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10月中要進行的離島旅行-航向蘭嶼,在出發前的兩個禮拜,很不巧的因為出發的船班取消開行,早班飛機已經客滿,無奈之下,只好暫時取消蘭嶼之旅,10月中的離島,我將重返馬祖!
離島的蘭嶼交通,空運由德安航空公司負責,飛航所使用的是DO-228的19人座小飛機,運能不大,如果碰上天候不佳,就會停開,海運方面的交通船,一週只有三個固定航班,觀光客要搭乘,通常是民間觀光包船,不過如果沒有旅行包團,通常三三兩兩的散客不會開航,這次的情況就是這個樣子,蘭嶼很美,但是交通是他的唯一阻礙,不過這應該也是原始面貌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幸與不幸,你覺得哩?
不代表不會去,明年夏天我將再次嘗試到那裡,10月的旅遊,我將再返那個美到我印象深刻的馬祖,讀者們可以開始期待我的作品!
目前分類:旅遊心情--離島旅行 (73)
- Oct 02 Tue 2007 13:50
期待蘭嶼
- Sep 13 Thu 2007 16:38
放心在金門--金門在哪裡?
金門縣與連江縣,目前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管轄,雖然台灣因為精簡省級組織而沒有省政府,但是憲法上,目前依然有福建省政府的編制,所管轄的只有金門及馬祖,與中國福建省不一樣,充其量只是象徵性的組織
金門與台灣相對位置圖,取材自維基百科
金門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所轄領土有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再加上代管的的烏坵鄉大坵小坵兩島,共有十四座島嶼為金門縣管轄,共有金城、金湖、金寧、金沙、烈嶼、烏坵六個鄉鎮,總人口有79,865人
金門的本島交通以公路為主,公路全長約三百七十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為2.45公里,密度堪稱世界第一,密度太高的結果,觀光客會常常迷路,是金門的特色之一,島內公車路線綿密,本島及小金門都有公車行駛,也是當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公具,城鎮內的公車站,規模都相當龐大
莒光樓前落日,遠望小金門及廈門
金門歷經戰火洗禮,呈現出許多別於台灣其他地方的特色,國家公園成立後,金門也展開觀光大門,目前金門也是小三通的主要港口,經營至廈門及泉州間的航線,有航空公司經營小三通的業務,松山到廈門,只需要三個小時,故尚義機場的飛機班次非常多,往來台北、臺中、嘉義、台南、高雄各航次,台北金門間一天就有十三班
在金門不必擔心住宿問題,上網尋找可以找到金門的各式民宿,遍居五鄉鎮,通常備有機場接送及機車出租,讓旅客不必擔心交通問題,特別的是小金門有免費單車出租,或花小錢租用電動腳踏車,不過金門的路雖然高低起伏不多,但是起伏都很大,地方政府也推行自行車運動,在各地都能看到自行車標線及專用道,是對單車運動友好的城市
在金門飲食也不必擔心,7-11到處都有,中央公路上甚至還有夜店,如果要吃小吃可以來到金城市街,蚵嗲及金門麵線最有名,如果要買特產或是吃一些夜市常出現的東西,就要到另一邊的山外,這裡因為接近軍事基地,東西豐富便宜也好吃,買特產也能來這裡
金門地標---莒光樓
莒光樓前廣場--遠方就是繁華的金城市區
在金門,食衣住行都很方便,天下雜誌最新一期調查,金門是最讓人感到快樂及光榮的城市,要脫離城市裡的假動作,應該來離島休息,有機會我還會光臨這裡,也希望大家都能體驗這座離島的風光,都能一起來走走!
