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羊毛被的人有福了~

每年都說明年不再生產的羊毛被,

今年仍然繼續有在做,

價格不變,仍然是NT$1200 / 床 (尺寸6X7),

現在已經開始登記了,需要的人再跟我說 ^^

只是這次不知道有沒有限量就是了~

(預計要11或12月才能拿到喔! )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6.07.18 Wed

正在水深火熱 壓力大到不知道該怎麼紓解
謝謝所有主動關心我的人們
當面擁抱的關心的 透過電話的 MSN的 message的 email的
小麥的 台灣的 美國的 來自於不同國家地區的

每一個關懷的眼神
每一句貼心的話語
每一個照顧的舉動

我都滿滿看在眼裏 深深記在心裡 
帶著滿囊的祝福與鼓勵 我會越來越好的!!!



不小心見識到我不為人知的焦慮不安,低潮黑暗,易怒暴燥的那面的好朋友們
我不是故意的....(再此深深一個鞠躬道歉)
請還是記得 魚永遠都是最可愛可人的 ....●ω● 
還有 一切一切我真的都很感激

既然如此只好大放送一下平時只給自己看的大頭拍

the last day of TA-right before class


很喜歡最近剛剪的瀏海-自己的傑作哪!
還有越來越自然的捲毛-從一月燙到現在都沒修剪卻越來越有型



恩........
等我解脫後再見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基隆港西一碼頭,是海巡艦艇的停泊處,少數海軍艦艇也停泊在這裡,這裡不比海三廠或東四等營區,這裡沒有哨口,離市區進,相對來講比較自由

這個月來,AP艦常常停靠在此,巨大的船殼相當引人注目,AP艦是所謂的『人員運輸艦』,隸屬海軍192艦隊,早期金馬地區還在實施戰管的時候,AP艦就擔負起兩地與台灣間人員及物資運輸的任務,戰地管制解除後,它依然進行運補作業,金馬,烏坵,東南沙都能看見它們的蹤跡


AP-524,由於噸位略低於其他兩艘,被暱稱為『小AP』


由於是人員運輸艦,船上武裝不多,艦艏艦艉各裝備一門40公釐砲, 及四挺12.7公釐機槍,AP-524雲峰艦舯艙頂上還有加裝海欉樹飛彈發射器,目前共有三艘,分別為AP-524雲峰艦,AP-525武崗艦,AP-526新康艦,都是以金馬的山岳命名

40公釐砲


台灣海軍的命名,充滿八股及濃濃的中國化,雖然如此,每艘船艦的艦徽,都是開放給士官兵創作,於是乎常常可見趣味的艦徽,例如今天停在西一B的這艘,武崗艦被聯想為無敵鐵金剛,於是乎梯口的無敵鐵金剛畫像,成為嚴肅的海軍中一點小小的趣味

525艦徽-無敵鐵金剛


西一B的軍艦,沒有隔閡的海軍艦艇大本營!

註:本艦已於2010年除役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港西一碼頭,是海巡艦艇的停泊處,少數海軍艦艇也停泊在這裡,這裡不比海三廠或東四等營區,這裡沒有哨口,離市區進,相對來講比較自由

這個月來,AP艦常常停靠在此,巨大的船殼相當引人注目,AP艦是所謂的『人員運輸艦』,隸屬海軍192艦隊,早期金馬地區還在實施戰管的時候,AP艦就擔負起兩地與台灣間人員及物資運輸的任務,戰地管制解除後,它依然進行運補作業,金馬,烏坵,東南沙都能看見它們的蹤跡


AP-524,由於噸位略低於其他兩艘,被暱稱為『小AP』


由於是人員運輸艦,船上武裝不多,艦艏艦艉各裝備一門40公釐砲, 及四挺12.7公釐機槍,AP-524雲峰艦舯艙頂上還有加裝海欉樹飛彈發射器,目前共有三艘,分別為AP-524雲峰艦,AP-525武崗艦,AP-526新康艦,都是以金馬的山岳命名

40公釐砲


台灣海軍的命名,充滿八股及濃濃的中國化,雖然如此,每艘船艦的艦徽,都是開放給士官兵創作,於是乎常常可見趣味的艦徽,例如今天停在西一B的這艘,武崗艦被聯想為無敵鐵金剛,於是乎梯口的無敵鐵金剛畫像,成為嚴肅的海軍中一點小小的趣味

525艦徽-無敵鐵金剛


西一B的軍艦,沒有隔閡的海軍艦艇大本營!

