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十二月,來到萬華拍靈安尊王遶境的時候,曾經有跟讀者說過有機會會再來這些曾經經過,但是沒有時間進去的廟裡參觀,剛剛好這個週六我跟人有約,要去西門町看電影,於是乎就來個萬華走走,順便拍拍萬華的幾間廟宇,雖然不時下雨,不過我還是撐傘出發!

從西門站下車後,首先看到的是位於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在去年九月這裡曾經舉辦過媽祖文化節,不過是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官方色彩濃厚被有些人譏為政治遶境,評價不一,不過也因為這樣,也讓我漸漸了解到台北天后宮的歷史。





最早的台北天后宮,位在現今228公園的台灣博物館,現在你看到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原址並不在這裡,新興宮清代乾隆年間興建,在當時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台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廟內主祀天上聖母,不過在日治時代,當時的日人由已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強制將新興宮遷移,廟內媽祖神像改至龍山寺奉祀。

二次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原本新興宮的信徒看上原本奉祀弘法大師的弘法寺,並將天上聖母遷入,改弘法寺為天后宮,後來據傳弘法大師托夢請求,於是乎在側殿,依然供奉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弘法大師),形成台灣少見的日式現存廟宇,所以該廟也相當多日本觀光客,有興趣參觀的人,就在西門町的二號出口斜對面,逛街逛累了,大可入內參觀





看完天后宮,我們來到位於康定路的晉德宮--助順將軍廟參觀,助順將軍廟是北台少數地方供奉的廟宇,除了萬華以外,在北縣五股及淡水各有一間,主祀的助順將軍原名黃道周,是明朝時代的進士,明朝亡後由於不事二主,遭到清兵處決,泉州人感念忠貞,將之建廟奉祀,封為助順將軍,現今的助順將軍廟在康定路與環河南路交岔口,早期這裡航運發達,助順將軍主要是船頭行和搬運工在膜拜,地點可以見證當年艋舺開港時的勞動史







助順將軍廟也是台北重要的角頭廟宇,上次靈安尊王遶境,主廟隊伍就在這裡被助順將軍廟檔陣長達一個小時,廟方當時派出大量神轎神將接駕,整條康定路熱鬧非凡;早年的助順將軍廟正殿已經被拆除,最近一次有規模的整修是日治時代,興建當時採用的是少見的『木結構對場作』,即是以中軸線分兩邊,分別由台籍匠師及泉州匠師製作,這種競爭式的方式增加對立感,也增加廟宇的精緻度,當時的台籍匠師陳田,後來更與李梅樹參予三峽祖師廟的重建。這種對場作的型態,在台灣相當少見,晉德宮助順將軍廟根據手邊資料,是該型態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建築





早期,從中國渡海來台的台灣先民,在艋舺分為泉州三邑與泉州同安人兩派,與當地平埔族原住民通婚後人次暴增,兩派人馬在生活習慣上常常發生衝突,1853年,終於發生了所謂的分類械鬥--頂下郊拼,雙方打個你死我活,落敗的泉州同安人,則是搬遷到現今的台北大稻埕,形成新的商業聚落。當時因為種族而產生的械鬥相當的多,在基隆也在那個時間點附近,發生了漳泉魴頂械鬥,同樣造成大量死傷

基隆的魴頂械鬥,打出了現今基隆中元祭的文化傳統,而萬華的頂下郊拼,則是打出了在萬華屬於泉州三邑人的基本信仰文化,今天要參訪的青山宮,所主祀的靈安尊王,就是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靈安尊王有一說是是三國時代駐守泉州的東吳將領張滾,有一說則是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領張悃。在頂下郊拼後第二年,由於萬華發生瘟疫,當時就從中國泉州請來靈安尊王供奉,原址在西園路上,1856~1859年在遷至現今貴陽街現址,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





由於靈安尊王具司法神性質,所以廟內也仿照古代衙門,設立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同時有范謝將軍,文武判官等類似城隍廟的編制,還有枷鎖將軍等八將,青山宮的八將團據說是全台八將的起源,我之前有提過,需要複習的人,文章最後有連結



枷鎖將軍



後殿則是奉祀靈安尊王夫人,除了靈安尊王夫人,在桌上有一尊彷陰陽司官辦案的小神像,所有編制相當齊全,不過非常陰暗,玻璃也髒髒的,捕捉鏡頭相當困難。



到樓上則是奉祀玉皇大帝,由於是玉帝,所以門神就不是秦瓊尉遲恭了,而是托塔天王及二郎神









離開了青山宮,我繼續沿著西園路,到雙園街尋找青龍宫拜訪

在研究邢府千歲後,對台灣深不可測的千歲王爺信仰產生相當大的好奇,我在左營城隍遶境時,曾經驚鴻一撇,發現與我同姓的『尹府千歲』,上網一查,原來尹王爺是台灣西南沿海相當有名的王爺信仰,主廟位於嘉義布袋「新塭嘉應廟」,每年農曆三月,會舉辦著名的 『衝水路』遶境儀式,我還沒要去布袋,不過我一查,原來在萬華雙園街上,就奉祀著從新塭嘉應廟分齡而來的尹府千歲及九龍三公,沿著窄小的艋舺街道,我終於找到隱藏在巷弄中的青龍宮,入內參觀



艋舺青龍宮創立於1960年,主祀的九龍三公,就是唐朝時著名的歷史人物魏徵,他因為伴使九龍天子之側,位列為三公,故號九龍三公,在許多的歷史書籍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記載,而奉祀的尹府千歲由來就太難確認了,有一說是表示,尹府千歲是唐代的官員尹思貞,關於尹思貞的傳說我文章最後會連結,另外一種說法是來自於新塭嘉應廟,相傳尹王爺傳聞是天庭龍天護法,奉玉帝指令來到凡間巡守,來到台灣的嘉義新塭地區,經過低萬傳奇成為了王爺公,當時稱為『允王爺』,後來被稱為尹王爺。



相關故事繁多且複雜,不過在我眼前的更複雜,因為這麼多神尊我根本不知道哪尊是尹王爺,我於是請教廟公,終於指出在廟殿中有插旗的神尊,就是尹府千歲,法像不同一般威嚴霸氣的千歲神尊,反而較為斯文,光線陰暗,拍照時稍微手震,不過還是拍下了久違的尹府千歲







離開青龍宮,我終於可以去看電影,萬華廟宇民俗信仰相當多而有趣,有機會我會慢慢介紹這裡,給讀者欣賞!

