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快到了,想改變一下家裡的樣子

不過,要重新粉刷,怎麼說也是一項大工程

對於才2年的房子來說,好像有點兒浪費了

最近看了很多雜誌跟DM
發現壁貼是一個改變家裡氣氛的好主意

好~~就是它


左邊那一張是想貼在亞亞未來的房間

右邊的鳥籠,是用來貼在客廳的牆面

看一下整體圖



我把這一個圖拆開貼



醬醬~~完成了!(貼的我好累呀,手痠)

牆面的一隅

ps.亞亞拔一點都不幫忙啦

還有一小塊圖,我拿來貼在一進門的牆壁上

因為,這裡有點小髒,可是塗上油漆後又有色差

所以,我乾脆把它貼起來,看不見囉~~



嘿嘿嘿~~偷懶的我,因為...

貼了一張就有點累了,所以亞亞的房間,我就沒繼續了

想說,有的是時間慢慢貼!

讓我先想想看喔~~怎麼貼才好看!

對不起喔!要再等等,我會補補補....一定會補

我想是要貼在浴室還是亞亞未來的房間?

猶豫中...

可以請大家給我 一些些的建議ㄇ?

女不才,沒有辦法像一些格友們都很會把家裡妝點得很溫馨

不過,我很努力的製造家裡的溫馨氣氛唷!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有更多溫心布置與大家分享切磋~~

請大家多多給我鼓勵鼓勵!麻煩請
一下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亞亞的房間壁貼完成囉~~



各位好朋友們~~

大家覺得適不適合?好不好看呢?

我個人覺得是蠻可愛的,不知道亞亞喜不喜歡?



旁邊還有一點空間我想幫亞亞貼一張量身高的身高尺

希望亞亞喜歡~~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其實這道菜 我本來是照著食譜做
原始食譜是奶油燉雞腿
燉到最後起鍋前放奶油的時候 我猶豫了一下
因為充滿洋蔥風味的高湯真的太好吃了
所以就做成了這樣
至於為什麼會叫鄉村燉鴨腿
那是因為 吃飯的時候小徹問我 這是哪裡的菜
我想了很久說 絕對不是中國菜
小徹說 也不是日本菜

因為裡面有很多冬季蔬菜 吃起來也很樸素
所以討論之後
我們感覺比較像是冬天會出現在歐洲鄉下的味道
所以就這樣叫了



原食譜使用的是雞腿 由於我用鴨腿
所以我預先用香料及鹽吧醃了大約一個鐘頭(雞肉切塊後醃十來分鐘)
之後直接蒸了約20分鐘
理由是鴨腿比較硬 希望透過蒸 可以讓肉比較軟



鍋內橄欖油一湯匙   放入一小匙百里香
(有新鮮的更好(一根))
奶油一小塊 大蒜對切兩個
在奶油還沒融化之前放入鴨腿(雞腿)



用比較小的鍋蓋壓住鍋內的肉
用中小火煎


翻面之後 重複上述步驟
蓋上鍋蓋 煎至兩面金黃



鴨腿兩面都煎過之後 放入約兩個切塊或切絲的洋蔥
正常得洋蔥就可以了(我只剩下這個)
蓋上鍋蓋 用半悶半蒸的方法
有空的時候翻炒一下 讓洋蔥軟化


馬鈴薯  小蕪菁 胡蘿蔔切塊(不要切太小)
還有白花椰菜
小蕪菁買不到就用大頭菜切大塊
先用淡鹽水川燙一下
(我是灑了鹽用蒸的)
把外邊燙熟就可以了 心不用熟


等到洋蔥變軟之後 就可以把蔬菜放進去
加入洋蔥高湯約200CC
雞肉的話 燉煮約15分鐘就可以吃了

由於我是用鴨腿 所以我把高湯的份量加至平蔬菜
燉煮2個鐘頭(至鴨腿骨肉分離即可)
花椰菜是錯誤示範
燙過的花椰菜起鍋前悶一下就可以吃了



有興趣做的人 蔬菜可以晚點放
最後一個鐘頭在放就好了
蔬菜口感會比較好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lc鍋子
全程用小火燉
這個鍋子有個特色 溫度平均
所以幾乎做任何菜都不需要開大火
慢火少水就可以燉出很好的效果
絕對不會焦鍋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竹子湖冠宸土雞餐廳

