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金門的前一刻,台灣法輪功的會員在金城遊行也同時出發,前陣子中元祭遊行看到的超長鼓號樂隊再次出現,他們跟我撘同一班飛機來金門,在機場他看到我背著相機,主動跑來找我宣傳,我有答應他們必須刊出照片,必須遵守諾言!

法輪功又稱法輪大法,是由李洪志於1990年代在中國創立的一種修練方法,由五套動作組成,但不同於一般氣功的是著重心性的修練,即真,善,忍的原則,法輪功遍及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修煉者,不過在中國現今被列為邪教組織,被中國政府強力鎮壓,在台灣的法輪功學員,因而連進出中國領土都會被禁止,在台灣各地目前都有法輪功組織,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這次來金門,在大小金門都有遊行的活動



在金門能見到這樣大的遊行不容易,於是乎才八點多,就有很多人圍觀



看完遊行,我趕緊跑到水頭碼頭搭船,水頭碼頭是目前金夏小三通的對口碼頭,要到小金門,也是從這裡搭船,30分鐘就一班,十分鐘就能到



小金門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我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到,來到小金門,就要到因為金酒公司廣告中暴紅的「八達樓子」,位於東林村,興建於民國55年2月,仿造長城八達樓子興建,,為一座高數丈的城堡式的二層樓建築,是由當時進駐小金門的長城部隊,為了紀念1933在此堅持到底抵抗來犯日軍而戰死的七名弟兄所建



1933年,當時侵略中國日軍突然對駐守當地古北口的長城部隊發動猛烈攻擊,戌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7人,為了掩護長城部隊轉進,連戰數日,終至全數壯烈成仁,這個以寡敵眾的故事感動了我,我堅持在金門之旅中一定要來小金看看這座樓,金酒公司最新的八達樓子低酒精高粱酒,就是由此構想出來的新產品,來到金門,你一定要來看看這個經典城樓






小金門非常接近廈門,這裡也是台灣少數仍配有少將指揮官的地方,沿著累死人但風景優美的自行車道,我來到了將軍堡,將軍堡是沿海的據點之一,1958年10月21日,國民黨政府蔣經國先生偕同王昇、柯遠芬二將軍自水頭乘成功艇抵烈嶼慰勉守軍,並在砲火聲中與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在此會商軍機,並召開作戰會議,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在開放觀光後,這裡也讓人參觀



將軍堡遠望,對面是金城



一旁的槍口字眼仍清晰可見,可以想像當時的物資缺乏及戰火猛烈,必須節省火力資源,以達成最高的效率



離開烈嶼,我回到本島,這裡是另一項重要戰役的地方-古寧頭



1949年10月24日夜,當時已經佔據廈門的中國解放軍以各型船艇兩百餘艘,自蓮河、燠頭、大二澄等地發航,向金門本島進犯,但是由於吹強勁東北風,共軍的船隻向西偏移至壟口、後沙、古寧頭一帶登陸,在三天三夜的激戰之後,共軍大敗,全軍覆滅,並有900多人被俘虜,史稱古寧頭戰役或金門戰役,這場戰爭也使當時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政府帶來一絲希望,被美化為古寧頭『大捷』!



現今的原址上興建了戰史館,只不過內部不讓人拍照,雖然逛了一下都是些介紹歷史的油畫,看不出什麼不能拍的,不過現場共有四個(太多了)工作人員,在看監視銀幕,怕人拍照,視館藏為珍寶

門口所展示的戰車--「金門之熊」M5A1



在這場戰役中,當時第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殉職,他是整個古寧頭戰役中傷亡官階最高的,戰爭之後,當地居民建廟興建,是相當少見的廟宇,目前廟前正在重新整修



李光前將軍的神像




來到金門,這幾個故事都有一個特點,雖然有些有爭議,有些或許是刻意神話,不過他們的故事都有堅持到底的味道,為了自己的理想或熱愛,犧牲自己的生命或青春,去追求自己追求的東西,在現今人人向錢看的現實社會裡,我想我們最欠缺的,就是堅持到的的決心

法輪大法=>追求自由,堅持到底!
八達樓子=>死守奮戰,堅持到底!
將軍堡=>身先士卒,堅持到底!
古寧頭=>英勇克敵,堅持到底!
李光前=>犧牲生命,堅持到底!


放心在離島,來到戰地,學習堅持到底的勇氣!


延伸閱讀
台灣法輪功
古寧頭戰爭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小金門的前一刻,台灣法輪功的會員在金城遊行也同時出發,前陣子中元祭遊行看到的超長鼓號樂隊再次出現,他們跟我撘同一班飛機來金門,在機場他看到我背著相機,主動跑來找我宣傳,我有答應他們必須刊出照片,必須遵守諾言!

