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深澳線鐵路,鐵道迷不會再來,我怕有所謂的鐵道迷來我這踢館鬧板,我特別介紹深澳線的沿線海岸給大家欣賞,讓大家知道沒了鐵道,這裡一樣很美,同時有興趣的人,還能來場舊鐵路線跡踏查,保證驚喜連連,搭配不用修圖就很漂亮的海天一色,讓你不虛此行!



沿海段的起點,從長潭里開始說起,自從電影練習曲在這裡取景之後,這裡更加爆紅,現任基隆市長張通榮先生,就是長潭里人,他的兒子--現任里長張淵祥先生將長潭里經營的相當有活力,這裡成為了基隆新的觀光知名景點,適逢退潮,整個潮間帶充斥者撈海菜撈小魚的大人小孩,還有聚集烤肉的活力人潮,熱鬧滾滾!





深澳線通過三號隧道後,就到達八斗子站,這裡叫做望海巷,是基隆市與台北縣的交界,八斗子線公車的終點站,基隆中元祭時,所有的水燈最後都要到這裡施放,同時有座小漁港,望海巷顧名思義可以望到美麗的海,同時因為有淺的彎澳,許多人還會來此浮潛或獨木舟,鄰近的深澳山,雖然不高但是望遠很美,是許多登山客喜愛的山頭!

2007年七月,在望海巷看到的獨木舟運動



八斗子站沒有站房,早年客運時代也被編為招呼站,現今只剩下短短月台,未來計畫中的海科館站,並不會經過這裡



縣市交界,後方則為第三隧道



離開八斗子站往前走,公路與鐵路平行,往深澳電廠上坡前,建議你先左轉,這裡有座『昭明宮』中壇元帥,這裡可以觀賞海岸線景觀,巨石磷漓形狀萬千,你覺得它們像什麼哩?,全靠你的想像力!



接近深澳電廠,線在看到的鐵路在此分道揚鑣,早先的舊線由此往左行駛,而原先的深澳車站,就在畫面中看到的停車場內



過了深澳站,原有舊線沿現今公路一旁行駛,可以看出痕跡!



先暫時不往前,我們左轉,沿電廠前的道路來到深澳漁港,深澳漁港又名番仔澳漁港,早年曾經有全台少見的建基海底煤礦,由於深澳地區腹地廣大,這裡現在是全台休閒海釣船事業最發達的地方,同時隨時可以看到船隻進進出出



這裡不只休閒海釣,漁業也相當發達,在此服役的海巡官兵相當忙碌,同樣是漁港,它們一定很羨慕基隆漁港的海巡,基隆海巡閒的要死,而來到深澳漁港工作,卻每天都有船不停歇!



深澳漁港擁有相當魅力的海蝕地形,一旁的路邊,就可以看到海蝕地形風景!




離開深澳繼續前行,舊鐵道線跡暫時消失,原有的瑞濱站已經不復見,不過通過瑞濱後,我們就可以很輕易的發現鐵道舊有線路的蹤跡,這裡是北35線鄉道,可以上山通往九份,原有舊路的橋墩,就聳立在路邊!



這裡是海濱站,同時也是鐵道研究圈知名的『完整癈站』,由於當地居民無心的經營,原有的海濱站彎彎月台還是很清楚,這是支線難得的彎月台。





原海濱站站房,被當地居民當成社區巡守隊之類的房舍使用



而原有的路基已經鋪上級配,一旁的護欄是以原有的鐵路軌道製作



原有路線在此前行,通過與台二線交叉的跨線橋



橋上方情形,現今車輛可以通行



眼前豁然開朗,這裡叫做蝙蝠洞公園,曾經一度是台灣已知規模最大的摺翅蝠繁殖地,位於一旁山壁上,在早年曾經有大批蝙蝠入住,台二線省道開通後由於環境遭到破壞全部消失,1980年帶又再次出沒,近幾年棲地再次遭侵害,目前已經沒有蝙蝠!


這裡有座小公園,空間不大,但是許多人會到此看海,聊天,甚至還有露營的





搖搖椅,情侶觀海座!



原有舊線在此完全絕跡,這一段公路非常靠海,筆直道路騎起來心曠神怡,從這裡到濂洞,有員山仔分洪道的出口,同時這裡風水良好,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霖先生,就葬在這裡山上的墓園-金石園上,有多優美呢?來張照片你就知道了,除了下面這張外,一開始哪張雲朵,也是在這段拍的!



到達濂洞的彎道前,這裡有最後一個深澳線的舊線跡--第四隧道,通過這裡,濂洞就到了!



濂洞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水湳洞,終點就是陰陽海,曾經有所謂的鐵道專家異想天開,想說要重建延伸到這裡的深澳線,當然它只負責疾呼,所有的費用全民買單,於是乎當然的遭到台鐵充耳不聞,要來這裡,還是騎車比較實際!



介紹完沿線,大家沒事都能來走走,除了了解鐵道歷史,更能洗滌心靈,沿線不缺飲食飲水,歡迎你來走走,景點都不收費!

延伸閱讀:
長潭里潮境公園--八斗子潮境公園
深澳線鐵道--深澳線
深澳漁港--深澳漁港
蝙輻洞--蝙輻洞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了深澳線鐵路,鐵道迷不會再來,我怕有所謂的鐵道迷來我這踢館鬧板,我特別介紹深澳線的沿線海岸給大家欣賞,讓大家知道沒了鐵道,這裡一樣很美,同時有興趣的人,還能來場舊鐵路線跡踏查,保證驚喜連連,搭配不用修圖就很漂亮的海天一色,讓你不虛此行!