延伸閱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 Sep 13 Thu 2007 11:57
放心在金門(5)--漫步烈嶼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裡是國外的某個小鎮風情,這裡是金門最前線,人稱小金門的列嶼鄉,這裡在多年來地方的觀光維護整修下,整修了環島的自行車公路網,在四維坑道旁的烈嶼遊客中心,就可以租免費的自行車,或租收費的電動腳踏車,可以無限制時間的暢遊這個離島中的離島
烈嶼鄉位於金門西方,與廈門市遙遙鄉望,在沿海就能看見不遠處的廈門市區,只可惜雖天氣好,對岸籠罩一股濃濃的霾,所以沒有拍的清楚,這裡人口不多,負責管理的烈嶼指揮部,是離島指揮部中仍配有少將軍階的前線,可見戰略地位重要,而除了除烈嶼外,大二膽也由列嶼指揮部負責
經過了勝利門,就來到了東林村,這裡是鄉內最熱鬧的街,天氣炎熱,加上時而出現的上坡下坡,然後岔路連連,我來到東林村唯一代表現代化的象徵-7-11買水喝,順便研究路線,雖然說是大街,街頭還是很冷清,步調於是乎變的很慢,我想起去年在東引的情形,離島中的離島,好像都是這樣,來到這裡,連呼吸都會變的緩慢
通過八達樓子往前騎,炎熱的太陽讓我不得不拿出單車安全帽,通過了誠實堡,這裡是湖井頭戰史館,不過沒有開放,我只能在門口休息,湖井頭戰史館又叫L-30據點,凸出於烈嶼西北角,與大金門東北角的馬山、西北角的古寧頭、大膽島都是昔日的心戰喊話基地,目前還是有駐軍駐守,戰史館也要到整修10月才能開放
離開了湖井頭,我再次迷失在大小街道裡,我放慢了車速,同時因為炎熱,買來的飲水已經全部喝光,我望穿秋水尋找風雞的蹤影,經過西山村,詢指標經過一段累死人的上坡,由於坡度太大,車子的變速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為了避免騎到腿抽筋,我開始推車,還引來一旁民宅的黑狗狂吠,害我又開始跑著推車,才終於到了西方村的風雞及北風爺!
風雞是烈嶼鄉獨有的地方特色,具有鎮風煞、驅邪避災、護宅、保平安的意義。早年的金門戰事頻仍,同時由於金門多風建築物易生白蟻,當地居民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的困境,於是藉由有守時報曉的,嘹亮的叫聲且身為白蟻天敵的風雞來作為心理慰藉
而面對強勁的東北季風,北風爺也因此豎立,北黑面手持寶塔的北風爺,主要是替村民守護強勁的北風,在西方村的北風爺與風雞同樣面對北風向處,使村落免受強風及沖煞的侵擾
由於實在太炎熱,我不想再爬坡,於是返程,經過烈嶼文物館時進去休息順便加白開水,貼心的館員看到有客人,幫我開啟了整座館的燈光,這裡展示古早的生活器具,很有懷舊館的味道,我爬上二樓參觀,這裡展出畫作,我定睛一看,展出的作者,是深坑鄉長呂玉環的畫作,原來列嶼鄉長跟呂鄉長是朋友,才特別在烈嶼作有情展出
我在深坑唸了四年半的書,連到了離島中的離島,都能跟深坑有緣分
這裡是風雞的故鄉,也是列嶼鄉的觀光主題
烈嶼遊客中心現今提供單車出租,列嶼鄉道路有很抖的上坡,想挑戰體力的可以租單車,或利用收費低廉的電動單車代步,在此提供大家參考,千萬不要像我一樣,拼命三個小時騎車,到還車的時候,才發現有電動的!
放心去離島,來到烈嶼,順便練習自己的體力!
- Sep 12 Wed 2007 15:41
放心在金門(4)--堅持到底
前往小金門的前一刻,台灣法輪功的會員在金城遊行也同時出發,前陣子中元祭遊行看到的超長鼓號樂隊再次出現,他們跟我撘同一班飛機來金門,在機場他看到我背著相機,主動跑來找我宣傳,我有答應他們必須刊出照片,必須遵守諾言!