延伸閱讀
奇摩知識中有關尹府千歲的解釋
艋舺青龍宮的尹府千歲傳說
嘉義新塭有關尹府千歲的說法
靈安尊王夜巡
靈安尊王八將
北台媽祖文化節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去年十二月,來到萬華拍靈安尊王遶境的時候,曾經有跟讀者說過有機會會再來這些曾經經過,但是沒有時間進去的廟裡參觀,剛剛好這個週六我跟人有約,要去西門町看電影,於是乎就來個萬華走走,順便拍拍萬華的幾間廟宇,雖然不時下雨,不過我還是撐傘出發!

從西門站下車後,首先看到的是位於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在去年九月這裡曾經舉辦過媽祖文化節,不過是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官方色彩濃厚被有些人譏為政治遶境,評價不一,不過也因為這樣,也讓我漸漸了解到台北天后宮的歷史。





最早的台北天后宮,位在現今228公園的台灣博物館,現在你看到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原址並不在這裡,新興宮清代乾隆年間興建,在當時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台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廟內主祀天上聖母,不過在日治時代,當時的日人由已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強制將新興宮遷移,廟內媽祖神像改至龍山寺奉祀。

二次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原本新興宮的信徒看上原本奉祀弘法大師的弘法寺,並將天上聖母遷入,改弘法寺為天后宮,後來據傳弘法大師托夢請求,於是乎在側殿,依然供奉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弘法大師),形成台灣少見的日式現存廟宇,所以該廟也相當多日本觀光客,有興趣參觀的人,就在西門町的二號出口斜對面,逛街逛累了,大可入內參觀





看完天后宮,我們來到位於康定路的晉德宮--助順將軍廟參觀,助順將軍廟是北台少數地方供奉的廟宇,除了萬華以外,在北縣五股及淡水各有一間,主祀的助順將軍原名黃道周,是明朝時代的進士,明朝亡後由於不事二主,遭到清兵處決,泉州人感念忠貞,將之建廟奉祀,封為助順將軍,現今的助順將軍廟在康定路與環河南路交岔口,早期這裡航運發達,助順將軍主要是船頭行和搬運工在膜拜,地點可以見證當年艋舺開港時的勞動史







助順將軍廟也是台北重要的角頭廟宇,上次靈安尊王遶境,主廟隊伍就在這裡被助順將軍廟檔陣長達一個小時,廟方當時派出大量神轎神將接駕,整條康定路熱鬧非凡;早年的助順將軍廟正殿已經被拆除,最近一次有規模的整修是日治時代,興建當時採用的是少見的『木結構對場作』,即是以中軸線分兩邊,分別由台籍匠師及泉州匠師製作,這種競爭式的方式增加對立感,也增加廟宇的精緻度,當時的台籍匠師陳田,後來更與李梅樹參予三峽祖師廟的重建。這種對場作的型態,在台灣相當少見,晉德宮助順將軍廟根據手邊資料,是該型態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建築





早期,從中國渡海來台的台灣先民,在艋舺分為泉州三邑與泉州同安人兩派,與當地平埔族原住民通婚後人次暴增,兩派人馬在生活習慣上常常發生衝突,1853年,終於發生了所謂的分類械鬥--頂下郊拼,雙方打個你死我活,落敗的泉州同安人,則是搬遷到現今的台北大稻埕,形成新的商業聚落。當時因為種族而產生的械鬥相當的多,在基隆也在那個時間點附近,發生了漳泉魴頂械鬥,同樣造成大量死傷

基隆的魴頂械鬥,打出了現今基隆中元祭的文化傳統,而萬華的頂下郊拼,則是打出了在萬華屬於泉州三邑人的基本信仰文化,今天要參訪的青山宮,所主祀的靈安尊王,就是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靈安尊王有一說是是三國時代駐守泉州的東吳將領張滾,有一說則是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領張悃。在頂下郊拼後第二年,由於萬華發生瘟疫,當時就從中國泉州請來靈安尊王供奉,原址在西園路上,1856~1859年在遷至現今貴陽街現址,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





由於靈安尊王具司法神性質,所以廟內也仿照古代衙門,設立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同時有范謝將軍,文武判官等類似城隍廟的編制,還有枷鎖將軍等八將,青山宮的八將團據說是全台八將的起源,我之前有提過,需要複習的人,文章最後有連結



枷鎖將軍



後殿則是奉祀靈安尊王夫人,除了靈安尊王夫人,在桌上有一尊彷陰陽司官辦案的小神像,所有編制相當齊全,不過非常陰暗,玻璃也髒髒的,捕捉鏡頭相當困難。



到樓上則是奉祀玉皇大帝,由於是玉帝,所以門神就不是秦瓊尉遲恭了,而是托塔天王及二郎神









離開了青山宮,我繼續沿著西園路,到雙園街尋找青龍宫拜訪

在研究邢府千歲後,對台灣深不可測的千歲王爺信仰產生相當大的好奇,我在左營城隍遶境時,曾經驚鴻一撇,發現與我同姓的『尹府千歲』,上網一查,原來尹王爺是台灣西南沿海相當有名的王爺信仰,主廟位於嘉義布袋「新塭嘉應廟」,每年農曆三月,會舉辦著名的 『衝水路』遶境儀式,我還沒要去布袋,不過我一查,原來在萬華雙園街上,就奉祀著從新塭嘉應廟分齡而來的尹府千歲及九龍三公,沿著窄小的艋舺街道,我終於找到隱藏在巷弄中的青龍宮,入內參觀



艋舺青龍宮創立於1960年,主祀的九龍三公,就是唐朝時著名的歷史人物魏徵,他因為伴使九龍天子之側,位列為三公,故號九龍三公,在許多的歷史書籍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記載,而奉祀的尹府千歲由來就太難確認了,有一說是表示,尹府千歲是唐代的官員尹思貞,關於尹思貞的傳說我文章最後會連結,另外一種說法是來自於新塭嘉應廟,相傳尹王爺傳聞是天庭龍天護法,奉玉帝指令來到凡間巡守,來到台灣的嘉義新塭地區,經過低萬傳奇成為了王爺公,當時稱為『允王爺』,後來被稱為尹王爺。



相關故事繁多且複雜,不過在我眼前的更複雜,因為這麼多神尊我根本不知道哪尊是尹王爺,我於是請教廟公,終於指出在廟殿中有插旗的神尊,就是尹府千歲,法像不同一般威嚴霸氣的千歲神尊,反而較為斯文,光線陰暗,拍照時稍微手震,不過還是拍下了久違的尹府千歲







離開青龍宮,我終於可以去看電影,萬華廟宇民俗信仰相當多而有趣,有機會我會慢慢介紹這裡,給讀者欣賞!