法輪功又稱法輪大法,是由李洪志於1990年代在中國創立的一種修練方法,由五套動作組成,但不同於一般氣功的是著重心性的修練,即真,善,忍的原則,法輪功遍及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修煉者,不過在中國現今被列為邪教組織,被中國政府強力鎮壓,在台灣的法輪功學員,因而連進出中國領土都會被禁止,在台灣各地目前都有法輪功組織,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這次來金門,在大小金門都有遊行的活動



在金門能見到這樣大的遊行不容易,於是乎才八點多,就有很多人圍觀



看完遊行,我趕緊跑到水頭碼頭搭船,水頭碼頭是目前金夏小三通的對口碼頭,要到小金門,也是從這裡搭船,30分鐘就一班,十分鐘就能到



小金門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我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到,來到小金門,就要到因為金酒公司廣告中暴紅的「八達樓子」,位於東林村,興建於民國55年2月,仿造長城八達樓子興建,,為一座高數丈的城堡式的二層樓建築,是由當時進駐小金門的長城部隊,為了紀念1933在此堅持到底抵抗來犯日軍而戰死的七名弟兄所建



1933年,當時侵略中國日軍突然對駐守當地古北口的長城部隊發動猛烈攻擊,戌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7人,為了掩護長城部隊轉進,連戰數日,終至全數壯烈成仁,這個以寡敵眾的故事感動了我,我堅持在金門之旅中一定要來小金看看這座樓,金酒公司最新的八達樓子低酒精高粱酒,就是由此構想出來的新產品,來到金門,你一定要來看看這個經典城樓






小金門非常接近廈門,這裡也是台灣少數仍配有少將指揮官的地方,沿著累死人但風景優美的自行車道,我來到了將軍堡,將軍堡是沿海的據點之一,1958年10月21日,國民黨政府蔣經國先生偕同王昇、柯遠芬二將軍自水頭乘成功艇抵烈嶼慰勉守軍,並在砲火聲中與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在此會商軍機,並召開作戰會議,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在開放觀光後,這裡也讓人參觀



將軍堡遠望,對面是金城



一旁的槍口字眼仍清晰可見,可以想像當時的物資缺乏及戰火猛烈,必須節省火力資源,以達成最高的效率



離開烈嶼,我回到本島,這裡是另一項重要戰役的地方-古寧頭



1949年10月24日夜,當時已經佔據廈門的中國解放軍以各型船艇兩百餘艘,自蓮河、燠頭、大二澄等地發航,向金門本島進犯,但是由於吹強勁東北風,共軍的船隻向西偏移至壟口、後沙、古寧頭一帶登陸,在三天三夜的激戰之後,共軍大敗,全軍覆滅,並有900多人被俘虜,史稱古寧頭戰役或金門戰役,這場戰爭也使當時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政府帶來一絲希望,被美化為古寧頭『大捷』!



現今的原址上興建了戰史館,只不過內部不讓人拍照,雖然逛了一下都是些介紹歷史的油畫,看不出什麼不能拍的,不過現場共有四個(太多了)工作人員,在看監視銀幕,怕人拍照,視館藏為珍寶

門口所展示的戰車--「金門之熊」M5A1



在這場戰役中,當時第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殉職,他是整個古寧頭戰役中傷亡官階最高的,戰爭之後,當地居民建廟興建,是相當少見的廟宇,目前廟前正在重新整修



李光前將軍的神像




來到金門,這幾個故事都有一個特點,雖然有些有爭議,有些或許是刻意神話,不過他們的故事都有堅持到底的味道,為了自己的理想或熱愛,犧牲自己的生命或青春,去追求自己追求的東西,在現今人人向錢看的現實社會裡,我想我們最欠缺的,就是堅持到的的決心

法輪大法=>追求自由,堅持到底!
八達樓子=>死守奮戰,堅持到底!
將軍堡=>身先士卒,堅持到底!
古寧頭=>英勇克敵,堅持到底!
李光前=>犧牲生命,堅持到底!


放心在離島,來到戰地,學習堅持到底的勇氣!


延伸閱讀
台灣法輪功
古寧頭戰爭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處處是古厝,轉個彎,就能看到各有千秋的古老聚落,我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一棟上百年的古蹟,夏興客棧的陳老闆,他是這棟古厝的第四代子孫,他的先祖曾經在清朝擔任相當於現今監察委員的御史大夫,家世顯赫,在接下老古厝後,他將之更新為全金門第一家合法民宿,讓到金門旅遊的人,晚上住在活古董裡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或稱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 20 年(西元 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患,在島上 (今舊金城) 築城設寨。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城」。而早在宋神宗時,金門就已經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清時代更是成為政成功前進台灣的根據地,經過了多年的戰火洗禮,加上此處的資源不豐,曾經有大批的金門人遷居南洋定居,總數達數十萬,金門成為僑鄉,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衣錦還鄉的橋民,在此捐地捐錢

烈嶼,東林村的華僑捐獻名單



由於這裡融合了多元文化,在金門可以看到古厝之中,隱藏了南洋風情的樓閣,在湖下聚落,就有三棟異國風格十足的房子,這是定居在湖下聚落的陳家,在1945年成立的金合發公司,他們經營商業買賣致富,現今也居住在菲律賓,這三棟洋樓完工於1949年,目前依然保存完整,裡面還有人居住





定居菲律賓的,還有位於金城鎮不遠的珠山聚落,舊名山仔兜的珠山聚落是以薛氏世居,目前大多數都已經遷居菲律賓,現今保存依然完整,金門聚落如居民擇址在谷間坑溝,就以「墩」、「岐」、「垵」為地名,在海邊或水邊地帶,就以「頭」「角」等為地名,如果是姓氏群居,就是以厝為地名了





一旁不遠的的歐厝,知名的醫生作家歐陽林,就是出生在金門的歐厝



金門閩南式傳統建築在空間上講究節奏與秩序,謹守中軸對襯,左尊右卑,前低後高的倫序原則,「一顆印」式的三合院為金門厝最基本的建築單元。基本上大多數的閩式建築都是這種風格,這裡是瓊林,位處金門的中點,是全金門最有文風的聚落,曾經充滿文人雅士,人才濟濟!



