色,調整方法可用CTRL+B實現.並可對圖層副本的明度稍作降低,完成後的眼球底托便有班駁金屬的感覺瞭(圖20).



圖20



    15.將圖層跟圖層副本合並,並將此圖層復制一個置於圖層面板的最上層,按CTRL+T將其適當縮小,確定後按住CTRL點選圖層1副本2選區浮起後將選取內圖象刪除,完成後雙擊此圖層,在圖層樣式面板中勾選投影跟內陰影效果,將投影的距離設置為0,其他不變,再將內陰影的阻塞設置為10%,大小設置為5個象素,其他不變,完成後可對其顏色作適當調整(圖21).



圖21



    16.好瞭~大致就是這麼來的~其它金屬部分可以自己去發揮想象l來化它(圖22).


圖22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是原圖:





    完成之後的效果如圖:





    1.素材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樣我們為瞭實現一個好的效果,工具和素材都是十分關鍵的。素材選好瞭,就會事半功倍。對於沒有繪畫功底的朋友們來說最好選用一些簡單的幾何體,比如柱形、球體等。因為我們即將要做的工作是將一個平面的物體變成一個看上去具有立體效果的物體,如果選擇的原型太復雜瞭,很可能會在透視上出問題。


    2.扣圖


    素材找好瞭就開始扣圖吧。扣圖的方法很多,挑自己順手的來吧。在這裡我用pen/鋼筆工具扣出瞭雞蛋,用Extract/抽出濾鏡扣出雞雛。如圖1、8。








    3.鏤空原圖


    在此先分析一下最終的那個效果圖。如果拋開中間的雞雛不說,從ps的角度看,要將一個平面的雞蛋作出此效果至少需要2個圖層,正面圖層和背面圖層。但是我們都清楚,原圖是不可能為我們提供背面的,這個層需要我們自己動手來畫。那麼為瞭顯現出背面這個層,我們先需要將正面的圖層進行鏤空的處理。



    方法很簡單,用pen/鋼筆工具勾勒出需要鏤空的地方,保存路徑以備修改,然後轉化路徑為選區,delete/刪除。如圖2、3








    現在正面圖層就基本做好瞭。可是這個雞蛋看上去並不是立體的,更像一個監獄裡的囚犯,不是嗎?嘿嘿。接下來這步最關鍵瞭。


    4.制作背面圖層


    繪制背面的線條來銜接正面的線條,以產生螺旋的效果。方法依舊是用pen/鋼筆工具勾勒。如圖4





    勾勒好瞭之後保存路徑,新建一個圖層,將路徑轉為選區。前景和背景選擇兩種不同程度的灰,利用Radial Gradient/放射漸變工具填充選區。最後再添加5%左右的單色雜色Noise。如圖5





    提示1:為瞭保證正面和背面的圖像銜接的比較自然,在用鋼筆勾勒拐點的時候應盡量保持錨點的手柄與圖形的輪廓相切。另外使鏤空的地方傾斜一定的角度也利於正面線條和背面線條的銜接。


    提示2:勾勒的路徑一定要保存,如果不存就轉化為選區,將來發現圖做的不好看瞭,可就沒後悔藥吃瞭。


    背面的圖層做好瞭,看看效果如何?已經完成70%瞭。






    5. 完善切面


    上面的圖做好之後你會發現,雖然立體的效果出來瞭,但是削出的皮很薄,不符合實際,而且也沒有質感。我們要再為削出的皮做出一點厚度。


    分別載入正面圖層和背面圖層的選區,白色stroke/描邊1~2px。添加雜色/Noise。必要的話用曲線調一下明暗。最後用橡皮擦除不必要的部分。如圖7


    完成。





    6.其他


    如果你還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話,就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吧。在此我添加瞭一隻雞雛。如圖





    為瞭做的真實,別忘瞭再增加一些陰影。最終效果如圖。





    附錄:再來看看作者另外兩幅精彩作品: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500強網站地址!  字體大小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30pt 35pt 40pt 45pt 50pt 60pt 70pt 80pt 90pt 100pt