延伸閱讀
奇摩知識中有關尹府千歲的解釋
艋舺青龍宮的尹府千歲傳說
嘉義新塭有關尹府千歲的說法
靈安尊王夜巡
靈安尊王八將
北台媽祖文化節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去年十二月,來到萬華拍靈安尊王遶境的時候,曾經有跟讀者說過有機會會再來這些曾經經過,但是沒有時間進去的廟裡參觀,剛剛好這個週六我跟人有約,要去西門町看電影,於是乎就來個萬華走走,順便拍拍萬華的幾間廟宇,雖然不時下雨,不過我還是撐傘出發!

從西門站下車後,首先看到的是位於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在去年九月這裡曾經舉辦過媽祖文化節,不過是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官方色彩濃厚被有些人譏為政治遶境,評價不一,不過也因為這樣,也讓我漸漸了解到台北天后宮的歷史。





最早的台北天后宮,位在現今228公園的台灣博物館,現在你看到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原址並不在這裡,新興宮清代乾隆年間興建,在當時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台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廟內主祀天上聖母,不過在日治時代,當時的日人由已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強制將新興宮遷移,廟內媽祖神像改至龍山寺奉祀。

二次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原本新興宮的信徒看上原本奉祀弘法大師的弘法寺,並將天上聖母遷入,改弘法寺為天后宮,後來據傳弘法大師托夢請求,於是乎在側殿,依然供奉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弘法大師),形成台灣少見的日式現存廟宇,所以該廟也相當多日本觀光客,有興趣參觀的人,就在西門町的二號出口斜對面,逛街逛累了,大可入內參觀





看完天后宮,我們來到位於康定路的晉德宮--助順將軍廟參觀,助順將軍廟是北台少數地方供奉的廟宇,除了萬華以外,在北縣五股及淡水各有一間,主祀的助順將軍原名黃道周,是明朝時代的進士,明朝亡後由於不事二主,遭到清兵處決,泉州人感念忠貞,將之建廟奉祀,封為助順將軍,現今的助順將軍廟在康定路與環河南路交岔口,早期這裡航運發達,助順將軍主要是船頭行和搬運工在膜拜,地點可以見證當年艋舺開港時的勞動史







助順將軍廟也是台北重要的角頭廟宇,上次靈安尊王遶境,主廟隊伍就在這裡被助順將軍廟檔陣長達一個小時,廟方當時派出大量神轎神將接駕,整條康定路熱鬧非凡;早年的助順將軍廟正殿已經被拆除,最近一次有規模的整修是日治時代,興建當時採用的是少見的『木結構對場作』,即是以中軸線分兩邊,分別由台籍匠師及泉州匠師製作,這種競爭式的方式增加對立感,也增加廟宇的精緻度,當時的台籍匠師陳田,後來更與李梅樹參予三峽祖師廟的重建。這種對場作的型態,在台灣相當少見,晉德宮助順將軍廟根據手邊資料,是該型態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建築





早期,從中國渡海來台的台灣先民,在艋舺分為泉州三邑與泉州同安人兩派,與當地平埔族原住民通婚後人次暴增,兩派人馬在生活習慣上常常發生衝突,1853年,終於發生了所謂的分類械鬥--頂下郊拼,雙方打個你死我活,落敗的泉州同安人,則是搬遷到現今的台北大稻埕,形成新的商業聚落。當時因為種族而產生的械鬥相當的多,在基隆也在那個時間點附近,發生了漳泉魴頂械鬥,同樣造成大量死傷

基隆的魴頂械鬥,打出了現今基隆中元祭的文化傳統,而萬華的頂下郊拼,則是打出了在萬華屬於泉州三邑人的基本信仰文化,今天要參訪的青山宮,所主祀的靈安尊王,就是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靈安尊王有一說是是三國時代駐守泉州的東吳將領張滾,有一說則是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領張悃。在頂下郊拼後第二年,由於萬華發生瘟疫,當時就從中國泉州請來靈安尊王供奉,原址在西園路上,1856~1859年在遷至現今貴陽街現址,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





由於靈安尊王具司法神性質,所以廟內也仿照古代衙門,設立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同時有范謝將軍,文武判官等類似城隍廟的編制,還有枷鎖將軍等八將,青山宮的八將團據說是全台八將的起源,我之前有提過,需要複習的人,文章最後有連結



枷鎖將軍



後殿則是奉祀靈安尊王夫人,除了靈安尊王夫人,在桌上有一尊彷陰陽司官辦案的小神像,所有編制相當齊全,不過非常陰暗,玻璃也髒髒的,捕捉鏡頭相當困難。



到樓上則是奉祀玉皇大帝,由於是玉帝,所以門神就不是秦瓊尉遲恭了,而是托塔天王及二郎神









離開了青山宮,我繼續沿著西園路,到雙園街尋找青龍宫拜訪

在研究邢府千歲後,對台灣深不可測的千歲王爺信仰產生相當大的好奇,我在左營城隍遶境時,曾經驚鴻一撇,發現與我同姓的『尹府千歲』,上網一查,原來尹王爺是台灣西南沿海相當有名的王爺信仰,主廟位於嘉義布袋「新塭嘉應廟」,每年農曆三月,會舉辦著名的 『衝水路』遶境儀式,我還沒要去布袋,不過我一查,原來在萬華雙園街上,就奉祀著從新塭嘉應廟分齡而來的尹府千歲及九龍三公,沿著窄小的艋舺街道,我終於找到隱藏在巷弄中的青龍宮,入內參觀



艋舺青龍宮創立於1960年,主祀的九龍三公,就是唐朝時著名的歷史人物魏徵,他因為伴使九龍天子之側,位列為三公,故號九龍三公,在許多的歷史書籍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記載,而奉祀的尹府千歲由來就太難確認了,有一說是表示,尹府千歲是唐代的官員尹思貞,關於尹思貞的傳說我文章最後會連結,另外一種說法是來自於新塭嘉應廟,相傳尹王爺傳聞是天庭龍天護法,奉玉帝指令來到凡間巡守,來到台灣的嘉義新塭地區,經過低萬傳奇成為了王爺公,當時稱為『允王爺』,後來被稱為尹王爺。



相關故事繁多且複雜,不過在我眼前的更複雜,因為這麼多神尊我根本不知道哪尊是尹王爺,我於是請教廟公,終於指出在廟殿中有插旗的神尊,就是尹府千歲,法像不同一般威嚴霸氣的千歲神尊,反而較為斯文,光線陰暗,拍照時稍微手震,不過還是拍下了久違的尹府千歲







離開青龍宮,我終於可以去看電影,萬華廟宇民俗信仰相當多而有趣,有機會我會慢慢介紹這裡,給讀者欣賞!