瓊林聚落的『十一氏宗祠』是蔡家的祠堂,牆上掛滿的匾額,訴說這裏的文風曾經輝煌,進士舉人的匾額有好幾塊,是蔡家最驕傲的殿堂







瓊林聚落一景





瓊林風獅爺,這裡位居金門東西中心,這尊風獅爺也是金門人票選最美的一尊



金門在裝飾上充份展現了師傅匠心獨具的藝術技能,以及主人祈福避邪的心理需求,有甚多的吉祥圖案及辟邪圖騰裝飾在屋宇的顯眼位置,使得房子不僅是安居的空間,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創作,間間都是最美的創作美學,牆上的魚,栩栩如生!



不只是民宅,廟宇也有中國閩南地區獨有的『封火山牆』造型,閩南地區人口稠密,居住空間不足,天井院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都將山牆建得高出屋頂,故稱為封火山牆。 同樣的建築形式普遍見於金馬各式廟宇,主要分成硬山式及人字形封火山牆,其中又演變出馬頭山牆、八字規山牆等等形式,這是八字規的風火山牆,位於東沙聚落旁的廣濟宮



而要看到戰爭與聚落的對話,就要來到北山洋樓,古寧頭大戰時,這裡的房屋遭到機槍掃射,斑斑彈孔至今可見,讓人遙想當年的槍林彈雨





看完廟宇,我回到金城,這裡是全金門最熱鬧的地方,近幾年,這裡如同台灣很多地方,推行形象商圈,老舊的建築經過整修,成為全新的『模範街』



模範街上也是市集,這裡人來人往,這裡有座號稱台閩第一坊的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為一四柱三間五樓式石造牌坊,邱良功是一代良將。在嘉慶年間投筆從戎,其後累積戰功,平定清代台灣海峽最兇悍的海盜,被嘉慶皇帝賜封為浙江提督時,母親守寡已逾二十八年,因而得仁宗皇帝嘉許,建造了這座精美的牌坊。



清朝在金門的治理,就不能忘記在一旁的『清金門鎮總兵署』,地位等同以前的衙門。民國之後,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目前館內開放參觀,大堂內還擺放了幾可亂真的臘像模擬當年情形





地牢也開放,還逼真的放置了一尊蠟人,在陰森森的地窖中,更顯詭侷





最早的金門城不在這裡,是在一旁約五公里處的『金門城』目前依然保留當年的北門及東門





金門酒廠也在此地,大門也是城門造型,相當特別



放心去離島,來到金門,隨便看都是古厝!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處處是古厝,轉個彎,就能看到各有千秋的古老聚落,我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一棟上百年的古蹟,夏興客棧的陳老闆,他是這棟古厝的第四代子孫,他的先祖曾經在清朝擔任相當於現今監察委員的御史大夫,家世顯赫,在接下老古厝後,他將之更新為全金門第一家合法民宿,讓到金門旅遊的人,晚上住在活古董裡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或稱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 20 年(西元 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患,在島上 (今舊金城) 築城設寨。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城」。而早在宋神宗時,金門就已經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清時代更是成為政成功前進台灣的根據地,經過了多年的戰火洗禮,加上此處的資源不豐,曾經有大批的金門人遷居南洋定居,總數達數十萬,金門成為僑鄉,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衣錦還鄉的橋民,在此捐地捐錢

烈嶼,東林村的華僑捐獻名單



由於這裡融合了多元文化,在金門可以看到古厝之中,隱藏了南洋風情的樓閣,在湖下聚落,就有三棟異國風格十足的房子,這是定居在湖下聚落的陳家,在1945年成立的金合發公司,他們經營商業買賣致富,現今也居住在菲律賓,這三棟洋樓完工於1949年,目前依然保存完整,裡面還有人居住





定居菲律賓的,還有位於金城鎮不遠的珠山聚落,舊名山仔兜的珠山聚落是以薛氏世居,目前大多數都已經遷居菲律賓,現今保存依然完整,金門聚落如居民擇址在谷間坑溝,就以「墩」、「岐」、「垵」為地名,在海邊或水邊地帶,就以「頭」「角」等為地名,如果是姓氏群居,就是以厝為地名了





一旁不遠的的歐厝,知名的醫生作家歐陽林,就是出生在金門的歐厝



金門閩南式傳統建築在空間上講究節奏與秩序,謹守中軸對襯,左尊右卑,前低後高的倫序原則,「一顆印」式的三合院為金門厝最基本的建築單元。基本上大多數的閩式建築都是這種風格,這裡是瓊林,位處金門的中點,是全金門最有文風的聚落,曾經充滿文人雅士,人才濟濟!



