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拍攝活動後,可能因為入廟時的天氣狀況加上人擠人的關係,這週不幸的染上了重感冒,雖然照片都整理好了,不過因為感冒藥會嗜睡副作用,我沒有太多的寫作精神,文章完成的速度就相對的有些緩慢,同時字少圖多,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歡迎所有讀者一起幫忙,回應指正!

「基隆開天宮」振舜社是基隆地區少數的官將首團,宮址位在基隆暖暖區,主祀邢府千歲,基隆地區祀奉邢王的廟並不多,除了振舜社,另有公園路上的閩南檺林宮,虎仔山上的三千宮以及大沙灣的松湖宮,其中三千宮及閩南檺林宮是屬於朱邢李三王的派別。至於振舜社則尚待查證!





因為下午人多,依然沒辦法靠近紅壇,我還是照例在外圍拍攝,振舜社的陣頭已經到了最後的駕前家將部份,家前家將共有兩團,首先由有官將首服裝風格的八將拜廟。

在八將後方的的振舜社駕前家將人數相當的多,前方有多對大爺二爺,後方則是標準的所謂「八家將」編制,振舜社的家將由前方的甘柳、大二爺數位奔向前方吃炮,引起沖天煙霧火花,達到家將拜廟的高潮!

振舜社多對大二爺











手持三叉戟,但不知家將稱謂,煩請熱心讀者回應說明。



後方則是標準的八家將編制



春夏秋冬四季神






家將吃砲








重多家將在池王府紅壇前方進行拜廟後
接下來是辣砲接駕邢府千歲神轎的重頭戲










邢王轎後小法團為基隆協和壇
屬台南協字輩,跟今年年初開基共善堂送天師遶境時是同一團



振舜社通過之後,緊接著則是最後的本陣-台北尊澤堂,尊澤堂請來開路陣頭是來自雲林北港「金聲順」,「北港金聲順」是清同治五年(一八六五年)當時在地五位先賢組成,取名為,於每年媽祖遶境出巡時擔任開路先鋒。是有百年歷史的北管軒社,同時相當少見的來到台北。





台北尊澤堂駕前陳元帥



最後,擔任廣澤尊王駕前的則是由三位標準編制的官將首團出陣,根據資料,這團官將首團是新莊大眾廟文武大眾老爺出巡時,頭前區的官將首。官將首的起源來自於新莊大眾廟,這種正統性質每年新莊大拜拜時都有人會追隨,我今年也有首次紀錄,文章最後會有連結補充!

由於地面上已經擺砲,廣澤尊王轎跟池王府紅壇距離甚遠,不過官將首還是先行至紅壇,再奔回轎前,雖然我的腳因為扭傷還沒好,不過還是賣力的追來追去,先追到紅壇前,拍官將首拜廟!








拜廟完畢之後,官將首再跨過地面砲陣,回到了轎前,這一天雖然下午有太陽,不過天氣還是蠻涼的,官將首穿著無袖衣服,到了晚上應該會覺得很冷吧!








官將首拜廟之後,隨即辣砲迎接廣澤尊王聖駕進廟!

相關延伸閱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二)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三)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四)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成了拍攝活動後,可能因為入廟時的天氣狀況加上人擠人的關係,這週不幸的染上了重感冒,雖然照片都整理好了,不過因為感冒藥會嗜睡副作用,我沒有太多的寫作精神,文章完成的速度就相對的有些緩慢,同時字少圖多,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歡迎所有讀者一起幫忙,回應指正!

「基隆開天宮」振舜社是基隆地區少數的官將首團,宮址位在基隆暖暖區,主祀邢府千歲,基隆地區祀奉邢王的廟並不多,除了振舜社,另有公園路上的閩南檺林宮,虎仔山上的三千宮以及大沙灣的松湖宮,其中三千宮及閩南檺林宮是屬於朱邢李三王的派別。至於振舜社則尚待查證!





因為下午人多,依然沒辦法靠近紅壇,我還是照例在外圍拍攝,振舜社的陣頭已經到了最後的駕前家將部份,家前家將共有兩團,首先由有官將首服裝風格的八將拜廟。

在八將後方的的振舜社駕前家將人數相當的多,前方有多對大爺二爺,後方則是標準的所謂「八家將」編制,振舜社的家將由前方的甘柳、大二爺數位奔向前方吃炮,引起沖天煙霧火花,達到家將拜廟的高潮!

振舜社多對大二爺











手持三叉戟,但不知家將稱謂,煩請熱心讀者回應說明。



後方則是標準的八家將編制



春夏秋冬四季神






家將吃砲








重多家將在池王府紅壇前方進行拜廟後
接下來是辣砲接駕邢府千歲神轎的重頭戲










邢王轎後小法團為基隆協和壇
屬台南協字輩,跟今年年初開基共善堂送天師遶境時是同一團



振舜社通過之後,緊接著則是最後的本陣-台北尊澤堂,尊澤堂請來開路陣頭是來自雲林北港「金聲順」,「北港金聲順」是清同治五年(一八六五年)當時在地五位先賢組成,取名為,於每年媽祖遶境出巡時擔任開路先鋒。是有百年歷史的北管軒社,同時相當少見的來到台北。





台北尊澤堂駕前陳元帥



最後,擔任廣澤尊王駕前的則是由三位標準編制的官將首團出陣,根據資料,這團官將首團是新莊大眾廟文武大眾老爺出巡時,頭前區的官將首。官將首的起源來自於新莊大眾廟,這種正統性質每年新莊大拜拜時都有人會追隨,我今年也有首次紀錄,文章最後會有連結補充!