延伸閱讀
奇摩知識中有關尹府千歲的解釋
艋舺青龍宮的尹府千歲傳說
嘉義新塭有關尹府千歲的說法
靈安尊王夜巡
靈安尊王八將
北台媽祖文化節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去年十二月,來到萬華拍靈安尊王遶境的時候,曾經有跟讀者說過有機會會再來這些曾經經過,但是沒有時間進去的廟裡參觀,剛剛好這個週六我跟人有約,要去西門町看電影,於是乎就來個萬華走走,順便拍拍萬華的幾間廟宇,雖然不時下雨,不過我還是撐傘出發!

從西門站下車後,首先看到的是位於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在去年九月這裡曾經舉辦過媽祖文化節,不過是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官方色彩濃厚被有些人譏為政治遶境,評價不一,不過也因為這樣,也讓我漸漸了解到台北天后宮的歷史。





最早的台北天后宮,位在現今228公園的台灣博物館,現在你看到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原址並不在這裡,新興宮清代乾隆年間興建,在當時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台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廟內主祀天上聖母,不過在日治時代,當時的日人由已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強制將新興宮遷移,廟內媽祖神像改至龍山寺奉祀。

二次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原本新興宮的信徒看上原本奉祀弘法大師的弘法寺,並將天上聖母遷入,改弘法寺為天后宮,後來據傳弘法大師托夢請求,於是乎在側殿,依然供奉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弘法大師),形成台灣少見的日式現存廟宇,所以該廟也相當多日本觀光客,有興趣參觀的人,就在西門町的二號出口斜對面,逛街逛累了,大可入內參觀





看完天后宮,我們來到位於康定路的晉德宮--助順將軍廟參觀,助順將軍廟是北台少數地方供奉的廟宇,除了萬華以外,在北縣五股及淡水各有一間,主祀的助順將軍原名黃道周,是明朝時代的進士,明朝亡後由於不事二主,遭到清兵處決,泉州人感念忠貞,將之建廟奉祀,封為助順將軍,現今的助順將軍廟在康定路與環河南路交岔口,早期這裡航運發達,助順將軍主要是船頭行和搬運工在膜拜,地點可以見證當年艋舺開港時的勞動史







助順將軍廟也是台北重要的角頭廟宇,上次靈安尊王遶境,主廟隊伍就在這裡被助順將軍廟檔陣長達一個小時,廟方當時派出大量神轎神將接駕,整條康定路熱鬧非凡;早年的助順將軍廟正殿已經被拆除,最近一次有規模的整修是日治時代,興建當時採用的是少見的『木結構對場作』,即是以中軸線分兩邊,分別由台籍匠師及泉州匠師製作,這種競爭式的方式增加對立感,也增加廟宇的精緻度,當時的台籍匠師陳田,後來更與李梅樹參予三峽祖師廟的重建。這種對場作的型態,在台灣相當少見,晉德宮助順將軍廟根據手邊資料,是該型態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建築





早期,從中國渡海來台的台灣先民,在艋舺分為泉州三邑與泉州同安人兩派,與當地平埔族原住民通婚後人次暴增,兩派人馬在生活習慣上常常發生衝突,1853年,終於發生了所謂的分類械鬥--頂下郊拼,雙方打個你死我活,落敗的泉州同安人,則是搬遷到現今的台北大稻埕,形成新的商業聚落。當時因為種族而產生的械鬥相當的多,在基隆也在那個時間點附近,發生了漳泉魴頂械鬥,同樣造成大量死傷

基隆的魴頂械鬥,打出了現今基隆中元祭的文化傳統,而萬華的頂下郊拼,則是打出了在萬華屬於泉州三邑人的基本信仰文化,今天要參訪的青山宮,所主祀的靈安尊王,就是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靈安尊王有一說是是三國時代駐守泉州的東吳將領張滾,有一說則是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領張悃。在頂下郊拼後第二年,由於萬華發生瘟疫,當時就從中國泉州請來靈安尊王供奉,原址在西園路上,1856~1859年在遷至現今貴陽街現址,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





由於靈安尊王具司法神性質,所以廟內也仿照古代衙門,設立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同時有范謝將軍,文武判官等類似城隍廟的編制,還有枷鎖將軍等八將,青山宮的八將團據說是全台八將的起源,我之前有提過,需要複習的人,文章最後有連結



枷鎖將軍



後殿則是奉祀靈安尊王夫人,除了靈安尊王夫人,在桌上有一尊彷陰陽司官辦案的小神像,所有編制相當齊全,不過非常陰暗,玻璃也髒髒的,捕捉鏡頭相當困難。



到樓上則是奉祀玉皇大帝,由於是玉帝,所以門神就不是秦瓊尉遲恭了,而是托塔天王及二郎神









離開了青山宮,我繼續沿著西園路,到雙園街尋找青龍宫拜訪

在研究邢府千歲後,對台灣深不可測的千歲王爺信仰產生相當大的好奇,我在左營城隍遶境時,曾經驚鴻一撇,發現與我同姓的『尹府千歲』,上網一查,原來尹王爺是台灣西南沿海相當有名的王爺信仰,主廟位於嘉義布袋「新塭嘉應廟」,每年農曆三月,會舉辦著名的 『衝水路』遶境儀式,我還沒要去布袋,不過我一查,原來在萬華雙園街上,就奉祀著從新塭嘉應廟分齡而來的尹府千歲及九龍三公,沿著窄小的艋舺街道,我終於找到隱藏在巷弄中的青龍宮,入內參觀



艋舺青龍宮創立於1960年,主祀的九龍三公,就是唐朝時著名的歷史人物魏徵,他因為伴使九龍天子之側,位列為三公,故號九龍三公,在許多的歷史書籍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記載,而奉祀的尹府千歲由來就太難確認了,有一說是表示,尹府千歲是唐代的官員尹思貞,關於尹思貞的傳說我文章最後會連結,另外一種說法是來自於新塭嘉應廟,相傳尹王爺傳聞是天庭龍天護法,奉玉帝指令來到凡間巡守,來到台灣的嘉義新塭地區,經過低萬傳奇成為了王爺公,當時稱為『允王爺』,後來被稱為尹王爺。



相關故事繁多且複雜,不過在我眼前的更複雜,因為這麼多神尊我根本不知道哪尊是尹王爺,我於是請教廟公,終於指出在廟殿中有插旗的神尊,就是尹府千歲,法像不同一般威嚴霸氣的千歲神尊,反而較為斯文,光線陰暗,拍照時稍微手震,不過還是拍下了久違的尹府千歲







離開青龍宮,我終於可以去看電影,萬華廟宇民俗信仰相當多而有趣,有機會我會慢慢介紹這裡,給讀者欣賞!