沿海段的起點,從長潭里開始說起,自從電影練習曲在這裡取景之後,這裡更加爆紅,現任基隆市長張通榮先生,就是長潭里人,他的兒子--現任里長張淵祥先生將長潭里經營的相當有活力,這裡成為了基隆新的觀光知名景點,適逢退潮,整個潮間帶充斥者撈海菜撈小魚的大人小孩,還有聚集烤肉的活力人潮,熱鬧滾滾!





深澳線通過三號隧道後,就到達八斗子站,這裡叫做望海巷,是基隆市與台北縣的交界,八斗子線公車的終點站,基隆中元祭時,所有的水燈最後都要到這裡施放,同時有座小漁港,望海巷顧名思義可以望到美麗的海,同時因為有淺的彎澳,許多人還會來此浮潛或獨木舟,鄰近的深澳山,雖然不高但是望遠很美,是許多登山客喜愛的山頭!

2007年七月,在望海巷看到的獨木舟運動



八斗子站沒有站房,早年客運時代也被編為招呼站,現今只剩下短短月台,未來計畫中的海科館站,並不會經過這裡



縣市交界,後方則為第三隧道



離開八斗子站往前走,公路與鐵路平行,往深澳電廠上坡前,建議你先左轉,這裡有座『昭明宮』中壇元帥,這裡可以觀賞海岸線景觀,巨石磷漓形狀萬千,你覺得它們像什麼哩?,全靠你的想像力!



接近深澳電廠,線在看到的鐵路在此分道揚鑣,早先的舊線由此往左行駛,而原先的深澳車站,就在畫面中看到的停車場內



過了深澳站,原有舊線沿現今公路一旁行駛,可以看出痕跡!



先暫時不往前,我們左轉,沿電廠前的道路來到深澳漁港,深澳漁港又名番仔澳漁港,早年曾經有全台少見的建基海底煤礦,由於深澳地區腹地廣大,這裡現在是全台休閒海釣船事業最發達的地方,同時隨時可以看到船隻進進出出



這裡不只休閒海釣,漁業也相當發達,在此服役的海巡官兵相當忙碌,同樣是漁港,它們一定很羨慕基隆漁港的海巡,基隆海巡閒的要死,而來到深澳漁港工作,卻每天都有船不停歇!



深澳漁港擁有相當魅力的海蝕地形,一旁的路邊,就可以看到海蝕地形風景!




離開深澳繼續前行,舊鐵道線跡暫時消失,原有的瑞濱站已經不復見,不過通過瑞濱後,我們就可以很輕易的發現鐵道舊有線路的蹤跡,這裡是北35線鄉道,可以上山通往九份,原有舊路的橋墩,就聳立在路邊!



這裡是海濱站,同時也是鐵道研究圈知名的『完整癈站』,由於當地居民無心的經營,原有的海濱站彎彎月台還是很清楚,這是支線難得的彎月台。





原海濱站站房,被當地居民當成社區巡守隊之類的房舍使用



而原有的路基已經鋪上級配,一旁的護欄是以原有的鐵路軌道製作



原有路線在此前行,通過與台二線交叉的跨線橋



橋上方情形,現今車輛可以通行



眼前豁然開朗,這裡叫做蝙蝠洞公園,曾經一度是台灣已知規模最大的摺翅蝠繁殖地,位於一旁山壁上,在早年曾經有大批蝙蝠入住,台二線省道開通後由於環境遭到破壞全部消失,1980年帶又再次出沒,近幾年棲地再次遭侵害,目前已經沒有蝙蝠!


這裡有座小公園,空間不大,但是許多人會到此看海,聊天,甚至還有露營的





搖搖椅,情侶觀海座!



原有舊線在此完全絕跡,這一段公路非常靠海,筆直道路騎起來心曠神怡,從這裡到濂洞,有員山仔分洪道的出口,同時這裡風水良好,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霖先生,就葬在這裡山上的墓園-金石園上,有多優美呢?來張照片你就知道了,除了下面這張外,一開始哪張雲朵,也是在這段拍的!



到達濂洞的彎道前,這裡有最後一個深澳線的舊線跡--第四隧道,通過這裡,濂洞就到了!



濂洞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水湳洞,終點就是陰陽海,曾經有所謂的鐵道專家異想天開,想說要重建延伸到這裡的深澳線,當然它只負責疾呼,所有的費用全民買單,於是乎當然的遭到台鐵充耳不聞,要來這裡,還是騎車比較實際!



介紹完沿線,大家沒事都能來走走,除了了解鐵道歷史,更能洗滌心靈,沿線不缺飲食飲水,歡迎你來走走,景點都不收費!

延伸閱讀:
長潭里潮境公園--八斗子潮境公園
深澳線鐵道--深澳線
深澳漁港--深澳漁港
蝙輻洞--蝙輻洞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了深澳線鐵路,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可能再也不來,不過九月的最後一天值得紀念,因為深澳火力發電廠即將在十月一日停機,原有的廠房將拆除建立新型發電機組,於是乎台電特別在這一個電廠的末日,邀請所有的民眾一起進入開放的電廠巡禮,過了今天,很多東西都再不復見!