由於地面上已經擺砲,廣澤尊王轎跟池王府紅壇距離甚遠,不過官將首還是先行至紅壇,再奔回轎前,雖然我的腳因為扭傷還沒好,不過還是賣力的追來追去,先追到紅壇前,拍官將首拜廟!








拜廟完畢之後,官將首再跨過地面砲陣,回到了轎前,這一天雖然下午有太陽,不過天氣還是蠻涼的,官將首穿著無袖衣服,到了晚上應該會覺得很冷吧!








官將首拜廟之後,隨即辣砲迎接廣澤尊王聖駕進廟!

相關延伸閱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二)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三)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四)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正值輪狀病毒的高峰期
上星期剛帶亞亞注射完5合1疫苗,醫生說要隔一個星期才能接種其他疫苗
聽醫生的建議,先讓亞亞服用輪狀病毒疫苗

要吃三劑,分別在2、4、6個月大時服用



醫生伯伯準備要餵囉~~


忍耐一下


很棒很棒,亞亞很棒!


吃完啦!下個月在來吃第二劑唷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池王府的紅壇是這場繞境表定路關中,中午之前唯一的拜廟點,拍完雙連義勇獅後,由於人越來越多,加上不時有池王府的工作人員(龜龜家族?)穿越紅壇前方忙碌,我無法拉長鏡頭拍攝,加上站不到高處,我最後的絕招--廣角「大景術」也失效,於是乎我放棄了在紅壇前人擠人,改到後面拍隊伍。

池王府的紅壇位在思賢國小後面,這一天的校園內正在舉辦運動會活動,不過運動會似乎只到中午就結束了,於是乎沒有影響到校內的安寧。雖然雙連義勇獅先吃飯了,後方隊伍依然向前行進,走完長長的藝閣後,接著是由淡水林家聯誼會的四條龍,通過紅壇拜廟!

淡水林家聯誼會





高雄大社總際會



這場繞境請到的陣頭除了國內有口碑,同時多數都是南部來台北的,這場繞境把廟會可以看見的陣頭幾乎通通請了出來,這讓我想到了今天七月初的基隆鎮海宮繞境,內容也是相當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看看文章中基隆故事的文章。北川聖凰堂請來的工作人員隸屬台北「冠友一家」社團,同時也出冠友神將會自家神將拜廟,在進紅壇前100公尺就開啟漂亮的七星步拜廟禮節。





將爺拜廟花了十分鐘的時間,緊接著是由來自台南的北管軒社「正和軒」,因為我是拿相機拍照的,對轎前鼓或是北管這種比較適合聲音呈現的陣頭比較不常介紹,不過由於今天請來的轎前鼓和北管都好好聽,所以才會利用篇幅介紹到;正和軒不是使用一般我們常見的風帆,而是用木雕當成開頭,相當具有特色。

木雕風帆??








木雕風帆之後,接下來則是由北川聖凰堂的風帆依序通過,風帆上的繡布主題是一般司法神的配祀編製,除了甘柳范謝外,另有金、鴻、鵬、黃四大神,金鴻鵬黃大多數的說法,其實就是家將系統中的「春夏秋冬」編製。

回家之後查看這些風帆,越看就有越熟悉的感覺,查詢了一下資料畫面,這封帆上的圖案跟台北迪化街霞海城隍廟的風帆繡工幾乎相同,北川聖凰堂跟霞海城隍關係不錯,所以有可能兩間廟,用的是一樣的風帆也說不定。這個疑問我查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以補充的讀者,歡迎提供我資料。

劉差爺風帆



鵬大神風帆



文武判官



北川聖凰堂的家將團在眾陣頭之後準備拜廟,現場眾人一看到家將團就紛紛被該團上方的白色大頂蓋所吸引,不過詢問現場其他民俗版版主,大家都講不出一個答案。這是我在台灣眾多家將團表演中第毅次看到這種畫面,上方的大頂蓋難道是因為白天讓家將遮陽?還是營造類似「涼傘」的氣勢?相關的資料有熱心讀者補充,大家可以直接參閱回應的部份!





北川聖凰堂甘柳將軍,由於無法進紅壇拍拜廟
大家可以欣賞稍後會出爐的CASH先生影片。



家將開道之後,隨後就是由北川聖凰堂的吳府千歲拜廟了,池王府的人員準備了長串辣炮「蜘蛛網」,長約50公尺加上後方的小蜜蜂蜂炮以及煙火,總共施放了五分鐘的時間,長串蜘蛛網爆完的時候,因為火勢太大了還一度燃燒起來,池王府工作人員(龜龜家族)趕緊拿滅火器滅火。





北川聖凰堂吳府千歲聖駕



後方百人小法團,隸屬於台中「郭王會」
這場繞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人多」,一百五十人的小法團,場面震撼。





小法團之後,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北川聖凰堂的隊伍總算全部走完,在紅壇後方吃過一小時晚餐的雙連義勇獅,此時也準備離開了,義勇獅的團員將剛剛一開始放在紅壇內的三隻獅子一起拿出來,進行簡短的辭駕儀式,隨後就繼續離開,往大眾廟的方向前進。