延伸閱讀
奇摩知識中有關尹府千歲的解釋
艋舺青龍宮的尹府千歲傳說
嘉義新塭有關尹府千歲的說法
靈安尊王夜巡
靈安尊王八將
北台媽祖文化節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說這一個月以來為了逃避東北季風,我都在撰寫我的南下旅行,民俗相關的文章在我這個月的題材中不斷出現,被某些讀者笑說變成了家將網誌,不過我還是沒有忘記我的基隆文史相關研究,過一陣子,我有關和平島的系列文章就會出現,請大家期待。今天我要介紹同時也要告別的,是我曾經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號及老基隆懷舊館,即將在年前正式結束吹熄燈號,走入歷史!這個隸屬基隆,紛紛擾擾的基隆印象,即將消失!

『民間美術號』是由巴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賈裕組先生在十一年前購入的中古貨船,一直到現在他的船舶登記,都還是貨船,這艘船更早的前身,是跑遍全球的遠洋鮪釣船,賈先生在當時購入花了九十萬元,他最早的構想,是希望能將這艘船變成世界少數的展覽船隻,能航行台灣及世界,船上展示的則是賈先生最專精的年畫藝術,及版畫素材,於是乎在購入後,船隻都已最佳材質改裝裝潢,共計耗費超過三千萬元,被外界戲稱『錢坑』號。







在船隻落成之初,民間美術號曾經有短暫航行至台灣其他漁港的紀錄,不過由於航行成本非常高,加上屬於貨船,進出港行政作業相當繁瑣,於是乎民間美術號就停泊在基隆市正濱漁港灣澳中,在這幾年內,民間美術號也有多次入塢維修的紀錄,再度花費賈裕組先生相當多的經費。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陸續有觀光客耳聞該船,前往基隆參觀,全盛時期的巴蜀文教基金會,共有七名員工,對接近非營利性質的文教基金會而言,是相當大的規模。





這段在基隆的時間,巴蜀基金會陸續辦了許多活動,同時不只是民間美術號,基金會更在全台各地舉辦活動推廣年畫門神藝術,例如與台中文化局舉辦過年畫展,在台北縣瑞芳創辦過年畫農村館,甚至在船上舉辦營火晚會,演唱會等活動,雖然舉辦活動有經費來源,不過龐大的人事成本,日常開銷,維護費用依然相當傷賈先生的荷包,於是乎基金會規模越趨保守,也改為預約式參觀。





位於民間美術號不遠的『老雞籠懷舊館』則是在近幾年成立,前身是一間鐵工廠,在賈先生的匠心獨具之下,變成了台灣古早味十足的懷舊展覽館,展示台灣早期生活風貌,如大灶,紅眠床,扁擔推車等等,人們在參觀船上美術館後,來這裡喝杯咖啡,看看古早懷舊物品,這裡一望出去,就是港灣,夕陽西下時尤其美麗。







懷舊館內部,攝於2007/06/12,參觀者是以單車環球一周聞名,並且出書講述環球故事的的林存青及江心靜小姐





2006~2007年是巴蜀基金會及民間美術號紛紛擾擾的一年,由於船隻為貨輪,依照法令必須繳交停泊費用,在積欠兩百多萬元未繳的情況之下,當時的基隆市長許財利,一度要求民間美術號駛離基隆,在多方與論撻伐之下,許財利才打消這個念頭,2007年,巴蜀基金會於春天海大螢火蟲季的時候舉辦賞螢團,不過大隊人參觀,引來海大學生對於影響龍岡步道生態的疑慮,在BBS上引來一陣論戰!





2007年6月,由於年初於師大舉辦的年畫展因為行政程序因素經費遲遲沒著落,基金會陷入斷炊。在此同時,賈先生邀請全國『台灣民間博物館協會』,包含李梅樹、袖珍等共計二十多家博物館館長,於正濱漁港舉辦會議,計畫在此成立『民間博物館特區』帶動觀光收入。不料一個月後,由於積欠漁港停泊費超過兩百萬元,在7月中旬正式被地方法院行政執行處查封,同時等待拍賣,文化界ㄧ陣嘩然,當時許多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博物館特區計畫也暫時不了了之。

2007年8月中,由於與社教站舉辦獨木舟活動,再度遭到海洋發展局的制止及開罰。9月時賈先生特別向市長張通榮陳情,獲市長首肯今後可免交漁港停泊費,隨後在年底與海洋發展局磋商時,海發局則表示雖然今後免罰,不過先前積欠的兩百多萬還是要依法追繳,並建議賈先生出售收藏的版畫,遭到賈先生斷然拒絕。



2008年,巴蜀文教基金會於桃園文化局舉辦門神展,賈先生並決定將文化重心移往年畫研究,不再專心於船隻存廢問題,決定將民間美術號交由海洋發展局處理,未來將變成人工魚礁,同時老雞籠懷舊館也將撤館,農曆年前將拆除船上版畫及懷舊館裝潢,屬於基隆的文化印象,又少了一筆。



我曾經在基金會工作一個半月,雖然因為薪資問題,一直到最近才解決,不過聽到賈先生計畫將船隻放棄的時候,心中還是感到相當可惜,這一個半月的工作過程中,我現在常常回想那段『走出門就是海』的工作環境,辦公桌的小空間雖然跟現在公務機關的環境差太多,但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及單純的環境,以及人與人間帶團的互動,還是讓我學習到很多,就快過年了,我以一個客觀的立場介紹這個地方,有機會經過正濱漁港的基隆讀者,再多看一眼吧,過不久後,它就將消失......

延伸閱讀
民間美術號無名
別有洞天的民間美術號
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
還不出管理費 美術號恐拍賣
民間美術號今公告查封--將拍賣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說這一個月以來為了逃避東北季風,我都在撰寫我的南下旅行,民俗相關的文章在我這個月的題材中不斷出現,被某些讀者笑說變成了家將網誌,不過我還是沒有忘記我的基隆文史相關研究,過一陣子,我有關和平島的系列文章就會出現,請大家期待。今天我要介紹同時也要告別的,是我曾經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號及老基隆懷舊館,即將在年前正式結束吹熄燈號,走入歷史!這個隸屬基隆,紛紛擾擾的基隆印象,即將消失!