瓊林聚落的『十一氏宗祠』是蔡家的祠堂,牆上掛滿的匾額,訴說這裏的文風曾經輝煌,進士舉人的匾額有好幾塊,是蔡家最驕傲的殿堂







瓊林聚落一景





瓊林風獅爺,這裡位居金門東西中心,這尊風獅爺也是金門人票選最美的一尊



金門在裝飾上充份展現了師傅匠心獨具的藝術技能,以及主人祈福避邪的心理需求,有甚多的吉祥圖案及辟邪圖騰裝飾在屋宇的顯眼位置,使得房子不僅是安居的空間,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創作,間間都是最美的創作美學,牆上的魚,栩栩如生!



不只是民宅,廟宇也有中國閩南地區獨有的『封火山牆』造型,閩南地區人口稠密,居住空間不足,天井院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都將山牆建得高出屋頂,故稱為封火山牆。 同樣的建築形式普遍見於金馬各式廟宇,主要分成硬山式及人字形封火山牆,其中又演變出馬頭山牆、八字規山牆等等形式,這是八字規的風火山牆,位於東沙聚落旁的廣濟宮



而要看到戰爭與聚落的對話,就要來到北山洋樓,古寧頭大戰時,這裡的房屋遭到機槍掃射,斑斑彈孔至今可見,讓人遙想當年的槍林彈雨





看完廟宇,我回到金城,這裡是全金門最熱鬧的地方,近幾年,這裡如同台灣很多地方,推行形象商圈,老舊的建築經過整修,成為全新的『模範街』



模範街上也是市集,這裡人來人往,這裡有座號稱台閩第一坊的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為一四柱三間五樓式石造牌坊,邱良功是一代良將。在嘉慶年間投筆從戎,其後累積戰功,平定清代台灣海峽最兇悍的海盜,被嘉慶皇帝賜封為浙江提督時,母親守寡已逾二十八年,因而得仁宗皇帝嘉許,建造了這座精美的牌坊。



清朝在金門的治理,就不能忘記在一旁的『清金門鎮總兵署』,地位等同以前的衙門。民國之後,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目前館內開放參觀,大堂內還擺放了幾可亂真的臘像模擬當年情形





地牢也開放,還逼真的放置了一尊蠟人,在陰森森的地窖中,更顯詭侷





最早的金門城不在這裡,是在一旁約五公里處的『金門城』目前依然保留當年的北門及東門





金門酒廠也在此地,大門也是城門造型,相當特別



放心去離島,來到金門,隨便看都是古厝!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處處是古厝,轉個彎,就能看到各有千秋的古老聚落,我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一棟上百年的古蹟,夏興客棧的陳老闆,他是這棟古厝的第四代子孫,他的先祖曾經在清朝擔任相當於現今監察委員的御史大夫,家世顯赫,在接下老古厝後,他將之更新為全金門第一家合法民宿,讓到金門旅遊的人,晚上住在活古董裡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或稱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 20 年(西元 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患,在島上 (今舊金城) 築城設寨。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城」。而早在宋神宗時,金門就已經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清時代更是成為政成功前進台灣的根據地,經過了多年的戰火洗禮,加上此處的資源不豐,曾經有大批的金門人遷居南洋定居,總數達數十萬,金門成為僑鄉,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衣錦還鄉的橋民,在此捐地捐錢

烈嶼,東林村的華僑捐獻名單



由於這裡融合了多元文化,在金門可以看到古厝之中,隱藏了南洋風情的樓閣,在湖下聚落,就有三棟異國風格十足的房子,這是定居在湖下聚落的陳家,在1945年成立的金合發公司,他們經營商業買賣致富,現今也居住在菲律賓,這三棟洋樓完工於1949年,目前依然保存完整,裡面還有人居住





定居菲律賓的,還有位於金城鎮不遠的珠山聚落,舊名山仔兜的珠山聚落是以薛氏世居,目前大多數都已經遷居菲律賓,現今保存依然完整,金門聚落如居民擇址在谷間坑溝,就以「墩」、「岐」、「垵」為地名,在海邊或水邊地帶,就以「頭」「角」等為地名,如果是姓氏群居,就是以厝為地名了





一旁不遠的的歐厝,知名的醫生作家歐陽林,就是出生在金門的歐厝



金門閩南式傳統建築在空間上講究節奏與秩序,謹守中軸對襯,左尊右卑,前低後高的倫序原則,「一顆印」式的三合院為金門厝最基本的建築單元。基本上大多數的閩式建築都是這種風格,這裡是瓊林,位處金門的中點,是全金門最有文風的聚落,曾經充滿文人雅士,人才濟濟!



瓊林聚落的『十一氏宗祠』是蔡家的祠堂,牆上掛滿的匾額,訴說這裏的文風曾經輝煌,進士舉人的匾額有好幾塊,是蔡家最驕傲的殿堂







瓊林聚落一景





瓊林風獅爺,這裡位居金門東西中心,這尊風獅爺也是金門人票選最美的一尊



金門在裝飾上充份展現了師傅匠心獨具的藝術技能,以及主人祈福避邪的心理需求,有甚多的吉祥圖案及辟邪圖騰裝飾在屋宇的顯眼位置,使得房子不僅是安居的空間,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創作,間間都是最美的創作美學,牆上的魚,栩栩如生!