法輪功又稱法輪大法,是由李洪志於1990年代在中國創立的一種修練方法,由五套動作組成,但不同於一般氣功的是著重心性的修練,即真,善,忍的原則,法輪功遍及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修煉者,不過在中國現今被列為邪教組織,被中國政府強力鎮壓,在台灣的法輪功學員,因而連進出中國領土都會被禁止,在台灣各地目前都有法輪功組織,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這次來金門,在大小金門都有遊行的活動
在金門能見到這樣大的遊行不容易,於是乎才八點多,就有很多人圍觀
看完遊行,我趕緊跑到水頭碼頭搭船,水頭碼頭是目前金夏小三通的對口碼頭,要到小金門,也是從這裡搭船,30分鐘就一班,十分鐘就能到
小金門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我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到,來到小金門,就要到因為金酒公司廣告中暴紅的「八達樓子」,位於東林村,興建於民國55年2月,仿造長城八達樓子興建,,為一座高數丈的城堡式的二層樓建築,是由當時進駐小金門的長城部隊,為了紀念1933在此堅持到底抵抗來犯日軍而戰死的七名弟兄所建
1933年,當時侵略中國日軍突然對駐守當地古北口的長城部隊發動猛烈攻擊,戌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7人,為了掩護長城部隊轉進,連戰數日,終至全數壯烈成仁,這個以寡敵眾的故事感動了我,我堅持在金門之旅中一定要來小金看看這座樓,金酒公司最新的八達樓子低酒精高粱酒,就是由此構想出來的新產品,來到金門,你一定要來看看這個經典城樓
小金門非常接近廈門,這裡也是台灣少數仍配有少將指揮官的地方,沿著累死人但風景優美的自行車道,我來到了將軍堡,將軍堡是沿海的據點之一,1958年10月21日,國民黨政府蔣經國先生偕同王昇、柯遠芬二將軍自水頭乘成功艇抵烈嶼慰勉守軍,並在砲火聲中與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在此會商軍機,並召開作戰會議,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在開放觀光後,這裡也讓人參觀
將軍堡遠望,對面是金城
一旁的槍口字眼仍清晰可見,可以想像當時的物資缺乏及戰火猛烈,必須節省火力資源,以達成最高的效率
離開烈嶼,我回到本島,這裡是另一項重要戰役的地方-古寧頭
1949年10月24日夜,當時已經佔據廈門的中國解放軍以各型船艇兩百餘艘,自蓮河、燠頭、大二澄等地發航,向金門本島進犯,但是由於吹強勁東北風,共軍的船隻向西偏移至壟口、後沙、古寧頭一帶登陸,在三天三夜的激戰之後,共軍大敗,全軍覆滅,並有900多人被俘虜,史稱古寧頭戰役或金門戰役,這場戰爭也使當時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政府帶來一絲希望,被美化為古寧頭『大捷』!
現今的原址上興建了戰史館,只不過內部不讓人拍照,雖然逛了一下都是些介紹歷史的油畫,看不出什麼不能拍的,不過現場共有四個(太多了)工作人員,在看監視銀幕,怕人拍照,視館藏為珍寶
門口所展示的戰車--「金門之熊」M5A1
在這場戰役中,當時第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殉職,他是整個古寧頭戰役中傷亡官階最高的,戰爭之後,當地居民建廟興建,是相當少見的廟宇,目前廟前正在重新整修
李光前將軍的神像
來到金門,這幾個故事都有一個特點,雖然有些有爭議,有些或許是刻意神話,不過他們的故事都有堅持到底的味道,為了自己的理想或熱愛,犧牲自己的生命或青春,去追求自己追求的東西,在現今人人向錢看的現實社會裡,我想我們最欠缺的,就是堅持到的的決心
法輪大法=>追求自由,堅持到底!
八達樓子=>死守奮戰,堅持到底!
將軍堡=>身先士卒,堅持到底!
古寧頭=>英勇克敵,堅持到底!
李光前=>犧牲生命,堅持到底!
放心在離島,來到戰地,學習堅持到底的勇氣!