『民間美術號』是由巴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賈裕組先生在十一年前購入的中古貨船,一直到現在他的船舶登記,都還是貨船,這艘船更早的前身,是跑遍全球的遠洋鮪釣船,賈先生在當時購入花了九十萬元,他最早的構想,是希望能將這艘船變成世界少數的展覽船隻,能航行台灣及世界,船上展示的則是賈先生最專精的年畫藝術,及版畫素材,於是乎在購入後,船隻都已最佳材質改裝裝潢,共計耗費超過三千萬元,被外界戲稱『錢坑』號。







在船隻落成之初,民間美術號曾經有短暫航行至台灣其他漁港的紀錄,不過由於航行成本非常高,加上屬於貨船,進出港行政作業相當繁瑣,於是乎民間美術號就停泊在基隆市正濱漁港灣澳中,在這幾年內,民間美術號也有多次入塢維修的紀錄,再度花費賈裕組先生相當多的經費。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陸續有觀光客耳聞該船,前往基隆參觀,全盛時期的巴蜀文教基金會,共有七名員工,對接近非營利性質的文教基金會而言,是相當大的規模。





這段在基隆的時間,巴蜀基金會陸續辦了許多活動,同時不只是民間美術號,基金會更在全台各地舉辦活動推廣年畫門神藝術,例如與台中文化局舉辦過年畫展,在台北縣瑞芳創辦過年畫農村館,甚至在船上舉辦營火晚會,演唱會等活動,雖然舉辦活動有經費來源,不過龐大的人事成本,日常開銷,維護費用依然相當傷賈先生的荷包,於是乎基金會規模越趨保守,也改為預約式參觀。





位於民間美術號不遠的『老雞籠懷舊館』則是在近幾年成立,前身是一間鐵工廠,在賈先生的匠心獨具之下,變成了台灣古早味十足的懷舊展覽館,展示台灣早期生活風貌,如大灶,紅眠床,扁擔推車等等,人們在參觀船上美術館後,來這裡喝杯咖啡,看看古早懷舊物品,這裡一望出去,就是港灣,夕陽西下時尤其美麗。







懷舊館內部,攝於2007/06/12,參觀者是以單車環球一周聞名,並且出書講述環球故事的的林存青及江心靜小姐





2006~2007年是巴蜀基金會及民間美術號紛紛擾擾的一年,由於船隻為貨輪,依照法令必須繳交停泊費用,在積欠兩百多萬元未繳的情況之下,當時的基隆市長許財利,一度要求民間美術號駛離基隆,在多方與論撻伐之下,許財利才打消這個念頭,2007年,巴蜀基金會於春天海大螢火蟲季的時候舉辦賞螢團,不過大隊人參觀,引來海大學生對於影響龍岡步道生態的疑慮,在BBS上引來一陣論戰!





2007年6月,由於年初於師大舉辦的年畫展因為行政程序因素經費遲遲沒著落,基金會陷入斷炊。在此同時,賈先生邀請全國『台灣民間博物館協會』,包含李梅樹、袖珍等共計二十多家博物館館長,於正濱漁港舉辦會議,計畫在此成立『民間博物館特區』帶動觀光收入。不料一個月後,由於積欠漁港停泊費超過兩百萬元,在7月中旬正式被地方法院行政執行處查封,同時等待拍賣,文化界ㄧ陣嘩然,當時許多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博物館特區計畫也暫時不了了之。

2007年8月中,由於與社教站舉辦獨木舟活動,再度遭到海洋發展局的制止及開罰。9月時賈先生特別向市長張通榮陳情,獲市長首肯今後可免交漁港停泊費,隨後在年底與海洋發展局磋商時,海發局則表示雖然今後免罰,不過先前積欠的兩百多萬還是要依法追繳,並建議賈先生出售收藏的版畫,遭到賈先生斷然拒絕。



2008年,巴蜀文教基金會於桃園文化局舉辦門神展,賈先生並決定將文化重心移往年畫研究,不再專心於船隻存廢問題,決定將民間美術號交由海洋發展局處理,未來將變成人工魚礁,同時老雞籠懷舊館也將撤館,農曆年前將拆除船上版畫及懷舊館裝潢,屬於基隆的文化印象,又少了一筆。



我曾經在基金會工作一個半月,雖然因為薪資問題,一直到最近才解決,不過聽到賈先生計畫將船隻放棄的時候,心中還是感到相當可惜,這一個半月的工作過程中,我現在常常回想那段『走出門就是海』的工作環境,辦公桌的小空間雖然跟現在公務機關的環境差太多,但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及單純的環境,以及人與人間帶團的互動,還是讓我學習到很多,就快過年了,我以一個客觀的立場介紹這個地方,有機會經過正濱漁港的基隆讀者,再多看一眼吧,過不久後,它就將消失......

延伸閱讀
民間美術號無名
別有洞天的民間美術號
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
還不出管理費 美術號恐拍賣
民間美術號今公告查封--將拍賣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說這一個月以來為了逃避東北季風,我都在撰寫我的南下旅行,民俗相關的文章在我這個月的題材中不斷出現,被某些讀者笑說變成了家將網誌,不過我還是沒有忘記我的基隆文史相關研究,過一陣子,我有關和平島的系列文章就會出現,請大家期待。今天我要介紹同時也要告別的,是我曾經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號及老基隆懷舊館,即將在年前正式結束吹熄燈號,走入歷史!這個隸屬基隆,紛紛擾擾的基隆印象,即將消失!

『民間美術號』是由巴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賈裕組先生在十一年前購入的中古貨船,一直到現在他的船舶登記,都還是貨船,這艘船更早的前身,是跑遍全球的遠洋鮪釣船,賈先生在當時購入花了九十萬元,他最早的構想,是希望能將這艘船變成世界少數的展覽船隻,能航行台灣及世界,船上展示的則是賈先生最專精的年畫藝術,及版畫素材,於是乎在購入後,船隻都已最佳材質改裝裝潢,共計耗費超過三千萬元,被外界戲稱『錢坑』號。







在船隻落成之初,民間美術號曾經有短暫航行至台灣其他漁港的紀錄,不過由於航行成本非常高,加上屬於貨船,進出港行政作業相當繁瑣,於是乎民間美術號就停泊在基隆市正濱漁港灣澳中,在這幾年內,民間美術號也有多次入塢維修的紀錄,再度花費賈裕組先生相當多的經費。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陸續有觀光客耳聞該船,前往基隆參觀,全盛時期的巴蜀文教基金會,共有七名員工,對接近非營利性質的文教基金會而言,是相當大的規模。





這段在基隆的時間,巴蜀基金會陸續辦了許多活動,同時不只是民間美術號,基金會更在全台各地舉辦活動推廣年畫門神藝術,例如與台中文化局舉辦過年畫展,在台北縣瑞芳創辦過年畫農村館,甚至在船上舉辦營火晚會,演唱會等活動,雖然舉辦活動有經費來源,不過龐大的人事成本,日常開銷,維護費用依然相當傷賈先生的荷包,於是乎基金會規模越趨保守,也改為預約式參觀。





位於民間美術號不遠的『老雞籠懷舊館』則是在近幾年成立,前身是一間鐵工廠,在賈先生的匠心獨具之下,變成了台灣古早味十足的懷舊展覽館,展示台灣早期生活風貌,如大灶,紅眠床,扁擔推車等等,人們在參觀船上美術館後,來這裡喝杯咖啡,看看古早懷舊物品,這裡一望出去,就是港灣,夕陽西下時尤其美麗。







懷舊館內部,攝於2007/06/12,參觀者是以單車環球一周聞名,並且出書講述環球故事的的林存青及江心靜小姐





2006~2007年是巴蜀基金會及民間美術號紛紛擾擾的一年,由於船隻為貨輪,依照法令必須繳交停泊費用,在積欠兩百多萬元未繳的情況之下,當時的基隆市長許財利,一度要求民間美術號駛離基隆,在多方與論撻伐之下,許財利才打消這個念頭,2007年,巴蜀基金會於春天海大螢火蟲季的時候舉辦賞螢團,不過大隊人參觀,引來海大學生對於影響龍岡步道生態的疑慮,在BBS上引來一陣論戰!