不只是民宅,廟宇也有中國閩南地區獨有的『封火山牆』造型,閩南地區人口稠密,居住空間不足,天井院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都將山牆建得高出屋頂,故稱為封火山牆。 同樣的建築形式普遍見於金馬各式廟宇,主要分成硬山式及人字形封火山牆,其中又演變出馬頭山牆、八字規山牆等等形式,這是八字規的風火山牆,位於東沙聚落旁的廣濟宮



而要看到戰爭與聚落的對話,就要來到北山洋樓,古寧頭大戰時,這裡的房屋遭到機槍掃射,斑斑彈孔至今可見,讓人遙想當年的槍林彈雨





看完廟宇,我回到金城,這裡是全金門最熱鬧的地方,近幾年,這裡如同台灣很多地方,推行形象商圈,老舊的建築經過整修,成為全新的『模範街』



模範街上也是市集,這裡人來人往,這裡有座號稱台閩第一坊的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為一四柱三間五樓式石造牌坊,邱良功是一代良將。在嘉慶年間投筆從戎,其後累積戰功,平定清代台灣海峽最兇悍的海盜,被嘉慶皇帝賜封為浙江提督時,母親守寡已逾二十八年,因而得仁宗皇帝嘉許,建造了這座精美的牌坊。



清朝在金門的治理,就不能忘記在一旁的『清金門鎮總兵署』,地位等同以前的衙門。民國之後,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目前館內開放參觀,大堂內還擺放了幾可亂真的臘像模擬當年情形





地牢也開放,還逼真的放置了一尊蠟人,在陰森森的地窖中,更顯詭侷





最早的金門城不在這裡,是在一旁約五公里處的『金門城』目前依然保留當年的北門及東門





金門酒廠也在此地,大門也是城門造型,相當特別



放心去離島,來到金門,隨便看都是古厝!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處處是古厝,轉個彎,就能看到各有千秋的古老聚落,我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一棟上百年的古蹟,夏興客棧的陳老闆,他是這棟古厝的第四代子孫,他的先祖曾經在清朝擔任相當於現今監察委員的御史大夫,家世顯赫,在接下老古厝後,他將之更新為全金門第一家合法民宿,讓到金門旅遊的人,晚上住在活古董裡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或稱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 20 年(西元 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患,在島上 (今舊金城) 築城設寨。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城」。而早在宋神宗時,金門就已經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清時代更是成為政成功前進台灣的根據地,經過了多年的戰火洗禮,加上此處的資源不豐,曾經有大批的金門人遷居南洋定居,總數達數十萬,金門成為僑鄉,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衣錦還鄉的橋民,在此捐地捐錢

烈嶼,東林村的華僑捐獻名單



由於這裡融合了多元文化,在金門可以看到古厝之中,隱藏了南洋風情的樓閣,在湖下聚落,就有三棟異國風格十足的房子,這是定居在湖下聚落的陳家,在1945年成立的金合發公司,他們經營商業買賣致富,現今也居住在菲律賓,這三棟洋樓完工於1949年,目前依然保存完整,裡面還有人居住





定居菲律賓的,還有位於金城鎮不遠的珠山聚落,舊名山仔兜的珠山聚落是以薛氏世居,目前大多數都已經遷居菲律賓,現今保存依然完整,金門聚落如居民擇址在谷間坑溝,就以「墩」、「岐」、「垵」為地名,在海邊或水邊地帶,就以「頭」「角」等為地名,如果是姓氏群居,就是以厝為地名了





一旁不遠的的歐厝,知名的醫生作家歐陽林,就是出生在金門的歐厝



金門閩南式傳統建築在空間上講究節奏與秩序,謹守中軸對襯,左尊右卑,前低後高的倫序原則,「一顆印」式的三合院為金門厝最基本的建築單元。基本上大多數的閩式建築都是這種風格,這裡是瓊林,位處金門的中點,是全金門最有文風的聚落,曾經充滿文人雅士,人才濟濟!



瓊林聚落的『十一氏宗祠』是蔡家的祠堂,牆上掛滿的匾額,訴說這裏的文風曾經輝煌,進士舉人的匾額有好幾塊,是蔡家最驕傲的殿堂







瓊林聚落一景





瓊林風獅爺,這裡位居金門東西中心,這尊風獅爺也是金門人票選最美的一尊



金門在裝飾上充份展現了師傅匠心獨具的藝術技能,以及主人祈福避邪的心理需求,有甚多的吉祥圖案及辟邪圖騰裝飾在屋宇的顯眼位置,使得房子不僅是安居的空間,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創作,間間都是最美的創作美學,牆上的魚,栩栩如生!



不只是民宅,廟宇也有中國閩南地區獨有的『封火山牆』造型,閩南地區人口稠密,居住空間不足,天井院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都將山牆建得高出屋頂,故稱為封火山牆。 同樣的建築形式普遍見於金馬各式廟宇,主要分成硬山式及人字形封火山牆,其中又演變出馬頭山牆、八字規山牆等等形式,這是八字規的風火山牆,位於東沙聚落旁的廣濟宮



而要看到戰爭與聚落的對話,就要來到北山洋樓,古寧頭大戰時,這裡的房屋遭到機槍掃射,斑斑彈孔至今可見,讓人遙想當年的槍林彈雨





看完廟宇,我回到金城,這裡是全金門最熱鬧的地方,近幾年,這裡如同台灣很多地方,推行形象商圈,老舊的建築經過整修,成為全新的『模範街』



模範街上也是市集,這裡人來人往,這裡有座號稱台閩第一坊的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為一四柱三間五樓式石造牌坊,邱良功是一代良將。在嘉慶年間投筆從戎,其後累積戰功,平定清代台灣海峽最兇悍的海盜,被嘉慶皇帝賜封為浙江提督時,母親守寡已逾二十八年,因而得仁宗皇帝嘉許,建造了這座精美的牌坊。