電話:02-28626408
地址:台北市陽明山竹子湖路67號

 冬天上陽明山泡湯吃土雞最享受了
兩個人的時候 就可以到馬槽橋前的野菜攤吃飯
人多的話 挑間餐廳用餐也很不錯


酥脆不油膩的牛蒡
我還打包一份下山 隔天吃酥脆依舊

冠宸的用餐環境雖然比較簡單
但是有很多特色菜色
即使飄著雨寒冷的冬天平日中午時分 依舊高朋滿座擠滿了人


紅燒豆腐
這道菜比較普通


炒蜆仔
用麻油蔥蒜薑絲爆炒 好香好下飯



白切土雞 半份
雞肉軟硬適中 彈力十足
油香皮Q



麻油炒紅菜
紅菜很嫩 古早味好好吃


鳳梨苦瓜雞
本來以為雞湯的雞肉會很柴
結果正好相反
雞肉出乎意外的嫩
燉煮之後口感也很好


我們四個人點五菜一湯 包含外帶加點的炸牛蒡跟飲料 才一千多塊
每道菜的份量都不小
五六個人吃也很足夠

有到陽明山不妨到這裡吃頓飯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基隆靈泉禪寺位在本市信義區月眉山山區,是國內知名佛教廟宇,有「北台首剎」之名,該寺創建於1898年,傳承自福建湧泉禪寺一脈而來。是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根據資料,靈泉禪寺1908年在此地初步建成,舉行晉山大典,天皇敕賜「大圓玄致禪師」的曹洞宗大本山管長石川素童,特別渡海來台與會,親任善慧法師為駐台佈教師,為靈泉寺的第一代住持。現今靈泉禪寺的住持,已經是第四任的晴虛法師。

「基隆市志」中對靈泉禪寺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靈泉禪寺舊名香蓮菴,在金山冷水坑,咸豐三年編為廟宇,有泉、清冷涼入心脾,騷客到此品茶,謂之靈泉試茗。」,有很多人因此抄抄寫寫,就說這是靈泉寺之名的由來。不過這是錯誤的記載,咸豐三年(1853年)的確在金山冷水坑有間香蓮庵,在同治三年(1864年)因寺前有泉改名靈泉寺,不過經查這靈泉寺就是後來新竹著名的開台金山寺,市志顯然誤植,讀者們千萬不要網路複製貼上,就抄抄寫寫一些錯誤的東西。

我遊走台灣各地拍廟會拜廟,閒暇時間我也會翻開佛經念佛,我的好朋友王東新,送給我一大箱的各式經文,我雖然沒太多時間到廟裡跪著念,不過我在坐車時就常常翻開經文頌念,念普門品、念地藏經,念著念著就到終點了!我也正在練習查經文中語意,已經在試著了解經文。



佛經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我雖然沒辦法做到經文中常出現的「諦聽」境界,不過來到靈泉寺內參拜,還是讓我感覺到這寺裡僧侶的友善,靈泉禪寺雖然是信徒眾多的北台灣大廟,不過卻沒有像國內某些佛教廟宇、團體會一直拉著你講佛法,就像我們來到靈泉寺舊殿,碰到第一張照片上面的師父一樣,我們在殿內跟他聊了半個多小時,他跟我們自然的聊著最潛顯的因果關係問題,不過聽完後感覺卻很不一樣,討論結束後我們在舊殿大殿合照留念,不過我們忘記問他法號,在此地先以此為記,表示感謝!