延伸閱讀
台灣法輪功
古寧頭戰爭
- Sep 11 Tue 2007 21:04
放心在金門(3)--古厝尋奇
金門處處是古厝,轉個彎,就能看到各有千秋的古老聚落,我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一棟上百年的古蹟,夏興客棧的陳老闆,他是這棟古厝的第四代子孫,他的先祖曾經在清朝擔任相當於現今監察委員的御史大夫,家世顯赫,在接下老古厝後,他將之更新為全金門第一家合法民宿,讓到金門旅遊的人,晚上住在活古董裡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或稱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 20 年(西元 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患,在島上 (今舊金城) 築城設寨。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城」。而早在宋神宗時,金門就已經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清時代更是成為政成功前進台灣的根據地,經過了多年的戰火洗禮,加上此處的資源不豐,曾經有大批的金門人遷居南洋定居,總數達數十萬,金門成為僑鄉,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衣錦還鄉的橋民,在此捐地捐錢
烈嶼,東林村的華僑捐獻名單
由於這裡融合了多元文化,在金門可以看到古厝之中,隱藏了南洋風情的樓閣,在湖下聚落,就有三棟異國風格十足的房子,這是定居在湖下聚落的陳家,在1945年成立的金合發公司,他們經營商業買賣致富,現今也居住在菲律賓,這三棟洋樓完工於1949年,目前依然保存完整,裡面還有人居住
定居菲律賓的,還有位於金城鎮不遠的珠山聚落,舊名山仔兜的珠山聚落是以薛氏世居,目前大多數都已經遷居菲律賓,現今保存依然完整,金門聚落如居民擇址在谷間坑溝,就以「墩」、「岐」、「垵」為地名,在海邊或水邊地帶,就以「頭」「角」等為地名,如果是姓氏群居,就是以厝為地名了
一旁不遠的的歐厝,知名的醫生作家歐陽林,就是出生在金門的歐厝
金門閩南式傳統建築在空間上講究節奏與秩序,謹守中軸對襯,左尊右卑,前低後高的倫序原則,「一顆印」式的三合院為金門厝最基本的建築單元。基本上大多數的閩式建築都是這種風格,這裡是瓊林,位處金門的中點,是全金門最有文風的聚落,曾經充滿文人雅士,人才濟濟!
瓊林聚落的『十一氏宗祠』是蔡家的祠堂,牆上掛滿的匾額,訴說這裏的文風曾經輝煌,進士舉人的匾額有好幾塊,是蔡家最驕傲的殿堂
瓊林聚落一景
瓊林風獅爺,這裡位居金門東西中心,這尊風獅爺也是金門人票選最美的一尊
金門在裝飾上充份展現了師傅匠心獨具的藝術技能,以及主人祈福避邪的心理需求,有甚多的吉祥圖案及辟邪圖騰裝飾在屋宇的顯眼位置,使得房子不僅是安居的空間,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創作,間間都是最美的創作美學,牆上的魚,栩栩如生!
不只是民宅,廟宇也有中國閩南地區獨有的『封火山牆』造型,閩南地區人口稠密,居住空間不足,天井院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都將山牆建得高出屋頂,故稱為封火山牆。 同樣的建築形式普遍見於金馬各式廟宇,主要分成硬山式及人字形封火山牆,其中又演變出馬頭山牆、八字規山牆等等形式,這是八字規的風火山牆,位於東沙聚落旁的廣濟宮
而要看到戰爭與聚落的對話,就要來到北山洋樓,古寧頭大戰時,這裡的房屋遭到機槍掃射,斑斑彈孔至今可見,讓人遙想當年的槍林彈雨
看完廟宇,我回到金城,這裡是全金門最熱鬧的地方,近幾年,這裡如同台灣很多地方,推行形象商圈,老舊的建築經過整修,成為全新的『模範街』
模範街上也是市集,這裡人來人往,這裡有座號稱台閩第一坊的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為一四柱三間五樓式石造牌坊,邱良功是一代良將。在嘉慶年間投筆從戎,其後累積戰功,平定清代台灣海峽最兇悍的海盜,被嘉慶皇帝賜封為浙江提督時,母親守寡已逾二十八年,因而得仁宗皇帝嘉許,建造了這座精美的牌坊。
清朝在金門的治理,就不能忘記在一旁的『清金門鎮總兵署』,地位等同以前的衙門。民國之後,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目前館內開放參觀,大堂內還擺放了幾可亂真的臘像模擬當年情形
地牢也開放,還逼真的放置了一尊蠟人,在陰森森的地窖中,更顯詭侷
最早的金門城不在這裡,是在一旁約五公里處的『金門城』目前依然保留當年的北門及東門
金門酒廠也在此地,大門也是城門造型,相當特別
放心去離島,來到金門,隨便看都是古厝!