註:本艦已於2010年除役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港西一碼頭,是海巡艦艇的停泊處,少數海軍艦艇也停泊在這裡,這裡不比海三廠或東四等營區,這裡沒有哨口,離市區進,相對來講比較自由

這個月來,AP艦常常停靠在此,巨大的船殼相當引人注目,AP艦是所謂的『人員運輸艦』,隸屬海軍192艦隊,早期金馬地區還在實施戰管的時候,AP艦就擔負起兩地與台灣間人員及物資運輸的任務,戰地管制解除後,它依然進行運補作業,金馬,烏坵,東南沙都能看見它們的蹤跡


AP-524,由於噸位略低於其他兩艘,被暱稱為『小AP』


由於是人員運輸艦,船上武裝不多,艦艏艦艉各裝備一門40公釐砲, 及四挺12.7公釐機槍,AP-524雲峰艦舯艙頂上還有加裝海欉樹飛彈發射器,目前共有三艘,分別為AP-524雲峰艦,AP-525武崗艦,AP-526新康艦,都是以金馬的山岳命名

40公釐砲


台灣海軍的命名,充滿八股及濃濃的中國化,雖然如此,每艘船艦的艦徽,都是開放給士官兵創作,於是乎常常可見趣味的艦徽,例如今天停在西一B的這艘,武崗艦被聯想為無敵鐵金剛,於是乎梯口的無敵鐵金剛畫像,成為嚴肅的海軍中一點小小的趣味

525艦徽-無敵鐵金剛


西一B的軍艦,沒有隔閡的海軍艦艇大本營!

註:本艦已於2010年除役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港西一碼頭,是海巡艦艇的停泊處,少數海軍艦艇也停泊在這裡,這裡不比海三廠或東四等營區,這裡沒有哨口,離市區進,相對來講比較自由

這個月來,AP艦常常停靠在此,巨大的船殼相當引人注目,AP艦是所謂的『人員運輸艦』,隸屬海軍192艦隊,早期金馬地區還在實施戰管的時候,AP艦就擔負起兩地與台灣間人員及物資運輸的任務,戰地管制解除後,它依然進行運補作業,金馬,烏坵,東南沙都能看見它們的蹤跡


AP-524,由於噸位略低於其他兩艘,被暱稱為『小AP』


由於是人員運輸艦,船上武裝不多,艦艏艦艉各裝備一門40公釐砲, 及四挺12.7公釐機槍,AP-524雲峰艦舯艙頂上還有加裝海欉樹飛彈發射器,目前共有三艘,分別為AP-524雲峰艦,AP-525武崗艦,AP-526新康艦,都是以金馬的山岳命名

40公釐砲


台灣海軍的命名,充滿八股及濃濃的中國化,雖然如此,每艘船艦的艦徽,都是開放給士官兵創作,於是乎常常可見趣味的艦徽,例如今天停在西一B的這艘,武崗艦被聯想為無敵鐵金剛,於是乎梯口的無敵鐵金剛畫像,成為嚴肅的海軍中一點小小的趣味

525艦徽-無敵鐵金剛


西一B的軍艦,沒有隔閡的海軍艦艇大本營!

註:本艦已於2010年除役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七堵的路上,下起了瞬間午後雷陣雨,我與一群人聚集橋下躲避,這是夏季才會出現的有趣畫面

既然要去七堵,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七堵的歷史吧,位於基隆邊陲的七堵區,在從清代到現今都被歸類成不同的管轄,名稱有

清代:基隆廳石碇堡
日治初期: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
明治三十年(1897年):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台北廳基隆支廳
大正九年(1920年):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
國民黨政府接收初期:台北縣七堵鄉
民國36年(1947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含現今暖暖區)
民國38年(1939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另立暖暖區)


一直到現今,七堵區還是基隆市最大的行政區域,在近幾年的整治之下,七堵不淹水了,加上台鐵的縱貫線首發站改為這裡,於是乎此地越來越繁華,像現今我搭火車南下,幾乎都是從七堵搭車

往百福社區方向,過七賢橋立刻右轉,往大華一路前進的這條產業道路,是通往瑪陵及友蚋的必經之路,身為基隆人,我還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在事前的功課做的踏實,因為今天要介紹的這兩個地方,是基隆最美的聚落,集生態保育及山川美景於一身,而此時此刻,正在改變中...

瑪陵坑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聚落,早昔西班牙人佔據雞籠時,就是沿瑪陵坑溪開闢道路入臺北平原,作為永久盤據之計,西班牙人於是乎將瑪陵坑溪稱(kimazon),而在此地的凱達格蘭平埔族,被稱為Kimari社,才被翻譯為瑪陵,地名於是乎如此由來,目前的瑪陵坑共分為瑪南里、瑪東里、瑪西里,北二高及萬瑞快速公路都從這裡經過,但是沒有交流道的設施

瑪陵坑溪美景


瑪陵坑溪的壺穴地形



瑪陵坑溪也有北台知名的『壺穴』地形,登山界著名的瑪陵尖,就在此地,這裡與鄰近的友蚋被基隆市政府規劃成休閒農業的示範地,近來更倡導『封溪護漁』企圖保持這裡水域的完整