下一番北邑振舜社的車隊在後方暫停,池王府的廣播宣佈休息時間已到,眾人就一轟而散前去吃午餐了,我們選擇在一旁吃簡單的餐館,不過休息時間只有半個多小時,我們還沒全部吃完外面就繼續開始走了。



振舜社請來的「蜈蚣閣」陣頭,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繼續往前推,不過還好在吃飯前有去拍到一下,不過白天拍的上面沒有人,晚上入廟的時候才會在我的鏡頭中出現真人版本。

蜈蚣陣多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 ,由數量不儘相同的所謂「閣棚」互相連結牽引,正規分為分為三十六人、七十二人、一佰零八人陣等,扮相皆為歷史人物,早期用人力扛抬,現今則是轉變成裝輪推動,蜈蚣閣在台南地區相當流行,大型的送天師繞境,或是沿海地區繞境都能看見。



蜈蚣閣前方、振舜社廣澤尊王



蜈蚣閣通過之後,接著是由虎爺將軍轎準備通過池王府紅壇,虎爺將軍轎由是高雄內惟王武宮出借的,人員則是來自高雄天賜宮,今年的大眾廟中港區夜巡也曾經出現過虎爺轎(新莊虎爺會),我曾經有拍到同時介紹;虎爺轎每到一個路口幾乎都會炸轎,行進相當緩慢。





板橋埔墘金龍團





桃園「振大聲」轎前鼓
上次拍到該團是今年年初的開基共善堂送天師繞境



北邑振舜社、那吒天子與楊戟太子



北邑振舜社、邢府千歲駕前黑旗白劍將軍



相關延伸閱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二)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三)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四)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池王府的紅壇是這場繞境表定路關中,中午之前唯一的拜廟點,拍完雙連義勇獅後,由於人越來越多,加上不時有池王府的工作人員(龜龜家族?)穿越紅壇前方忙碌,我無法拉長鏡頭拍攝,加上站不到高處,我最後的絕招--廣角「大景術」也失效,於是乎我放棄了在紅壇前人擠人,改到後面拍隊伍。

池王府的紅壇位在思賢國小後面,這一天的校園內正在舉辦運動會活動,不過運動會似乎只到中午就結束了,於是乎沒有影響到校內的安寧。雖然雙連義勇獅先吃飯了,後方隊伍依然向前行進,走完長長的藝閣後,接著是由淡水林家聯誼會的四條龍,通過紅壇拜廟!

淡水林家聯誼會





高雄大社總際會



這場繞境請到的陣頭除了國內有口碑,同時多數都是南部來台北的,這場繞境把廟會可以看見的陣頭幾乎通通請了出來,這讓我想到了今天七月初的基隆鎮海宮繞境,內容也是相當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看看文章中基隆故事的文章。北川聖凰堂請來的工作人員隸屬台北「冠友一家」社團,同時也出冠友神將會自家神將拜廟,在進紅壇前100公尺就開啟漂亮的七星步拜廟禮節。





將爺拜廟花了十分鐘的時間,緊接著是由來自台南的北管軒社「正和軒」,因為我是拿相機拍照的,對轎前鼓或是北管這種比較適合聲音呈現的陣頭比較不常介紹,不過由於今天請來的轎前鼓和北管都好好聽,所以才會利用篇幅介紹到;正和軒不是使用一般我們常見的風帆,而是用木雕當成開頭,相當具有特色。

木雕風帆??








木雕風帆之後,接下來則是由北川聖凰堂的風帆依序通過,風帆上的繡布主題是一般司法神的配祀編製,除了甘柳范謝外,另有金、鴻、鵬、黃四大神,金鴻鵬黃大多數的說法,其實就是家將系統中的「春夏秋冬」編製。

回家之後查看這些風帆,越看就有越熟悉的感覺,查詢了一下資料畫面,這封帆上的圖案跟台北迪化街霞海城隍廟的風帆繡工幾乎相同,北川聖凰堂跟霞海城隍關係不錯,所以有可能兩間廟,用的是一樣的風帆也說不定。這個疑問我查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以補充的讀者,歡迎提供我資料。

劉差爺風帆



鵬大神風帆



文武判官



北川聖凰堂的家將團在眾陣頭之後準備拜廟,現場眾人一看到家將團就紛紛被該團上方的白色大頂蓋所吸引,不過詢問現場其他民俗版版主,大家都講不出一個答案。這是我在台灣眾多家將團表演中第毅次看到這種畫面,上方的大頂蓋難道是因為白天讓家將遮陽?還是營造類似「涼傘」的氣勢?相關的資料有熱心讀者補充,大家可以直接參閱回應的部份!





北川聖凰堂甘柳將軍,由於無法進紅壇拍拜廟
大家可以欣賞稍後會出爐的CASH先生影片。



家將開道之後,隨後就是由北川聖凰堂的吳府千歲拜廟了,池王府的人員準備了長串辣炮「蜘蛛網」,長約50公尺加上後方的小蜜蜂蜂炮以及煙火,總共施放了五分鐘的時間,長串蜘蛛網爆完的時候,因為火勢太大了還一度燃燒起來,池王府工作人員(龜龜家族)趕緊拿滅火器滅火。





北川聖凰堂吳府千歲聖駕



後方百人小法團,隸屬於台中「郭王會」
這場繞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人多」,一百五十人的小法團,場面震撼。