2007年6月,由於年初於師大舉辦的年畫展因為行政程序因素經費遲遲沒著落,基金會陷入斷炊。在此同時,賈先生邀請全國『台灣民間博物館協會』,包含李梅樹、袖珍等共計二十多家博物館館長,於正濱漁港舉辦會議,計畫在此成立『民間博物館特區』帶動觀光收入。不料一個月後,由於積欠漁港停泊費超過兩百萬元,在7月中旬正式被地方法院行政執行處查封,同時等待拍賣,文化界ㄧ陣嘩然,當時許多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博物館特區計畫也暫時不了了之。

2007年8月中,由於與社教站舉辦獨木舟活動,再度遭到海洋發展局的制止及開罰。9月時賈先生特別向市長張通榮陳情,獲市長首肯今後可免交漁港停泊費,隨後在年底與海洋發展局磋商時,海發局則表示雖然今後免罰,不過先前積欠的兩百多萬還是要依法追繳,並建議賈先生出售收藏的版畫,遭到賈先生斷然拒絕。



2008年,巴蜀文教基金會於桃園文化局舉辦門神展,賈先生並決定將文化重心移往年畫研究,不再專心於船隻存廢問題,決定將民間美術號交由海洋發展局處理,未來將變成人工魚礁,同時老雞籠懷舊館也將撤館,農曆年前將拆除船上版畫及懷舊館裝潢,屬於基隆的文化印象,又少了一筆。



我曾經在基金會工作一個半月,雖然因為薪資問題,一直到最近才解決,不過聽到賈先生計畫將船隻放棄的時候,心中還是感到相當可惜,這一個半月的工作過程中,我現在常常回想那段『走出門就是海』的工作環境,辦公桌的小空間雖然跟現在公務機關的環境差太多,但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及單純的環境,以及人與人間帶團的互動,還是讓我學習到很多,就快過年了,我以一個客觀的立場介紹這個地方,有機會經過正濱漁港的基隆讀者,再多看一眼吧,過不久後,它就將消失......

延伸閱讀
民間美術號無名
別有洞天的民間美術號
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
還不出管理費 美術號恐拍賣
民間美術號今公告查封--將拍賣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說這一個月以來為了逃避東北季風,我都在撰寫我的南下旅行,民俗相關的文章在我這個月的題材中不斷出現,被某些讀者笑說變成了家將網誌,不過我還是沒有忘記我的基隆文史相關研究,過一陣子,我有關和平島的系列文章就會出現,請大家期待。今天我要介紹同時也要告別的,是我曾經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號及老基隆懷舊館,即將在年前正式結束吹熄燈號,走入歷史!這個隸屬基隆,紛紛擾擾的基隆印象,即將消失!

『民間美術號』是由巴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賈裕組先生在十一年前購入的中古貨船,一直到現在他的船舶登記,都還是貨船,這艘船更早的前身,是跑遍全球的遠洋鮪釣船,賈先生在當時購入花了九十萬元,他最早的構想,是希望能將這艘船變成世界少數的展覽船隻,能航行台灣及世界,船上展示的則是賈先生最專精的年畫藝術,及版畫素材,於是乎在購入後,船隻都已最佳材質改裝裝潢,共計耗費超過三千萬元,被外界戲稱『錢坑』號。







在船隻落成之初,民間美術號曾經有短暫航行至台灣其他漁港的紀錄,不過由於航行成本非常高,加上屬於貨船,進出港行政作業相當繁瑣,於是乎民間美術號就停泊在基隆市正濱漁港灣澳中,在這幾年內,民間美術號也有多次入塢維修的紀錄,再度花費賈裕組先生相當多的經費。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陸續有觀光客耳聞該船,前往基隆參觀,全盛時期的巴蜀文教基金會,共有七名員工,對接近非營利性質的文教基金會而言,是相當大的規模。





這段在基隆的時間,巴蜀基金會陸續辦了許多活動,同時不只是民間美術號,基金會更在全台各地舉辦活動推廣年畫門神藝術,例如與台中文化局舉辦過年畫展,在台北縣瑞芳創辦過年畫農村館,甚至在船上舉辦營火晚會,演唱會等活動,雖然舉辦活動有經費來源,不過龐大的人事成本,日常開銷,維護費用依然相當傷賈先生的荷包,於是乎基金會規模越趨保守,也改為預約式參觀。





位於民間美術號不遠的『老雞籠懷舊館』則是在近幾年成立,前身是一間鐵工廠,在賈先生的匠心獨具之下,變成了台灣古早味十足的懷舊展覽館,展示台灣早期生活風貌,如大灶,紅眠床,扁擔推車等等,人們在參觀船上美術館後,來這裡喝杯咖啡,看看古早懷舊物品,這裡一望出去,就是港灣,夕陽西下時尤其美麗。







懷舊館內部,攝於2007/06/12,參觀者是以單車環球一周聞名,並且出書講述環球故事的的林存青及江心靜小姐





2006~2007年是巴蜀基金會及民間美術號紛紛擾擾的一年,由於船隻為貨輪,依照法令必須繳交停泊費用,在積欠兩百多萬元未繳的情況之下,當時的基隆市長許財利,一度要求民間美術號駛離基隆,在多方與論撻伐之下,許財利才打消這個念頭,2007年,巴蜀基金會於春天海大螢火蟲季的時候舉辦賞螢團,不過大隊人參觀,引來海大學生對於影響龍岡步道生態的疑慮,在BBS上引來一陣論戰!