世界500強網站地址!
1.通用汽車公司 http://www.gm.com
2.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http://www.daimlerchrysler.com
3.福特汽車公司 http://www.ford.com
4.沃爾-馬特百貨公司 http://www.wal-mart.com
5.三井公司 http://www.mitsui.co.jp

-----------
---


-
-
--
-
-
-
-
-
-韓國酷站超級大集合  字體大小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30pt 35pt 40pt 45pt 50pt 60pt 70pt 80pt 90pt 100pt

http://www.joa21.net

http://www.ilovezzim.com

http://www.hanbay.com

http://www.couplegift.co.kr

http://www.speedmeeting.co.kr

http://www.cosmetickorea.co.kr

http://www.manialab.co.kr


-
-
-
-
--
-
-
-
-
-
-

-
photoshop教程網站  字體大小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30pt 35pt 40pt 45pt 50pt 60pt 70pt 80pt 90pt 100pt

photoshop教程網站
中文的
http://www.mf.net.cn/txg/index.htm
PHOTOSHOP教程的老大哥,教程真的好多啊!!強烈推薦!!
http://www.designself.com/main/tutorial/tutorial.htm
教程多,但好象很久沒更新瞭!
http://www.images.com.cn/text/first.htm
圖象組,老牌的設計組!他們的設計水平高啊!看作品便知啦!
http://www.huaian.js.cn/sunone/sunweb/default.asp
風暴產生瞭優秀的教程!教程適合不同層次的PHOTOSHOP學習者!
http://www.yesky.com/20020724/1621869.shtml
天極美工,響亮的網站,教程多而全!
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sj...shop/index.html
很多教程,看瞭變知,更新都不錯!
http://www.5dmedia.com/
不用多說瞭,學習的好地方!
http://www.sevenstudio.com/
七少的主頁,教程多多!好象有時打不開!可惜!!!!
http://go2.163.com/zkqumeng/
教程多,收集瞭為數不少的教程!
http://www.ninja2000.com/w10/index.htm
老教程網站,好象好久沒更新瞭!但還是學習的好地方!推薦!
http://www.linwei.net/tutorial/ps.html
教程比較新,好多是解剖Eyeball-Design網站!
http://go1.163.com/waterydiary/WD1/index.htm
令維教程的出處!金屬的網站風格有些?襲七少的網站!!
http://www.photoshopcn.com/modules....rticles&secid=4
講教程可不得不提PHOTOSHOp聯盟!教程多且更新快!推薦!!!
http://www.junsea.com/tutorial/tutorial.asp
新網站還有新教程,叫人羨慕!!希望更新能堅持下去!!
http://vip.6to23.com/flycong/teach/photoshop.htm
小豆的網站,聯盟的可要去啊!
http://my.szptt.net.cn/jun/tips/tips/photoshop2.html
教程多多!
http://www.szdesign.org/services/commend/kin.php
設計聯盟,設計師必去的地方!!很多高手!!推薦!!
http://www.xsheji.com
http://www.51photoshop.com/
以後是英文的
http://www.eyeball-design.com
Text
一流的網頁設計師,教程和設計作品比得不看,還有PSD下載啊!
http://www.eyesondesign.net/index.htm
教程和資源都不用說瞭,VERY GOOD!!!
http://www.effectlab.com/elabtut.html
好的設計師還有好的教程....
http://www.voidix.com/tutorialsphotoshop.php
教程和鏈接都專傢級水平
http://www.wastedyouth.org/tutorial...Adobe+Photoshop
網頁和教程都很特別!!
http://robouk.mchost.com/tuts/ps.php
五星級的PHOTOSHOP教程,適合中高級水平者學習!
http://www.designsbymark.com/
老牌的PHOTOSHOP站點,現在教程正在更新,又有驚喜瞭!!
http://www.geda-online.com/index1.htm
專傢級的網頁設計作品,教程不得不看,網頁作品是精品中的精品,設計師必去的網站!
http://misery.subnet.at/v10/words/news_2k01.html
個性化的設計師,平面作品和教程都個性化,好不好,看看便會給它迷倒!
http://www.guistuff.com/
想找PSD源文件的必到地方,教程不錯但更新慢,但PHOTOSHOP資源是一般資源網站不能比的!!!
http://www.createdbycheney.com/testa/tutorials.html
年輕的設計師和那與年齡不相符的設計作品和教程,簡直專傢級水平!
http://www.planet-tutorials.de/tutorials_photoshop.php
很多的教程....
http://www.ascenvia.net/engine/
很多的教程....
http://www.gurusnetwork.com/
作品和教程都令人眼前一亮,不用問,看它的網頁設計就看的出!
http://www.thinkdan.com
老牌的PHOTOSHOP站點,常有驚喜的作品!
http://www.photoshopcafe.com/
老牌的PHOTOSHOP站點,學習PHOTOSHOP的必去的網站!
http://www.computerarts.co.uk/
比較多的作品
http://www.screamdesign.com/files/freebies/index.html
很多的教程和資源!
http://www.deviantart.com/deviation.php?id=568290
設計師作品展現的網站,有很高的權威!
http://www.stab.se/aq/ny/pstips/fwf_all.htm
教程多,更新慢!
http://veredgf.fredfarm.com/vbrush/main.html
一個專門的PHOTOSHOP筆刷資源網,就它就夠瞭!
http://www.tutorialsearch.com/
一個教程搜索網站!
http://www.liquisoft.com/
一個用色很講究的設計師網站,看過便知什麼是用色的?調,知道我們的水平和他們有多遠,強烈推薦!!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權聲明:(作者趙鵬 zhaopeng.net,所在論壇 blueidea.com)此教程允許任意轉載,允許用於商業印刷,不需經過作者同意,不需支付任何費用。但必須保證原始完整性,同時註明本版權聲明全部內容。