小法團之後,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北川聖凰堂的隊伍總算全部走完,在紅壇後方吃過一小時晚餐的雙連義勇獅,此時也準備離開了,義勇獅的團員將剛剛一開始放在紅壇內的三隻獅子一起拿出來,進行簡短的辭駕儀式,隨後就繼續離開,往大眾廟的方向前進。

下一番北邑振舜社的車隊在後方暫停,池王府的廣播宣佈休息時間已到,眾人就一轟而散前去吃午餐了,我們選擇在一旁吃簡單的餐館,不過休息時間只有半個多小時,我們還沒全部吃完外面就繼續開始走了。



振舜社請來的「蜈蚣閣」陣頭,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繼續往前推,不過還好在吃飯前有去拍到一下,不過白天拍的上面沒有人,晚上入廟的時候才會在我的鏡頭中出現真人版本。

蜈蚣陣多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 ,由數量不儘相同的所謂「閣棚」互相連結牽引,正規分為分為三十六人、七十二人、一佰零八人陣等,扮相皆為歷史人物,早期用人力扛抬,現今則是轉變成裝輪推動,蜈蚣閣在台南地區相當流行,大型的送天師繞境,或是沿海地區繞境都能看見。



蜈蚣閣前方、振舜社廣澤尊王



蜈蚣閣通過之後,接著是由虎爺將軍轎準備通過池王府紅壇,虎爺將軍轎由是高雄內惟王武宮出借的,人員則是來自高雄天賜宮,今年的大眾廟中港區夜巡也曾經出現過虎爺轎(新莊虎爺會),我曾經有拍到同時介紹;虎爺轎每到一個路口幾乎都會炸轎,行進相當緩慢。





板橋埔墘金龍團





桃園「振大聲」轎前鼓
上次拍到該團是今年年初的開基共善堂送天師繞境



北邑振舜社、那吒天子與楊戟太子



北邑振舜社、邢府千歲駕前黑旗白劍將軍



相關延伸閱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二)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三)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四)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池王府的紅壇是這場繞境表定路關中,中午之前唯一的拜廟點,拍完雙連義勇獅後,由於人越來越多,加上不時有池王府的工作人員(龜龜家族?)穿越紅壇前方忙碌,我無法拉長鏡頭拍攝,加上站不到高處,我最後的絕招--廣角「大景術」也失效,於是乎我放棄了在紅壇前人擠人,改到後面拍隊伍。

池王府的紅壇位在思賢國小後面,這一天的校園內正在舉辦運動會活動,不過運動會似乎只到中午就結束了,於是乎沒有影響到校內的安寧。雖然雙連義勇獅先吃飯了,後方隊伍依然向前行進,走完長長的藝閣後,接著是由淡水林家聯誼會的四條龍,通過紅壇拜廟!

淡水林家聯誼會





高雄大社總際會



這場繞境請到的陣頭除了國內有口碑,同時多數都是南部來台北的,這場繞境把廟會可以看見的陣頭幾乎通通請了出來,這讓我想到了今天七月初的基隆鎮海宮繞境,內容也是相當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看看文章中基隆故事的文章。北川聖凰堂請來的工作人員隸屬台北「冠友一家」社團,同時也出冠友神將會自家神將拜廟,在進紅壇前100公尺就開啟漂亮的七星步拜廟禮節。





將爺拜廟花了十分鐘的時間,緊接著是由來自台南的北管軒社「正和軒」,因為我是拿相機拍照的,對轎前鼓或是北管這種比較適合聲音呈現的陣頭比較不常介紹,不過由於今天請來的轎前鼓和北管都好好聽,所以才會利用篇幅介紹到;正和軒不是使用一般我們常見的風帆,而是用木雕當成開頭,相當具有特色。

木雕風帆??








木雕風帆之後,接下來則是由北川聖凰堂的風帆依序通過,風帆上的繡布主題是一般司法神的配祀編製,除了甘柳范謝外,另有金、鴻、鵬、黃四大神,金鴻鵬黃大多數的說法,其實就是家將系統中的「春夏秋冬」編製。

回家之後查看這些風帆,越看就有越熟悉的感覺,查詢了一下資料畫面,這封帆上的圖案跟台北迪化街霞海城隍廟的風帆繡工幾乎相同,北川聖凰堂跟霞海城隍關係不錯,所以有可能兩間廟,用的是一樣的風帆也說不定。這個疑問我查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以補充的讀者,歡迎提供我資料。

劉差爺風帆



鵬大神風帆



文武判官



北川聖凰堂的家將團在眾陣頭之後準備拜廟,現場眾人一看到家將團就紛紛被該團上方的白色大頂蓋所吸引,不過詢問現場其他民俗版版主,大家都講不出一個答案。這是我在台灣眾多家將團表演中第毅次看到這種畫面,上方的大頂蓋難道是因為白天讓家將遮陽?還是營造類似「涼傘」的氣勢?相關的資料有熱心讀者補充,大家可以直接參閱回應的部份!