清朝在金門的治理,就不能忘記在一旁的『清金門鎮總兵署』,地位等同以前的衙門。民國之後,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目前館內開放參觀,大堂內還擺放了幾可亂真的臘像模擬當年情形





地牢也開放,還逼真的放置了一尊蠟人,在陰森森的地窖中,更顯詭侷





最早的金門城不在這裡,是在一旁約五公里處的『金門城』目前依然保留當年的北門及東門





金門酒廠也在此地,大門也是城門造型,相當特別



放心去離島,來到金門,隨便看都是古厝!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6.09.10 Mon

總是要到失去 才真的懷念起當初的擁有
you dont know me 
maybe i dont know you either

you always said you know me more than i know you
if it;s true, how could all this happened?

回不去了 對吧?! 你知道嗎?

--------------------------------------------------------------------------
Augustana-"Boston"



In the light of the sun,
Is there anyone?
Oh it has begun...
Oh dear, you look so lost,
Eyes are red
The tears are shed,
This world you must've crossed.
You said,

You don't know me,
And you don't even care, oh yeah,
And you said,
You don't know me,
And you don't wear my chains, oh yeah.

Essential yet appealed,
You carry all your thoughts
Across an open field,
Where flowers gaze at you,
They're not the only ones
Who cry when they see you
You said

You don't know me,
And you don't even care, oh yeah,
Well you said,
You don't know me,
And you don't wear my chains, oh yeah.

She said I think I'll go to Boston.
I think I'll start a new life.
I think I'll start it over, 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
I'll get out of California, I'm tired of the weather,
I think I'll get a lover and fly 'em out to Spain. Oh yeah well
I think I'll go to Boston.
I think that I'm just tired.
I think I need a new town, to leave this all behind.
I think I need a sunrise, I'm tired of Sunset,
I hear it's nice in the summer, some snow would be nice, oh yeah.

You don't know me,
And you don't even care, oh yeah

Boston, 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
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
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 yeah.

Boston, 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前往馬山的路上,道路兩旁圍起雷區封鎖線,警告人們附近有地雷,不能接近,戰地氣氛在這裡終於出現!



馬山觀測站(所)位於金門本島東北方,是本島最接近中國的一個據點,漲潮時距離最近的角嶼不過2100公尺之遙,有金馬地區的天下第一哨之稱,在國家公園成立後,民國八十七年交由國家公園管理,成為現今到達金門的觀光客必去的景點,甚至中國的遊客,也常常前來參觀,為了避免敏感,道路牆上曾經有的反共字樣,已經被抹去!



馬山觀測站除了肩負起監測工作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一旁裝設48隻高分貝擴音喇叭的『馬山播音站』,同樣的設備在馬祖也有(北竿碧山播音站),早年戒嚴時代,這裡有專人向對岸心戰喊話,傳說愛國藝人鄧麗君,也曾經在此向對岸播音,一直到最近幾年,雖然已經開放參觀,這裡仍然有在播放流行音樂及氣象資訊的紀錄,不過都已經結束,播音室今天也沒有開放





這裡依然有官兵駐守,可以參觀的觀測站外雖然貼了不可拍攝的標誌,不過回家查"馬山觀測站"的關鍵字,裡面的照片比我拍的還豐富,我完全看不出機密在哪裡,我現在公佈的都是在網路上也有的照片,大致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進入觀測所後,會先經過一條長達147公尺的走道



隨後豁然開朗,出現的是觀測站內,這裡有三處觀測用的狹長窗口,現場經過整修,燈光明亮,同時配有NIKON的高倍數望遠鏡,不必投幣,可清楚望見對岸角嶼,還有沿岸漁民的一舉一動



對岸角嶼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可供人們觀測戰情的觀測站,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地下坑道了,首先看到的是位於西南方的『翟山坑道』,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翟山坑道全長約101公尺,水道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民國五十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設,歷時五年完工,當年可供 L.C.V.P等登陸艇入內,進行運補功能,有接近三十艘的容量,現今在坑道外,也能看到這些登陸艇



登陸艇已經除役,可特別的是一旁並列的三吋砲等機砲系統,是現今海軍仍在使用武器的前身,我前陣子的艦艇介紹文章曾經有說到,有興趣的歡迎看看,由此可知台灣軍購的迫切性





翟山坑道內現今已經被水泥完全堵門,聽不到海浪拍打聲,出口處也早已淤積



平靜無波的海水,讓花崗岩的紋路完全照映在水面,形成一種美麗的寧靜






還有一座規模更大的是在對面小金門的九宮坑道,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九宮碼頭烈嶼遊客中心旁,由九宮通行至四維(羅厝)的地下坑道,同樣是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它採取雙丁字形的設計,有五個進出口碼頭,全長790公尺,比翟山坑道還大上一倍,充滿人定勝天的鬼斧神工!