來到靈泉寺,我們先來參觀舊殿,靈泉禪寺舊殿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初年,在入口處還可以看見由台中林家獻贈的的兩座石宮燈,上書「台中霧峰林澄堂母莊氏善白」,所謂出現的「林澄堂」,在有熱心讀者提供相關資料,讀者可以參閱本文最後回應的部分!宮燈後方的日治時代年號照例被挖除,破壞宮燈上的日治年號是「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的傑作,各地都有這樣的現象,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接著前殿,是彌勒佛以及四大天王,佛教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所以此地又稱天王殿,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天王殿。四天王腳下分別壓著四大夜叉,四夜叉象徵代表「酒」、「色」、「財」、「氣」的四種人物,腳踩夜叉象徵為眾生驅除這些邪念,在台灣佛寺中並不多見。

靈泉禪寺舊殿,兩側石宮燈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及南方增長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腳踩夜叉



靈泉禪寺舊正殿「天王殿」



靈泉禪寺舊正殿,師父與釋迦摩尼佛



靈泉禪寺舊正殿,兩側特殊樣貌的鐘,目前仍在使用中,用餐時間會敲擊。



靈泉禪寺新建山門,完工於1993年



靈泉禪寺新建文化會館,完工於1993年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靈泉禪寺的「開山堂」,為兩層磚造洋式建築,採中西混合南洋形式,完工於1920年,目前是基隆市定歷史建築。不過屬靈泉寺廟地,平日並未開放參觀,開山堂後方則是,東寶座、西蓮台、正方寶塔共同構成,知名的「靈泉三塔」,不過據說三塔是放骨灰的,平日也不讓人參觀。



關鍵字:基隆市、基隆市歷史建築、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寺、月眉路、台灣古剎、霧峰林家、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開山堂、靈泉三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靈泉禪寺位在本市信義區月眉山山區,是國內知名佛教廟宇,有「北台首剎」之名,該寺創建於1898年,傳承自福建湧泉禪寺一脈而來。是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根據資料,靈泉禪寺1908年在此地初步建成,舉行晉山大典,天皇敕賜「大圓玄致禪師」的曹洞宗大本山管長石川素童,特別渡海來台與會,親任善慧法師為駐台佈教師,為靈泉寺的第一代住持。現今靈泉禪寺的住持,已經是第四任的晴虛法師。

「基隆市志」中對靈泉禪寺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靈泉禪寺舊名香蓮菴,在金山冷水坑,咸豐三年編為廟宇,有泉、清冷涼入心脾,騷客到此品茶,謂之靈泉試茗。」,有很多人因此抄抄寫寫,就說這是靈泉寺之名的由來。不過這是錯誤的記載,咸豐三年(1853年)的確在金山冷水坑有間香蓮庵,在同治三年(1864年)因寺前有泉改名靈泉寺,不過經查這靈泉寺就是後來新竹著名的開台金山寺,市志顯然誤植,讀者們千萬不要網路複製貼上,就抄抄寫寫一些錯誤的東西。

我遊走台灣各地拍廟會拜廟,閒暇時間我也會翻開佛經念佛,我的好朋友王東新,送給我一大箱的各式經文,我雖然沒太多時間到廟裡跪著念,不過我在坐車時就常常翻開經文頌念,念普門品、念地藏經,念著念著就到終點了!我也正在練習查經文中語意,已經在試著了解經文。



佛經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我雖然沒辦法做到經文中常出現的「諦聽」境界,不過來到靈泉寺內參拜,還是讓我感覺到這寺裡僧侶的友善,靈泉禪寺雖然是信徒眾多的北台灣大廟,不過卻沒有像國內某些佛教廟宇、團體會一直拉著你講佛法,就像我們來到靈泉寺舊殿,碰到第一張照片上面的師父一樣,我們在殿內跟他聊了半個多小時,他跟我們自然的聊著最潛顯的因果關係問題,不過聽完後感覺卻很不一樣,討論結束後我們在舊殿大殿合照留念,不過我們忘記問他法號,在此地先以此為記,表示感謝!

來到靈泉寺,我們先來參觀舊殿,靈泉禪寺舊殿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初年,在入口處還可以看見由台中林家獻贈的的兩座石宮燈,上書「台中霧峰林澄堂母莊氏善白」,所謂出現的「林澄堂」,在有熱心讀者提供相關資料,讀者可以參閱本文最後回應的部分!宮燈後方的日治時代年號照例被挖除,破壞宮燈上的日治年號是「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的傑作,各地都有這樣的現象,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接著前殿,是彌勒佛以及四大天王,佛教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所以此地又稱天王殿,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天王殿。四天王腳下分別壓著四大夜叉,四夜叉象徵代表「酒」、「色」、「財」、「氣」的四種人物,腳踩夜叉象徵為眾生驅除這些邪念,在台灣佛寺中並不多見。