深澳電廠創立自民國47(1957)年興建,三年後正式開始發電,共裝設三部發電機組,採用全台首創的『高溫高壓再熱』發電方式,由三台美國西屋公司製造(WESTINGHOUSE)的汽輪發電機發電,總發電量為40萬瓩,現在聽起來可能不算多,不過在當時,深澳電廠的總發電量為全台灣的37%,在民國56年(1967)的夏天,曾經發生三部機組的故障,當時造成了全島大停電,可知道當時深澳電廠的重要,還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電廠,現今發電已經達1120億度,由於機種實在老舊,台電決定將之更新為2部各80萬瓩之超臨界燃煤發電機,同時改變週遭設備,所以在電廠停機後,現有廠房都將拆除夷為平地,在民國102年改建完成!

電廠全景


電廠的題字,是由于右任先生所提,在也介紹過深澳電廠的旅行者網站--我的赤腳旅行中,有清楚拍出題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進入電廠後,會先看到大型的變電設施,發電廠製造的電力,會先到達這個開關場站,再由高壓電塔輸送!



今天的廠房全部都可以開放,隨意拍隨便拍,深澳電廠的員工態度親切,會主動邀請你進入參觀,連門口的警衛都很熱情,這裡是儲煤區,由鐵路運來的媒,會先到這裡暫時存放,再由輸送帶送進鍋爐,由於即將停機,這裡已經沒有太多存煤,請注以剛剛那張電廠全景,畫面下方黑黑的空地,其實都是儲煤區



簡單介紹一下火力發電的原理:剛剛看到的發電燃煤進入鍋爐後,鍋爐由重油啟動燃煤,藉以讓汽輪發電機發電,火力發電如除了燃煤,也能以燃燒重油的方式發電,例如基隆的協和電廠就是燃燒重油方式的火力發電,燃燒煤碳會產生爐渣,在發電廠後方,就有兩座存放爐渣的高塔,一座新塔,一座舊塔!





高塔內部一景



走過高塔,來到運煤火車站場,這裡是現今深澳鐵道的盡頭,這條鐵路的沿線風情,等等會有專文介紹,先來到止衝器,這裡是真正的線路末端!



平交道,不過這裡再也不會有火車...



到這裡,要來尋找我以前常常注意到的兩台專用調車機,共有三台



這兩台編號(T.H NG-91 315)V及314V的兩台調車機資料極少,我翻遍手邊資料找不到相關訊息,不過以他藍色塗裝看來,應該是原台灣中油公司的資產,請注意它的另一側,有相當少見的四個圓窗,相當特別,在電廠停開之後,這兩台能動的調車機,值得我們關注!







另外一台完全不能動的是編號FD2133512的調車機,這台找到資料了,它原是中油高雄煉油廠的調車機,美製PLYMOUTH,原編號D4,於1983年轉售深澳電廠使用,根據現場的建築及車輛都已經老化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已經停用多年,電廠停機後,應該是會走上消失ㄧ途。





因為年久失修,我可以上去已經荒廢多時的駕駛室拍照,雖然荒廢多時,不過內部還是保存相當完好,畫面中黑黑的那一箱,是無線電系統。



這張銘板是車輛的身份證,可以證明它真的是來自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



離開了調車機,我往回走,到達電廠的入口原本以為不能開放,在門口觀望,結果電廠員工看到我,可能以為我是記者,很熱情的邀我進去參觀,這裡是三台發電機組的廬山真面目,現場充滿機械運轉聲,震耳欲聾!





煤倉,在此存放燃煤



這台三西屋公司的汽輪機即將走入歷史,在它們運轉的最後一天,依然賣力的為台電工作,47年前的機組是現今的一號機,西屋公司現在應該已經停產,根據消息,一號機將在拆卸後運往台中發電廠的電力博物館中展示,以另一種方式存活,我能再它們『在世』的最後一天為它們紀錄,這真的是不虛此行!





來到地下一樓,這裡是煤倉底部,現場充滿煤味,相機同時手震,請大家將就點看!



很多人都在這一天來到深澳電廠跟它做告別,讀者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電廠可能已經停機,畫面都已不復見,這個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發電廠,在停機幾年後,將在附近重新改建為新的發電廠,所需的燃煤,將由附近新建的運煤專用碼頭運送,也就是說不管海科館會不會使用鐵路,這段最後的深澳線,都會拆除!

今年六月,台電召開基隆市與瑞芳鎮兩地官員的協調會,為的是上一段我說的運煤碼頭,究竟該興建在基隆市境內還是瑞芳境內,展開爭辯,瑞芳鎮希望碼頭設在靠近基隆,而基隆市則是竭力的想把它趕離基隆,其實不管在靠近哪裡,兩地相隔實在太近,興建碼頭絕對會造成美麗的海岸線遭到污染,就環保立場看,實在不適合,而兩地居民的角力,到現在,都還在繼續!

告別了電廠和鐵道,我用影像寫下歷史,原本要改成黑白的,不過想想先等等,真的消失或改變了,我再換上照片給大家懷念,用這篇文章紀念它的結束,也同時期待電廠未來的新生!

補充:2007/10/01上午三部機已經正式解聯,往昔的深澳電廠,走入歷史!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了深澳線鐵路,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可能再也不來,不過九月的最後一天值得紀念,因為深澳火力發電廠即將在十月一日停機,原有的廠房將拆除建立新型發電機組,於是乎台電特別在這一個電廠的末日,邀請所有的民眾一起進入開放的電廠巡禮,過了今天,很多東西都再不復見!