坑道內現今只開放一小段,這裡有海水流通,可以感受到真實的海浪澎湃,浪濤聲在四通八達的坑道間餘音繞樑,搭配上不時傳來的滴水,現今的烈嶼管理處還貼心安排的安全帽供人取戴,以免遭到落石擊中,事實上在坑道內其實禁止抽菸及大聲交談的,所以千萬不要學董事長樂團拍『八達樓子』廣告時,在翟山坑道大喊,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行為





坑道出口的羅厝漁港,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門歷經炮戰洗禮,除了軍方的防禦工事,民間也自動自發的成立防禦設施,在我下一篇即將介紹到的,金門最有文風的瓊林聚落,就有著一段地下坑道,瓊林位於金門東西交界,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裡有居民自主管理的地下坑道,目前有開放一小段



午後的坑道沒有人煙,只有我一人的腳步聲,搭著昏黃的燈光,非常詭異,我建議請大家結伴而行



處處是坑道的地下防禦工事,還有最顯為人知的擎天廳跟花崗石醫院,擎天廳不隨意開放不能去,而位在我住的夏興聚落上方,就是花崗石醫院,花崗石醫院是世界唯一深藏在山腹裡的醫院,建造於民國六十九年,坑道全長一千八百公尺,由三條南北縱向坑道,以及九條東西橫向坑道所組成,為蜂巢狀的結構,經過多次的整合,裁併,在今年的一月一日正式走入歷史,目前沒有開放,據說當地政府計畫將之做成酒窖,不過由於這種計畫太過浪費觀光資源,花崗石醫院的的未來仍然在討論




放心在離島,仔細觀察,在城市裡看不到的地下世界!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馬山的路上,道路兩旁圍起雷區封鎖線,警告人們附近有地雷,不能接近,戰地氣氛在這裡終於出現!



馬山觀測站(所)位於金門本島東北方,是本島最接近中國的一個據點,漲潮時距離最近的角嶼不過2100公尺之遙,有金馬地區的天下第一哨之稱,在國家公園成立後,民國八十七年交由國家公園管理,成為現今到達金門的觀光客必去的景點,甚至中國的遊客,也常常前來參觀,為了避免敏感,道路牆上曾經有的反共字樣,已經被抹去!



馬山觀測站除了肩負起監測工作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一旁裝設48隻高分貝擴音喇叭的『馬山播音站』,同樣的設備在馬祖也有(北竿碧山播音站),早年戒嚴時代,這裡有專人向對岸心戰喊話,傳說愛國藝人鄧麗君,也曾經在此向對岸播音,一直到最近幾年,雖然已經開放參觀,這裡仍然有在播放流行音樂及氣象資訊的紀錄,不過都已經結束,播音室今天也沒有開放





這裡依然有官兵駐守,可以參觀的觀測站外雖然貼了不可拍攝的標誌,不過回家查"馬山觀測站"的關鍵字,裡面的照片比我拍的還豐富,我完全看不出機密在哪裡,我現在公佈的都是在網路上也有的照片,大致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進入觀測所後,會先經過一條長達147公尺的走道



隨後豁然開朗,出現的是觀測站內,這裡有三處觀測用的狹長窗口,現場經過整修,燈光明亮,同時配有NIKON的高倍數望遠鏡,不必投幣,可清楚望見對岸角嶼,還有沿岸漁民的一舉一動



對岸角嶼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可供人們觀測戰情的觀測站,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地下坑道了,首先看到的是位於西南方的『翟山坑道』,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翟山坑道全長約101公尺,水道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民國五十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設,歷時五年完工,當年可供 L.C.V.P等登陸艇入內,進行運補功能,有接近三十艘的容量,現今在坑道外,也能看到這些登陸艇



登陸艇已經除役,可特別的是一旁並列的三吋砲等機砲系統,是現今海軍仍在使用武器的前身,我前陣子的艦艇介紹文章曾經有說到,有興趣的歡迎看看,由此可知台灣軍購的迫切性





翟山坑道內現今已經被水泥完全堵門,聽不到海浪拍打聲,出口處也早已淤積



平靜無波的海水,讓花崗岩的紋路完全照映在水面,形成一種美麗的寧靜






還有一座規模更大的是在對面小金門的九宮坑道,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九宮碼頭烈嶼遊客中心旁,由九宮通行至四維(羅厝)的地下坑道,同樣是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它採取雙丁字形的設計,有五個進出口碼頭,全長790公尺,比翟山坑道還大上一倍,充滿人定勝天的鬼斧神工!



坑道內現今只開放一小段,這裡有海水流通,可以感受到真實的海浪澎湃,浪濤聲在四通八達的坑道間餘音繞樑,搭配上不時傳來的滴水,現今的烈嶼管理處還貼心安排的安全帽供人取戴,以免遭到落石擊中,事實上在坑道內其實禁止抽菸及大聲交談的,所以千萬不要學董事長樂團拍『八達樓子』廣告時,在翟山坑道大喊,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行為





坑道出口的羅厝漁港,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門歷經炮戰洗禮,除了軍方的防禦工事,民間也自動自發的成立防禦設施,在我下一篇即將介紹到的,金門最有文風的瓊林聚落,就有著一段地下坑道,瓊林位於金門東西交界,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裡有居民自主管理的地下坑道,目前有開放一小段