靈泉禪寺舊殿,兩側石宮燈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及南方增長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腳踩夜叉



靈泉禪寺舊正殿「天王殿」



靈泉禪寺舊正殿,師父與釋迦摩尼佛



靈泉禪寺舊正殿,兩側特殊樣貌的鐘,目前仍在使用中,用餐時間會敲擊。



靈泉禪寺新建山門,完工於1993年



靈泉禪寺新建文化會館,完工於1993年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靈泉禪寺的「開山堂」,為兩層磚造洋式建築,採中西混合南洋形式,完工於1920年,目前是基隆市定歷史建築。不過屬靈泉寺廟地,平日並未開放參觀,開山堂後方則是,東寶座、西蓮台、正方寶塔共同構成,知名的「靈泉三塔」,不過據說三塔是放骨灰的,平日也不讓人參觀。



關鍵字:基隆市、基隆市歷史建築、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寺、月眉路、台灣古剎、霧峰林家、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開山堂、靈泉三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靈泉禪寺位在本市信義區月眉山山區,是國內知名佛教廟宇,有「北台首剎」之名,該寺創建於1898年,傳承自福建湧泉禪寺一脈而來。是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根據資料,靈泉禪寺1908年在此地初步建成,舉行晉山大典,天皇敕賜「大圓玄致禪師」的曹洞宗大本山管長石川素童,特別渡海來台與會,親任善慧法師為駐台佈教師,為靈泉寺的第一代住持。現今靈泉禪寺的住持,已經是第四任的晴虛法師。

「基隆市志」中對靈泉禪寺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靈泉禪寺舊名香蓮菴,在金山冷水坑,咸豐三年編為廟宇,有泉、清冷涼入心脾,騷客到此品茶,謂之靈泉試茗。」,有很多人因此抄抄寫寫,就說這是靈泉寺之名的由來。不過這是錯誤的記載,咸豐三年(1853年)的確在金山冷水坑有間香蓮庵,在同治三年(1864年)因寺前有泉改名靈泉寺,不過經查這靈泉寺就是後來新竹著名的開台金山寺,市志顯然誤植,讀者們千萬不要網路複製貼上,就抄抄寫寫一些錯誤的東西。

我遊走台灣各地拍廟會拜廟,閒暇時間我也會翻開佛經念佛,我的好朋友王東新,送給我一大箱的各式經文,我雖然沒太多時間到廟裡跪著念,不過我在坐車時就常常翻開經文頌念,念普門品、念地藏經,念著念著就到終點了!我也正在練習查經文中語意,已經在試著了解經文。



佛經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我雖然沒辦法做到經文中常出現的「諦聽」境界,不過來到靈泉寺內參拜,還是讓我感覺到這寺裡僧侶的友善,靈泉禪寺雖然是信徒眾多的北台灣大廟,不過卻沒有像國內某些佛教廟宇、團體會一直拉著你講佛法,就像我們來到靈泉寺舊殿,碰到第一張照片上面的師父一樣,我們在殿內跟他聊了半個多小時,他跟我們自然的聊著最潛顯的因果關係問題,不過聽完後感覺卻很不一樣,討論結束後我們在舊殿大殿合照留念,不過我們忘記問他法號,在此地先以此為記,表示感謝!

來到靈泉寺,我們先來參觀舊殿,靈泉禪寺舊殿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初年,在入口處還可以看見由台中林家獻贈的的兩座石宮燈,上書「台中霧峰林澄堂母莊氏善白」,所謂出現的「林澄堂」,在有熱心讀者提供相關資料,讀者可以參閱本文最後回應的部分!宮燈後方的日治時代年號照例被挖除,破壞宮燈上的日治年號是「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的傑作,各地都有這樣的現象,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接著前殿,是彌勒佛以及四大天王,佛教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所以此地又稱天王殿,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天王殿。四天王腳下分別壓著四大夜叉,四夜叉象徵代表「酒」、「色」、「財」、「氣」的四種人物,腳踩夜叉象徵為眾生驅除這些邪念,在台灣佛寺中並不多見。