北川聖凰堂甘柳將軍,由於無法進紅壇拍拜廟
大家可以欣賞稍後會出爐的CASH先生影片。



家將開道之後,隨後就是由北川聖凰堂的吳府千歲拜廟了,池王府的人員準備了長串辣炮「蜘蛛網」,長約50公尺加上後方的小蜜蜂蜂炮以及煙火,總共施放了五分鐘的時間,長串蜘蛛網爆完的時候,因為火勢太大了還一度燃燒起來,池王府工作人員(龜龜家族)趕緊拿滅火器滅火。





北川聖凰堂吳府千歲聖駕



後方百人小法團,隸屬於台中「郭王會」
這場繞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人多」,一百五十人的小法團,場面震撼。





小法團之後,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北川聖凰堂的隊伍總算全部走完,在紅壇後方吃過一小時晚餐的雙連義勇獅,此時也準備離開了,義勇獅的團員將剛剛一開始放在紅壇內的三隻獅子一起拿出來,進行簡短的辭駕儀式,隨後就繼續離開,往大眾廟的方向前進。

下一番北邑振舜社的車隊在後方暫停,池王府的廣播宣佈休息時間已到,眾人就一轟而散前去吃午餐了,我們選擇在一旁吃簡單的餐館,不過休息時間只有半個多小時,我們還沒全部吃完外面就繼續開始走了。



振舜社請來的「蜈蚣閣」陣頭,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繼續往前推,不過還好在吃飯前有去拍到一下,不過白天拍的上面沒有人,晚上入廟的時候才會在我的鏡頭中出現真人版本。

蜈蚣陣多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 ,由數量不儘相同的所謂「閣棚」互相連結牽引,正規分為分為三十六人、七十二人、一佰零八人陣等,扮相皆為歷史人物,早期用人力扛抬,現今則是轉變成裝輪推動,蜈蚣閣在台南地區相當流行,大型的送天師繞境,或是沿海地區繞境都能看見。



蜈蚣閣前方、振舜社廣澤尊王



蜈蚣閣通過之後,接著是由虎爺將軍轎準備通過池王府紅壇,虎爺將軍轎由是高雄內惟王武宮出借的,人員則是來自高雄天賜宮,今年的大眾廟中港區夜巡也曾經出現過虎爺轎(新莊虎爺會),我曾經有拍到同時介紹;虎爺轎每到一個路口幾乎都會炸轎,行進相當緩慢。





板橋埔墘金龍團





桃園「振大聲」轎前鼓
上次拍到該團是今年年初的開基共善堂送天師繞境



北邑振舜社、那吒天子與楊戟太子



北邑振舜社、邢府千歲駕前黑旗白劍將軍



相關延伸閱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二)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三)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四)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池王府的紅壇是這場繞境表定路關中,中午之前唯一的拜廟點,拍完雙連義勇獅後,由於人越來越多,加上不時有池王府的工作人員(龜龜家族?)穿越紅壇前方忙碌,我無法拉長鏡頭拍攝,加上站不到高處,我最後的絕招--廣角「大景術」也失效,於是乎我放棄了在紅壇前人擠人,改到後面拍隊伍。

池王府的紅壇位在思賢國小後面,這一天的校園內正在舉辦運動會活動,不過運動會似乎只到中午就結束了,於是乎沒有影響到校內的安寧。雖然雙連義勇獅先吃飯了,後方隊伍依然向前行進,走完長長的藝閣後,接著是由淡水林家聯誼會的四條龍,通過紅壇拜廟!

淡水林家聯誼會





高雄大社總際會



這場繞境請到的陣頭除了國內有口碑,同時多數都是南部來台北的,這場繞境把廟會可以看見的陣頭幾乎通通請了出來,這讓我想到了今天七月初的基隆鎮海宮繞境,內容也是相當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看看文章中基隆故事的文章。北川聖凰堂請來的工作人員隸屬台北「冠友一家」社團,同時也出冠友神將會自家神將拜廟,在進紅壇前100公尺就開啟漂亮的七星步拜廟禮節。





將爺拜廟花了十分鐘的時間,緊接著是由來自台南的北管軒社「正和軒」,因為我是拿相機拍照的,對轎前鼓或是北管這種比較適合聲音呈現的陣頭比較不常介紹,不過由於今天請來的轎前鼓和北管都好好聽,所以才會利用篇幅介紹到;正和軒不是使用一般我們常見的風帆,而是用木雕當成開頭,相當具有特色。

木雕風帆??








木雕風帆之後,接下來則是由北川聖凰堂的風帆依序通過,風帆上的繡布主題是一般司法神的配祀編製,除了甘柳范謝外,另有金、鴻、鵬、黃四大神,金鴻鵬黃大多數的說法,其實就是家將系統中的「春夏秋冬」編製。

回家之後查看這些風帆,越看就有越熟悉的感覺,查詢了一下資料畫面,這封帆上的圖案跟台北迪化街霞海城隍廟的風帆繡工幾乎相同,北川聖凰堂跟霞海城隍關係不錯,所以有可能兩間廟,用的是一樣的風帆也說不定。這個疑問我查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以補充的讀者,歡迎提供我資料。

劉差爺風帆



鵬大神風帆



文武判官



北川聖凰堂的家將團在眾陣頭之後準備拜廟,現場眾人一看到家將團就紛紛被該團上方的白色大頂蓋所吸引,不過詢問現場其他民俗版版主,大家都講不出一個答案。這是我在台灣眾多家將團表演中第毅次看到這種畫面,上方的大頂蓋難道是因為白天讓家將遮陽?還是營造類似「涼傘」的氣勢?相關的資料有熱心讀者補充,大家可以直接參閱回應的部份!