轉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就來到了友蚋,七堵山區以礦業著名,一直到現在友蚋溪沿線,還是可以看到台車橋的遺跡,這麼重要的鐵道資產想當然爾,偉大的基隆市府當然不會重視,友蚋地名由來,由友蚋社平埔族語音直譯,目前分為友一、友二里,這裡由於位處山區隱密還曾經有二戰時期的傳說,當時由於戰事激烈,傳聞日人在友蚋曾經秘密設廠製造單人駕駛的自殺魚雷艇,這些魚雷艇由友蚋溪在溪水漲時推至基隆河至淡水港出海。雖然是傳說,不過可以想見這裡的隱密




找了一兩趟,終於找到了火炭坑,這裡是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的預定地,而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



火炭坑地名由來,是因為早年此地的住民以製作木炭維生,火炭坑之名不脛而走,基隆市現今處理全市垃圾的地方,是為在信義區深澳坑的天外天垃圾掩埋場,于民國八十年左右開始收納垃圾,經過十年左右,天外天漸漸飽和,政府於是計劃興建第二座衛生掩埋場,原址也將興建焚化爐,灰渣則至第二掩埋場掩埋,這個評估的案件由當時的市長李進勇開始規劃,選擇了17個地點,最後擇出五個地方,依序是:

(1) 七堵區東勢上股
(2) 七堵區六堵里
(3) 安樂區興基坑
(4) 七堵區火炭坑
(5) 安樂區三層

消息一出,所有點到名的地點居民紛紛抗議,大家都不想垃圾倒在我家門口,不過李進勇依然強勢的進行規劃評估,引來許多人的不滿,加上他所主導的許多強勢建設,終至於讓他在2001年的市長選舉中敗北,由許財利換人做做看

許財利上任後,選定火炭坑,他表示火炭坑為處下游,不會影響瑪陵坑,並在尚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之下跟廠商簽約,引來一陣撻伐,他做事的效率很慢,此時四年又過去了,為了拼連任,也不敢輕易動工

去年七月通過環評後,連任的許財利在未經議會同意下,宣佈火炭坑第二掩埋場動工,並在強力警方動員下,驅趕當時前來抗議的民眾,強勢的讓工程機具進入,正式開始動工,這樣的舉動引來議員不滿,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隆市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18日在市議會中再次遭到多位議員抨擊,認為環保局在重重警力戒護下強行開工,不僅違反議會決議,也讓當地居民擔憂不已;環保局長李梁則保證,掩埋場絕不會對鄰近地區造成污染,市府也會加強對當地的美綠化及回饋措施。

位於七堵火炭坑的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經市府環保局排除萬難,終於在7月27日正式開工,不過由於動工過程中發生當地居民的抗爭事件,18日在市議會第16屆第4、5次臨時會中,引發議員一陣撻伐。

市議員高辜惠珍指出,市府出動大批警力及噴水車強行動工,讓手無寸鐵的居民飽受驚嚇;市議員蔡旺璉則表示,議員個人受氣事小、議會尊嚴受辱事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市議員張耿輝也表示,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嚴重戕害議會的尊嚴,市長跟局長能否保證不會有污染的情事發生?八里的戴奧辛羊還在檢驗中,當初環保局說是掩埋灰渣,但會不會有其他有害廢棄物進場?

議長張通榮則表示,議會當初一再要求作好環境影響評估、聯外道路及民意協商等,環保局強渡關山式的開工,對議會的監督立場無異是打了一記耳光,市府要保證不會影響周邊的環境,萬一有病害的話要負起完全責任。

環保局長李梁答覆表示,市府是針對顧問公司選出的5個地點,再經過詳細評估過程後,才選定這個最符合需求的地點;環保局很尊重議會的決議,也對當地居民逐戶拜訪,說明興建的必要性,94年底天外天掩埋場封閉後,垃圾焚燒後的灰渣無處可去,掩埋場興建過程又要費時數年,為了全民的利益才貿然施工。

李局長並保證,火炭坑掩埋場只收焚燒後的灰渣,對於進場車輛的監控與洗刷都很注重,絕不會有醫療廢棄物等有害物質進場,在防止空污及水污部分都很小心,也會把周遭環境綠美化,保證作到零污染,並加強對當地居民回饋,交由公正機構協助監測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位偉大的李梁先生在李進勇市長時代被冷凍四年,許財利上任後他才回任,他把李進勇市長任內的環保政績如『北基垃圾合作案』『垃圾不落地』『天外天焚化爐』通通自誇變成自己的建設,平常時間大概都在沒做什麼事情,好一個全民利益,為了全民利益,就能蠻幹行事嗎?