靈泉禪寺舊殿,兩側石宮燈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及南方增長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腳踩夜叉



靈泉禪寺舊正殿「天王殿」



靈泉禪寺舊正殿,師父與釋迦摩尼佛



靈泉禪寺舊正殿,兩側特殊樣貌的鐘,目前仍在使用中,用餐時間會敲擊。



靈泉禪寺新建山門,完工於1993年



靈泉禪寺新建文化會館,完工於1993年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靈泉禪寺的「開山堂」,為兩層磚造洋式建築,採中西混合南洋形式,完工於1920年,目前是基隆市定歷史建築。不過屬靈泉寺廟地,平日並未開放參觀,開山堂後方則是,東寶座、西蓮台、正方寶塔共同構成,知名的「靈泉三塔」,不過據說三塔是放骨灰的,平日也不讓人參觀。



關鍵字:基隆市、基隆市歷史建築、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寺、月眉路、台灣古剎、霧峰林家、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開山堂、靈泉三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靈泉禪寺位在本市信義區月眉山山區,是國內知名佛教廟宇,有「北台首剎」之名,該寺創建於1898年,傳承自福建湧泉禪寺一脈而來。是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根據資料,靈泉禪寺1908年在此地初步建成,舉行晉山大典,天皇敕賜「大圓玄致禪師」的曹洞宗大本山管長石川素童,特別渡海來台與會,親任善慧法師為駐台佈教師,為靈泉寺的第一代住持。現今靈泉禪寺的住持,已經是第四任的晴虛法師。

「基隆市志」中對靈泉禪寺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靈泉禪寺舊名香蓮菴,在金山冷水坑,咸豐三年編為廟宇,有泉、清冷涼入心脾,騷客到此品茶,謂之靈泉試茗。」,有很多人因此抄抄寫寫,就說這是靈泉寺之名的由來。不過這是錯誤的記載,咸豐三年(1853年)的確在金山冷水坑有間香蓮庵,在同治三年(1864年)因寺前有泉改名靈泉寺,不過經查這靈泉寺就是後來新竹著名的開台金山寺,市志顯然誤植,讀者們千萬不要網路複製貼上,就抄抄寫寫一些錯誤的東西。

我遊走台灣各地拍廟會拜廟,閒暇時間我也會翻開佛經念佛,我的好朋友王東新,送給我一大箱的各式經文,我雖然沒太多時間到廟裡跪著念,不過我在坐車時就常常翻開經文頌念,念普門品、念地藏經,念著念著就到終點了!我也正在練習查經文中語意,已經在試著了解經文。



佛經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我雖然沒辦法做到經文中常出現的「諦聽」境界,不過來到靈泉寺內參拜,還是讓我感覺到這寺裡僧侶的友善,靈泉禪寺雖然是信徒眾多的北台灣大廟,不過卻沒有像國內某些佛教廟宇、團體會一直拉著你講佛法,就像我們來到靈泉寺舊殿,碰到第一張照片上面的師父一樣,我們在殿內跟他聊了半個多小時,他跟我們自然的聊著最潛顯的因果關係問題,不過聽完後感覺卻很不一樣,討論結束後我們在舊殿大殿合照留念,不過我們忘記問他法號,在此地先以此為記,表示感謝!

來到靈泉寺,我們先來參觀舊殿,靈泉禪寺舊殿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初年,在入口處還可以看見由台中林家獻贈的的兩座石宮燈,上書「台中霧峰林澄堂母莊氏善白」,所謂出現的「林澄堂」,在有熱心讀者提供相關資料,讀者可以參閱本文最後回應的部分!宮燈後方的日治時代年號照例被挖除,破壞宮燈上的日治年號是「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的傑作,各地都有這樣的現象,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接著前殿,是彌勒佛以及四大天王,佛教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所以此地又稱天王殿,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天王殿。四天王腳下分別壓著四大夜叉,四夜叉象徵代表「酒」、「色」、「財」、「氣」的四種人物,腳踩夜叉象徵為眾生驅除這些邪念,在台灣佛寺中並不多見。