深澳電廠創立自民國47(1957)年興建,三年後正式開始發電,共裝設三部發電機組,採用全台首創的『高溫高壓再熱』發電方式,由三台美國西屋公司製造(WESTINGHOUSE)的汽輪發電機發電,總發電量為40萬瓩,現在聽起來可能不算多,不過在當時,深澳電廠的總發電量為全台灣的37%,在民國56年(1967)的夏天,曾經發生三部機組的故障,當時造成了全島大停電,可知道當時深澳電廠的重要,還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電廠,現今發電已經達1120億度,由於機種實在老舊,台電決定將之更新為2部各80萬瓩之超臨界燃煤發電機,同時改變週遭設備,所以在電廠停機後,現有廠房都將拆除夷為平地,在民國102年改建完成!

電廠全景


電廠的題字,是由于右任先生所提,在也介紹過深澳電廠的旅行者網站--我的赤腳旅行中,有清楚拍出題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進入電廠後,會先看到大型的變電設施,發電廠製造的電力,會先到達這個開關場站,再由高壓電塔輸送!



今天的廠房全部都可以開放,隨意拍隨便拍,深澳電廠的員工態度親切,會主動邀請你進入參觀,連門口的警衛都很熱情,這裡是儲煤區,由鐵路運來的媒,會先到這裡暫時存放,再由輸送帶送進鍋爐,由於即將停機,這裡已經沒有太多存煤,請注以剛剛那張電廠全景,畫面下方黑黑的空地,其實都是儲煤區



簡單介紹一下火力發電的原理:剛剛看到的發電燃煤進入鍋爐後,鍋爐由重油啟動燃煤,藉以讓汽輪發電機發電,火力發電如除了燃煤,也能以燃燒重油的方式發電,例如基隆的協和電廠就是燃燒重油方式的火力發電,燃燒煤碳會產生爐渣,在發電廠後方,就有兩座存放爐渣的高塔,一座新塔,一座舊塔!





高塔內部一景



走過高塔,來到運煤火車站場,這裡是現今深澳鐵道的盡頭,這條鐵路的沿線風情,等等會有專文介紹,先來到止衝器,這裡是真正的線路末端!



平交道,不過這裡再也不會有火車...



到這裡,要來尋找我以前常常注意到的兩台專用調車機,共有三台



這兩台編號(T.H NG-91 315)V及314V的兩台調車機資料極少,我翻遍手邊資料找不到相關訊息,不過以他藍色塗裝看來,應該是原台灣中油公司的資產,請注意它的另一側,有相當少見的四個圓窗,相當特別,在電廠停開之後,這兩台能動的調車機,值得我們關注!







另外一台完全不能動的是編號FD2133512的調車機,這台找到資料了,它原是中油高雄煉油廠的調車機,美製PLYMOUTH,原編號D4,於1983年轉售深澳電廠使用,根據現場的建築及車輛都已經老化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已經停用多年,電廠停機後,應該是會走上消失ㄧ途。





因為年久失修,我可以上去已經荒廢多時的駕駛室拍照,雖然荒廢多時,不過內部還是保存相當完好,畫面中黑黑的那一箱,是無線電系統。



這張銘板是車輛的身份證,可以證明它真的是來自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



離開了調車機,我往回走,到達電廠的入口原本以為不能開放,在門口觀望,結果電廠員工看到我,可能以為我是記者,很熱情的邀我進去參觀,這裡是三台發電機組的廬山真面目,現場充滿機械運轉聲,震耳欲聾!





煤倉,在此存放燃煤



這台三西屋公司的汽輪機即將走入歷史,在它們運轉的最後一天,依然賣力的為台電工作,47年前的機組是現今的一號機,西屋公司現在應該已經停產,根據消息,一號機將在拆卸後運往台中發電廠的電力博物館中展示,以另一種方式存活,我能再它們『在世』的最後一天為它們紀錄,這真的是不虛此行!





來到地下一樓,這裡是煤倉底部,現場充滿煤味,相機同時手震,請大家將就點看!



很多人都在這一天來到深澳電廠跟它做告別,讀者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電廠可能已經停機,畫面都已不復見,這個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發電廠,在停機幾年後,將在附近重新改建為新的發電廠,所需的燃煤,將由附近新建的運煤專用碼頭運送,也就是說不管海科館會不會使用鐵路,這段最後的深澳線,都會拆除!

今年六月,台電召開基隆市與瑞芳鎮兩地官員的協調會,為的是上一段我說的運煤碼頭,究竟該興建在基隆市境內還是瑞芳境內,展開爭辯,瑞芳鎮希望碼頭設在靠近基隆,而基隆市則是竭力的想把它趕離基隆,其實不管在靠近哪裡,兩地相隔實在太近,興建碼頭絕對會造成美麗的海岸線遭到污染,就環保立場看,實在不適合,而兩地居民的角力,到現在,都還在繼續!

告別了電廠和鐵道,我用影像寫下歷史,原本要改成黑白的,不過想想先等等,真的消失或改變了,我再換上照片給大家懷念,用這篇文章紀念它的結束,也同時期待電廠未來的新生!

補充:2007/10/01上午三部機已經正式解聯,往昔的深澳電廠,走入歷史!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了深澳線鐵路,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可能再也不來,不過九月的最後一天值得紀念,因為深澳火力發電廠即將在十月一日停機,原有的廠房將拆除建立新型發電機組,於是乎台電特別在這一個電廠的末日,邀請所有的民眾一起進入開放的電廠巡禮,過了今天,很多東西都再不復見!