北川聖凰堂甘柳將軍,由於無法進紅壇拍拜廟
大家可以欣賞稍後會出爐的CASH先生影片。



家將開道之後,隨後就是由北川聖凰堂的吳府千歲拜廟了,池王府的人員準備了長串辣炮「蜘蛛網」,長約50公尺加上後方的小蜜蜂蜂炮以及煙火,總共施放了五分鐘的時間,長串蜘蛛網爆完的時候,因為火勢太大了還一度燃燒起來,池王府工作人員(龜龜家族)趕緊拿滅火器滅火。





北川聖凰堂吳府千歲聖駕



後方百人小法團,隸屬於台中「郭王會」
這場繞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人多」,一百五十人的小法團,場面震撼。





小法團之後,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北川聖凰堂的隊伍總算全部走完,在紅壇後方吃過一小時晚餐的雙連義勇獅,此時也準備離開了,義勇獅的團員將剛剛一開始放在紅壇內的三隻獅子一起拿出來,進行簡短的辭駕儀式,隨後就繼續離開,往大眾廟的方向前進。

下一番北邑振舜社的車隊在後方暫停,池王府的廣播宣佈休息時間已到,眾人就一轟而散前去吃午餐了,我們選擇在一旁吃簡單的餐館,不過休息時間只有半個多小時,我們還沒全部吃完外面就繼續開始走了。



振舜社請來的「蜈蚣閣」陣頭,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繼續往前推,不過還好在吃飯前有去拍到一下,不過白天拍的上面沒有人,晚上入廟的時候才會在我的鏡頭中出現真人版本。

蜈蚣陣多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 ,由數量不儘相同的所謂「閣棚」互相連結牽引,正規分為分為三十六人、七十二人、一佰零八人陣等,扮相皆為歷史人物,早期用人力扛抬,現今則是轉變成裝輪推動,蜈蚣閣在台南地區相當流行,大型的送天師繞境,或是沿海地區繞境都能看見。



蜈蚣閣前方、振舜社廣澤尊王



蜈蚣閣通過之後,接著是由虎爺將軍轎準備通過池王府紅壇,虎爺將軍轎由是高雄內惟王武宮出借的,人員則是來自高雄天賜宮,今年的大眾廟中港區夜巡也曾經出現過虎爺轎(新莊虎爺會),我曾經有拍到同時介紹;虎爺轎每到一個路口幾乎都會炸轎,行進相當緩慢。





板橋埔墘金龍團





桃園「振大聲」轎前鼓
上次拍到該團是今年年初的開基共善堂送天師繞境



北邑振舜社、那吒天子與楊戟太子



北邑振舜社、邢府千歲駕前黑旗白劍將軍



相關延伸閱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一)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二)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三)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四)
2008新莊大眾廟繞境(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參加了一場也是挺感人的婚禮

雖然我不太認識新娘與新娘

但由於是haru的副總經理大喜之日  也是宣示主權的好時機

所以  我還是有刻意的打扮一下

是關面子問題   絕對不可馬虎

真的!

......................................................................................

聽說小吹先生和新娘子認識半年就決定共度一生了

這消息讓我十分懊惱   想當初   如果我動作再快一點

我就可以把他介紹給眾姊妹們 


不過   老實說

新娘子真的有夠美的

要抓住這位日本王子的心     還是得找一個超級臺灣美女才辦的到


 

由於是中日聯姻  

所以整場婚禮我看的非常仔細

有日本傳統婚禮的點燭火儀式  也有與各桌敬酒的臺灣風

兩面皆有兼顧到   值得參考參考

 


前陣子在奇摩新聞上刊登了一篇  台妹嫁給桃太郎  心碎率榮登第一名 

希望兩位能克服異國聯姻的困境   把百分比降低

讓後人可以做為借鏡

加油!!!   一定要新婚愉快  白頭偕老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新莊尊澤堂的廣澤尊王安座遶境,是今年底號稱將「打破北台廟會史」遶境活動,在很早之前網路上就出現討論聲浪,不過有關轎番及日期,甚至是繞境的時間都一再改變,一直到最後幾天確認後,我才印下路關圖,跟頭髮很白的CASH先生相約出發,這也是我今年度第三次前往新莊市了,三次前往都是拍攝繞境活動。

我雖然在大稻埕工作,以前唸書打工也都在台北,不過我必須承認我對三重蘆洲新莊板橋這一類的地方根本不熟,新莊市我也是今年六月第一次來!也因為都是拍攝遶境活動的關係,我對新莊的馬路只熟中正路和新莊路而已。時間是早上九點多,我們來到新莊大眾廟下車,開始帶著地圖慢慢的找路,在民樂街還是福壽街之類的路上慢慢行走的,因為路長越走就越熱!據說這天很多高山都下雪了,不過台北縣新莊市,卻有兩個人邊走邊拖外套!



來到福壽街上,我們終於看見了隊伍頭,接著就跟著隊伍立刻往回走,來到了行經的第ㄧ個紅壇等待,紅壇位在思賢國小後面,是由新莊池王府所開,紅壇空間不大,所以我們趁人少的時候趕緊佔到定位,分據紅壇左右兩邊。首先進場當開路鼓的,是來自彰化鹿港的「進樂社」。





臺北尊澤堂廣澤尊王聖駕頭旗



這場繞境的轎番共計有尊澤堂先鋒轎、北川聖凰堂、北邑振舜社以及本堂四番,這四番都請來國內知名,或是鮮少出陣的陣頭參與,所以才會有人宣傳及相約觀賞,不過因為不是例行性廟會,整天下來攝影蟑螂出現的機率少之又少,拍起照來相當輕鬆;鹿港進樂社之後,接著是由新莊玄武堂的台灣獅及龍陣進場,向池王府紅壇拜廟。