靈泉禪寺舊殿,兩側石宮燈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及南方增長天王



靈泉禪寺前殿「天王殿」,腳踩夜叉



靈泉禪寺舊正殿「天王殿」



靈泉禪寺舊正殿,師父與釋迦摩尼佛



靈泉禪寺舊正殿,兩側特殊樣貌的鐘,目前仍在使用中,用餐時間會敲擊。



靈泉禪寺新建山門,完工於1993年



靈泉禪寺新建文化會館,完工於1993年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靈泉禪寺的「開山堂」,為兩層磚造洋式建築,採中西混合南洋形式,完工於1920年,目前是基隆市定歷史建築。不過屬靈泉寺廟地,平日並未開放參觀,開山堂後方則是,東寶座、西蓮台、正方寶塔共同構成,知名的「靈泉三塔」,不過據說三塔是放骨灰的,平日也不讓人參觀。



關鍵字:基隆市、基隆市歷史建築、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禪寺、月眉山、靈泉寺、月眉路、台灣古剎、霧峰林家、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開山堂、靈泉三塔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松小館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45巷4弄16號
(從忠孝東路216巷近來 東區粉圓對面巷子口就可以看到了)
店面不是很招搖 稍微留心找一下就在巷口附近
Tel:2772-4550, 2721-5015

新餐廳永遠吃不完
舊餐廳永遠寫不完
就是我目前得寫照XD
希望今年可以把該寫的都寫完 該吃的都吃遍



雲松小館給我的感覺很親切
很像是小時候長輩會帶我們在假日上的小館子
雖然感覺得到是家老店 不過店面倒是打理的很整潔



茶水  紅通通的筷套



雖然吃了很久 但是還是記得
這是這幾年吃過最好吃的皮蛋



忘記是什麼菜了
好像是牛肉乾



很臭的臭豆腐乳
真的很奇特的口味



大薄片 沾料很好吃
薄片也很好吃



辣炒空心菜



某種炒牛肉



過橋米線



不怎麼OK的破酥包


炸乳扇 沾煉乳吃
我就是因為沒吃過這個 所以很想來這裡嚐嚐看

這家店是很久以前去吃的
詳細內容已經忘記了
但是記得 平均都還不錯
我吃過的雲南菜真的不多
不知道地不地道 不過還不錯吃是真的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地址:天母東路68號7樓(新光三越天母店A棟)

電話:(02)2873-6680
官方網址
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
瓦城連鎖餐廳好像是在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就有了
不知道是錯覺還是怎的
最近去吃了一次 覺得好像比以前好吃

我們去的是天母店 假日用餐時間人很多



不過上菜的速度算快
所以也沒讓我們餓很久



每一桌都會有魚露辣椒醬
喜歡吃辣的人會很開心


辣炒空心菜



酸辣生蝦



椒麻雞



白飯
這裡的份量都不算太小 兩個人點三個菜就差不多了
官方網站上面有詳細的價格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口味都算還不錯 沒有難吃的
我覺得整體來說還蠻OK的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台灣史上有'炭王金霸"之稱的基隆顏氏家族相信許多人都耳受能詳,早年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的基隆顏氏家族,合稱台灣五大家族,是研究台灣史中不可不知的歷史;顏家在臺的開祖是清乾隆年間從福建安溪縣遷臺的顏浩妥,在大肚溪從事石材開採後,由中國帶來其子顏玉蘭、玉賜,並且在台中港經營漁業。顏家真正在基隆發詳,是從顏玉蘭的兒子顏斗猛,於1847年來到瑞芳開墾,率其子開墾四腳亭煤礦,視為濫觴!

顏家在此後的幾十年間,陸續收購了三爪子煤礦、深澳、平溪石底(現今的平溪線鐵路興建於1904年,就是為了顏家礦區運煤而設)、五堵、三峽、板寮等地的礦業、顏家同時先後成立「台北炭礦株式會社」(與日人藤田三郎--藤田組合資)、「基隆炭礦株式會社」(與日商三井合資),1920年成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國民黨政府來台後,于1947年7月改為台陽礦業公司,該公司曾經是台灣規模最大,礦區最多的礦業公司