一個所謂的『只燒灰渣』,還說一天只有幾輛車通過,在聯外道路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大型垃圾車轟隆隆的每天經過市區到七堵,難道真的不會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嗎?用一點時間溝通協調,跟強勢的動工興建,兩者孰輕孰重,我相信大家都看的出來

我沒有資格以七堵人的立場評論是不是該把很多人不要興建在這個好山好水的地方,更何況完工後,垃圾車還是會經過信義區燒垃圾,對已經習慣垃圾車的信義區居民早已麻木,以一個基隆市民的立場來看,一個現今被政府規劃為『休閒農場』的區域,充滿壺穴生態及礦業文化風情,政府不重視,反而要將大家都討厭的東西丟到這裡來,對瑪陵坑的居民,確實不公平,一個不會溝通,不愛文化,不重視環保的政府,基本上已經徹底沒救,還把這裡『封溪護漁』,能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有水質污染嗎?

動工一年了,原本是台灣『小百岳』的瑪陵尖登山步道,因為施工封閉,必須從其他地方登山,



最美的基隆世外桃源,她的未來無法想像,有機會,歡迎大家都來走走這裡,你所看到的一切,說不定都會消逝


在基隆,什麼東西都有可能消失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七堵的路上,下起了瞬間午後雷陣雨,我與一群人聚集橋下躲避,這是夏季才會出現的有趣畫面

既然要去七堵,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七堵的歷史吧,位於基隆邊陲的七堵區,在從清代到現今都被歸類成不同的管轄,名稱有

清代:基隆廳石碇堡
日治初期: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
明治三十年(1897年):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台北廳基隆支廳
大正九年(1920年):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
國民黨政府接收初期:台北縣七堵鄉
民國36年(1947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含現今暖暖區)
民國38年(1939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另立暖暖區)


一直到現今,七堵區還是基隆市最大的行政區域,在近幾年的整治之下,七堵不淹水了,加上台鐵的縱貫線首發站改為這裡,於是乎此地越來越繁華,像現今我搭火車南下,幾乎都是從七堵搭車

往百福社區方向,過七賢橋立刻右轉,往大華一路前進的這條產業道路,是通往瑪陵及友蚋的必經之路,身為基隆人,我還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在事前的功課做的踏實,因為今天要介紹的這兩個地方,是基隆最美的聚落,集生態保育及山川美景於一身,而此時此刻,正在改變中...

瑪陵坑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聚落,早昔西班牙人佔據雞籠時,就是沿瑪陵坑溪開闢道路入臺北平原,作為永久盤據之計,西班牙人於是乎將瑪陵坑溪稱(kimazon),而在此地的凱達格蘭平埔族,被稱為Kimari社,才被翻譯為瑪陵,地名於是乎如此由來,目前的瑪陵坑共分為瑪南里、瑪東里、瑪西里,北二高及萬瑞快速公路都從這裡經過,但是沒有交流道的設施

瑪陵坑溪美景


瑪陵坑溪的壺穴地形



瑪陵坑溪也有北台知名的『壺穴』地形,登山界著名的瑪陵尖,就在此地,這裡與鄰近的友蚋被基隆市政府規劃成休閒農業的示範地,近來更倡導『封溪護漁』企圖保持這裡水域的完整


轉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就來到了友蚋,七堵山區以礦業著名,一直到現在友蚋溪沿線,還是可以看到台車橋的遺跡,這麼重要的鐵道資產想當然爾,偉大的基隆市府當然不會重視,友蚋地名由來,由友蚋社平埔族語音直譯,目前分為友一、友二里,這裡由於位處山區隱密還曾經有二戰時期的傳說,當時由於戰事激烈,傳聞日人在友蚋曾經秘密設廠製造單人駕駛的自殺魚雷艇,這些魚雷艇由友蚋溪在溪水漲時推至基隆河至淡水港出海。雖然是傳說,不過可以想見這裡的隱密




找了一兩趟,終於找到了火炭坑,這裡是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的預定地,而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



火炭坑地名由來,是因為早年此地的住民以製作木炭維生,火炭坑之名不脛而走,基隆市現今處理全市垃圾的地方,是為在信義區深澳坑的天外天垃圾掩埋場,于民國八十年左右開始收納垃圾,經過十年左右,天外天漸漸飽和,政府於是計劃興建第二座衛生掩埋場,原址也將興建焚化爐,灰渣則至第二掩埋場掩埋,這個評估的案件由當時的市長李進勇開始規劃,選擇了17個地點,最後擇出五個地方,依序是:

(1) 七堵區東勢上股
(2) 七堵區六堵里
(3) 安樂區興基坑
(4) 七堵區火炭坑
(5) 安樂區三層

消息一出,所有點到名的地點居民紛紛抗議,大家都不想垃圾倒在我家門口,不過李進勇依然強勢的進行規劃評估,引來許多人的不滿,加上他所主導的許多強勢建設,終至於讓他在2001年的市長選舉中敗北,由許財利換人做做看

許財利上任後,選定火炭坑,他表示火炭坑為處下游,不會影響瑪陵坑,並在尚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之下跟廠商簽約,引來一陣撻伐,他做事的效率很慢,此時四年又過去了,為了拼連任,也不敢輕易動工