深澳電廠創立自民國47(1957)年興建,三年後正式開始發電,共裝設三部發電機組,採用全台首創的『高溫高壓再熱』發電方式,由三台美國西屋公司製造(WESTINGHOUSE)的汽輪發電機發電,總發電量為40萬瓩,現在聽起來可能不算多,不過在當時,深澳電廠的總發電量為全台灣的37%,在民國56年(1967)的夏天,曾經發生三部機組的故障,當時造成了全島大停電,可知道當時深澳電廠的重要,還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電廠,現今發電已經達1120億度,由於機種實在老舊,台電決定將之更新為2部各80萬瓩之超臨界燃煤發電機,同時改變週遭設備,所以在電廠停機後,現有廠房都將拆除夷為平地,在民國102年改建完成!

電廠全景


電廠的題字,是由于右任先生所提,在也介紹過深澳電廠的旅行者網站--我的赤腳旅行中,有清楚拍出題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進入電廠後,會先看到大型的變電設施,發電廠製造的電力,會先到達這個開關場站,再由高壓電塔輸送!



今天的廠房全部都可以開放,隨意拍隨便拍,深澳電廠的員工態度親切,會主動邀請你進入參觀,連門口的警衛都很熱情,這裡是儲煤區,由鐵路運來的媒,會先到這裡暫時存放,再由輸送帶送進鍋爐,由於即將停機,這裡已經沒有太多存煤,請注以剛剛那張電廠全景,畫面下方黑黑的空地,其實都是儲煤區



簡單介紹一下火力發電的原理:剛剛看到的發電燃煤進入鍋爐後,鍋爐由重油啟動燃煤,藉以讓汽輪發電機發電,火力發電如除了燃煤,也能以燃燒重油的方式發電,例如基隆的協和電廠就是燃燒重油方式的火力發電,燃燒煤碳會產生爐渣,在發電廠後方,就有兩座存放爐渣的高塔,一座新塔,一座舊塔!





高塔內部一景



走過高塔,來到運煤火車站場,這裡是現今深澳鐵道的盡頭,這條鐵路的沿線風情,等等會有專文介紹,先來到止衝器,這裡是真正的線路末端!



平交道,不過這裡再也不會有火車...



到這裡,要來尋找我以前常常注意到的兩台專用調車機,共有三台



這兩台編號(T.H NG-91 315)V及314V的兩台調車機資料極少,我翻遍手邊資料找不到相關訊息,不過以他藍色塗裝看來,應該是原台灣中油公司的資產,請注意它的另一側,有相當少見的四個圓窗,相當特別,在電廠停開之後,這兩台能動的調車機,值得我們關注!







另外一台完全不能動的是編號FD2133512的調車機,這台找到資料了,它原是中油高雄煉油廠的調車機,美製PLYMOUTH,原編號D4,於1983年轉售深澳電廠使用,根據現場的建築及車輛都已經老化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已經停用多年,電廠停機後,應該是會走上消失ㄧ途。





因為年久失修,我可以上去已經荒廢多時的駕駛室拍照,雖然荒廢多時,不過內部還是保存相當完好,畫面中黑黑的那一箱,是無線電系統。



這張銘板是車輛的身份證,可以證明它真的是來自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



離開了調車機,我往回走,到達電廠的入口原本以為不能開放,在門口觀望,結果電廠員工看到我,可能以為我是記者,很熱情的邀我進去參觀,這裡是三台發電機組的廬山真面目,現場充滿機械運轉聲,震耳欲聾!





煤倉,在此存放燃煤



這台三西屋公司的汽輪機即將走入歷史,在它們運轉的最後一天,依然賣力的為台電工作,47年前的機組是現今的一號機,西屋公司現在應該已經停產,根據消息,一號機將在拆卸後運往台中發電廠的電力博物館中展示,以另一種方式存活,我能再它們『在世』的最後一天為它們紀錄,這真的是不虛此行!





來到地下一樓,這裡是煤倉底部,現場充滿煤味,相機同時手震,請大家將就點看!



很多人都在這一天來到深澳電廠跟它做告別,讀者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電廠可能已經停機,畫面都已不復見,這個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發電廠,在停機幾年後,將在附近重新改建為新的發電廠,所需的燃煤,將由附近新建的運煤專用碼頭運送,也就是說不管海科館會不會使用鐵路,這段最後的深澳線,都會拆除!

今年六月,台電召開基隆市與瑞芳鎮兩地官員的協調會,為的是上一段我說的運煤碼頭,究竟該興建在基隆市境內還是瑞芳境內,展開爭辯,瑞芳鎮希望碼頭設在靠近基隆,而基隆市則是竭力的想把它趕離基隆,其實不管在靠近哪裡,兩地相隔實在太近,興建碼頭絕對會造成美麗的海岸線遭到污染,就環保立場看,實在不適合,而兩地居民的角力,到現在,都還在繼續!

告別了電廠和鐵道,我用影像寫下歷史,原本要改成黑白的,不過想想先等等,真的消失或改變了,我再換上照片給大家懷念,用這篇文章紀念它的結束,也同時期待電廠未來的新生!

補充:2007/10/01上午三部機已經正式解聯,往昔的深澳電廠,走入歷史!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了深澳線鐵路,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可能再也不來,不過九月的最後一天值得紀念,因為深澳火力發電廠即將在十月一日停機,原有的廠房將拆除建立新型發電機組,於是乎台電特別在這一個電廠的末日,邀請所有的民眾一起進入開放的電廠巡禮,過了今天,很多東西都再不復見!