由新莊玄武堂進行的拜廟大約五分鐘,在其之後的下一個陣頭,是由來自於屏東潮州「潮聯社」,潮聯社轎前鼓聞名全台灣,風評非常好,每次出陣幾乎都獲得大家讚賞,這次則是北上台北,引起民俗愛好者的注意。





除了有稀少的陣頭,人多也是這次繞境的重點,接下來通過紅壇的是來自於雲林北港「劉厝里三王會」的哨角隊,哨角開路不是特色,但是該會請到的是一百多隻的哨角集體拜廟,場面相當震撼,拍起來相當壯觀。









北港三王會通過後,接下來則是由台中「法天壇」池府王爺駕前八家將通過池王府紅壇,這一次的繞境許多的陣頭都是我第一次看見,多為少見陣頭,根據資料,台中法天壇草創於1985年初,主祀玄天上帝,家將團則是祀池府王爺。

法天壇的八家將以及接下來即將出現的「雙連義勇獅」,都是這次繞境中引起熱烈討論及期待的隊伍,只不過此時此刻法天壇並沒有帶著家將團出現,最後入廟的時候我才拍到他們;雖然看不到家將,不過跟在法天壇風帆後的台中陣梨園北管相當好聽,也停在紅壇前三分鐘。





北管扮仙後,接下來則是由新莊決聖堂的將爺拜廟

新莊決聖堂大二爺



新莊決聖堂康趙元帥



先鋒轎總共花了三十多分鐘通行,將爺開路後,在砲聲中尊澤堂的廣澤尊王先鋒轎進入池王府紅壇,台北尊澤堂有固定回到府城西羅殿謁祖的行程,府城西螺殿是台灣廣澤尊王的祖廟之一,台灣有相當多分靈,我曾經有介紹過台南的廣澤尊王以及該廟所謂的「觀大駕儀式」,在東港迎媽祖的文章中曾經有提過。





先鋒轎通過後,接著就是轎番編號第二的新莊「北川聖凰堂」,北川聖凰堂主祀吳府千歲,是今天繞境過程中,陣頭耗時最久的,隊伍首先由來自嘉義民雄的振揚堂擔任開路鼓,通過池王府紅壇。



開路鼓之後,緊接著就是由許多人引頸等待的台北「雙連義勇獅」陣頭了!雙連義勇獅全名「下厝庄雙連義勇獅」,下厝庄即是現今雙連地區的舊名,是台北地區的傳統陣頭之一,距離上次出陣(共樂軒)已經接近三年,而在今天出陣之後,下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

大道埕、大龍峒地區除了市台北最早聚落之一,同時也是許多異鄉來台北打拼時第一個經過的地方,因此聚集了各地文化,充滿地域性的特色,大同區現今有相當多的傳統軒社、金獅團等文化組織,除了雙連義勇獅,印象中另有玄安金獅團、大橋頭飛舞獅、豬屠口大同金獅團等等充滿在地風味的獅陣,雙連義勇獅雖然多年未出陣,不過今年霞海城隍夜巡繞境中,寧夏路上接駕的辣炮,就是雙連義勇獅出的!





雙連義勇獅來到池王紅壇前,先由義勇獅團的三隻獅子先行拜廟,接著這三隻獅子就進入紅壇內,暫時置放於池王神龕前,緊接著雙連義勇獅開始由團員單獨表演武術拳法,義勇獅團員來自各地,平常都有正職,據說為了這一次出陣,已經練習了許久。







單獨武拳結束之後,緊接著就是由兩兩手持兵器互相對打,這樣的動作類似宋江陣的感覺,我在擁擠之中數了一下人數,不含工作人員編製也是三十六個人。演出分別持不同兵器,有齊眉棍、三節棍、九節鞭等對招,由於怕誤傷人,現場工作人員開出相當大的空間,越到後面就越難拍了。







雙連義勇獅一共表演了將進四十分鐘才告一段落,時間也接近十二點鐘,在池王府的廣播聲中,義勇獅的團隊邀請到了紅壇後方吃飯,就沒有暫時前進。雙連義勇獅後方通過拜廟的隊伍是一條長大的藝閣,我原本遠遠看到以為那是傳說中的「蜈蚣閣」,不過這不是蜈蚣閣,上方是假人裝扮的





拖著常常的藝閣通過後,接下來的隊伍就繼續超過雙連義勇獅前行。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莊尊澤堂的廣澤尊王安座遶境,是今年底號稱將「打破北台廟會史」遶境活動,在很早之前網路上就出現討論聲浪,不過有關轎番及日期,甚至是繞境的時間都一再改變,一直到最後幾天確認後,我才印下路關圖,跟頭髮很白的CASH先生相約出發,這也是我今年度第三次前往新莊市了,三次前往都是拍攝繞境活動。

我雖然在大稻埕工作,以前唸書打工也都在台北,不過我必須承認我對三重蘆洲新莊板橋這一類的地方根本不熟,新莊市我也是今年六月第一次來!也因為都是拍攝遶境活動的關係,我對新莊的馬路只熟中正路和新莊路而已。時間是早上九點多,我們來到新莊大眾廟下車,開始帶著地圖慢慢的找路,在民樂街還是福壽街之類的路上慢慢行走的,因為路長越走就越熱!據說這天很多高山都下雪了,不過台北縣新莊市,卻有兩個人邊走邊拖外套!