去年七月通過環評後,連任的許財利在未經議會同意下,宣佈火炭坑第二掩埋場動工,並在強力警方動員下,驅趕當時前來抗議的民眾,強勢的讓工程機具進入,正式開始動工,這樣的舉動引來議員不滿,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隆市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18日在市議會中再次遭到多位議員抨擊,認為環保局在重重警力戒護下強行開工,不僅違反議會決議,也讓當地居民擔憂不已;環保局長李梁則保證,掩埋場絕不會對鄰近地區造成污染,市府也會加強對當地的美綠化及回饋措施。

位於七堵火炭坑的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經市府環保局排除萬難,終於在7月27日正式開工,不過由於動工過程中發生當地居民的抗爭事件,18日在市議會第16屆第4、5次臨時會中,引發議員一陣撻伐。

市議員高辜惠珍指出,市府出動大批警力及噴水車強行動工,讓手無寸鐵的居民飽受驚嚇;市議員蔡旺璉則表示,議員個人受氣事小、議會尊嚴受辱事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市議員張耿輝也表示,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嚴重戕害議會的尊嚴,市長跟局長能否保證不會有污染的情事發生?八里的戴奧辛羊還在檢驗中,當初環保局說是掩埋灰渣,但會不會有其他有害廢棄物進場?

議長張通榮則表示,議會當初一再要求作好環境影響評估、聯外道路及民意協商等,環保局強渡關山式的開工,對議會的監督立場無異是打了一記耳光,市府要保證不會影響周邊的環境,萬一有病害的話要負起完全責任。

環保局長李梁答覆表示,市府是針對顧問公司選出的5個地點,再經過詳細評估過程後,才選定這個最符合需求的地點;環保局很尊重議會的決議,也對當地居民逐戶拜訪,說明興建的必要性,94年底天外天掩埋場封閉後,垃圾焚燒後的灰渣無處可去,掩埋場興建過程又要費時數年,為了全民的利益才貿然施工。

李局長並保證,火炭坑掩埋場只收焚燒後的灰渣,對於進場車輛的監控與洗刷都很注重,絕不會有醫療廢棄物等有害物質進場,在防止空污及水污部分都很小心,也會把周遭環境綠美化,保證作到零污染,並加強對當地居民回饋,交由公正機構協助監測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位偉大的李梁先生在李進勇市長時代被冷凍四年,許財利上任後他才回任,他把李進勇市長任內的環保政績如『北基垃圾合作案』『垃圾不落地』『天外天焚化爐』通通自誇變成自己的建設,平常時間大概都在沒做什麼事情,好一個全民利益,為了全民利益,就能蠻幹行事嗎?

一個所謂的『只燒灰渣』,還說一天只有幾輛車通過,在聯外道路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大型垃圾車轟隆隆的每天經過市區到七堵,難道真的不會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嗎?用一點時間溝通協調,跟強勢的動工興建,兩者孰輕孰重,我相信大家都看的出來

我沒有資格以七堵人的立場評論是不是該把很多人不要興建在這個好山好水的地方,更何況完工後,垃圾車還是會經過信義區燒垃圾,對已經習慣垃圾車的信義區居民早已麻木,以一個基隆市民的立場來看,一個現今被政府規劃為『休閒農場』的區域,充滿壺穴生態及礦業文化風情,政府不重視,反而要將大家都討厭的東西丟到這裡來,對瑪陵坑的居民,確實不公平,一個不會溝通,不愛文化,不重視環保的政府,基本上已經徹底沒救,還把這裡『封溪護漁』,能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有水質污染嗎?

動工一年了,原本是台灣『小百岳』的瑪陵尖登山步道,因為施工封閉,必須從其他地方登山,



最美的基隆世外桃源,她的未來無法想像,有機會,歡迎大家都來走走這裡,你所看到的一切,說不定都會消逝


在基隆,什麼東西都有可能消失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七堵的路上,下起了瞬間午後雷陣雨,我與一群人聚集橋下躲避,這是夏季才會出現的有趣畫面

既然要去七堵,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七堵的歷史吧,位於基隆邊陲的七堵區,在從清代到現今都被歸類成不同的管轄,名稱有

清代:基隆廳石碇堡
日治初期: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
明治三十年(1897年):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台北廳基隆支廳
大正九年(1920年):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
國民黨政府接收初期:台北縣七堵鄉
民國36年(1947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含現今暖暖區)
民國38年(1939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另立暖暖區)


一直到現今,七堵區還是基隆市最大的行政區域,在近幾年的整治之下,七堵不淹水了,加上台鐵的縱貫線首發站改為這裡,於是乎此地越來越繁華,像現今我搭火車南下,幾乎都是從七堵搭車

往百福社區方向,過七賢橋立刻右轉,往大華一路前進的這條產業道路,是通往瑪陵及友蚋的必經之路,身為基隆人,我還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在事前的功課做的踏實,因為今天要介紹的這兩個地方,是基隆最美的聚落,集生態保育及山川美景於一身,而此時此刻,正在改變中...