2007年6月,由於年初於師大舉辦的年畫展因為行政程序因素經費遲遲沒著落,基金會陷入斷炊。在此同時,賈先生邀請全國『台灣民間博物館協會』,包含李梅樹、袖珍等共計二十多家博物館館長,於正濱漁港舉辦會議,計畫在此成立『民間博物館特區』帶動觀光收入。不料一個月後,由於積欠漁港停泊費超過兩百萬元,在7月中旬正式被地方法院行政執行處查封,同時等待拍賣,文化界ㄧ陣嘩然,當時許多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博物館特區計畫也暫時不了了之。

2007年8月中,由於與社教站舉辦獨木舟活動,再度遭到海洋發展局的制止及開罰。9月時賈先生特別向市長張通榮陳情,獲市長首肯今後可免交漁港停泊費,隨後在年底與海洋發展局磋商時,海發局則表示雖然今後免罰,不過先前積欠的兩百多萬還是要依法追繳,並建議賈先生出售收藏的版畫,遭到賈先生斷然拒絕。



2008年,巴蜀文教基金會於桃園文化局舉辦門神展,賈先生並決定將文化重心移往年畫研究,不再專心於船隻存廢問題,決定將民間美術號交由海洋發展局處理,未來將變成人工魚礁,同時老雞籠懷舊館也將撤館,農曆年前將拆除船上版畫及懷舊館裝潢,屬於基隆的文化印象,又少了一筆。



我曾經在基金會工作一個半月,雖然因為薪資問題,一直到最近才解決,不過聽到賈先生計畫將船隻放棄的時候,心中還是感到相當可惜,這一個半月的工作過程中,我現在常常回想那段『走出門就是海』的工作環境,辦公桌的小空間雖然跟現在公務機關的環境差太多,但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及單純的環境,以及人與人間帶團的互動,還是讓我學習到很多,就快過年了,我以一個客觀的立場介紹這個地方,有機會經過正濱漁港的基隆讀者,再多看一眼吧,過不久後,它就將消失......

延伸閱讀
民間美術號無名
別有洞天的民間美術號
正濱漁港的民間美術
還不出管理費 美術號恐拍賣
民間美術號今公告查封--將拍賣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01.23 Wed

又是個早上五六點就睡不著的一天
起床 敷臉 泡澡 保養 摸東摸西怎麼才不過早上八點呢?
工作 念書 寫東西 整理文件 下載簡訊 收發email 忙了老半天怎麼才不過下午一點?

早起的鳥真的比較勤快
但是也累得快 到要出門午茶時 已經頗有睡意了

和女朋友們好久好久沒見面
F的新髮型超讚 完全就是個適合劉海短毛的妞
彤媽還是一樣溫柔可人
Lisa還是一樣充滿活力又勁爆
Sharon還是一樣走可愛搞笑路線
(少了Cathy是小小的令人失落了一下)
大人們都一樣 小孩們可都變了!!!

小寶變成小米其林 長高許多 表情更多 還喜歡自言自語
josh整個抽高 不過三週不見以前那個圓圓臉短短身的小孩已經不見了
五官輪廓好像都變了型 從北鼻變成小孩 講話更清楚也更能表達意思 (超級無敵像老頭)
彤彤更是長高又變瘦 身材比例很好耶 看到我們來一進門就開心的很 看到我們離開沒辦法和她玩就整個悶起來

這...小孩們狂長高變瘦的同時
我們已經是那群要注意有沒有橫向發展或向下沉淪的一族了
歲月如梭 歲月如梭

許久沒聊天 才知道小麥又發生了不少勁爆新聞
聊婚姻 聊感情 聊人生規劃 聊小孩
配著彤媽精心準備的茶點 我的花蓮曾記麻糬 sharon的丹堤鳳梨酥 一邊玩著小寶 
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窩心?

計畫結婚的 結婚中的 結婚後的
計畫作人的 做人中的 做人後的
計畫事業的 從事事業中的....
恩...我也只有聽著的份
計畫很美 做夢很甜 但在現實和望想沒法同步連結進行的當下
聽著並幫好友祝福集氣 也是很令人開心的一件事

我除了原地踏步外
某些部分好像還退步了???

至少還可以玩弄朋友的小孩 也正在期待更多北鼻的出世!!!!!!
現在能讓我稍稍感到小小幸福的 可能也就只有那碗依稀記得香味的清燉牛肉麵............... 
即使不知道過去如何整理回首 未來又要怎麼牽手去走
如果可以 很想就這樣為某個人停下腳步 或許 我真的也厭倦這樣流浪來去的日子了



"眾人聽令 今天我是老大" 要抱的請排隊



 北鼻真的好可愛喔!!!!!
皮膚嫩嫩軟軟 有股甜甜奶香 真的是會讓人很想咬得不停的一種小可愛
(是的 小寶不曉得被我攻擊幾次了)



有當媽咪架式的F抱起來就是不一樣
我的每張都很像在綁架北鼻......



睡飽午覺的小小憂鬱王子 越來越帥了耶你
也越來越重....不過才去年抱著他根本不是件難事阿 現在才過一下就腿痠手痠了



姊姊咩咩要相親相愛喔

謝謝一整個下午讓我們捏拉抱親個不停的小寶 還有很放縱我們玩北鼻的彤媽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頌』是推展馬祖觀光的主題曲,由連江縣政府官方認證過,去年我去馬祖,台馬輪船上就放這首歌,四分鐘歌曲內將馬祖風光,歷史都清楚說明,除了男生版還有女生版,我總算找到,給大家聽聽!!

詞/曲 趙伯乾

馬祖 海的家鄉 碧海藍天 好風光

當年的馬祖 國家前哨 軍民一心 衛家邦

東犬西犬 本來是白犬 統統改名 叫莒光

曾經走過 風雨的歲月 戰雲中一起成長

並肩開創 嶄新的時代 烽火讓我們更茁壯

福建邊邊 幾十個小島 碧海藍天 好風光

四方侯鳥 都來歇腳 這裡是海鷗 的家鄉

燈塔古蹟 遙想那從前 倭寇海盜 聚一堂

今天的馬祖 海上花園 四季賞花 好地方

出外的遊子 午夜夢迴 故鄉明月照心上

希望有一天 回到那老家 不再四處去流浪

岸高水深 礁石壯麗 浪花拍岸 魚兒多

黑毛烏格 什麼魚都有 這裡是釣客的天堂

北竿踏浪 芹壁看斜陽 貝殼白沙 好欣賞

大島小丘 四處逛逛 八八坑道 品酒香

五花八門 名產小吃 魚麵的大名響噹噹

清澈的海水 蝦兵蟹將 黃魚的滋味最難忘

當年的馬祖 國家前哨 軍民一心 衛家邦

今天的馬祖 海上花園 四季賞花好地方

出外的遊子 午夜夢迴 故鄉明月照心上

希望有一天 回到那老家 不再四處去流浪

當年的馬祖 國家前哨 軍民一心 衛家邦

今天的馬祖 海上花園 四季賞花 好地方

馬祖 海的家鄉 碧海藍天 好  風  光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