午後的坑道沒有人煙,只有我一人的腳步聲,搭著昏黃的燈光,非常詭異,我建議請大家結伴而行



處處是坑道的地下防禦工事,還有最顯為人知的擎天廳跟花崗石醫院,擎天廳不隨意開放不能去,而位在我住的夏興聚落上方,就是花崗石醫院,花崗石醫院是世界唯一深藏在山腹裡的醫院,建造於民國六十九年,坑道全長一千八百公尺,由三條南北縱向坑道,以及九條東西橫向坑道所組成,為蜂巢狀的結構,經過多次的整合,裁併,在今年的一月一日正式走入歷史,目前沒有開放,據說當地政府計畫將之做成酒窖,不過由於這種計畫太過浪費觀光資源,花崗石醫院的的未來仍然在討論




放心在離島,仔細觀察,在城市裡看不到的地下世界!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馬山的路上,道路兩旁圍起雷區封鎖線,警告人們附近有地雷,不能接近,戰地氣氛在這裡終於出現!



馬山觀測站(所)位於金門本島東北方,是本島最接近中國的一個據點,漲潮時距離最近的角嶼不過2100公尺之遙,有金馬地區的天下第一哨之稱,在國家公園成立後,民國八十七年交由國家公園管理,成為現今到達金門的觀光客必去的景點,甚至中國的遊客,也常常前來參觀,為了避免敏感,道路牆上曾經有的反共字樣,已經被抹去!



馬山觀測站除了肩負起監測工作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一旁裝設48隻高分貝擴音喇叭的『馬山播音站』,同樣的設備在馬祖也有(北竿碧山播音站),早年戒嚴時代,這裡有專人向對岸心戰喊話,傳說愛國藝人鄧麗君,也曾經在此向對岸播音,一直到最近幾年,雖然已經開放參觀,這裡仍然有在播放流行音樂及氣象資訊的紀錄,不過都已經結束,播音室今天也沒有開放





這裡依然有官兵駐守,可以參觀的觀測站外雖然貼了不可拍攝的標誌,不過回家查"馬山觀測站"的關鍵字,裡面的照片比我拍的還豐富,我完全看不出機密在哪裡,我現在公佈的都是在網路上也有的照片,大致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進入觀測所後,會先經過一條長達147公尺的走道



隨後豁然開朗,出現的是觀測站內,這裡有三處觀測用的狹長窗口,現場經過整修,燈光明亮,同時配有NIKON的高倍數望遠鏡,不必投幣,可清楚望見對岸角嶼,還有沿岸漁民的一舉一動



對岸角嶼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可供人們觀測戰情的觀測站,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地下坑道了,首先看到的是位於西南方的『翟山坑道』,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翟山坑道全長約101公尺,水道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民國五十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設,歷時五年完工,當年可供 L.C.V.P等登陸艇入內,進行運補功能,有接近三十艘的容量,現今在坑道外,也能看到這些登陸艇



登陸艇已經除役,可特別的是一旁並列的三吋砲等機砲系統,是現今海軍仍在使用武器的前身,我前陣子的艦艇介紹文章曾經有說到,有興趣的歡迎看看,由此可知台灣軍購的迫切性





翟山坑道內現今已經被水泥完全堵門,聽不到海浪拍打聲,出口處也早已淤積



平靜無波的海水,讓花崗岩的紋路完全照映在水面,形成一種美麗的寧靜






還有一座規模更大的是在對面小金門的九宮坑道,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九宮碼頭烈嶼遊客中心旁,由九宮通行至四維(羅厝)的地下坑道,同樣是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它採取雙丁字形的設計,有五個進出口碼頭,全長790公尺,比翟山坑道還大上一倍,充滿人定勝天的鬼斧神工!



坑道內現今只開放一小段,這裡有海水流通,可以感受到真實的海浪澎湃,浪濤聲在四通八達的坑道間餘音繞樑,搭配上不時傳來的滴水,現今的烈嶼管理處還貼心安排的安全帽供人取戴,以免遭到落石擊中,事實上在坑道內其實禁止抽菸及大聲交談的,所以千萬不要學董事長樂團拍『八達樓子』廣告時,在翟山坑道大喊,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行為





坑道出口的羅厝漁港,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門歷經炮戰洗禮,除了軍方的防禦工事,民間也自動自發的成立防禦設施,在我下一篇即將介紹到的,金門最有文風的瓊林聚落,就有著一段地下坑道,瓊林位於金門東西交界,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裡有居民自主管理的地下坑道,目前有開放一小段



午後的坑道沒有人煙,只有我一人的腳步聲,搭著昏黃的燈光,非常詭異,我建議請大家結伴而行



處處是坑道的地下防禦工事,還有最顯為人知的擎天廳跟花崗石醫院,擎天廳不隨意開放不能去,而位在我住的夏興聚落上方,就是花崗石醫院,花崗石醫院是世界唯一深藏在山腹裡的醫院,建造於民國六十九年,坑道全長一千八百公尺,由三條南北縱向坑道,以及九條東西橫向坑道所組成,為蜂巢狀的結構,經過多次的整合,裁併,在今年的一月一日正式走入歷史,目前沒有開放,據說當地政府計畫將之做成酒窖,不過由於這種計畫太過浪費觀光資源,花崗石醫院的的未來仍然在討論




放心在離島,仔細觀察,在城市裡看不到的地下世界!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