瑪陵坑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聚落,早昔西班牙人佔據雞籠時,就是沿瑪陵坑溪開闢道路入臺北平原,作為永久盤據之計,西班牙人於是乎將瑪陵坑溪稱(kimazon),而在此地的凱達格蘭平埔族,被稱為Kimari社,才被翻譯為瑪陵,地名於是乎如此由來,目前的瑪陵坑共分為瑪南里、瑪東里、瑪西里,北二高及萬瑞快速公路都從這裡經過,但是沒有交流道的設施

瑪陵坑溪美景


瑪陵坑溪的壺穴地形



瑪陵坑溪也有北台知名的『壺穴』地形,登山界著名的瑪陵尖,就在此地,這裡與鄰近的友蚋被基隆市政府規劃成休閒農業的示範地,近來更倡導『封溪護漁』企圖保持這裡水域的完整


轉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就來到了友蚋,七堵山區以礦業著名,一直到現在友蚋溪沿線,還是可以看到台車橋的遺跡,這麼重要的鐵道資產想當然爾,偉大的基隆市府當然不會重視,友蚋地名由來,由友蚋社平埔族語音直譯,目前分為友一、友二里,這裡由於位處山區隱密還曾經有二戰時期的傳說,當時由於戰事激烈,傳聞日人在友蚋曾經秘密設廠製造單人駕駛的自殺魚雷艇,這些魚雷艇由友蚋溪在溪水漲時推至基隆河至淡水港出海。雖然是傳說,不過可以想見這裡的隱密




找了一兩趟,終於找到了火炭坑,這裡是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的預定地,而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



火炭坑地名由來,是因為早年此地的住民以製作木炭維生,火炭坑之名不脛而走,基隆市現今處理全市垃圾的地方,是為在信義區深澳坑的天外天垃圾掩埋場,于民國八十年左右開始收納垃圾,經過十年左右,天外天漸漸飽和,政府於是計劃興建第二座衛生掩埋場,原址也將興建焚化爐,灰渣則至第二掩埋場掩埋,這個評估的案件由當時的市長李進勇開始規劃,選擇了17個地點,最後擇出五個地方,依序是:

(1) 七堵區東勢上股
(2) 七堵區六堵里
(3) 安樂區興基坑
(4) 七堵區火炭坑
(5) 安樂區三層

消息一出,所有點到名的地點居民紛紛抗議,大家都不想垃圾倒在我家門口,不過李進勇依然強勢的進行規劃評估,引來許多人的不滿,加上他所主導的許多強勢建設,終至於讓他在2001年的市長選舉中敗北,由許財利換人做做看

許財利上任後,選定火炭坑,他表示火炭坑為處下游,不會影響瑪陵坑,並在尚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之下跟廠商簽約,引來一陣撻伐,他做事的效率很慢,此時四年又過去了,為了拼連任,也不敢輕易動工

去年七月通過環評後,連任的許財利在未經議會同意下,宣佈火炭坑第二掩埋場動工,並在強力警方動員下,驅趕當時前來抗議的民眾,強勢的讓工程機具進入,正式開始動工,這樣的舉動引來議員不滿,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隆市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18日在市議會中再次遭到多位議員抨擊,認為環保局在重重警力戒護下強行開工,不僅違反議會決議,也讓當地居民擔憂不已;環保局長李梁則保證,掩埋場絕不會對鄰近地區造成污染,市府也會加強對當地的美綠化及回饋措施。

位於七堵火炭坑的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經市府環保局排除萬難,終於在7月27日正式開工,不過由於動工過程中發生當地居民的抗爭事件,18日在市議會第16屆第4、5次臨時會中,引發議員一陣撻伐。

市議員高辜惠珍指出,市府出動大批警力及噴水車強行動工,讓手無寸鐵的居民飽受驚嚇;市議員蔡旺璉則表示,議員個人受氣事小、議會尊嚴受辱事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市議員張耿輝也表示,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嚴重戕害議會的尊嚴,市長跟局長能否保證不會有污染的情事發生?八里的戴奧辛羊還在檢驗中,當初環保局說是掩埋灰渣,但會不會有其他有害廢棄物進場?

議長張通榮則表示,議會當初一再要求作好環境影響評估、聯外道路及民意協商等,環保局強渡關山式的開工,對議會的監督立場無異是打了一記耳光,市府要保證不會影響周邊的環境,萬一有病害的話要負起完全責任。

環保局長李梁答覆表示,市府是針對顧問公司選出的5個地點,再經過詳細評估過程後,才選定這個最符合需求的地點;環保局很尊重議會的決議,也對當地居民逐戶拜訪,說明興建的必要性,94年底天外天掩埋場封閉後,垃圾焚燒後的灰渣無處可去,掩埋場興建過程又要費時數年,為了全民的利益才貿然施工。

李局長並保證,火炭坑掩埋場只收焚燒後的灰渣,對於進場車輛的監控與洗刷都很注重,絕不會有醫療廢棄物等有害物質進場,在防止空污及水污部分都很小心,也會把周遭環境綠美化,保證作到零污染,並加強對當地居民回饋,交由公正機構協助監測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位偉大的李梁先生在李進勇市長時代被冷凍四年,許財利上任後他才回任,他把李進勇市長任內的環保政績如『北基垃圾合作案』『垃圾不落地』『天外天焚化爐』通通自誇變成自己的建設,平常時間大概都在沒做什麼事情,好一個全民利益,為了全民利益,就能蠻幹行事嗎?