- Sep 10 Mon 2007 21:44
放心在金門(2)--地底乾坤
前往馬山的路上,道路兩旁圍起雷區封鎖線,警告人們附近有地雷,不能接近,戰地氣氛在這裡終於出現!
馬山觀測站(所)位於金門本島東北方,是本島最接近中國的一個據點,漲潮時距離最近的角嶼不過2100公尺之遙,有金馬地區的天下第一哨之稱,在國家公園成立後,民國八十七年交由國家公園管理,成為現今到達金門的觀光客必去的景點,甚至中國的遊客,也常常前來參觀,為了避免敏感,道路牆上曾經有的反共字樣,已經被抹去!
馬山觀測站除了肩負起監測工作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一旁裝設48隻高分貝擴音喇叭的『馬山播音站』,同樣的設備在馬祖也有(北竿碧山播音站),早年戒嚴時代,這裡有專人向對岸心戰喊話,傳說愛國藝人鄧麗君,也曾經在此向對岸播音,一直到最近幾年,雖然已經開放參觀,這裡仍然有在播放流行音樂及氣象資訊的紀錄,不過都已經結束,播音室今天也沒有開放
這裡依然有官兵駐守,可以參觀的觀測站外雖然貼了不可拍攝的標誌,不過回家查"馬山觀測站"的關鍵字,裡面的照片比我拍的還豐富,我完全看不出機密在哪裡,我現在公佈的都是在網路上也有的照片,大致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進入觀測所後,會先經過一條長達147公尺的走道
隨後豁然開朗,出現的是觀測站內,這裡有三處觀測用的狹長窗口,現場經過整修,燈光明亮,同時配有NIKON的高倍數望遠鏡,不必投幣,可清楚望見對岸角嶼,還有沿岸漁民的一舉一動
對岸角嶼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可供人們觀測戰情的觀測站,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地下坑道了,首先看到的是位於西南方的『翟山坑道』,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翟山坑道全長約101公尺,水道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民國五十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設,歷時五年完工,當年可供 L.C.V.P等登陸艇入內,進行運補功能,有接近三十艘的容量,現今在坑道外,也能看到這些登陸艇
登陸艇已經除役,可特別的是一旁並列的三吋砲等機砲系統,是現今海軍仍在使用武器的前身,我前陣子的艦艇介紹文章曾經有說到,有興趣的歡迎看看,由此可知台灣軍購的迫切性
翟山坑道內現今已經被水泥完全堵門,聽不到海浪拍打聲,出口處也早已淤積
平靜無波的海水,讓花崗岩的紋路完全照映在水面,形成一種美麗的寧靜
還有一座規模更大的是在對面小金門的九宮坑道,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九宮碼頭烈嶼遊客中心旁,由九宮通行至四維(羅厝)的地下坑道,同樣是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它採取雙丁字形的設計,有五個進出口碼頭,全長790公尺,比翟山坑道還大上一倍,充滿人定勝天的鬼斧神工!
坑道內現今只開放一小段,這裡有海水流通,可以感受到真實的海浪澎湃,浪濤聲在四通八達的坑道間餘音繞樑,搭配上不時傳來的滴水,現今的烈嶼管理處還貼心安排的安全帽供人取戴,以免遭到落石擊中,事實上在坑道內其實禁止抽菸及大聲交談的,所以千萬不要學董事長樂團拍『八達樓子』廣告時,在翟山坑道大喊,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行為
坑道出口的羅厝漁港,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門歷經炮戰洗禮,除了軍方的防禦工事,民間也自動自發的成立防禦設施,在我下一篇即將介紹到的,金門最有文風的瓊林聚落,就有著一段地下坑道,瓊林位於金門東西交界,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裡有居民自主管理的地下坑道,目前有開放一小段
午後的坑道沒有人煙,只有我一人的腳步聲,搭著昏黃的燈光,非常詭異,我建議請大家結伴而行
處處是坑道的地下防禦工事,還有最顯為人知的擎天廳跟花崗石醫院,擎天廳不隨意開放不能去,而位在我住的夏興聚落上方,就是花崗石醫院,花崗石醫院是世界唯一深藏在山腹裡的醫院,建造於民國六十九年,坑道全長一千八百公尺,由三條南北縱向坑道,以及九條東西橫向坑道所組成,為蜂巢狀的結構,經過多次的整合,裁併,在今年的一月一日正式走入歷史,目前沒有開放,據說當地政府計畫將之做成酒窖,不過由於這種計畫太過浪費觀光資源,花崗石醫院的的未來仍然在討論
放心在離島,仔細觀察,在城市裡看不到的地下世界!