深澳電廠創立自民國47(1957)年興建,三年後正式開始發電,共裝設三部發電機組,採用全台首創的『高溫高壓再熱』發電方式,由三台美國西屋公司製造(WESTINGHOUSE)的汽輪發電機發電,總發電量為40萬瓩,現在聽起來可能不算多,不過在當時,深澳電廠的總發電量為全台灣的37%,在民國56年(1967)的夏天,曾經發生三部機組的故障,當時造成了全島大停電,可知道當時深澳電廠的重要,還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電廠,現今發電已經達1120億度,由於機種實在老舊,台電決定將之更新為2部各80萬瓩之超臨界燃煤發電機,同時改變週遭設備,所以在電廠停機後,現有廠房都將拆除夷為平地,在民國102年改建完成!

電廠全景


電廠的題字,是由于右任先生所提,在也介紹過深澳電廠的旅行者網站--我的赤腳旅行中,有清楚拍出題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進入電廠後,會先看到大型的變電設施,發電廠製造的電力,會先到達這個開關場站,再由高壓電塔輸送!



今天的廠房全部都可以開放,隨意拍隨便拍,深澳電廠的員工態度親切,會主動邀請你進入參觀,連門口的警衛都很熱情,這裡是儲煤區,由鐵路運來的媒,會先到這裡暫時存放,再由輸送帶送進鍋爐,由於即將停機,這裡已經沒有太多存煤,請注以剛剛那張電廠全景,畫面下方黑黑的空地,其實都是儲煤區



簡單介紹一下火力發電的原理:剛剛看到的發電燃煤進入鍋爐後,鍋爐由重油啟動燃煤,藉以讓汽輪發電機發電,火力發電如除了燃煤,也能以燃燒重油的方式發電,例如基隆的協和電廠就是燃燒重油方式的火力發電,燃燒煤碳會產生爐渣,在發電廠後方,就有兩座存放爐渣的高塔,一座新塔,一座舊塔!





高塔內部一景



走過高塔,來到運煤火車站場,這裡是現今深澳鐵道的盡頭,這條鐵路的沿線風情,等等會有專文介紹,先來到止衝器,這裡是真正的線路末端!



平交道,不過這裡再也不會有火車...



到這裡,要來尋找我以前常常注意到的兩台專用調車機,共有三台



這兩台編號(T.H NG-91 315)V及314V的兩台調車機資料極少,我翻遍手邊資料找不到相關訊息,不過以他藍色塗裝看來,應該是原台灣中油公司的資產,請注意它的另一側,有相當少見的四個圓窗,相當特別,在電廠停開之後,這兩台能動的調車機,值得我們關注!







另外一台完全不能動的是編號FD2133512的調車機,這台找到資料了,它原是中油高雄煉油廠的調車機,美製PLYMOUTH,原編號D4,於1983年轉售深澳電廠使用,根據現場的建築及車輛都已經老化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已經停用多年,電廠停機後,應該是會走上消失ㄧ途。





因為年久失修,我可以上去已經荒廢多時的駕駛室拍照,雖然荒廢多時,不過內部還是保存相當完好,畫面中黑黑的那一箱,是無線電系統。



這張銘板是車輛的身份證,可以證明它真的是來自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



離開了調車機,我往回走,到達電廠的入口原本以為不能開放,在門口觀望,結果電廠員工看到我,可能以為我是記者,很熱情的邀我進去參觀,這裡是三台發電機組的廬山真面目,現場充滿機械運轉聲,震耳欲聾!





煤倉,在此存放燃煤



這台三西屋公司的汽輪機即將走入歷史,在它們運轉的最後一天,依然賣力的為台電工作,47年前的機組是現今的一號機,西屋公司現在應該已經停產,根據消息,一號機將在拆卸後運往台中發電廠的電力博物館中展示,以另一種方式存活,我能再它們『在世』的最後一天為它們紀錄,這真的是不虛此行!





來到地下一樓,這裡是煤倉底部,現場充滿煤味,相機同時手震,請大家將就點看!



很多人都在這一天來到深澳電廠跟它做告別,讀者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電廠可能已經停機,畫面都已不復見,這個曾經號稱東南亞最大的發電廠,在停機幾年後,將在附近重新改建為新的發電廠,所需的燃煤,將由附近新建的運煤專用碼頭運送,也就是說不管海科館會不會使用鐵路,這段最後的深澳線,都會拆除!

今年六月,台電召開基隆市與瑞芳鎮兩地官員的協調會,為的是上一段我說的運煤碼頭,究竟該興建在基隆市境內還是瑞芳境內,展開爭辯,瑞芳鎮希望碼頭設在靠近基隆,而基隆市則是竭力的想把它趕離基隆,其實不管在靠近哪裡,兩地相隔實在太近,興建碼頭絕對會造成美麗的海岸線遭到污染,就環保立場看,實在不適合,而兩地居民的角力,到現在,都還在繼續!

告別了電廠和鐵道,我用影像寫下歷史,原本要改成黑白的,不過想想先等等,真的消失或改變了,我再換上照片給大家懷念,用這篇文章紀念它的結束,也同時期待電廠未來的新生!