一個所謂的『只燒灰渣』,還說一天只有幾輛車通過,在聯外道路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大型垃圾車轟隆隆的每天經過市區到七堵,難道真的不會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嗎?用一點時間溝通協調,跟強勢的動工興建,兩者孰輕孰重,我相信大家都看的出來

我沒有資格以七堵人的立場評論是不是該把很多人不要興建在這個好山好水的地方,更何況完工後,垃圾車還是會經過信義區燒垃圾,對已經習慣垃圾車的信義區居民早已麻木,以一個基隆市民的立場來看,一個現今被政府規劃為『休閒農場』的區域,充滿壺穴生態及礦業文化風情,政府不重視,反而要將大家都討厭的東西丟到這裡來,對瑪陵坑的居民,確實不公平,一個不會溝通,不愛文化,不重視環保的政府,基本上已經徹底沒救,還把這裡『封溪護漁』,能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有水質污染嗎?

動工一年了,原本是台灣『小百岳』的瑪陵尖登山步道,因為施工封閉,必須從其他地方登山,



最美的基隆世外桃源,她的未來無法想像,有機會,歡迎大家都來走走這裡,你所看到的一切,說不定都會消逝


在基隆,什麼東西都有可能消失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七堵的路上,下起了瞬間午後雷陣雨,我與一群人聚集橋下躲避,這是夏季才會出現的有趣畫面

既然要去七堵,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七堵的歷史吧,位於基隆邊陲的七堵區,在從清代到現今都被歸類成不同的管轄,名稱有

清代:基隆廳石碇堡
日治初期: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
明治三十年(1897年):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台北廳基隆支廳
大正九年(1920年):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
國民黨政府接收初期:台北縣七堵鄉
民國36年(1947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含現今暖暖區)
民國38年(1939年)以後:基隆市七堵區(另立暖暖區)


一直到現今,七堵區還是基隆市最大的行政區域,在近幾年的整治之下,七堵不淹水了,加上台鐵的縱貫線首發站改為這裡,於是乎此地越來越繁華,像現今我搭火車南下,幾乎都是從七堵搭車

往百福社區方向,過七賢橋立刻右轉,往大華一路前進的這條產業道路,是通往瑪陵及友蚋的必經之路,身為基隆人,我還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在事前的功課做的踏實,因為今天要介紹的這兩個地方,是基隆最美的聚落,集生態保育及山川美景於一身,而此時此刻,正在改變中...

瑪陵坑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聚落,早昔西班牙人佔據雞籠時,就是沿瑪陵坑溪開闢道路入臺北平原,作為永久盤據之計,西班牙人於是乎將瑪陵坑溪稱(kimazon),而在此地的凱達格蘭平埔族,被稱為Kimari社,才被翻譯為瑪陵,地名於是乎如此由來,目前的瑪陵坑共分為瑪南里、瑪東里、瑪西里,北二高及萬瑞快速公路都從這裡經過,但是沒有交流道的設施

瑪陵坑溪美景


瑪陵坑溪的壺穴地形



瑪陵坑溪也有北台知名的『壺穴』地形,登山界著名的瑪陵尖,就在此地,這裡與鄰近的友蚋被基隆市政府規劃成休閒農業的示範地,近來更倡導『封溪護漁』企圖保持這裡水域的完整


轉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就來到了友蚋,七堵山區以礦業著名,一直到現在友蚋溪沿線,還是可以看到台車橋的遺跡,這麼重要的鐵道資產想當然爾,偉大的基隆市府當然不會重視,友蚋地名由來,由友蚋社平埔族語音直譯,目前分為友一、友二里,這裡由於位處山區隱密還曾經有二戰時期的傳說,當時由於戰事激烈,傳聞日人在友蚋曾經秘密設廠製造單人駕駛的自殺魚雷艇,這些魚雷艇由友蚋溪在溪水漲時推至基隆河至淡水港出海。雖然是傳說,不過可以想見這裡的隱密




找了一兩趟,終於找到了火炭坑,這裡是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的預定地,而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



火炭坑地名由來,是因為早年此地的住民以製作木炭維生,火炭坑之名不脛而走,基隆市現今處理全市垃圾的地方,是為在信義區深澳坑的天外天垃圾掩埋場,于民國八十年左右開始收納垃圾,經過十年左右,天外天漸漸飽和,政府於是計劃興建第二座衛生掩埋場,原址也將興建焚化爐,灰渣則至第二掩埋場掩埋,這個評估的案件由當時的市長李進勇開始規劃,選擇了17個地點,最後擇出五個地方,依序是:

(1) 七堵區東勢上股
(2) 七堵區六堵里
(3) 安樂區興基坑
(4) 七堵區火炭坑
(5) 安樂區三層

消息一出,所有點到名的地點居民紛紛抗議,大家都不想垃圾倒在我家門口,不過李進勇依然強勢的進行規劃評估,引來許多人的不滿,加上他所主導的許多強勢建設,終至於讓他在2001年的市長選舉中敗北,由許財利換人做做看

許財利上任後,選定火炭坑,他表示火炭坑為處下游,不會影響瑪陵坑,並在尚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之下跟廠商簽約,引來一陣撻伐,他做事的效率很慢,此時四年又過去了,為了拼連任,也不敢輕易動工

去年七月通過環評後,連任的許財利在未經議會同意下,宣佈火炭坑第二掩埋場動工,並在強力警方動員下,驅趕當時前來抗議的民眾,強勢的讓工程機具進入,正式開始動工,這樣的舉動引來議員不滿,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隆市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18日在市議會中再次遭到多位議員抨擊,認為環保局在重重警力戒護下強行開工,不僅違反議會決議,也讓當地居民擔憂不已;環保局長李梁則保證,掩埋場絕不會對鄰近地區造成污染,市府也會加強對當地的美綠化及回饋措施。

位於七堵火炭坑的基隆市第二衛生掩埋場,經市府環保局排除萬難,終於在7月27日正式開工,不過由於動工過程中發生當地居民的抗爭事件,18日在市議會第16屆第4、5次臨時會中,引發議員一陣撻伐。

市議員高辜惠珍指出,市府出動大批警力及噴水車強行動工,讓手無寸鐵的居民飽受驚嚇;市議員蔡旺璉則表示,議員個人受氣事小、議會尊嚴受辱事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市議員張耿輝也表示,第二掩埋場的動工過程,嚴重戕害議會的尊嚴,市長跟局長能否保證不會有污染的情事發生?八里的戴奧辛羊還在檢驗中,當初環保局說是掩埋灰渣,但會不會有其他有害廢棄物進場?

議長張通榮則表示,議會當初一再要求作好環境影響評估、聯外道路及民意協商等,環保局強渡關山式的開工,對議會的監督立場無異是打了一記耳光,市府要保證不會影響周邊的環境,萬一有病害的話要負起完全責任。

環保局長李梁答覆表示,市府是針對顧問公司選出的5個地點,再經過詳細評估過程後,才選定這個最符合需求的地點;環保局很尊重議會的決議,也對當地居民逐戶拜訪,說明興建的必要性,94年底天外天掩埋場封閉後,垃圾焚燒後的灰渣無處可去,掩埋場興建過程又要費時數年,為了全民的利益才貿然施工。

李局長並保證,火炭坑掩埋場只收焚燒後的灰渣,對於進場車輛的監控與洗刷都很注重,絕不會有醫療廢棄物等有害物質進場,在防止空污及水污部分都很小心,也會把周遭環境綠美化,保證作到零污染,並加強對當地居民回饋,交由公正機構協助監測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位偉大的李梁先生在李進勇市長時代被冷凍四年,許財利上任後他才回任,他把李進勇市長任內的環保政績如『北基垃圾合作案』『垃圾不落地』『天外天焚化爐』通通自誇變成自己的建設,平常時間大概都在沒做什麼事情,好一個全民利益,為了全民利益,就能蠻幹行事嗎?

一個所謂的『只燒灰渣』,還說一天只有幾輛車通過,在聯外道路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大型垃圾車轟隆隆的每天經過市區到七堵,難道真的不會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嗎?用一點時間溝通協調,跟強勢的動工興建,兩者孰輕孰重,我相信大家都看的出來

我沒有資格以七堵人的立場評論是不是該把很多人不要興建在這個好山好水的地方,更何況完工後,垃圾車還是會經過信義區燒垃圾,對已經習慣垃圾車的信義區居民早已麻木,以一個基隆市民的立場來看,一個現今被政府規劃為『休閒農場』的區域,充滿壺穴生態及礦業文化風情,政府不重視,反而要將大家都討厭的東西丟到這裡來,對瑪陵坑的居民,確實不公平,一個不會溝通,不愛文化,不重視環保的政府,基本上已經徹底沒救,還把這裡『封溪護漁』,能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有水質污染嗎?

動工一年了,原本是台灣『小百岳』的瑪陵尖登山步道,因為施工封閉,必須從其他地方登山,



最美的基隆世外桃源,她的未來無法想像,有機會,歡迎大家都來走走這裡,你所看到的一切,說不定都會消逝


在基隆,什麼東西都有可能消失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