來到福壽街上,我們終於看見了隊伍頭,接著就跟著隊伍立刻往回走,來到了行經的第ㄧ個紅壇等待,紅壇位在思賢國小後面,是由新莊池王府所開,紅壇空間不大,所以我們趁人少的時候趕緊佔到定位,分據紅壇左右兩邊。首先進場當開路鼓的,是來自彰化鹿港的「進樂社」。





臺北尊澤堂廣澤尊王聖駕頭旗



這場繞境的轎番共計有尊澤堂先鋒轎、北川聖凰堂、北邑振舜社以及本堂四番,這四番都請來國內知名,或是鮮少出陣的陣頭參與,所以才會有人宣傳及相約觀賞,不過因為不是例行性廟會,整天下來攝影蟑螂出現的機率少之又少,拍起照來相當輕鬆;鹿港進樂社之後,接著是由新莊玄武堂的台灣獅及龍陣進場,向池王府紅壇拜廟。







由新莊玄武堂進行的拜廟大約五分鐘,在其之後的下一個陣頭,是由來自於屏東潮州「潮聯社」,潮聯社轎前鼓聞名全台灣,風評非常好,每次出陣幾乎都獲得大家讚賞,這次則是北上台北,引起民俗愛好者的注意。





除了有稀少的陣頭,人多也是這次繞境的重點,接下來通過紅壇的是來自於雲林北港「劉厝里三王會」的哨角隊,哨角開路不是特色,但是該會請到的是一百多隻的哨角集體拜廟,場面相當震撼,拍起來相當壯觀。









北港三王會通過後,接下來則是由台中「法天壇」池府王爺駕前八家將通過池王府紅壇,這一次的繞境許多的陣頭都是我第一次看見,多為少見陣頭,根據資料,台中法天壇草創於1985年初,主祀玄天上帝,家將團則是祀池府王爺。

法天壇的八家將以及接下來即將出現的「雙連義勇獅」,都是這次繞境中引起熱烈討論及期待的隊伍,只不過此時此刻法天壇並沒有帶著家將團出現,最後入廟的時候我才拍到他們;雖然看不到家將,不過跟在法天壇風帆後的台中陣梨園北管相當好聽,也停在紅壇前三分鐘。





北管扮仙後,接下來則是由新莊決聖堂的將爺拜廟

新莊決聖堂大二爺



新莊決聖堂康趙元帥



先鋒轎總共花了三十多分鐘通行,將爺開路後,在砲聲中尊澤堂的廣澤尊王先鋒轎進入池王府紅壇,台北尊澤堂有固定回到府城西羅殿謁祖的行程,府城西螺殿是台灣廣澤尊王的祖廟之一,台灣有相當多分靈,我曾經有介紹過台南的廣澤尊王以及該廟所謂的「觀大駕儀式」,在東港迎媽祖的文章中曾經有提過。





先鋒轎通過後,接著就是轎番編號第二的新莊「北川聖凰堂」,北川聖凰堂主祀吳府千歲,是今天繞境過程中,陣頭耗時最久的,隊伍首先由來自嘉義民雄的振揚堂擔任開路鼓,通過池王府紅壇。



開路鼓之後,緊接著就是由許多人引頸等待的台北「雙連義勇獅」陣頭了!雙連義勇獅全名「下厝庄雙連義勇獅」,下厝庄即是現今雙連地區的舊名,是台北地區的傳統陣頭之一,距離上次出陣(共樂軒)已經接近三年,而在今天出陣之後,下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

大道埕、大龍峒地區除了市台北最早聚落之一,同時也是許多異鄉來台北打拼時第一個經過的地方,因此聚集了各地文化,充滿地域性的特色,大同區現今有相當多的傳統軒社、金獅團等文化組織,除了雙連義勇獅,印象中另有玄安金獅團、大橋頭飛舞獅、豬屠口大同金獅團等等充滿在地風味的獅陣,雙連義勇獅雖然多年未出陣,不過今年霞海城隍夜巡繞境中,寧夏路上接駕的辣炮,就是雙連義勇獅出的!





雙連義勇獅來到池王紅壇前,先由義勇獅團的三隻獅子先行拜廟,接著這三隻獅子就進入紅壇內,暫時置放於池王神龕前,緊接著雙連義勇獅開始由團員單獨表演武術拳法,義勇獅團員來自各地,平常都有正職,據說為了這一次出陣,已經練習了許久。







單獨武拳結束之後,緊接著就是由兩兩手持兵器互相對打,這樣的動作類似宋江陣的感覺,我在擁擠之中數了一下人數,不含工作人員編製也是三十六個人。演出分別持不同兵器,有齊眉棍、三節棍、九節鞭等對招,由於怕誤傷人,現場工作人員開出相當大的空間,越到後面就越難拍了。







雙連義勇獅一共表演了將進四十分鐘才告一段落,時間也接近十二點鐘,在池王府的廣播聲中,義勇獅的團隊邀請到了紅壇後方吃飯,就沒有暫時前進。雙連義勇獅後方通過拜廟的隊伍是一條長大的藝閣,我原本遠遠看到以為那是傳說中的「蜈蚣閣」,不過這不是蜈蚣閣,上方是假人裝扮的





拖著常常的藝閣通過後,接下來的隊伍就繼續超過雙連義勇獅前行。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