補充:2007/10/01上午三部機已經正式解聯,往昔的深澳電廠,走入歷史!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某商業鐵道關站之後,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失去生活依靠,PTT對他們來講太難不會使用,路總部等網站對他們來講太專業,用消費機拍出來的東西難登大雅之堂,於是乎台灣的鐵道研究圈少了這些愛湊熱鬧,水準奇低,貪生怕死的人,PTT路總部都變的相當和諧,大家理性專業討論,又回到了那個單純愛火車的年代

今年九月初,台鐵最北端的支線-深澳線,因為台電深澳發電廠停機的緣故,有最後運煤用途的瑞芳-深澳電廠段終於停駛,這條從日治時代發展至今的鐵道,曾經還一度行駛客運,在多年前客運停駛後,深澳電廠以後的線路廢棄,而如今由於電廠停機,暫時的走入了歷史 ,28日上午,台鐵開行專列一班,讓媒體參訪這段台灣最臨海的鐵道,同時兩年後的海科館開幕,將成為新型態的客運模式,根據台鐵說法,走入歷史只是暫時!



這場活動照例吸引了許多拿著消費機或不必工作的所謂『鐵道迷』爭相拍攝,我要上班沒有辦法去,只好拿舊照片墊檔,上面這張照片是2001年的8月拍的,由於是照片掃瞄,請大家將就點看,這場活動是由基隆『春風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懷舊活動,由現在差不多也快作古的S400擔綱車頭,牽引兩節小叮噹車廂進入深澳線,這是1989年客運列車停駛之後,第一次有專列進入,在這次活動之後,2002年年初,又有一節DRC專列進入深澳線,搭載交通部及海科館的專員,抵達八斗子站視察,停靠後返回瑞芳,再來的客運行駛,就是今天這班列車了!

當時拍攝這班專列時,現場只有我和邱桑,還有邱桑的表哥,還有兩位鐵道協會的人員共五人拍攝,如果是現在,在商業鐵道網站(現以部落格形式經營)的推波助瀾下,一定吸引大批民眾,搞的很像是什麼慶典一樣,現場同時充滿高談闊論,及天馬行空的所謂『鐵道迷』!

深澳線很美,但是在台鐵現金成本及國家財政的考量下,重新整修所費不貲,雖然我熱愛文化,但是我能理解台鐵及政府的想法,我不是那種只會疾呼,然後就銷聲匿跡的所謂『鐵道專家』,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政府的所謂鐵道迷,我不是鐵道迷,這個名稱已經被商業鐵道網站及他的黨羽弄臭,我只是一個低調的鐵道研究人,如此而已!

深澳線雖然消失,但線路在台鐵計畫中還會暫時保留,我們要注意的應該是美麗的北海岸,用這篇文章紀念深澳線暫時的功成身退,有機會,也希望讀者都能到美麗的北海岸走走,感受海洋魅力!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的深澳線介紹--台鐵深澳支線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某商業鐵道關站之後,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失去生活依靠,PTT對他們來講太難不會使用,路總部等網站對他們來講太專業,用消費機拍出來的東西難登大雅之堂,於是乎台灣的鐵道研究圈少了這些愛湊熱鬧,水準奇低,貪生怕死的人,PTT路總部都變的相當和諧,大家理性專業討論,又回到了那個單純愛火車的年代

今年九月初,台鐵最北端的支線-深澳線,因為台電深澳發電廠停機的緣故,有最後運煤用途的瑞芳-深澳電廠段終於停駛,這條從日治時代發展至今的鐵道,曾經還一度行駛客運,在多年前客運停駛後,深澳電廠以後的線路廢棄,而如今由於電廠停機,暫時的走入了歷史 ,28日上午,台鐵開行專列一班,讓媒體參訪這段台灣最臨海的鐵道,同時兩年後的海科館開幕,將成為新型態的客運模式,根據台鐵說法,走入歷史只是暫時!



這場活動照例吸引了許多拿著消費機或不必工作的所謂『鐵道迷』爭相拍攝,我要上班沒有辦法去,只好拿舊照片墊檔,上面這張照片是2001年的8月拍的,由於是照片掃瞄,請大家將就點看,這場活動是由基隆『春風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懷舊活動,由現在差不多也快作古的S400擔綱車頭,牽引兩節小叮噹車廂進入深澳線,這是1989年客運列車停駛之後,第一次有專列進入,在這次活動之後,2002年年初,又有一節DRC專列進入深澳線,搭載交通部及海科館的專員,抵達八斗子站視察,停靠後返回瑞芳,再來的客運行駛,就是今天這班列車了!

當時拍攝這班專列時,現場只有我和邱桑,還有邱桑的表哥,還有兩位鐵道協會的人員共五人拍攝,如果是現在,在商業鐵道網站(現以部落格形式經營)的推波助瀾下,一定吸引大批民眾,搞的很像是什麼慶典一樣,現場同時充滿高談闊論,及天馬行空的所謂『鐵道迷』!

深澳線很美,但是在台鐵現金成本及國家財政的考量下,重新整修所費不貲,雖然我熱愛文化,但是我能理解台鐵及政府的想法,我不是那種只會疾呼,然後就銷聲匿跡的所謂『鐵道專家』,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政府的所謂鐵道迷,我不是鐵道迷,這個名稱已經被商業鐵道網站及他的黨羽弄臭,我只是一個低調的鐵道研究人,如此而已!