- Sep 10 Mon 2007 16:38
放心在金門(1)--迷途旅行
我始終覺得我是一個很有方向感的人,去全國各處旅行,就算是第一次造訪,只要事前做點功課,騎車經過小心謹慎的觀察,就能慢慢摸索出一條路線來,迷路對我來說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過金門旅行,我一樣會迷失在錯綜複雜,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中無法自拔,亂繞瞎繞的驚慌,這是大多數人來到金門旅行的第一印象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個叫做屏東的地方,是那個台灣南方方糖砌成的最美城市,這裡是在金門的太武山下,由山外前往馬山的路上,我在這裡看到前往太武山的指標,於是右轉進入,繞阿繞的10分鐘後,我回到大馬路上,心想怎麼有點熟悉,仔細一看,又是屏東!
我以為大白天也有鬼檔牆,於是乎再繞一遍,終於發現了有守衛的登山上坡,守衛說機車不能上去,我問說徒步要多久?他回答:「40分鐘」旅行不能在一開始就這麼辛苦,更何況上面只有一座有錯誤歷史根據的毋忘在莒石碑,我決定放棄,往馬山前行
這樣走錯路的戲碼在兩天中不停上演,長的都一樣的馬路,以及隨處出現的圓環,我每過幾個路口就要拿出地圖研究,才能確定東西南北的方向,繼續前行,我的車速開始緩慢,與其找路,不如慢慢欣賞兩旁風景,這是離開馬山往瓊林的路上,經過環島北路的風景,一旁整個全是高梁田,撘配懶的爬上去的大武山脈,有一種清新的田園風格!
雖然路難認,不過可以跟著村村的指標走,應該不會有太誇張的錯誤
金門與台灣很多外島一樣,都有缺水的問題,隨然現今可以用運輸或其他方式解決,不過金門本島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湖泊依然存在,有民生兼戰備的功能,眾多湖泊中,有面積大到如同花蓮鯉魚潭,也有自家門前的小湖,家家有水有景,加上近年來地方政府的造景,根本就是旅行著休憩天堂,隨便拍,就隨便美!
古崗湖
慈湖,規模相當龐大,據讀者表示這裡原本是個海灣,國軍在此修築長堤"慈堤"將海灣隔開,就成為今日的慈湖,一旁就是沙灘,也可以看見整個金城鎮
珠山村薛氏宗祠前
湖泊多,野鳥也多,金門的鳥不怕人,我的車子騎到她們面前一公尺處,才會懶懶的飛起,隨處可見的黑腹燕鷗及鸕 、羅文鴨、赤頸鴨、小嘴鴨等等是金門秋冬常見的鳥類,這裡的鳥種也與台灣差異頗大,金門人成立了野鳥協會,也有不少愛好野鳥的人士,是特別來金門拍照的,講到野鳥就會想到溼地,這裡是雙鯉湖溼地,一邊是湖光及古厝,另一邊則是成池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裡也如同蓮花ㄧ般,有著另一種戰地情懷
兩天的行程到了尾聲,這裡是山外的街道,路上充滿著放島休的軍人,籃球場上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籃球賽,據陳老闆說,這場籃球賽已經算是金門地區的大事,來到金門的人文風情,自然生態,熱情活力,都與台灣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放心去離島,人迷了路,卻能看見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 Sep 09 Sun 2007 22:18
放心在金門!
- Jul 30 Mon 2007 23:27
蘭嶼民宿不必愁
- Feb 16 Fri 2007 16:35
漫遊戰地精神
- Feb 16 Fri 2007 02:42
漫遊莒光
- Feb 13 Tue 2007 02:36
漫遊東引
- Feb 13 Tue 2007 01:46
漫遊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