  註:要使用路徑文字功能,Photoshop版本至少要是8.0(又稱Photoshop CS)


  首先使用鋼筆工具的路徑方式畫一條開放的路徑(路徑的具體繪制方法請參照結尾所附帶的教程地址)

  然後選用文字工具註意將光標放到路徑上時光標產生瞭變化
  在路徑上你需要開始輸入文字的地方點擊即可輸入文字
  在輸入過程中文字將按照路徑的走向排列


  註意:

  在點擊的地方會多一條與路徑垂直的細線,這就是文字的起點
  此時路徑的終點會變為一個小圓圈,這個圓圈代表瞭文字的終點

  即:
  從你點擊的地方開始的那條細線,到這個圓圈為止,就是文字顯示的范圍

  如下圖:

點擊觀看gif動畫演示


點擊圖片觀看演示動畫


--------------------------------------------------------------------------------

  可以使用普通的移動工具移動整段文字
  或使用路徑選擇工具和直接選擇工具移動文字的起點和終點
  這樣可以改變文字在路徑上的排列位置
  註意如果終點的小圓圈中會顯示一個+號
  就意味著你所定義的顯示范圍小於文字所需的最小長度
  此時文字的一部分將被隱藏(註意英文以單詞為單位隱藏或顯示,不可能顯示半個單詞)

  如果要隱藏路徑和起點終點標志
  可以按頂部工具欄的√按鈕或按回車


  現在我們打開路徑面板看一下
  如下圖:


會發現有形狀一樣的兩條路徑並存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路徑文字的原理就是:將目標路徑復制一條出來,再將文字排列在其上
  這時文字與原先繪制的路徑已經沒有關系瞭
  即使現在我們刪除最初繪制的路徑,也不會改變文字的形態
  同樣,即使現在我們修改最初繪制的路徑形態,也不會改變文字的排列
  這點至關重要
  還有:
  文字路徑是無法在路徑面板刪除的,除非在圖層面板中刪除這個文字層



--------------------------------------------------------------------------------

  如果要修改文字排列的形態,須在路徑面板先選擇文字路徑
  此時文字的排列路徑就會顯示出來
  再使用路徑選擇工具或直接選擇工具,在稍微偏離文字路徑的地方(即不會出現起點/終點調整的時候)點擊
  將會看到與普通瞭路徑一樣的錨點和方向線
  這時再使用轉換點工具等進行路徑形態調整(路徑的具體調整方法請參照結尾所附帶的教程地址)
  如下圖:


點擊觀看gif動畫演示


點擊圖片觀看演示動畫



--------------------------------------------------------------------------------

  除瞭能夠將文字沿著開放的路徑排列以外
  還可以將文字放置到封閉的路徑之內(閉合路徑的具體繪制方法請參照結尾所附帶的教程地址)
  在這裡我們使用現成的形狀繪制一個封閉路徑
  如下圖:


點擊觀看gif動畫演示


點擊圖片觀看演示動畫

把文字的大小間距等調整一下,得到瞭下圖的效果


  接著我們利用最初繪制的形狀
  再制作一個沿路徑排列的環繞效果
  如下圖:


--------------------------------------------------------------------------------

  需要註意的是:
  我們並不是在第一個文字的基礎上制作的
  在路徑面板可以看到
  當選擇www.zhaopeng.net這個文字路徑時,是無法沿路徑排列的(光標不會變化)
  而隻有當選擇瞭最初的路徑時才可以進行
  這樣制作出來的第二個文字效果,與第一個文字效果是沒有關系的
  它們在圖層面板中位於兩個獨立的層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日去書店,看見那些美倫美洹的精裝書,禁不住愛不釋手,翻開書背,一看價格,不禁悲從心中來,隻好放下書本,懨懨回傢。不想打開電腦,靈感一閃,不如自己做本精裝書,如何?好,想到做到,Let's go!圓我精裝書美夢也。


進入Photoshop 7.0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新建一個背景顏色為黑色的RGB文檔[400px*400px],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書面,用矩形工具畫出一個矩形選區,用RGB(7,109,58)顏色填充選區;


2.選擇濾鏡Filter/Noise/Add Noise,amount為4%,Uniform,勾選上Monochromatic,效果如下圖1;




圖 1


3. 使書面圖層浮動,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為系統默認,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Delete組合鍵把選區填充為白色。選擇濾鏡Filter/Texture/Stained Glass,設Cell Size為6,Border Thickness為1。再選擇Filter/Stylize/Emboss,設Angle為-145,Height為1,Amount為65%,把圖層模式設為Multiply,得到效果如圖2如示;




圖 2


4. 合並兩圖層為書面層,雙擊圖層面板中的書面圖層,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設置圖層特效,勾選Bevel and Emboss,然後按OK按鈕確定,效果如圖3;




圖 3


5. 新建一圖層Layer 1,用矩形工具畫如下矩形,用RGB(248,159,19)顏色填充;




圖 4


6. 選擇菜單Select/Modify/Contract縮小選區,參數為16,按Delete鍵把中間部分刪除。再選擇Select/Modify/Expand擴大選區,參數為4,新建一圖層Layer 2,按Alt+Delete組合鍵填充選區,然後選擇Select/Modify/Contract,參數為2,按Delete鍵刪除中間部分。使Layer 2圖層浮動,選擇當前層為Layer 1,按Delete鍵刪除選區部分,使得書面圖層內容透上來,再把圖層Layer 2刪除,得到圖5所示效果;




圖 5


7. 選擇Custom Shape Tool工具,在Shape中選擇 ,新建路徑層Path 1,在層上畫出如下圖形,然後使圖形浮動,回到圖層面板,畫出圖6效果;




圖 6


使當前圖層為Layer 1,按Delete鍵刪除。重復多次,最後得到圖7效果;




圖 7


8. 雙擊Layer 1,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勾選Bevel and Emboss,設Size=1,然後OK按鈕確定,效果如圖8;




圖 8


9. 新建圖層Layer 2,用矩形工具畫兩個矩形選區,填充顏色,再按照第7的方法在兩個矩形內畫上一些花樣。雙擊圖層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勾選Bevel and Emboss,設Size=1,OK。文本工具,輸入文本“ADOBE”,適當調整位置跟大小,然後把文本層改為普通圖層,雙擊圖層,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勾選Inner Shadow選項,最後得到效果圖9;