深澳線雖然消失,但線路在台鐵計畫中還會暫時保留,我們要注意的應該是美麗的北海岸,用這篇文章紀念深澳線暫時的功成身退,有機會,也希望讀者都能到美麗的北海岸走走,感受海洋魅力!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的深澳線介紹--台鐵深澳支線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某商業鐵道關站之後,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失去生活依靠,PTT對他們來講太難不會使用,路總部等網站對他們來講太專業,用消費機拍出來的東西難登大雅之堂,於是乎台灣的鐵道研究圈少了這些愛湊熱鬧,水準奇低,貪生怕死的人,PTT路總部都變的相當和諧,大家理性專業討論,又回到了那個單純愛火車的年代

今年九月初,台鐵最北端的支線-深澳線,因為台電深澳發電廠停機的緣故,有最後運煤用途的瑞芳-深澳電廠段終於停駛,這條從日治時代發展至今的鐵道,曾經還一度行駛客運,在多年前客運停駛後,深澳電廠以後的線路廢棄,而如今由於電廠停機,暫時的走入了歷史 ,28日上午,台鐵開行專列一班,讓媒體參訪這段台灣最臨海的鐵道,同時兩年後的海科館開幕,將成為新型態的客運模式,根據台鐵說法,走入歷史只是暫時!



這場活動照例吸引了許多拿著消費機或不必工作的所謂『鐵道迷』爭相拍攝,我要上班沒有辦法去,只好拿舊照片墊檔,上面這張照片是2001年的8月拍的,由於是照片掃瞄,請大家將就點看,這場活動是由基隆『春風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懷舊活動,由現在差不多也快作古的S400擔綱車頭,牽引兩節小叮噹車廂進入深澳線,這是1989年客運列車停駛之後,第一次有專列進入,在這次活動之後,2002年年初,又有一節DRC專列進入深澳線,搭載交通部及海科館的專員,抵達八斗子站視察,停靠後返回瑞芳,再來的客運行駛,就是今天這班列車了!

當時拍攝這班專列時,現場只有我和邱桑,還有邱桑的表哥,還有兩位鐵道協會的人員共五人拍攝,如果是現在,在商業鐵道網站(現以部落格形式經營)的推波助瀾下,一定吸引大批民眾,搞的很像是什麼慶典一樣,現場同時充滿高談闊論,及天馬行空的所謂『鐵道迷』!

深澳線很美,但是在台鐵現金成本及國家財政的考量下,重新整修所費不貲,雖然我熱愛文化,但是我能理解台鐵及政府的想法,我不是那種只會疾呼,然後就銷聲匿跡的所謂『鐵道專家』,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政府的所謂鐵道迷,我不是鐵道迷,這個名稱已經被商業鐵道網站及他的黨羽弄臭,我只是一個低調的鐵道研究人,如此而已!

深澳線雖然消失,但線路在台鐵計畫中還會暫時保留,我們要注意的應該是美麗的北海岸,用這篇文章紀念深澳線暫時的功成身退,有機會,也希望讀者都能到美麗的北海岸走走,感受海洋魅力!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的深澳線介紹--台鐵深澳支線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某商業鐵道關站之後,很多所謂的『鐵道迷』失去生活依靠,PTT對他們來講太難不會使用,路總部等網站對他們來講太專業,用消費機拍出來的東西難登大雅之堂,於是乎台灣的鐵道研究圈少了這些愛湊熱鬧,水準奇低,貪生怕死的人,PTT路總部都變的相當和諧,大家理性專業討論,又回到了那個單純愛火車的年代

今年九月初,台鐵最北端的支線-深澳線,因為台電深澳發電廠停機的緣故,有最後運煤用途的瑞芳-深澳電廠段終於停駛,這條從日治時代發展至今的鐵道,曾經還一度行駛客運,在多年前客運停駛後,深澳電廠以後的線路廢棄,而如今由於電廠停機,暫時的走入了歷史 ,28日上午,台鐵開行專列一班,讓媒體參訪這段台灣最臨海的鐵道,同時兩年後的海科館開幕,將成為新型態的客運模式,根據台鐵說法,走入歷史只是暫時!



這場活動照例吸引了許多拿著消費機或不必工作的所謂『鐵道迷』爭相拍攝,我要上班沒有辦法去,只好拿舊照片墊檔,上面這張照片是2001年的8月拍的,由於是照片掃瞄,請大家將就點看,這場活動是由基隆『春風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懷舊活動,由現在差不多也快作古的S400擔綱車頭,牽引兩節小叮噹車廂進入深澳線,這是1989年客運列車停駛之後,第一次有專列進入,在這次活動之後,2002年年初,又有一節DRC專列進入深澳線,搭載交通部及海科館的專員,抵達八斗子站視察,停靠後返回瑞芳,再來的客運行駛,就是今天這班列車了!

當時拍攝這班專列時,現場只有我和邱桑,還有邱桑的表哥,還有兩位鐵道協會的人員共五人拍攝,如果是現在,在商業鐵道網站(現以部落格形式經營)的推波助瀾下,一定吸引大批民眾,搞的很像是什麼慶典一樣,現場同時充滿高談闊論,及天馬行空的所謂『鐵道迷』!

深澳線很美,但是在台鐵現金成本及國家財政的考量下,重新整修所費不貲,雖然我熱愛文化,但是我能理解台鐵及政府的想法,我不是那種只會疾呼,然後就銷聲匿跡的所謂『鐵道專家』,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政府的所謂鐵道迷,我不是鐵道迷,這個名稱已經被商業鐵道網站及他的黨羽弄臭,我只是一個低調的鐵道研究人,如此而已!

深澳線雖然消失,但線路在台鐵計畫中還會暫時保留,我們要注意的應該是美麗的北海岸,用這篇文章紀念深澳線暫時的功成身退,有機會,也希望讀者都能到美麗的北海岸走走,感受海洋魅力!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的深澳線介紹--台鐵深澳支線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