顏氏家族由1899年起的瑞芳「金裕豐號」起,開啟了顏氏在基隆的炭、金礦王國長達七十多年,礦業沒落後,部分顏氏家族後代繼續在台灣經營多項事業,還是相當活耀。後代現今延伸到了顏雲年之子--顏欽賢之後的第三代等輩,子孫散居國際各地,知名的日本流行歌手「混血歌姬」一青窈(顏窈)及一青妙,就是第三代顏惠民先生的女兒,是現今許多人較為熟悉的顏家後代

一青窈 - もらい泣き現場演唱版
(觀賞前請先暫時關閉音樂)


顏家第三代—顏甘霖先生,現今經營東亞照明公司



在網路上及相關民間文獻中,針對基隆顏家的文字記載及專文相當多,經過統籌這些抄來抄去的資料後其實資料都差不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查詢"基隆顏家"關鍵字搜尋,可以找到相當多的訊息;富甲一方的顏家在1918年由顏雲年從日人木村久太郎手中購買了位在現今基隆市信義區的別墅,取名「陋園」

陋園所在地的前主人木村久太郎,是日人治台時的採礦組「木村組」經營人,大正元年〈1912年〉木村久太郎與顏雲年在瑞芳猴硐合營「久年炭礦」(瑞三礦業前身),隨後木村又創立「基隆水產株式會社」、基隆輕鐵株式會社社長,同時經營牡丹坑金礦,當時與金瓜石的田中組、九份的藤田組鼎足而立,所居住的寓所名為「木村御殿」

顏雲年買下的顏家別墅「陋園」為了是紀念先祖出身陋巷,不過陋園一點也不簡陋,後人稱作陋園為顏家花園,佔地六萬多坪,與林本源園邸、霧峰林家宅園並列為台灣三大名園之一,當時的史料記載陋園:「園樓閣亭榭,揉合和洋設計,典雅精緻. 佈局自然,堪稱名園之一」,可見規模龐大!







從1918年到1923年顏雲年逝世為止,陋園是全台最大的文人聚集地,同時台日人士來往台灣及內地,來基隆搭船前後,都要來陋園借宿,往來同時留詩代表到此一遊,日治時期作家張深切的養父張玉書,曾經寫下「將由大陸途至基津宿雲年詞兄陋園」一詩;連戰祖父連橫到顏家作客時,也留有「陋園即事贈主人顏雲年詩長」,詩長係指顏雲年擔任社長的「台北瀛社」,該詩社成立於1914年的基隆忠二路「環鏡樓」,共計顏家曾經出版有「環鏡樓唱和集」和「陋園吟詠」(逝後刊行),不過這幾本詩集有人說是詩壇瑰寶,也有台灣著名文學家楊雲萍的「多是平平之作」批評。

顏家陋園的所在地,位在當時稱做田寮港庄(後分「幸町」及「壽町」)地區一帶,幾乎是整個現今中正公園壽山的前半部分,在日人戰敗,國民黨政府來台後,蔣幫國民黨海軍接收此地並漸漸拆除陋園,作為軍事用地,後來才被政府闢建為中正公園.海軍接收的地區在1981-1983年間改建成五樓公寓大樓,稱「建國新村」眷村區。餘留的陋園部分,顏家將其充作光隆商職校地。目前僅剩位在基隆成功國中後方的「顏家祠堂」,成為現今陋園存在的唯一證明







當時國民黨政府劫收的中正公園用地,現今的顏家後人在近幾年間曾經積極的打官司爭取,不過官司屢戰呂敗,2008年,顏家宗祠的土地之爭再度敗訴,顏家宗祠遭法院派定為公有地,官司現今依然紛爭中,除了徵地,現今的顏家人也積極爭取將中正公園更名為「顏家公園」,不過新聞熱潮過後,不了了之!

幸町在戰後的眷村性質,也讓基隆市信義區成為現今基隆地區公教人員,外省人聚集的大本營,有基隆的文山區之稱,陋園雖然不存在了不過文教氣息卻用另一種方式存了下來,文章最後,我用辜狗餓死描了一張當時的陋園基地概略位置,送給大家參考!

陋園概略範圍


顏家宗祠內部畫面







顏家陋園舊照片引用自
《鞠園》文史與集郵論壇(BIG-5)

關鍵字:台灣五大家族、基隆、基隆顏家、一清窈、中正公園、陋園

itest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