圖 9


10. 新建圖層Layer 3,按照第6的方法在圖的中間畫上兩個方框線,雙擊圖層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勾選Bevel and Emboss,設Size=1,OK;




圖 10


11. 選擇文本工具,在Layer 3中間輸入文本“Photoshop”,再把文本層轉化為普通圖層,選擇Edit/Free Transform改變文字的樣子後,雙擊圖層,彈出Layer Style對話框,勾選Inner Shadow和Outer Glow選項,如圖11所示;




圖 11


12. 新建圖層Layer 4,畫一個中空圓柱,如圖12所示;




圖 12


13. 復制書面圖層,改名為書背,拖拉書背圖層到第二層,拖拉Layer 4為第三層,選擇Edit/Tree Transform改變圓柱的形狀,如圖15所示;




圖 13


14. 使Layer 4浮動,使前景色和背景色為默認色,新建Layer 5圖層,按Ctrl+Delete組合鍵把選區填充為白色,選擇Filter/Texture/Stained Glass:設置Cell Size為6,Border Thickness為1。選擇Filter/Stylize/Emboss,設Angle為-145,Height為1,Amount為64%。然後把Layer 4的圖層模式改為Multiply,得到圖16的效果;




圖 14


15. 新建圖層Layer 5,用鋼筆工具畫出如圖的選區,用白色填充選區,適當調整圖形的大小及位置,拖動Layer 5排到第三層,啊,做出來瞭,這就是我在書店看中的精裝書!




圖 15


16.書是做好瞭,但還想添加點內容,做些調整,得到的最終效果圖如下:




圖 16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Starter相當於Windows任務計劃的加強版,它能夠將一些常規的計算機操作設置為自動化執行的任務。程序不僅預置瞭可直接調用的若幹常用任務,而且還可以增加宏記錄等其它任務。


    [點擊下載]


    運行xStarter程序後,我們查看“Section/Tasks”視圖,在此顯示的是任務列表。其中,“Examples”分支顯示的是已預置的幾個例子。包括熱鍵彈出、關閉光驅、定時提示、備份電子郵件、熱鍵檢查郵件、定時維護PC等,選擇其中的指定項目後,按快捷鍵F9即可激活此項任務。


    為瞭更符合實際需求,我們需要自行設置添加任務。點擊菜單欄“Tasks→New section”,可增加新的分組,為該分組重命名後用鼠標單擊,在彈出菜單中選擇“New Task”即可添加新任務。


    在“Shedule and info”標簽頁中設置該任務的名稱及在何種情況下激活任務。我們著重瞭解一下後者,點擊“Run task”下拉列表,在其中可選擇“Never”(不自動執行)、“By the time”(在指定時間激活)、“By the event”(根據設定事件觸發)及“Complex format of time”(設置復雜的時間格式激活)。至於如何設定,需根據欲添加的具體任務而異,如果是周期性地執行任務(比如每日幾時自動關機之類),則選擇“Complex format of time”。其中最獨特的功能就是“By the event”,選擇該項後,可以設置當xStarter運行、利用熱鍵、顯示指定標題的窗口或空閑指定時間後激活任務。


    再切換到“Actions”標簽頁,在此可添加任務。用鼠標右鍵在界面任意處單擊,在彈出菜單中選擇“New action”,爾後將彈出“xStarter - Action Params”窗口,查看“Action”列表,在此包括消息、因特網、HTTP、內存、Windows服務、文本、郵件及窗口等十幾個任務類形。據此,我們可定制清除指定MB的內存;下載HTTP或FTP協議的文件;開始宏記錄;連接網絡或斷開連接;復制、刪除、同步文件等諸多任務。當然,要與激活方式有效地結合才能實現預期目的。而且,我們在這裡可添加多項任務,通過“Actions”菜單項,可調節上、下任務順序。


    在“Task Log”標簽頁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當前已添加任務的相關信息。


    評測報告:顯而易見,xStarter最大的特色在於任務激活方式及事件任務的靈活多樣性。而且程序的功能豐富,可擴展性較強。不過,用戶若要充分利用xStarter的功能,以隨心所欲地定制任務,也並非一蹴可成,需要一個逐漸熟悉的過程。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